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40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經濟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告別了物質短缺時代,各種商品琳琅滿目,應有盡有,讓人們的需求有了更多選擇。在這樣一個物質極為豐富的年代,很多東西由買方市場轉變為買方市場,不受歡迎,得不到認可的東西,自然就會剩下,成為被淘汰的東西。面對殘酷的市場競爭環境,如何搶佔先機,贏得市場,贏得消費者,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是每個經營者必須考慮的現實問題。在眾多富裕品種中,一大波適婚男女也成了剩男剩女。
大浪淘沙,曾經熱鬧一時,到處開花的電視相親徵婚節目經過時間的流逝,似乎只剩下江蘇衛視《非誠勿擾》一枝獨秀。這個創辦了10年之久的電視節目,目前仍擁有眾多的粉絲群體,令無數俊男靚女前赴後繼登上舞臺,尋找愛情,不能不說是個神奇的存在。《非誠勿擾》雖然是一檔相親交友的服務欄目,由於比很多娛樂節目更具觀賞和話題性,且受眾群體龐大,廣受好評,成為一檔有強大影響力的金牌節目。
在自己的兒女長大成人,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看著他們並不著急的樣子,作為家長心裡多少有點沉不住,尤其在看到別人兒女成家立業,心裡更不是滋味。不知不覺間,就對這一類節目產生了好感和關注,逐漸養成了收看非誠勿擾的習慣。作為非誠勿擾欄目一個觀眾,觀看節目一是為了了解當下年輕人婚戀觀,二是看到很多大齡男女同樣未婚,也算給自己尋求一點心理安慰。不過從上非誠勿擾的男女嘉賓看,實在是看不透當下年輕人在婚姻方面是怎麼想的。很多女嘉賓成為非誠勿擾常駐嘉賓,長時間站在舞臺上,要麼是看不上別人,要麼是被別人看不上,總之是左也不合適,右也不中意,處在一個高不成低不就的狀態之中,就這樣成了非誠釘子戶。
說起很多人成為剩男剩女的原因,大都歸咎於社會競爭壓力大,生存艱難,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戀愛。可看著那麼多非誠勿擾常客,一期期的活躍在欄目上,耗費的精力也不少,卻依然沒有結果。與其這樣把時間浪費在上節目上,還不如花時間去好好談一場戀愛。這不免讓人對上節目嘉賓的動機產生懷疑,他們是真的想戀愛,還是別有所圖,也許只有他們自己清楚。另外非誠勿擾節目,還有另一種現象,就是很多剛走出校門,剛剛踏入社會的年輕人,似乎轉身就邁進了非誠的大門,也著急忙活的來找尋自己的另一半,大有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的感覺,真不知他們著哪門子急,難道也是沒時間談戀愛嗎?
俗話說「人心隔肚皮」,對於別人是怎麼想的,有什麼心理,我們無法猜度。別人想怎麼做是他自己的事情,他人不應該說三道四。而對於婚姻大事,更多的是要順其自然,還要充滿激情,勇敢追求幸福,相信愛情,非誠勿擾,一點馬虎不得。就如王菲在歌中唱的那樣:因為愛情不會輕易悲傷,所以一切都是幸福的模樣……
壹點號東郭二木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