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居財經 黃冬豔 發自茂名
「更懂生活更懂你」是藍光發展如今的產品理念。作為已在行業內「摸爬滾打」30年的房地產開發商,藍光明白,產品為王的時代,只有真正了解消費需求,並基於此打造滿足客戶要求的產品和服務,才是企業立足的根本。
為提供給客戶更有品質的生活,藍光積極研發創新,打造出了銷售體驗好、交付體驗好、居住體驗好、市場業績好的「四好藍光產品」。目前藍光已整合出六大產品系,其中的高端改善型芙蓉系則是最具代表性的產品之一。
據悉,芙蓉系產品一般以當代最新科技的材料,結合傳統建築的形態打造,形成結合地域文化的獨一無二產品。
目前芙蓉系產品已在全國多個城市落地,近日樂居財經實地探訪了藍光發展芙蓉系產品在茂名的代表作——濱海鈺瀧灣,並與三位項目相關負責人暢聊,希望能從中了解到,這座結合了蘇州園林及嶺南文化的新中式豪宅產品,如何呈現藍光所說的「溫度人居」。
一、藍光發展華南區域設計管理中心總經理趙勇採訪實錄:
提問:芙蓉系是藍光最具文化內涵的高端改善產品,2019年還曾獲得過「2019中國房地產優秀原創產品品牌TOP1」的獎項,芙蓉系的「原創」屬性有哪些?
趙勇:住宅建築有著文化傳承和屬地化特徵基因。芙蓉系作為藍光六大產品系裡最高端的一個,已在全國十座城市落地12個項目。如何把這樣的一個產品線複製到全國不同的區域,我們自己有著一個產品標準化的二八原則,即80%的標準化,20%的屬地化原創。
不同的城市、地域、氣候環境都不同,結合當地的氣候特點、建築工藝以及客戶的需求,因地制宜,進行「微創新」與「微迭代」,這樣的設計又讓芙蓉系有了高端精品的「定製化」的概念。
在傳遞具有東方情懷的現代人居方式的同時,營造每座城市中最適合於客戶、讓客戶體驗最舒適的人居溫度。
提問:芙蓉系有較為嚴格的選址觀,那麼當時是基於怎樣的背景和契機,選擇芙蓉系成為落地茂名的首個項目?
趙勇:在集團鼎力支持下,2018年8月藍光在茂名連續拿了三個項目,前兩個都採用了高端的芙蓉系產品。之所以選擇芙蓉系作為茂名首個項目,我們基於以下四個因素。
第一個是項目本身具有得天獨厚的環境,江景、湖景、海景、山景一一俱全,2.0的容積率,使得項目有條件把芙蓉系最高端的品質落地呈現。
第二個因素,西安、四川芙蓉系產品的落地,以及在當地的巨大成功,給了華南區域使用芙蓉系產品巨大的鼓舞。第三是基於對於芙蓉系產品文化品牌的自信,茂名市一個文教大市,當地人注重傳統的中國文化,講究家族觀念和院落居住,這與芙蓉系倡導的東方文化居住理念不謀而合。
第四個因素是產品體驗的自信。茂名之前的住宅建築多數是歐式風格、現代風格,客戶從來沒有過新中式院落的居住體驗,芙蓉系東方文化的產品理念,將會給茂名的客戶帶來巨大的、全新的體驗。這個已經在其他的區域得到了成功的驗證。
提問:經過多年的經驗積累,藍光已經形成了很多產品標準化的內容,那麼在茂名的項目上,這些標準化又是怎樣的?
趙勇:高州鈺瀧灣和濱海鈺瀧灣是在2018年8月份摘牌,在2019年初項目示範區就能開放展示,之所以能夠這麼快的呈現,是跟藍光完善、標準化的產品體系的強力支撐分不開。
在濱海鈺瀧灣和高州鈺瀧灣的建築立面設計、戶型設計、銷售中心,以及小區園林大門、景觀亭等都採用了藍光產品體系的標準化,正是因為有這些成熟的產品去應用,才使得華南區域二個芙蓉系項目能快速落地呈現。
提問:您剛才提到的「微創新」與「微迭代」,具體到茂名濱海鈺瀧灣項目上,有哪些細節體現?
趙勇:以茂名濱海鈺瀧灣做一個例子,濱海鈺瀧灣項目在戶型上應用了在西安曾落地的芙蓉系產品,但是我們根據茂名本地客戶的敏感關注點,進行了住宅房間面積增大、院落面積增大,增加戶型南北通透性等設計,做了根據市場需求、項目屬地化延展的優化與升級。
在建築的立面設計上,我們增加了具有嶺南建築特色的鑊耳山牆,還有其他一些嶺南特色建築元素也被採用進了茂名芙蓉系產品的立面設計之中。
同時,在建築的材料和工藝做法上,考慮到華南地區颱風多,多雨晴熱的氣候特點,我們在建築材料工藝屋面瓦進行防風加固,以及門窗的防水,都是根據本地屬地特點進行的優化設計。
最後是關於濱海鈺瀧灣的小區大門,這是我們與設計院一起,結合本地的建築特點,完全創新設計的中式門樓,大門落地以後得到了非常好的評價,也在其他的區域進行了應用,這也是對藍光標準化的產品和屬地化的創新體系理念最好的一個詮釋,在高效的應用的同時,保留創新的空間,創新所產生的好案例又提供給標準化體系進行整體產品力的迭代創新。
二、藍光發展華南區域茂名公司項目總經理賈鐵錚採訪實錄:
提問:濱海鈺瀧灣是蘇州園林和嶺南文化結合的產品,不管在茂名還是整個粵西都比較少見,對於茂名以及這座城市的市民而言,濱海鈺瀧灣會給他們帶來怎樣的影響?
