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美大學校友擔任南極長城站站長 曾六赴南極
(集大供圖)廈門日報(微博)訊(記者 應潔 通訊員 陳振星)集美大學昨日發布消息稱,他們從中國極地研究中心獲悉,集大校友徐寧近日被任命為中國南極長城站站長。今年11月,這位新晉站長將登上執行中國第31次南極科學考察任務的「雪龍號」,遠赴南極履職。
-
美北極星號破冰船啟程赴南極幫助中俄船隻脫險
據法新社報導,澳大利亞海事局稱,美國北極星號破冰船已經接受請求,5日將從澳大利亞出發赴南極幫助被厚冰困住的俄羅斯科考船以及中國雪龍號破冰船脫險。北極星號破冰船能以3節航速連續破1.8米厚冰,如果用倒車衝擊法,可破6米厚冰,破冰能力世界最強。
-
波司登實力徵服南極 化身南極科考隊的強大後盾
11月10日,中國南極科考隊再度向南極進發,這是中國南極科考隊第37次徵程。為了讓科考隊員能夠應付南極嚴苛惡劣的極端環境,中國羽絨服品牌波司登與中國南極科考隊聯合推出了具備超強禦寒力的專業保暖系列。此系列強大的保暖科技不僅是南極科考強大的禦寒後盾,還為消費者的日常通勤帶來了更多新的保暖選擇。
-
中國最大的極地考察船「雪龍」號的「身世」揭秘
雪龍號極地考察船是中國最大的極地考察船,也是中國第三代極地考察破冰船。原為蘇聯解體前準備建造的供給北冰洋地區一個運輸公司使用的8條同型破冰船之一。前蘇聯解體後,中國以1750萬美元低價購得,船廠按照中國的需求於1993年3月25日改造完工。該船耐寒,能以0.5節航速連續衝破1.2米厚的冰層,技術性能先進,屬國際領先水平。
-
南極科考船將抵深圳向公眾開放 備星級設施(圖)
「雪龍」號科考船8日抵深 將停靠鹽田港碼頭,市民可在9日、10日公眾開放日期間登船參觀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張曼)我國第27次南極考察隊暨「雪龍」號科學考察船將於11月8日抵達深圳鹽田港碼頭
-
中國將建第五個南極考察站 站點布局連線成面
【財新網】(實習記者 武驍)中國第34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已於11月8日搭乘「雪龍」號極地考察船從上海港啟程奔赴南極,與過去將中山站作為抵達南極的首站不同,此次科考隊將一路向南,直奔位於羅斯海西岸的恩科斯堡島,在那裡開啟中國第五個南極考察站建設的前期工作。
-
探秘南極科考隊考察智利活火山 實質性考察啟動
搜狐特派記者參與維亞利卡火山考察,火山山頂像雲一樣的煙清晰可見王永超 攝 北京時間18日,「探秘南極科考隊」兩批隊員在聖地牙哥會合,當日一行17人分乘3輛車,沿著智利唯一一條溝通南北的公路泛美高速公路,一路向南。在智利第二大城市康塞普西翁留宿一夜後,19日直抵旅遊城市普岡市的維亞利卡(villarrica)火山,實質性的考察活動正式啟動。
-
中國第34次南極科考隊乘「雪龍」號啟航
「雪龍」號,緩緩駛出中國極地考察國內基地碼頭,向地球最南端的南極,再次出徵。 國家海洋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林山青向考察隊授旗,並下達中國第34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啟航令。根據航行計劃,「雪龍」號出發後,第一航段將以15節的航速晝夜不間斷航行,約18天後抵達紐西蘭基督城進行補給。隨後一路南下,直奔位於羅斯海西岸的恩科斯堡島。在那裡,中國第34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將為中國建設第5個南極考察站做前期準備工作。
-
中國第28次南極考察船穿過赤道返回北半球
中國第28次南極考察船穿過赤道返回北半球 中新社「雪龍」號3月30日電(記者 阮煜琳)中國第28次南極科考隊乘「雪龍」號於3月30日凌晨4時左右穿過赤道返回北半球。30日上午雪龍船駛過的赤道海域,天氣陰沉並下起了雨,海上風浪較大。
-
我國第24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定於12日從上海啟程
