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力遊北京——曾經的北京四大名校之一(輔仁大學)

2020-12-15 阿力談歷史文化

輔仁大學舊址位於定阜街路北,1930年建成,為2層磚混結構,正門三層,有四面圍樓和中間樓房圍成兩個天井外牆磨磚對磚砌造,牆身厚重,收分明顯。正門為漢白玉大拱門,3個歇山式屋頂,屋脊正中豎十字架,四角加歇山式角樓。立面上混雜使用中國古建築手法,有綠琉璃瓦屋頂、漢白玉須彌座。

輔仁大學
輔仁大學位置圖

輔仁大學是一所由羅馬公教創辦的天主教大學,其前身是1925年天主教徒英斂之(1867-1926)和馬相伯(1840-1939)創立的輔仁社,1927年更名為北京輔仁大學,其名取《論語》中「以文會友,以友輔仁」之意。

民國時期的輔仁大學與北大清華燕京並稱北平四大名校。1950年10月由中央人民政府接辦。1952年中國高校院系大調整,輔仁大學與北京師範大學合併,現為北京市師範大學繼續教育學院。

英斂之、馬相伯二人受天主教會之託辦輔仁大學,美籍教士奧圖爾任第一任校長,後由著名教育家陳垣出任校長,有政界、文化教育界名流張繼、胡適、傅增湘、翁文灝、沈兼士等任董事,執教者多為卓有成就的學者。輔仁大學先後設文、理、教育3學院,規模最大時有4個學院、13個系、6個研究所。

輔仁大學
輔仁大學舊址

輔仁大學曾湧現出無數英才,美國高能物理學家鄧黎昌博士、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放射藥物學家彭勤淄、美國邁阿密大學化學研究所夏松讕、加拿大皇家學院院士葉嘉瑩、日本駐華第一任大使小川平四郎等,都曾是輔仁大學的學子。我國著名指揮家李德倫、文物大師朱家溍、作家蕭乾等也曾在這裡就讀。

輔仁大學學風非常嚴謹,常以一副「閉門讀書」的面貌出現在世人面前。一句流行於京城的順口溜是:「輔仁是個和尚廟,六根不靜莫報名。」「嚴進嚴出」是輔仁大學的一大特色。考輔大,除筆試外,還要面試。

輔大一年有四次嚴格的考試,隨堂小考更是不計其數,課堂風紀也抓得極嚴。

文物標識牌
教學樓

輔大始終竭力設法聘請海內外知名學者前來任教。沈兼士(1887-1947教育家)、劉半農(1891-1934教育家)、薩本鐵(1900-1987化學家)、范文瀾(1893-1969歷史學家)、啟功(1912-2005)等聲譽卓著的學者都曾在這所學校任教。

輔仁大學還是1937年以後敵偽時期能夠繼續辦學的、為數不多的大學之一。1937年之後,日寇接管了北平的大學,唯獨輔仁大學沒被接管。主要原因是輔仁大學是一所天主教性質的大學,1933年該校改德國聖言會接辦,德國和日本是盟國,所以就沒被日寇強佔。當時的陳垣校長與德籍天主教代表出面與日寇交涉,堅持學校不掛日本國旗,不用日語課本,不把日語作為必修課,從而使輔仁大學成為淪陷區唯一不懸掛日偽旗幟、不用日偽所編寫奴化教育教材的大學。

教學樓內部
主樓內側

1949年,解放軍入城後不到一個月,由中共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教員會,便向校長陳垣和教會代表明確提出,「今後的教育宗旨及措施必須符合新民主主義教育的精神」。

在1950年6月召開的第一次全國高等教育會議上,新中國首任教育部長馬敘倫(1885-1970,中國民主促進會主席)專門對輔仁「閉門讀書」的教育方式予以了批判,「決不能重蹈過去所謂『為學術而學術』的覆轍,忽視人民和國家的需要。」 為此,北平解放之後,學校開始對專業和課程設置進行局部調整。《新民主主義論》、《辯證唯物論與歷史唯物論》、《社會發展史》等政治思想課首當其衝,成為各系必修課程。 1949年秋季的「私立北平輔仁大學入學試題」,還特別增加了「政治常識試題」部分。一共二十道簡答題,題目包括「中國革命的對象是什麼?」「什麼階級可以革命?哪個階級領導革命?」等等。

