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7.3分電影《閃光少女》:勇敢維護夢想,才是最純粹的青春

2020-12-16 寶寶好萌

關於青春片,相信很多人都已經產生了審美疲勞,千篇一律的你愛我我愛你,換湯不換藥的庸俗劇情,總是讓人感覺缺少那麼一點營養。

但是在2017年,卻有一部以青春為主題的影片《閃光少女》讓人們眼前一亮,仿佛看到了我國青春影片的另一束光。

這部影片在豆瓣上評分為7.3,說不上特別的高,但至少在同類題材的影片中是不低的。

影片由彭昱暢和徐璐主演,雖然有名氣但不是流量明星,導演更是名不見經傳的王冉,這樣的組合顯然讓人們並不會有太多的關注。

在上映之前,大家都沒有對影片抱有多大的期望,直到看到了它的劇情,才明白在這個有些庸俗的影片名字之下,藏著多麼大的驚喜。

因為故事的內容並不像大家看到的影片名字那樣講述傻白甜的戀愛史,而是講述了一個青春少女對傳統文化的夢想和維護。

徐璐飾演的女主角叫陳驚,在大學裡學的是揚琴,它屬於民樂系,裡面還有大家非常熟悉的嗩吶、二胡等。

在同樣學習樂器,但卻是西洋樂的同學眼裡,他們學的這些民樂顯然是不入流的,和高雅的西洋樂是無法比擬的。

最初的陳驚完全是因為母親的原因才選擇了揚琴,所以對於他人對民樂的嘲笑,陳驚也沒有放在心上。

因為她並不是發自內心的熱愛民樂,缺乏足夠的認同,自然也就不在乎他人對民樂的評價。

但是當她向自己喜歡的男孩表白時,對方的一句:揚琴也算是樂器?讓她受到了很大的打擊。

因為對方學的是鋼琴,在很多人眼裡鋼琴都是高雅的藝術,這自然會讓學習鋼琴的人同樣高高在上,無視其他的樂器。

為了證明揚琴的魅力,陳驚的鬥志被激發了出來,她想要組建一支民樂樂隊,讓大家真正知道民樂的魅力。

畢竟千辛萬苦終於找到了502室的4個學妹,4個姐妹都非常有個性,完全就是二次元少女,但恰恰就是這樣看上去不靠譜的4個女孩,卻幫助陳驚實現了夢想,因為她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對民樂的熱愛。

彭昱暢飾演的油渣,在影片裡一直都是陳驚的追隨者,是她最好的朋友。

由陳驚、油渣以及4個學妹組成的樂隊開始為守護民樂和傳統文化而磨合。藉助著其中一個在網絡中有著較高人氣的學妹千尺大人提供的平臺,他們在漫展現場用自己的實力徵服了觀眾。

這時,之前一直為自己所學專業感到自卑的陳驚,在大家的幫助下找到了自信,對著鏡頭介紹什麼是楊琴,言語中充滿了作為一個揚琴彈奏者的自豪感。

終於她可以驕傲的想拒絕自己的學長證明,民樂也是被認可的,也可以演繹出優美的旋律。

本以為生活會這樣繼續,但是當學校宣布停止民樂系的招生之後,陳驚竟然有了失落感,她這時才真正意識到民樂對自己的重要性。

她明白停止招生意味著什麼,但是她不想失去自己的夢想,她想要和一群熱愛民樂的人一起,為捍衛民樂而努力。

我們當然理解越來越少的家長會讓孩子民樂出於什麼樣的心態,簡單來說就是四個字,沒有前途。

然而就是這樣一群在他人看來沒有前途的孩子,在血液裡卻有著對民族文化最深沉的熱愛。

即便這些在他人眼裡一文不值,但是也不會阻擋他們想要前進的決心。

民樂中的很多樂器都是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了讓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發揚光大,每一個民樂系的孩子身上似乎都肩負著使命。

