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計劃2030年比肩杜拜 成世界級灣區都市

2020-12-25 青島新聞網

    青島有個藍色之夢,就是2030年比肩世界級「國際灣區都市」。距離這一目標,歷史留給青島的,還有16年時間。

    追逐2030年的夢想

    青島向海而生,因海而興。伴隨時代發展,青島的城市目標定位,不斷更新。

    而今,憑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世界級的灣區資源,青島目光瞄準新的目標:建設國際灣區都市,進入β級國際城市行列。

    按影響力大小,國際城市常被分為三個等級集團:α級,β級,γ級。如,紐約、倫敦處於最高級別的α++級,包括中國的香港、北京、上海在內的一些城市為α+級。

    青島市發改委研究發現,按照γ級國際城市標準,2011年左右,青島僅達到相應標準的78%,三產比重比γ國際城市相差10個百分點,金融業增加值同樣差距不小。按照β-級國際城市標準,青島實現了69%,按β+國際城市標準,青島實現了53%。3年過去了,青島各項指標均有不小提升,但仍有差距。

    按計劃, 2015年青島將達到γ級(深圳現在的等級),2020年達到β-級(廣州現在的等級),從而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與中國藍色戰略相匹配的國際灣區都市;2030年達到β+級(杜拜現在的等級)。

    面向2030年,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國際大都市,是青島的致力方向。青島市委書記李群說:「青島作為沿海開放城市,興於開放、立於開放,沒有對外開放,就沒有青島的今天、未來、夢想。」

    北緯36°的含金量

    橫穿青島市的北緯36度線,是一條「含金量」極高的線。

    這條線周圍,分布著全球最著名的四大灣區城市:美國的舊金山和紐約、日本東京、韓國釜山。

    靠海而生,憑灣而興,是它們的共同點。以東京為例,僅東京灣100千米海岸線的臨港經濟帶,即擁有日本1/3的經濟總量,也是日本最大的重工業和化學工業基地。

    相比日本臨港經濟區100千米海岸線,青島膠州灣內岸線則長達240千米。數據顯示,青島當前佔中國GDP比重約為1.41%。2011年,青島人均GDP總量則僅相當於東京的16%,至今仍差距明顯。

    青島市發改委《青島建設國際城市標準與發展戰略研究》顯示,青島擁有的自然灣區,可與舊金山灣、東京灣和雪梨灣等灣區相媲美。膠州灣位於山東半島南部,東西最寬28千米,南北最長33千米,灣口最窄處3千米,水域面積362平方千米,發展潛力巨大。

    青島出色的港口和高能級的運輸能力更是舉世矚目。此外,擁有大量與海洋研究和發展相關的大學和科研院所,這相對於舊金山、東京和雪梨有一定優勢。

    如何激活這一灣區的巨大潛力,成為青島主政者思考的問題。

    2011年起,青島建設西海岸新區。「完全按照嶄新的世界級的規划去打造一個新的城市、一個新的國際海港型都市。」2012年,青島提出要瞄準建設宜居幸福現代化國際城市的目標。

    按計劃,青島將「全域統籌、三城聯動、軸帶展開、生態間隔、組團發展,拉開城市空間發展大框架,加快建設組團式、生態化的海灣型大都市」,從而讓青島真正具有國內領先、世界知名的大城市品質。

    「品」字形三城聯動

    到今年3月,青島「三城聯動」戰略已落地2周年。2011年,膠州灣大橋建成通車後,青島人常說的青島、黃島和紅島三個城區實現「品」字形連接,「大青島」呈現出輪廓清晰「三城聯動」。以膠州灣為核心,三城分別位於東岸、西岸、北岸。通過這三大主城區建設,形成大青島的核心區域。

    東岸城區是青島老城區,延續了百年歷史文脈,彰顯山海城特色,重在做優做美,加快城區改造提質和內涵式發展。如推進老港區散貨功能轉移、國際郵輪母港、國際金融商務區、奧帆文化旅遊區、四方歡樂濱海城等重點項目建設。

