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兒鎮《十二月花名歌》榮獲珙縣傳統山歌民歌比賽三等獎

2020-12-15 四川新聞網宜賓頻道

孝兒鎮《十二月花名歌》榮獲珙縣傳統山歌民歌比賽三等獎

來源:四川新聞網 更新時間:2017-06-23 12:09

孝兒鎮農民文化理事會全體演職人員合影

四川新聞網宜賓6月23日訊(黃芝瓊)「各種鮮花代表不同的時節, 人們看著每月盛開的花兒,觸景生情,在思念遠方的親人時, 感嘆眼前生活的悽涼,和嚮往美好的未來」、、、、、、下面,請欣賞由孝兒鎮帶來的節目連槍調《十二月花名歌》。這裡正是珙縣首屆群眾文化藝術季及傳統山歌民歌決賽現場。

6月16日,孝兒鎮農民文化理事會選送節目在由珙縣縣委宣傳部、珙縣教育和文化廣電局舉辦的珙縣2017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宣傳展示活動暨珙縣傳統山歌民歌比賽舞臺上,為全縣群眾演唱了一首美妙的傳統蓮槍調民歌《十二月花名歌》,獲得了現場群眾陣陣掌聲。並在全縣34多個節目比賽中,榮獲《珙縣首屆群眾文化藝術季》珙縣2017「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傳統山歌民歌決賽三等獎。

  據悉,2017年6月10日是我國首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為更好利用全國第一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宣傳平臺,增強廣大民眾對文化和自然遺產的認同感與歸屬感,6月15日—16日,以「傳奇珙縣·多彩非遺」為主題的2017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宣傳活動暨珙縣傳統山歌民歌比賽在珙縣僰文化廣場拉開帷幕。

此次珙縣傳統山歌民歌比賽共有來自全縣17個鄉鎮的34支隊伍參賽。以原生態的珙縣山歌民歌(山歌、民歌、神歌、牛燈、車燈、花燈、蓮槍調或其他勞動號子等)為參賽內容,通過預賽、初賽、正式比賽、決賽等環節,最終參加決定的10支隊伍,評選「珙縣山歌民歌王」及其優勝者。

另外,孝兒帶來另一節目是<< 船工號子>> 南廣河山高谷深,水流湍急。船工們上水拉牽難,下水打爛船,付出了血與淚,汗水也流幹的艱辛勞作。我們穿越時空,聆聽吧,南廣河上划船拉牽的號子聲。也深受群眾喜愛。(珙縣孝兒鎮供圖)

 