賈鐵錚:茂名天氣比較溼熱,對通風採光的要求非常高,為此我們整個項目採用了高低配的一個設置。高層南北通透,戶戶朝南,而且80%-90%的戶型都可以看到海景。
低層的別採用的是我們藍光的芙蓉系。芙蓉系是藍光整個產品線裡最高端的,這樣的一個產品類型,我們採用了合院,然後能夠做到通過冷巷這種形式把外界的風投入到室內,從而形成整個項目通風採光的氛圍。
我相信我們芙蓉系落地到茂名,是可以從整個建築形態和建築質量,包括建築藝術上,都能夠給到茂名人民更多的關懷和精神上的回歸。
提問:藍光為濱海鈺瀧灣項目打造了五進歸家和芙蓉八境,可以分別介紹下嗎?
賈鐵錚:芙蓉系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就是注重歸家的禮儀。濱海鈺瀧灣的五進,主要包含一進登門望府,二進石禪二園,三進巡坊過巷,四進登堂入第,五進榮耀歸家。
一進就是一進到我們小區大門,第二呢,二進坊,整個別墅的組團分為兩坊八巷,有兩個大的坊,包括風雅頌。坊之後進入到巷,我們的巷子稱為冷巷,冷巷完全沿襲了中國傳統的建築技藝。三進巷,四進院。院是我們整個合院產品最有代表性的建築特徵,我們的房院比可以達到1:1.2,就是相當於200平米的房子可以送240平米的庭院空間。然後就是五進宅,通過這五道工序,就是五重歸家來強調整個芙蓉系的歸家禮儀,這是我們的建築形態。
庭院方面的芙蓉八境,也充分融入入了當地的一些景觀,包含了【霞飛落虹】【紫氣函關】【錦蓋疊翠】【晏嶺觀海】【蓮山聳翠】【古楠交柯】【荔閣飛紅】【鳳飲春晞】八大特色景觀。
通過中國傳統的山、水、亭、閣造園的手法,再結合本地的園林景觀,形成了既有江南風情,又能融入本地園林景觀特色的濱海芙蓉系。
提問:據了解,項目的整體景觀規劃中,隱藏了很多藍光從不同的地方搜尋來的「奇珍異寶」,例如門口的松樹、山園石景等,這些設計有哪些特別之處?
賈鐵錚:一進項目府門,可以看到一棵非常漂亮的羅漢松,羅漢松是廣東特有的一種園林植物,本地人認為它是能夠鎮宅旺財的,古代官員會也在自家栽種羅漢松,將之視為官位的守護神。羅漢松旁邊是一個非常漂亮的太湖石,松石結合寓意整個家族長壽、鎮宅旺財。
社區大門前的山石、羅松、水景和兩側院牆,借鑑電白作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著名的海港關塞之城的設計理念,打造我們芙蓉八境【紫氣函關】。
再往往兩邊是兩棵石榴樹,在廣東人民的觀念中石榴樹有多子多福的寓意,也符合茂名當地這種多子家族的考慮,所以整個濱海鈺瀧灣項目植物、石頭、包括園林,既承襲了江南園林的表現手法,也融入了本地的一些石材、植物景觀等等。
提問:鈺龍灣的別墅區擁有多個巷道,設計上有非常鮮明的傳統文化特色,具體有什麼含義?
賈鐵錚:這些實際上我前面提到冷巷,在過去,冷巷的設計實際一是為了防火,第二就是通風。例如風從巷子裡進來之後,壓入了個院門,從而達到通風的效果。另外還可以看到非常漂亮的鑊耳牆,這種鑊耳牆也是廣東非常有特色的嶺南民居。濱海鈺瀧灣這樣的建築設計,也是出於消防和通風的考慮。
鈺瀧灣別墅區設置兩坊三道六巷(橫巷豎道)。二坊分別為國韻(風雅頌)、和樂(寧嘉樂)兩坊,國韻坊設置以風雅頌為主題字的三巷,和樂坊設置寧嘉樂為主題字三巷,南北向的道路命名為吉日、禧月、吉星三道,均蘊含吉星如意、良辰美時的祝願。
為了提高巷道的辨識度,每個巷道通過特色主題植物來區分,六條巷分別配備嶺南傳統吉祥植物(楊梅、香柚、雞蛋花、紫薇花、蒲桃等),做到四方有花徑、四季有花香、巷裡藏乾坤、院內有天地。
提問:鈺瀧灣的別墅均為獨門獨戶的圍院式風格, 且大門、庭院、屋頂、窗戶等設計都具有鮮明的傳統文化特色,能否介紹一下?