    西岸城區,做大做強。功能上形成「一灣雙港六板塊」的規劃布局結構:一灣為靈山灣區;雙港為黃島港城和董家口港城;六大功能板塊包括西海岸新區核心區、國際經濟合作區、保稅功能拓展區、董家口經濟區、國際旅遊度假區、古鎮口服務保障區等。

    北岸城區,做高做新。作為北岸新區的主要組成部分,紅島經濟區重在做高做新,高水平打造科技型、生態型、人文型新城區,將建設成為青島科技創新中心、信息產業和藍色高端產業基地以及溼地生態旅遊中心。

    位於即墨的藍色矽谷,核心區目前在建、籤約、在談的重點項目達70餘個,總投資超過400億元;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國家深海基地等18個重點項目已經開工建設;國家海洋技術(青島)中心等10個項目順利籤約。

    117年開放的超越

    善用灣區優勢之外,青島還抓住了開放機遇。「開放是青島的最大優勢和潛力。」青島市長張新起說。

    1897年冬,青島開埠。今年是「沿海14城」進一步對外開放30周年。開放是青島117年來重獲新生不斷實現跨越的歷史。獲批成為沿海開放城市30年來,尤其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以來,青島收益良多。

    青島商務局研究發現,隨著時代發展,青島的開放,前30年主要「引進來」,而今是深耕「走出去」。其中尤以海爾集團最為典型(約30年前,海爾引進德國生產線,而今已收購日本三洋白電研發生產銷售板塊、控股紐西蘭裴雪派克公司)。過去10年,青島是著眼WTO機遇,現在則是聚焦FTA(自貿區)機遇。

    要比肩世界級國際港灣城市,青島更是要用開放帶動內部創新——

    與國際知名灣區城市相比,在向第三代灣區(知識科技型)轉型發展過程中,在技術創新和轉化能力、金融支持、海洋文化影響力和經濟外向度方面,青島存在不小差距。唯有擴大開放,才能填補差距。

    為此,目前,青島推動前灣保稅港區與杜拜自由貿易區建立友好工業園區關係,支持海爾、海信等大企業到韓國大田研發特區、美國舊金山灣區矽谷等地建立境外研發中心。

    此外,青島以點帶面,著力尋求突破。藍色矽谷,為世界首倡首建;中德生態園,有中西合作標杆意義;青鋼搬遷,生態價值明顯;郵輪母港建設,利於港口轉型升級;董家口港建設,「再造一個青島港」;金融改革方面,財富管理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總體方案通過……

    為了夢想,「我們在開放方面,改革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李群說。(記者 陳振凱 張遠晴)