內部建築
內部建築
內部建築

1952年,中央政府按照蘇聯模式教育體系,對全國舊有高等學校的院系進行全盤調整。除經濟、哲學等系外,輔仁大學全部併入北京師範大學。曾經顯赫一時的輔仁大學自此在大陸消失,原校名撤銷。與輔仁一同消失的還有著名的燕京大學、聖約翰大學、金陵大學等十餘所學校。在20世紀前半葉,這些讓人如雷貫耳的校名,曾經代表了中國高等教育的頂尖水平。

相關焦點

  • 北京輔仁大學,曾與20世紀初的北大、清華、燕京並稱北平四大名校
    在後海邊不遠的地方有著一處非常醒目的建築群,這裡古色古香,這裡會讓人情不自禁的駐足留戀,這裡就是輔仁大學舊址,現在已經是北京師範大學某學院的所在地,是北師大最漂亮的校區之一。私立北京輔仁大學是民國時期高校,這所學校曾經是教會學校,創始人之一同為震旦大學、復旦大學的創始人馬相伯先生。創辦於1927年的輔仁大學曾與北大、清華、燕京並稱北平四大名校,是一所由羅馬公教創辦的天主教大學,前身是北京公教大學附屬輔仁社。校址原為濤貝勒府,以府邸為校舍。後在府邸花園南部和馬圈舊址建造輔仁大學新樓,漢白玉拱門、綠琉璃屋頂、灰磚石外立面,中西合璧式風格。
  • 葉嘉瑩先生所讀的北京輔仁大學,到底是怎樣的一所高校?
    北京輔仁大學舊址與南開大學一起受到大家關注的是一所叫做北京輔仁大學的高校,對於這所高校,相信很多人並不知曉,但是對年長一輩的人來說,可能是比較熟悉的一所大學。北京輔仁大學舊址如今,雖然很多人都不知道北京輔仁大學這所高校,但是在當年,這所高校卻是響噹噹的「北平四大名校」之一,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以及燕京大學齊名。
  • 臺灣的輔仁大學,原來在什剎海
    2003年下崗後做起了車夫,帶著遊客轉胡同,介紹什剎海景點和胡同文化。後來,把自己對老北京、對什剎海的了解都寫成了導遊詞,給新來的車夫們講課、培訓,希望他們也能把地道的北京文化傳承下去。在這麼多年的車夫經歷中,李永浮不僅給遊客們講了很多歷史典故,也聽到了很多真實感人故事。比如本片中提到的輔仁大學。
  • 當今中國的「四大名校」是哪幾所?
    曾經的「北平四大名校」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燕京大學和輔仁大學,今日的「北京四大名校」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和北京師範大學;曾經的「中國四大名校」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和復旦大學,那麼今日的
  • 民國赫赫有名的北平四大名校,如今只剩下北大清華
    當時,在北平(今北京市)出現了4所頂級水平的大學,被稱為「北平四大名校」。它們分別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燕京大學、輔仁大學。北京大學的前身是創辦於1898年的京師大學堂,清華大學的前身是創建於1911年的清華學堂,燕京大學創建於1919年,輔仁大學創建於1925年,前身是北京公教大學附屬輔仁社。
  • 天主教輔仁大學
    」建制1927年「私立北京輔仁大學」立案1929年「私立北平輔仁大學該校是20世紀30年代與北大、清華、燕京並稱的北平四大名校,當前也與臺大、成大並列臺灣三所全科性綜合大學,是臺灣少數大學名校之一。  該校同時擁有53支運動代表隊,其中「輔大棒球隊」是臺灣最早最知名的大學棒球隊之一,「輔大龍舟隊」則是全臺唯一的大學龍舟校隊,成立14年來多次獲獎。   鄰近輔大正門,目前興建中的輔大車站,為臺灣唯一以大學校名命名的捷運車站,屬於臺北捷運橘線,預訂於2009年12月完工。
  • 解讀北京輔仁大學舊址:非常古老的建築,目前屬於北京師範大學