賈鐵錚:芙蓉系別墅是新中式風格,講究門有禮、頂有序、窗有規、牆有制,
它延續了我們傳統的鄰居文化。
首先整個入戶的門沿襲了四合院的入戶門,這種規制就是門有禮。然後是的這頂有序,我們的別墅做的是做平屋頂,然後飛簷鬥拱,一平一翹非常完美的沿襲了江南園林的建築特色。
第三是窗有規,我們別墅牆上的花窗,都是採用傳統的容易結形式來做的定製花窗。最後是牆有制,鈺瀧灣別墅的院牆有3.6米高,最大限度保證了每家每戶的私密性,同時這麼高的院牆可以形成巷道,走在裡面有一種儀式感和歸家禮儀感。
三、藍光發展華南區域茂名公司城市副總經理魯超採訪實錄:
提問:藍光曾提到過一個「善築中國溫度」的產品理念,對此您是如何理解的?您認為什麼樣的建築才是「有溫度的建築」?
魯超:我想溫度這個詞是人本,基於客戶和人們的訴求而來,它是有冷暖的。住宅是一個載體,能在之上構建多元的生活體驗。善築中國溫度也正是把人們對於居所的這些需求,用建築的形態表現出來。無論是空間和尺度的需求,還是景觀園林和體驗的需求,以及我們的社區鄰裡生活和相處的需求,全部通過建築的方式做一個呈現。
把對住宅的體驗回歸觸覺,觸及客戶心靈深處的需求,從而帶來身心愉悅的美好體驗,我想這就是建築中國的溫度。
而有溫度的建築,在我的理解就是美好的居住體驗和舒適的服務體驗。在前期設計建設規劃的時候,就可以把客戶對日照的需求、對通風的需求、採光的需求以及樓間距和樓棟之間的這種通風,採光和開陽的訴求,用建築去做表達。
其次就是我們可以運用科技和智能的手段,讓先進的、健康的、共享的生活理念融入到建築和生活中,給人們帶來更好的便利和體驗感,進而形成全齡社區的共享文化。讓建築不再是冰冷的實體,而是可以真正在其中享受日常生活所帶來的溫度,這就是有溫度的建築。
提問:從產品研發角度,您覺得茂名和藍光芙蓉系產品的契合點體現在哪些方面?
魯超:從整個嶺南地區來看,茂名其實是一個建築之鄉,是文教大市,是一個好心之城。華南區域芙蓉系微迭代分別在規劃特徵及建築符號提煉、園林景觀體系構建、示範區場域營造進行了實踐嘗試,力圖呼應茂名這三大特徵。
芙蓉系落地茂名,項目整體的建築規劃和建築形態群落,其實結合了茂名本土的一些嶺南特色來做規制上的設計。比如高州鈺瀧灣項目和濱海鈺瀧灣項目的別墅群落,道路系統、公區景觀系統和別墅落位布局,參照了高粱府歷史以來九坊十二巷的群落制、院落式進行規劃。我們項目別墅的三坊七巷以及三坊十一巷的群落規制,實現一坊一名、一巷一花、一墅一檔、巷墅同字的仿歷史建制效果。
在這個建築規制下,也採用了本地一些比較有特色的品牌元素來進行建築立面的融合。
像我們看到的鑊耳牆,它最初其實就是在民間的建築文化中,用來防火,避免鄰居之間由於起火導致風險。另外結合本地的官祿文化,以官帽的形式來進行元素化呈現,那我們在做別墅建築群和立面感迭代的時候,就把鑊耳牆這種元素提取出來,應用到了建築設計中,這個就可以很好地和茂名地文化進行融合。
從項目整個示範區走進來,可以感受到我們五進位的歸家禮序,結合茂名本土對福文化的訴求,我們把「福祿壽喜財」五個人們心中的福元素融入到了五進歸家中來,在景觀、坊門等體系上嘗試文化微植入,這也是藍光茂名項目的另外一個融合。
第三,就是項目整體地街坊命名,院落命名上,也採用了本地知名人士的一些典故和語錄,就像我們現在所在的這個」好心亭「,就是冼夫人知名語句「唯用一好心」裡得來的名字。
提問:參觀項目的時候,我們發現每處園林景觀,以及巷子的名字都特別有文化韻味,這些名字有哪些文化典故或是特殊的意義,能否舉例說明?
魯超:濱海鈺瀧灣項目裡面有一處石園假山,也是我們的芙蓉八境之一,名字取名為【錦蓋疊翠】。冼夫人在茂名屢立戰功,因此受隋文帝賜贈錦傘,這個假山就是藍光的產品設計師用疊石仿傘的手法,把隋文帝錦傘賜贈這個歷史典故闡述出來,歌頌冼夫人帶給茂名的豐功偉績,致敬地方名人冼夫人。
【關注百家號樂居財經,洞悉房產市場風雲變化。】
文章來源:樂居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