陳驚更是把這份使命牢牢記在心裡,在學校最後一場民樂系演出中,陳驚和小夥伴的表現驚豔全場。

不管民樂最終將走向何方,至少作為民樂的一份子,陳驚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保護。

整個影片並沒有傳統青春片中太多的情愛片段,就連陳驚向學長示愛被拒,似乎也只是承上啟下的一個小片段,是為了引出之後陳驚的蛻變。

但就是這樣一部不是以愛情為題材的影片中,我們才能看到除了愛情之外,年輕人的人生應該有著更多的追求,努力維持夢想,才是最純粹的青春。

看完影片,我們才會覺得《閃光少女》這個名字雖然真的有些俗氣,卻又不得不承認真的就是影片女主角陳驚的寫照。

只要有她的地方,總會散發光芒,不僅照亮自己,更是照亮他人。

相關焦點

  • 口碑好卻難出圈,書寫熱血青春的《閃光少女》為何火不了?
    好融藝:分享影視資訊,感受影視文化在2017年的時候,由徐璐和彭昱暢主演的電影《閃光少女》位列當年評分最高華語電影榜九,片中洋溢而出的青春感與熱血激情,讓觀眾們真實地感受到了青春片該有的樣貌網劇《閃光少女》根據同名電影改編,由王冉執導,周依然、郝富申、王安宇、李昳晨、楚禾、張格、翟藝舒、吳雙、孫天宇、倪珂欣、鞠可兒、李明源等人主演,講述陳驚與一群夥伴們組建民族樂器隊,為夢想奮鬥拼搏的青春故事。
  • 《閃光少女》:連標點符號都不值得相信的話才叫青春
    電影《閃光少女》並沒有把這樣的問題搞的特別嚴肅,而是用了一種「鬥樂」的方式,幽默又不失風趣,青春又不失方圓,很容易被人接受,也用自己最為質樸的表達,讓人看到了更多的情懷。2.5次元樂隊的出現,讓人感受到傳統與現代完美結合的魅力所在。
  • 被名字耽誤的好電影——閃光少女,國產青春電影的裡程碑!
    取個好名字很重要,對一部電影來說,甚至可以直接影響票房。如果不是因為關注了彭某某,我一定會錯過這部好電影,可以說,這部電影是國產青春片的一片淨土,但很可惜,敗給了宣發敗給了名字。看這個海報,有沒有種巴啦巴啦小魔仙上身的感覺,唉!
  • 《閃光少女》:琴聲裡的伴奏和韻律,藏著我們最珍惜的青春夢想
    看《閃光少女》的整個過程,心中一直默念這句話:那是我們最珍惜的青春夢想。這部電影真的喚起我的感懷,讓我開始覺得有這樣一段青春是那麼美好,因為我們有相通的地方,那就是我們的青春都被音樂陪伴著長大,多年以後再回頭看,那裡有我們的堅持和迷惘。
  • 很燃很中二的《閃光少女》裡,其實多得是「青春值得」的真理
    ,主要就在於「青春」這個詞還象徵著每個人能為了理想最一往無前的一個階段,與青春有關的記憶始終是很多人一生裡最美好的段落。縱使青春易逝,我們誰也阻止不了衰老,但也總有人正年輕,那些真實反映青春的影視作品也更顯得珍貴,就比如剛以豆瓣7.8分的好成績圓滿收官的電視劇《閃光少女》。說真的,有口碑不錯的影版《閃光少女》在前,可能很多觀眾在看之前都對這一個劇版持一個觀望態度。
  • 《閃光少女》初探:青春有一千張不同的臉,但永遠像你像我!
    電視劇版《閃光少女》的導演和編劇依然是電影版的導演王冉和編劇鮑鯨鯨,當年王冉作為一個新人導演,能讓《閃光少女》在諸多國產電影和喜劇電影中脫穎而出,主要是靠他另闢蹊徑,找新人小鮮肉拍青春片,雖然沒有流量大明星扯眼,卻縮短了觀眾和電影故事之間的距離,富有少年氣,代入感很強,生活化,接地氣