相關焦點

  • 歡樂海岸2.0 啟動 世界級前海灣區又添亮色
    此次「歡樂海岸升級版」工程建設,將成為「世界級前海灣區」建設的畫龍點睛之筆。     「升級版歡樂海岸」項目作為全市工程項目的重中之重,建設的起點更高,投資規模更大,附有其他區無法模仿的特徵,受到了寶安全區乃至全市各領導的格外重視。
  • 青島城區四成人口2030年或都住西海岸,帶你看崛起之路
    規劃是這樣說的    規劃範圍:青島市黃島區行政轄區範圍,陸域面積約2127平方公裡,海域面積約5000平方公裡;    規劃期限:規劃期限為2013-2030年。其中:近期為2013-2020年;遠期為2021-2030年;    規模預測:預測西海岸新區2030年城鎮建設用地面積面積為468平方公裡,常住人口達到410萬人左右,近期到2020年常住人口達到240萬人左右;    戰略定位:海洋科技自主創新領航區、深遠海開發戰略保障基地、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區、海洋經濟國際合作先導區、陸海統籌發展試驗區;    空間發展戰略
  • 世界級大灣區粵港澳大灣區與美國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日本東京灣區
    中國四大都市圈粵港澳大灣區(珠三角經濟圈)發展具有戰略意義:打造成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示範區,還要打造成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典範。
  • 從「倫敦眼」到「灣區之光」,深圳從此走向全球視野……
    從此,比肩杜拜、倫敦,深圳也有了全球摩天輪魅力生活新範式。「灣區之光」摩天輪並從數據看,歡樂港灣摩天輪是全球高度排名前列的摩天輪,自帶「地標感」。給大家詳細列出來看看:都市精緻商務地標——JW萬豪酒店,致前海灣以超白金五星級標準禮遇濱海生活休閒地標——歡樂港灣,38萬㎡國際灣區之心、濱海生活創想地時尚精品旅居地標——寶灣大廈,艾美首進深圳,煥新灣區商旅人居生態
  • 深圳引水入城活化濱海岸線生態 新城設計對標世界級灣區
    A  設計對標世界級灣區根據規劃,海洋新城位於灣區東岸、深圳大空港規劃區西北部,毗鄰全球第一大會展中心深圳國際會展中心,規劃面積7.44平方公裡。該項規劃由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海洋處指導、深圳市特區建發集團參與、深圳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二所負責編制。
  • 品質東莞·小康答卷④丨工筆描繪,灣區都市煥新顏
    近年來,東莞突出高水平、高品質,積極打造與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相適應的城市品質。隨著規劃建設的展開,精心雕琢的城市「工筆畫」逐漸清晰。  2017年起,東莞提出實施城市品質三年提升計劃。這一年初,東莞出臺市政府「一號文」建設美麗東莞。2019年1月,結合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戰略,市委十四屆八次全會進一步確定了「灣區都市、品質東莞」的城市發展目標願景。
  • 2030年世界第一大灣區的中心到底有沒有投資價值?
    據港媒消息,2月12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已提升至國家戰略層面,同時國務院也發言要將大灣區建設成為世界性高水平的灣區,戰略定位如下:1.建設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方向是2020年形成國際一流灣區,世界級城市群的框架基本確立,經濟總量將基本追平東京灣區。
  • 東京灣區前世今生:從世界最大工業帶到知識型灣區 丨大灣區論壇
    《21世紀經濟報導大灣區周刊》將推出東京灣調研報導專題,計劃分三期刊發,本次推送為第一期,敬請關注。面積僅佔日本全國3.5%,但GDP佔三分之一強、人口佔到了30%,東京灣區在日本的地位不言自明。東京灣區的基礎是「首都圈」即「一都三縣」,包括東京都、神奈川縣、埼玉縣和千葉縣。東京作為日本「經濟心臟」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江戶時代(1603-1867年)。
  • 日本建設公司計劃2030年建成移動海底城
    日本建設公司計劃2030年建成移動海底城 澎湃新聞記者 莊曉丹 2014-11-22 09:48 來源:澎湃新聞
  • 天河打造大灣區世界級電競中心
    到2025年底全區電競產業總規模達到1000億元以上  12月14日,《廣州市天河區電競產業發展規劃(2020-2030年)》(以下簡稱《規劃》)正式發布。該規劃高點定位,立足灣區、放眼全球,提出將天河建設成為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電競中心的目標定位,這也是粵港澳大灣區首個出臺的電競產業規劃。
  • 「對標世界級灣區:東京灣調研報告」走訪完成,深度報告呼之欲出|...