    北京輔仁大學舊址看似是一個古老而神秘的地方,這個地方位於東西向的胡同裡面,大門朝南,並且是可以隨意進入的。下圖表是了北京輔仁大學舊址的位置。北京輔仁大學舊址圖中標註為北京師範大學西城校區的地方就是輔仁大學舊址,按照行政區劃這個地方屬於北京市西城區的什剎海街道,也是北京最大的歷史風貌保護區。
  • 臺灣網友:為何我們的輔仁大學在大陸名氣很大?提問引人深思
    臺灣網友的提問輔仁大學這四個字,對於大陸來說並不陌生。輔仁大學,曾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燕京大學一起並稱為北平四大名校,只是這所大學後來在大陸「消失」了。如今世間只有一所輔仁大學,它位於我國臺灣省。60年代,輔仁大學在臺灣省復校,是臺灣最頂尖的私立大學之一。但是,很多人並不知道臺灣還有一所輔仁大學,就像很多臺灣人不知道大陸也曾有過一所輔仁大學一樣。
  • 北京民國時期名氣很大的中西合璧三大建築群之一~輔仁大學
    輔仁大學與北京十三中輔仁大學是由梵蒂岡羅馬教廷建立的。1911年,中國天主教界知名人士英斂之(表演藝術家英若誠的祖父)和著名愛國人士馬相伯先生,向羅馬教廷提出在北京建立一所天主教大學。因一戰爆發,計劃擱置。1919年,羅馬教廷派遣代表來華,考察教會教育情況。
  • 臺灣輔仁大學學生設計時裝亮相北京
    來源:中國新聞社臺灣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院專場發布會5月13日在北京舉行。本次活動為中國國際大學生時裝周的活動之一,共展出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院學生的69套作品。發布會以「未織數」為主軸。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院院長蔡淑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時代是快速變動的,將來充滿未知。青年學生很努力地設計作品,但所有作品都還有改進空間,未來還可以不斷精進。發布會主題表達了青年學生持續探索未知的理念。這是該校學生首次參加在北京舉辦的大學生時裝周。蔡淑梨表示,此行看到很多不同學校學生的創意和成果,可以學到很多東西。
  • 輔仁大學在臺灣 美女校園冰激林吸睛
    輔仁大學在臺灣形象是美女眾多,在大陸是曾與北京大學齊名的四大名校,而在我心中它像個家,有著滿滿的綠色植物、還有耶誕節前後裝飾浪漫的美麗夜晚。臺灣輔仁大學校地優美,種滿綠色植物小時候在那兒讀幼兒園,感覺校園好大好大怎麼樣都走不完,到處種滿花草樹木、綠油油的一片很容易迷路;印象最深的是這兒有好多好玩的節日:復活節藏彩蛋
  • 民國北平四大名校,除了現在的北大清華,剩下的是哪2所學校
    社會各階層對教育的投資力度也加大了,不少現代化的大學在這個時期誕生了,民國時期的北平四大名校,就是在這個背景下建立的,但這4大明名校,現在只有北大清華了,其他兩所去哪了?1、清華大學美國布希總統在清華演講時說,清華大學是美國人捐建的,但他的這種說法,隨即遭到了作家李敖的反駁。
  • 蜚聲世界與黯然消失的民國一流大學
    蜚聲世界與黯然消失的民國一流大學說到民國教育,不能不讓人扼腕嘆息,那麼好的教育傳統、教育風氣,最終終結於割裂中國文化的某一年。讓我們看看這些曾經讓中國人自豪的大學的前世今生。燕京大學初期名為「北京大學」燕京大學(Yenching University)創辦於1916年,由華北地區的幾所教會大學合併而成,包括北京匯文大學、通州華北協和大學、北京華北女子協和大學,分別由美國長老會、美以美會、美國女公會、公理會、英國倫敦會等合辦,初期名為「北京大學」。
  • 輔仁大學為何被撤併?
    在這場運動中,由天主教人士創辦的北京輔仁大學被併入北京師範大學,原校名撤銷,迄今已整整一個甲子。「本土化」發展輔仁大學發端於1912年,當年9月,中國天主教兩大領袖——馬相伯、英斂之聯袂上書羅馬教皇,請求教廷派人來華,創辦一所大學。1921 年12 月,教皇正式發出在華舉辦大學的諭令,他們希望這所學校能成為傳播天主教的陣地。