  • 上頭神劇《閃光少女》,打破瑪麗蘇展現真實青春
    現在的青春劇,借著青春的名義卻在校園裡又是霸道總裁愛上我,又是溫柔暖男當備胎,簡直是把高中校園當成了談戀愛的約會聖地,似乎這樣拍戲已經成為了一種規律。不過,2017年出現的一部電影《閃光少女》卻是打破了這種規律,它用不按套路出牌的方式給大家帶來了一部熱血高燃的青春校園片,也藉此獲得了極高的評價。
  • 《閃光少女》你若不閃光,就會被世界遺忘
    電影《閃光少女》無疑是一個標尺,可以丈量你與世界的距離。當然,這個開場白是危言聳聽的,其實現實沒有那麼誇張 ,不過《閃光少女》給了青春校園電影一個全新的解讀方式,這裡沒有撕逼沒有虐戀沒有墮胎沒有陰謀,也沒有販賣父母一輩的苦情,而是揪著一個「鬥」字,用傳統的樂器和樂曲,燃起了青春的荷爾蒙,也普及了二次元文化,因而顯得格外與眾不同。
  • 《閃光少女》青春的主線,才不是愛情
    的確,這種青春勵志的片子,如果稍稍標新立異,如「左耳」;稍稍抓人眼球一點,如「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可能都比這個像極了日本少女番的名字,要更吸引大陸觀眾的眼球,但看完了這部電影,我實在要說:這個名字,儘管可能不夠驚豔,不夠亮眼,但是卻給人一種相當柔軟的感覺,尤其聯繫後面螢火蟲的寓意,感覺這個少女,真的在閃著光。
  • 新世紀歌詞 電影《閃光少女》進擊概念曲
    電影《閃光少女》碰撞二次元 人氣歌姬祈Inory熱血進擊  由安樂影業和音樂大神聯合出品的青春熱血校園電影《閃光少女》在剛剛結束的上影節斬獲5項大獎。這部由金馬獎編劇鮑鯨鯨攜手新銳導演王冉共同打造的暑期檔青春電影,成為最值得期待黑馬。作為這個暑假最感動人心的青春校園片,《閃光少女》是電影,也是一項眾星閃耀的音樂計劃。
  • 電影《閃光少女》插曲 飛散的星星歌詞介紹在哪聽
    人氣女演員徐璐憑藉在電影《閃光少女》中的出色表演於剛剛落幕的第20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電影頻道傳媒關注單元榮獲最佳新人女演員大獎。她將性格直爽、古靈精怪的主人公「陳驚」演繹得入木三分,令走出影院的觀眾都忍不住讚嘆徐璐的表演自然靈動,是她自己獨特的風格。
  • 讓80後都熱血沸騰的《閃光少女》
    今天機緣巧合的再一次看了由徐璐、彭昱暢主演的《閃光少女》,再一次感受了不一樣的國產青春校園電影。首先,它沒有其他青春片常有的戀愛、輟學、墮胎、懷舊、劈腿等(比如《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匆匆那年》等),相反,它傳遞的是一種正能量,一種積極向上、為熱愛與夢想而努力拼搏的正能量,這也正是這個社會中青少年所需要的一種能量。影片中,青春二字被體現的更加純粹,甚至個人認為有時候都有點中二,但這樣的青春更加熱血有幹勁。
  • 2017豆瓣各類電影榜單TOP10系列之評分最高的華語電影
