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兒鎮農民文化理事會全體演職人員合影
四川新聞網宜賓6月23日訊(黃芝瓊)「各種鮮花代表不同的時節, 人們看著每月盛開的花兒,觸景生情,在思念遠方的親人時, 感嘆眼前生活的悽涼,和嚮往美好的未來」、、、、、、下面,請欣賞由孝兒鎮帶來的節目連槍調《十二月花名歌》。這裡正是珙縣首屆群眾文化藝術季及傳統山歌民歌決賽現場。
6月16日,孝兒鎮農民文化理事會選送節目在由珙縣縣委宣傳部、珙縣教育和文化廣電局舉辦的珙縣2017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宣傳展示活動暨珙縣傳統山歌民歌比賽舞臺上,為全縣群眾演唱了一首美妙的傳統蓮槍調民歌《十二月花名歌》,獲得了現場群眾陣陣掌聲。並在全縣34多個節目比賽中,榮獲《珙縣首屆群眾文化藝術季》珙縣2017「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傳統山歌民歌決賽三等獎。
據悉,2017年6月10日是我國首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為更好利用全國第一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宣傳平臺,增強廣大民眾對文化和自然遺產的認同感與歸屬感,6月15日—16日,以「傳奇珙縣·多彩非遺」為主題的2017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宣傳活動暨珙縣傳統山歌民歌比賽在珙縣僰文化廣場拉開帷幕。
此次珙縣傳統山歌民歌比賽共有來自全縣17個鄉鎮的34支隊伍參賽。以原生態的珙縣山歌民歌(山歌、民歌、神歌、牛燈、車燈、花燈、蓮槍調或其他勞動號子等)為參賽內容,通過預賽、初賽、正式比賽、決賽等環節,最終參加決定的10支隊伍,評選「珙縣山歌民歌王」及其優勝者。
另外,孝兒帶來另一節目是<< 船工號子>> 南廣河山高谷深,水流湍急。船工們上水拉牽難,下水打爛船,付出了血與淚,汗水也流幹的艱辛勞作。我們穿越時空,聆聽吧,南廣河上划船拉牽的號子聲。也深受群眾喜愛。(珙縣孝兒鎮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