相關焦點

  • 海南民歌歷久彌香
    符學勤說,《調聲歌儂喜相逢》是一首儋州方言民歌,主要描寫了青年男女之間的愛情故事,這首歌運用了一些調聲元素進行創作,但演唱方法與傳統儋州調聲演出不同,傳統的儋州調聲演出一般是男女聲對唱,且是集體演唱,但這首歌選用了民族唱法進行獨唱。因為熱愛,所以鍾情。符學勤是儋州人,從小便喜歡觀看儋州調聲演出,這顆藝術種子,早已深埋進他的心裡。
  • 彌渡山歌(名家說民歌)
    這是一首雲南漢族山歌。彌渡地處滇西高原,是一個富饒的民歌蘊藏地。它的北部有雲嶺、怒山,南部有哀牢山、無量山,加上相距不遠的洱海和大理石林,可謂依山傍水,景色宜人。此歌唱詞共八句,兩段。首段四句全部是興、比,後段開始也是興句,到「花轎搭起走起來」才最後揭開了題旨,這種含蓄的表現手段,是很「南方化」的。它的音樂也如唱詞,開始的兩小節長音,是南方民歌中常見的「引腔」,接下來,是四個勻稱而較快的短樂句構成的全曲的主體部分,然後,「引腔」再度出現,把音樂引入尾聲,就是第四樂句的原樣重複。
  • 紫陽民歌:日月多長歌多長
    「站在那船頭看風光,漢江好像畫一張,兩岸青山對青山,萬綠叢中是村莊,牛羊畫中走啊,魚兒畫中遊啊,人在畫中忙啊,歌在畫中唱啊……」倘若有機會從漢江安康段逆流而上,當聽到婉轉清揚的民歌從岸邊傳來,船上的人便知道,自己進入了紫陽地界。
  • 「山歌女神」覃誠芳《情歌飛出十三寨》甜蜜來襲
    覃誠芳她曾獲第十四屆CCTV全國青年歌手大獎賽湖北賽區原生態組銀獎、第六屆中國原生民歌大賽銅獎、廣西柳州第三屆「魚峰歌圩」全國山歌邀請賽最佳演唱獎、2018中國民歌夜「最具民族風情先後參加眾多國家級聲樂比賽、文藝調演,並得到江澤民、李鵬、溫家寶、曾慶紅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2013年代表國家文化部赴巴西參加為期42天的中國文化月巡演;2016年6月應邀赴法國參加「第六屆法國中國電影節巴黎開幕式演出」;2018年8月應邀赴保加利亞參加「第46屆布爾加斯國際民俗藝術節」。
  • 民歌湖畔唱民歌 邕賀群文譜新曲
    歌舞《回家過節》2020年12月10日晚,在南寧群眾藝術館的盛情邀請下,賀州市群眾藝術館與賀州市八步區文化館、賀州市平桂區民族文化傳播中心在南寧市民歌湖大舞臺聯手舉辦了「相約民歌湖畔·共眷天下民歌」2020大型民歌專場——瑤族專場晚會。
  • 珙縣這兩個鎮進入宜賓市中心鎮名單!看看有你家鄉嗎?
    珙縣的孝兒鎮 上羅鎮進入了宜賓市中心鎮培育名單目前孝兒鎮>的國土空間規劃已經出爐一先來看看孝兒鎮未來的發展藍圖吧~戰略定位1.西南蠶桑之鄉、珙縣工貿重鎮。2.至2035年,城鎮開發邊界2.59平方公裡城鄉格局延續孝兒鎮山水城鎮風貌特徵
  • 各地客家山歌(2019.1.13更新)
    饒平客家山歌揭西客家山歌陸川客家山歌:阿妹等哥來拍拖觀瀾客家山歌寧化客家山歌英德山歌(鬥歌)興寧客家山歌興國客家山歌:姐連郎賀州客家山歌蕉嶺長潭山歌:天地咁長情咁長龍川山歌:霍山美景勝天堂梅縣鬆口山歌贛南山歌:送郎調(盧致苑、周歡
  • 商南的民歌
    民歌,是民間歌曲、歌謠的總稱和簡稱;用曲調演唱者為歌,無曲誦者為謠。它是民間世代廣泛流傳的歌曲,是大眾口頭創作並在流傳中不斷豐富著集體智慧的民族傳統文化結晶,是直接表現勞動人民思想感情和要求願望的詩歌,也是最大眾化的音樂形式;具有非常鮮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文章合時而著,詩歌合時而作」。
  • 2019-10-06中國民歌
    至於當今仍流傳於民間的傳統歌謠和新民歌,更是浩如煙海,這些民歌就形式而言,漢族的除廠民謠、兒歌、四句頭山歌和各種勞動號子之外,還有「信天遊」、「爬山歌」、「趕五句」以及「四季歌」、「五更調」、「十二月」。「十枝花」、「盤歌」等備具特色的多種樣式。
  • 蘭月林:把畲族山歌唱到全國的民族文化傳承人
    山歌是個寶庫,山歌是種文化,山歌是種精神,山歌作為傳承幾百年的傳統文化,是前輩留下的寶藏。蘭月林深知自己所肩負的使命,要更好的傳承宣揚畲族山歌文化,也會一直唱下去,在不破壞山歌原本的精神面貌上,努力地做山歌提升的工作,讓它更有藝術性,又有普及性,讓更多的人能接觸到山歌,了解山歌,喜歡山歌,演唱山歌,讓山歌文化走出龍泉,走出中國,走向國際。
  • 「弘揚民族文化·唱響幸福山歌」永新縣山歌大賽完美落幕
    在黃陂洲的非遺展演館裡,卻不時地傳來陣陣的歡聲笑語,原來是鄉親們聚集在一起討論著即將開始的山歌大賽。到了下午兩點整,隨著開場音樂的緩緩響起,一場富有鄉村特色的山歌比賽拉開了序幕。首先亮相的節目是蔡孜南帶來的山歌《十勸情妹》和《十哭》,重章復沓的歌詞,悠揚動人的音樂,把觀眾帶入到哭嫁的場景去;接下來是肖鳳蘭演唱的山歌《茶山情歌》,輕快的節奏,富有感染力的表演展現了永新採茶妹子豐富的內心世界;張梅花參賽的節目是山歌