    導讀   《對標世界級灣區——東京灣調研報告》將於12月1日,在由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主辦、21世紀經濟報導及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承辦的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創新經濟高峰論壇」上正式發布。當前,舊金山、紐約和東京被公認為三大世界級灣區,彼此之間又各有所長。結合粵港澳大灣區自身發展的特色,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旗下《21世紀經濟報導》與廣東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計劃陸續派出調研團隊,對三大世界級灣區進行實地調研,從區域經濟發展、產業轉型升級、科研科創環境、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等角度,探尋灣區經濟發展範式與成功經驗,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提供鏡鑑。   首先啟動的是東京灣調研。
  • 日本建設公司計劃2030年建成移動海底城市(圖)
    海底城市日本清水(Shimizu)建設公司近日發表了一項「海洋螺旋」海底城市的建築構想,計劃在海底建造一座直達水面的未來都市。預計到2030年,你就可以說:我不要住陸地上,我要住海底!就是這麼任性!據《朝日新聞》報導,這座可供5000人居住的海底城市由海水溫差發電,通過海底微生物將二氧化碳轉換成沼氣燃料。根據清水建設公布的海底城市效果圖顯示,建築將分為三個部分:球體城市、螺旋形通道以及海底沼氣製造廠。
  • 杭州灣新區是一座對標世界級灣區的城市,韜光養晦多年,已呼之欲出
    杭州灣灣區歷史上曾同屬一個行政區域,發展狀態接近;且腹地遠超珠三角。灣區內的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就業機會等差異很小,是中國最類似舊金山灣區的區域。 長三角重心南移,世界級杭州灣灣區時代來臨。
  • 世界膠州,完美中心灣區的不完美
    雍容華貴的紐約長島灣,依託紐約大都市圈,成為世界金融的核心中樞,每年為美國貢獻著約3%的GDP,是國際灣區之首;流光溢彩的東京灣,依託製造業、重化工業為主的工業帶以及能源基地、國際貿易和物流中心,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實體,輻射大東京地區3500萬人……     青島中心灣區,未來世界第九灣  參照國際灣區開發經驗,世界級中心城區的形成和發展,離不開明確功能定位和戰略規劃的支撐
  • 「六灣區一半島」計劃暢想藍色未來
    具體包括:環珠江口灣區:世界級城市群和宜居優質生活圈,南方海洋科技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全國最重要的海洋產業集聚區。環珠江口灣區為珠江出海口,主要由西江、北江和東江衝積的三個小三角洲及珠江口外海的島群共同組成,包括港澳地區,是我國的「南大門」。
  • 觀點回顧 | 王世福:依託古驛道文化線路,構建世界級人文灣區
    依託古驛道文化線路,構建世界級人文灣區 王世福:(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創新研究中心主任,廣東省智慧城市規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 南粵古驛道在廣東先行先試實踐了5年時間
  • 東京灣區前世今生:從「世界最大工業帶」到知識型灣區
    日前,廣東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派出調研團隊奔赴日本,通過對東京灣區政府部門、企業、機構、專家學者等進行走訪、座談、調研等形式,探尋東京灣發展的經驗教訓,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提供鏡鑑。調研完成之後,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將聯合世界權威諮詢機構羅蘭·貝格,於上述論壇上隆重發布《對標世界級灣區——東京灣調研報告》。 從本期開始,本周刊將推出東京灣調研報導專題,計劃分三期刊發,敬請關注。
  • 青島西海岸新區城市規劃公示 2030年常住人口410萬
    原標題:2030年西海岸常住人口約410萬  預測西海岸新區2030年城鄉居民點建設用地面積為530.89平方公裡,常住人口達到410萬人左右;實施「一核兩港、多區聯動、軸帶貫通、組團發展」的城鎮空間發展戰略……昨日,記者從青島西海岸新區獲悉,《青島西海岸新區城市總體規劃(2013-2030年)》向社會公示,市民可以通過多種渠道反饋意見和建議。
  • 天河:定位世界級電競中心!
    12月14日,《廣州市天河區電競產業發展規劃(2020-2030年)》(以下簡稱《規劃》)正式發布。該規劃高點定位,立足灣區、放眼全球,提出將天河建設成為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電競中心的目標定位,這也是粵港澳大灣區首個出臺的電競產業規劃。
  • 香港特區政府:攜手大灣區各市共建世界級人文灣區
    >中國文化和旅遊部(文旅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及廣東省人民政府日前聯合公布《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和旅遊發展規劃》(《文旅規劃》),香港特區政府4日對此表示歡迎並指出,特區政府會按照《文旅規劃》的指導方向,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並與文旅部、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及大灣區各市的文旅部門攜手合作,共建世界級人文灣區和休閒灣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