    第十名:《29+1》豆瓣評分:7.3三十而立,什麼是立,對於一個女人來說,站在三十歲這個人生的十字路口,究竟要如何面對愛情、事業、親情的抉擇第九名:《閃光少女》豆瓣評分:7.4>不做作,夠青春。原來民樂也可以這麼high~第八名:《繡春刀2》豆瓣評分:7.5最後的最後,他會與你深深對視,那一刻,張震屬於所有女人……第七名:《岡仁波齊》豆瓣評分:7.7俯瞰眾生微渺,心懷志念尊崇,摒棄配樂凝神,朝聖行路艱遠。
  • 《閃光少女》青島點映 民樂+二次元很燃
      7月12日,青春熱血校園電影《閃光少女》在青島百老匯影城舉辦了點映活動。金馬獎編劇鮑鯨鯨、導演王冉帶來的新作,讓經典民樂衝破次元壁,閃光登上大銀幕。據悉,《閃光少女》將於2017年7月20日登陸全國各大影院。
  • 《閃光少女》友誼才是青春的主打歌,民樂姐妹淘奏響友情好聲音
    聖誕節之時看《閃光少女》,瞧這一幫少男少女感情懵懂的原色青春,不知你是否會想起自己校園時代幹得逗比往事?這是TA們朝氣蓬勃的青春,又何嘗不帶有我們青春的影子。喜感爆棚之下、金句頻出之中,幾個民樂姐妹淘彈著樂器奏出好聲音,顯示著友誼才是青春的主打歌。
  • 電視劇比電影低級?《閃光少女》2個版本5點區別,網友:都好看
    同樣的導演,同樣的編劇,創造出來的作品,電影電視劇哪版更好看?沒有看過,沒有發言權。在電視劇大結局之後,小編觀看了《閃光少女》的電影版。不愧是豆瓣評分7.3的電影,19萬人評價,片中多個片段看了令人熱血沸騰,仿佛青春的張揚活力都回來了。對比之後,小編發現了電影版和電視劇版,主要以下五點不同之處:一、電影版限於篇幅較短,100分鐘左右,自然不如電視劇版出場的人物多。
  • 10月市場有驚喜:豆瓣8.0分網絡電影誕生,7部開分,3部超6.0
    可喜的是,10月出現了豆瓣評分8.0的正能量主旋律網絡電影《我的喜馬拉雅》,2019迄今最高。同時,《紅色之子·單刀赴會》獲得7.1分,《花兒照相館》6.4分。10月共計有7部網絡電影在豆瓣開分。這是小階段內容品質的突圍。
  • 《閃光少女》:第一次總是充滿各種尷尬
    前兩天的時候,我看了一部電影叫《閃光少女》,特別喜歡!今天我們來聊聊這部電影。 《閃光少女》講了一個關於音樂特長生的故事。女主角陳驚是一個學揚琴的高二女生,有點痞裡痞氣的,基本上就是學習不太認真、專業不太認真、穿衣打扮不太認真、社交不太認真,但是會發明用飲水機涮火鍋,全身心鑽研吃喝玩樂的乾物女。
  • 亞洲高中校園青春片大比拼,它輸得一塌糊塗——《閃光少女》
    不僅與歐美日本同步上映《蜘蛛俠:英雄歸來》《銀魂》,延後1-2月上映韓國《軍艦島》《計程車司機》等片,也有坎城熱門電影《牡丹花下》《光》等影片。一個較大規模的電影院,甚至可能有超過15部影片同日放映。百家爭鳴,百花齊放。好不熱鬧。中國大陸臺灣泰國因高中生素材不足而上映大陸的「閃光少女」,臺灣的「報告老師,奇怪的東西!」
  • 《閃光少女》:誰說二次元不能存在?誰說民樂不會被繼承?
    而今天小編就要說一下關於音樂的那些事兒的電影《閃光少女》。其實這部電影的名字並不是那麼的讓人感觸,而這部電影其實用現代的方法來講述了關於二次元以及中國樂器的小眾。誰說二次元不能存在?誰說民樂不會被繼承?而這部電影將會告訴我們二次元其實和我們一樣,而民樂也會有自己的繼承,中國的古典文化同樣博大精深,民族的就是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