  • 樂清民歌《芙蓉賣錢歌》唱不盡的鄉情與眷戀
    他不僅會唱《芙蓉賣錢歌》,還捜集、整理、編寫了《芙蓉賣錢歌》、山歌、田歌、各種《寶卷》等唱本,共計四十幾本。如今,他雖已雙目失明,雙耳失聰,但由他整理、編寫的每一本手稿,均成為研究當地流傳山歌、小調極為珍貴的資料。近日,記者就來到芙蓉鎮,拜訪徐金柱,聽他唱一回地道的《芙蓉賣錢歌》,聽一些人講徐金柱師徒與樂清民歌的故事。
  • 哪首民歌曾經驚豔到你的耳朵?
    中華幾千年的文化,孕育出了風格各異的民歌,它們敘述的故事或沁人心脾,或震撼人心……表達各不相同。「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隻花~」中國豐富的民歌唱響了人們的心,在你的心中,哪一首是最美的?哪些民歌驚豔了你的耳朵,讓你久久不能忘懷?
  • 山歌好比春江水斯琴格日樂版本歌詞 歌曲既現代又不失傳統
    山歌好比春江水專輯:新世紀 歌手:斯琴格日樂唱山歌來 這邊唱來那邊合 那邊合山歌好比春江水也不怕灘險彎又多嘍彎又多唱山歌來 這邊唱來那邊合 那邊合山歌好比春江水也不怕灘險彎又多嘍彎又多唱山歌來 這邊唱來那邊合 那邊合山歌好比春江水也不怕灘險彎又多嘍彎又多不怕灘險彎又多嘍彎又多在1999
  • 從松江「田山歌」看如何保留傳統音樂的生存土壤
    田山歌,產生和流傳於稻作水田生產勞動之中,主要是以表現稻作生產和水鄉生活風情為內容的山歌形式,曾廣泛流傳於長江三角洲部分水稻耕作地區,是江南地方文化中極具個性色彩的優秀民歌品種,清亮優美。田山歌與其說是歌,更恰當的可以說是一種文化現象,它記錄了歷史文化、婚姻愛情、民情風俗,反映人文語言心理、宗教等大量內容,有著江南稻作文化區域民歌中獨特的藝術價值和欣賞價值。
  • 木洞山歌是木洞鎮民眾傳唱的山歌歌種
    (包括節氣歌、婚嫁歌、喪事歌、修房歌、壽禮歌、香火歌、酒歌等);還有各種小調以及伴隨玩龍燈、舞獅子、打蓮簫、劃彩船、賽龍舟等邊舞邊唱的舞歌等。又如婚嫁歌就包括定親時唱的拒媒歌、陪奩歌、開臉歌、上梳歌、坐堂歌等。迎親時唱的梳妝歌、上轎歌、起轎歌、報路歌、車馬歌、討封歌等;成親時唱的喊禮歌、揭蓋頭歌、交杯酒歌、賀喜歌、謝客歌、說席歌、祝酒歌等;入洞房前唱的鋪床歌、安家俱歌和入洞房後唱的鬧房歌、蓮簫歌、送客歌、道別歌等。
  • 今天凌晨四川宜賓珙縣發生地震
    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11月13日03時18分在四川宜賓市珙縣(北緯28.17度,東經104.73度)發生4.1級地震,震源深度6千米。初估震中烈度約6度,距貴州省政府所在地265公裡。基礎背景附近村鎮:本次地震周邊5公裡內的村莊有牙門咀、新建村、建華村、芭蕉坨、天橋村、洞底、中山村、周家溝、同意村、灣灘,20公裡內的鄉鎮有中山鄉、騰達鎮、上羅鎮、沐灘鎮、樂義鄉、孝兒鎮、底洞鎮、沐愛鎮、玉和苗族鄉、洛表鎮。
  • 山歌唱響新時代——第四屆白茆山歌藝術節在常熟開幕
    11月5日,第四屆白茆山歌藝術節開幕式暨全國優秀民歌展演在江蘇常熟舉行。民歌展演分「白茆情」、「水鄉曲」和「時代頌」三個篇章,邀請來自全國各地的近兩百名山歌手,演唱了《嘔哎歌》、《一嗨滾下海》、《家鄉的橋》等一批新創作的山歌。
  • 豐富民歌內涵,守住傳統文化的「根和魂」
    夜幕降臨後的灕江,歌如海、人如潮,動聽悅耳的歌聲穿過夜幕在灕江上空飄蕩……  隨著歲月流失,對壯歌的情愫依然在心中蔓延,特別是對近年來的《尋找劉三姐》活動特別鍾情,堅持每季必看。有時還突發奇想,倘若是各民族的民歌、山歌,都能象《尋找劉三姐》那樣,著眼民族文化的復興,以各民族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舉辦一些帶有濃鬱民族特色的活動,必將推進各民族文化的發展和繁榮。
  • 偉人故裡山歌飄 韶山山歌唱響紅博會
    參加活動嘉賓合影本次湖南山歌邀請賽重點面向湘贛及相關革命老區,邀請省級以上傳統音樂類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參加活動。在近兩個小時的展演活動中,省內外12個市州的傳統音樂類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齊聚一堂,侗族大歌、桑植民歌、洞庭漁歌、茶山號子等各具地方特色的一首首原汁原味的山歌一一登場,帶來了一場聽覺與視覺的盛宴,贏得了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