《軒轅劍龍舞雲山》中,天師道是一個職業,那麼天師道的來歷是什麼?厲害嗎?看下《軒轅劍龍舞雲山》天師道背景介紹。
提起「天師道」一詞,也許大家會感到陌生。但是說到最近一部充滿濃厚川味的國漫——《一人之下》,大家一定不會陌生。在《一人之下》的故事中,主角「張楚嵐」為了解開爺爺張錫林的秘密,決意前往位於江西龍虎山的「正一派天師府」一探究竟。那麼這個「正一派天師府」和「天師道」究竟有怎樣的淵源?接下來,讓我們一起探尋「天師道」的前世今生。
天師到底是誰?大家的第一反應可能是影視劇中那個以抓鬼為己任的天師鍾馗。不過,我們這裡要說的卻是一位在歷史上曾留下過足跡的張天師。
留侯世家
張天師即張道陵,原名張陵。關於他的傳奇故事,還要從西漢名臣留侯張良講起。
相傳張良在協助漢高祖劉邦奪得天下後,精通黃老之道的他,並不留戀權位,在晚年追隨「赤松子」四處雲遊,最後得道仙逝。從此之後,張家後人們也點開一個神奇的技能——「修道」。
(在《軒轅劍》的世界中,壺中仙曾化名「赤松子」,收姬良(張良)為弟子,並引導他一步步開創「桃源世界」。而姬良自己也修道成仙,隱居於桃源深處。)
開宗立教
物換星移,時間從西漢到了東漢年間,我們的故事就要從張良的九世孫張道陵開始了。張道陵出生於北方沛郡,卻因一段奇遇與四川結下了不解之緣。傳說從小博讀儒學的張道陵,最終棄官學道,入蜀修行,又恰逢太上老君降臨蜀地。張道陵接過太上老君傳授的《太上正一盟威法籙》、陽平治都功印、三五斬邪雌雄劍三大法器,創立了「正一盟威道」;又因張道陵以「天師」著稱,教眾往往也稱其為「天師道」。
民間傳聞:張天師來到四川青城山,曾憑藉著劍印符籙大破鬼兵,並在此結茅傳道,最終顯道於山中,羽化而登仙。
張魯在北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北方「太平道」首領張角發動黃巾軍起義。遠在西南的漢巴地區,一位名叫張修的人也在積極組織教眾,據說只要交夠「五鬥米」的「會費」即可入教。因此民間稱其為「五鬥米道」。
接下來,我們的故事又到了張道陵之孫張魯。歷史記載張魯殺張修,繼承「五鬥米道」教權,藉以重振「天師道」;而張魯本人也成為了繼祖父和父親之後的「天師三代目」,並以「師君」自稱,繼續在漢中一帶傳播「道」,甚至還建立起了一個政教合一的割據政權。
張魯投降曹操後,隨著張氏家族和大批教民被迫北遷,以及張魯之子張盛(天師四代目)定居江西龍虎山,道教也由巴蜀、漢中一帶向北方及江南廣大地域流傳。
《軒轅劍外傳:漢之雲》 丹道村「天師道」遺民
正一之道
南北朝時期,「天師道」經過一系列改革,形成了「南天師道」和「北天師道」對峙的局面。隋唐時期,道教興盛,「天師道」逐漸開始融合其它符籙各派。
此後,歷代天師以「天師道」為基礎,以江西龍虎山為根據地,集合各符籙道派之法,沿襲古老的「正一盟威之道」,逐漸形成了與「全真派」齊名的「正一派」;這也就是我們開篇《一人之下》中所提到的「正一派天師府」。
註:符籙指符和籙,是道教的一種法術,源於古代巫覡之術。說通俗一點就是民間常說的「鬼畫符」。
《軒轅劍》中的符
昊天寶塔
在網易《軒轅劍龍舞雲山》手遊的世界觀中,「天師道」和張家後人的傳說故事更是與上古神器「昊天塔」發生了精彩碰撞。傳聞西漢年間,張良(姬良)尋得「昊天塔」,從此在張氏家族秘傳。東漢時,天師張道陵憑藉著「昊天塔」的封印之力,封妖除魔,創立天師道。東漢末年,「昊天塔」傳至其孫張魯時在戰亂中遺失,不知所蹤。
天師伏魔
除此之外,遊戲故事裡,留存的「天師道」在向北遷移至「伏魔山」後,由盛轉衰。所幸後來太清受到唐玄宗推崇,「清都道長」為金仙、玉真二公主授道籙,並低調地擴大自己的影響。
如今魔王的力量蠢蠢欲動,深山之中的「天師道」傳人也不得不再度踏入凡塵俗世。我們能否尋得昔日張天師的伏魔法器?盛唐之下,古老的「天師道」又將遭遇怎樣的劫數?讓我們拭目以待!
更多相關內容請關注:軒轅劍龍舞雲山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