  • 那些年消失的中國名校!
    那些年消失的中國名校!建國前中國有許多大學是由基督教或天主教會創辦的,其中有幾所稱得上當時的世界級大學。隨著抗美援朝與美帝決裂,很多教會學校進行整改,或消失或併入其他學校,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吧!燕京大學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務燕京大學,是20世紀初由四所美國及英國基督教教會聯合在北京開辦的大學之一,創辦於1919年,司徒雷登任校長,曾與美國哈佛大學合作成立哈佛燕京學社,在國內外名聲大震。在中國高等學校1952年院系調整中,燕京大學被撤消。
  • 寧波:臺灣輔仁大學招生 要求高考成績達一本
    昨日,臺灣輔仁大學有關招生負責老師前來鎮海中學舉辦招生宣講會,受到寧波一些學生及家長的關注。按輔仁大學有關規定,報考該校的考生要求高考成績達「一本」。   據了解,去年,臺灣高校首次進駐大陸招生,有48所公立院校與86所私立院校面向廣東等六省市招收2141名大陸生。去年寧波有46名學生前往臺灣高校深造。
  • 進入中國四大高中名校,考上重點大學更容易!
    我國既有重點大學,同樣也有重點高中,就目前來看,我國最好的4個高中,培養了很多985重點大學的學生,因此能進入這4個重點高中的學生會讓你離重點大學更近一步。這4所高中的教育水平非常突出,因此也競爭激烈,能考上的都是學霸。下面我們就來談談這傳說中的「四大名校」。
  • 北京不出名但值得一去的8大景點
    北京不出名但值得一去的8大景點北京值得一去的景點有哪些?故宮、頤和園、長城等等這些是北京著名景點,景色優美蘊含韻味,是北京旅遊值得一去的景點。但在北京還有一些快要讓人遺忘的景點,同樣值得一去。院內的花生咖啡館和愚公移山酒吧也瀰漫著藝術氣息,在這個院子裡,你能充分體驗北京的藝文小眾生活。2009年10月21日晚,原段祺瑞執政府舊址大門被汽車撞毀,該處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輔仁大學古老的建築創始人之一為復旦大學的馬相伯先生。北京師範大學、北京大學哲學系、中國人民大學、中央財經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前身學校之一。1952年被併入上述五間大學。
  • 輔仁大學是怎樣被政治接管批判並拆分的
    圖/郭逢晨水粉畫作品輔仁的消逝1952年,新建不久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政府按照蘇聯模式教育體系,對全國舊有高等學校的院系進行全盤調整,清華從此由一所綜合性大學變為單純的工科大學,北大自此脫胎換骨,秉承了民間辦學的私立大學自此成為絕響,在近現代教育史上曾經名盛一時的教會大學自此也銷聲匿跡。
  • 東京四大理科名校之一:工學院大學
    工學院大學成立於1887年,是日本最早的私立工業實業學校。成立至今已逾130年,是東京私立理工科大學四大名校之一,其理工類教育在日本的大學中首屈一指。此外,工學院大學是日本第二個開設建築學教育的學校(第一個是東京大學),創辦人正是東京站的設計者辰野金吾,工學院大學一級建築師合格人數高居日本第三。工學院大學的理工類教學始終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而改進。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先進工學部下新增的宇宙物理學專業和航空理工學專業。宇宙物理學專業顧名思義,以探求宇宙真理為教育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