新華社上海11月6日電(記者 張建松)記者從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我國第24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定於11月12日從位於上海的中國極地考察國內基地啟程,前往南極。 位於上海浦東新區五號溝地區的中國極地考察國內基地佔地235.8畝,是我國極地考察「十五」能力建設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一期已建成的考察船碼頭長250米、寬28米,可停靠2.5萬噸級船舶,我國「雪龍號」極地科學考察船今年將首次從「自己的家」駛出,奔赴南極。
-
「雪龍號回程時船上裝的都是什麼?是垃圾!」
「每次南極科考結束,雪龍號回程時,船上裝的都是什麼?是垃圾!真的是滿載而歸。」在昨天的新聞晨報第七屆東灘論壇上,中國極地研究中心破冰船工程部副總指揮、雪龍號原船長王建忠說,在我們中國極地考察中,要求做到零排放、零汙染,把對南極環境的影響減到最小。 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環境管理研究所所長楊海真教授介紹說,目前,全世界各國共在南極建立了150多個科學考察站,人類在南極的科考活動已不可避免地影響了南極環境。
-
集美大學校友徐寧被任命中國南極長城站站長
集美大學昨日發布消息稱,他們從中國極地研究中心獲悉,集大校友徐寧近日被任命為中國南極長城站站長。今年11月,這位新晉站長將登上執行中國第31次南極科學考察任務的「雪龍號」,遠赴南極履職。 中國南極長城站。 新晉站長徐寧。
-
拓荒者黃洪亮:三赴南極 為我國磷蝦開發拿回第一手資料
2005年,來自上海東海水產研究所的黃洪亮首次踏上南極科考的徵程。2009年、2011年他冒著危險再赴地球之南「約會」磷蝦。 「初到南極與想像完全不一樣」 2005年,國家開發南極磷蝦資源的預研究課題開始執行,東海水產研究所的捕撈與漁業工程實驗室主任黃洪亮,首次踏上南極科考的徵程。 通往南極的徵途異常艱辛。
-
燃情南美,縱覽阿根廷
阿根廷是位於南美洲南部的一個聯邦共和制國家,被稱為「銀之國」,充滿神秘魅力,誘惑了眾多歐洲的探險家好徵服者沿拉普拉塔河逆流而上,去尋求埋藏在這裡未被發覺的白銀和財寶。如今的人們去阿根廷卻少了探險發財夢想,多了觀光遊覽的念想,只為感受別樣的南美風情,放鬆緊張的心情。
-
助力中國南極科考隊出徵,波司登如何用44年成為「中國名片」
立冬以後,南極將迎來極晝期。11月10日,圍繞應對氣候變化等問題,中國南極科考隊從上海出發,踏上了第37次南極科考徵程。在多個國家重要場合中,中國品牌以專注深耕、勇於探索和創新的精神,在一次次亮相中不斷成就其高光時刻。其中,中國品牌波司登助力本次中國南極科考隊出徵,以其專業品質提供全方位「溫暖」保障,再次開啟挑戰極寒之旅。
-
通訊:為「雪龍」船插上「翅膀」——記中國第34次南極科考隊直升機...
新華社「雪龍」號4月7日電 通訊:為「雪龍」船插上「翅膀」——記中國第34次南極科考隊直升機機組 新華社記者白國龍 4月7日,正搭載中國第34次南極科考隊返航的「雪龍」船順利穿過西風帶和太平洋上的熱帶氣旋,開始在風浪較小的海域平穩航行。
-
波司登羽絨服化身中國南極科考隊的「禦寒後盾」 實力徵服南極
能夠感知四季變遷的我們對突如其來的寒冬都如此手忙腳亂,那麼那些常年身處極地的中國南極科考隊員又該怎樣面對呢?好在波司登近日聯合南極科考隊推出了專業保暖系列,Ta的誕生成為南極科考隊的禦寒法寶,成為開展科考工作的有力後盾。
-
日本科考船「白瀨」號開赴南極 將在澳與隊員會合
【環球網報導 記者 馬麗】據日本共同社11月11日報導,日本南極科考船「白瀨」號11日從東京晴海碼頭啟程開赴南極,將為第58次南極科考隊提供支援。據悉,隊長本吉洋一與大部分隊員27日將搭乘飛機前往澳大利亞,在當地與「白瀨」號會合,預計將於12月底前後抵達南極昭和基地。
-
文化學者朱正明率團 護送中華關帝來到阿根廷 向旅阿華人贈送關公銅像
(南美視線12月7日訊 柳軍/文圖)由湖北省委統戰部前海外中心主任、中國攝影家朱正明為團長的中華關帝文化阿根廷南極參訪團日前抵達南美阿根廷
-
中國南極科考隊兩支內陸小分隊順利「會師」
新華社南極泰山站1月31日電(記者劉詩平)經過8天風雪跋涉,中國第35次南極科考隊崑崙隊16名隊員31日抵達泰山站,與另一支內陸小分隊——泰山隊21名隊員順利「會師」。 兩支內陸小分隊37名隊員2018年12月18日從位於南極冰蓋邊緣的內陸考察出發基地出發,當月25日抵達泰山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