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來紐約人口首現負增長:國際移民減少和本地人出走

2021-01-18 手機鳳凰網

杜玉

美國人口普查局的最新數據顯示,2017和2018年,美國最大城市紐約市的居民人數在十年來首次下滑,並跌回到2013年的水平。外國人民流入減少和更多美國人離開紐約是主因,美國其他的主要都市區人口也在不斷流失。

「大蘋果」紐約市正在萎縮。

據《華爾街日報》援引美國人口普查局周四發布的最新數據,2017和2018年,美國最大城市紐約市的居民人數在十年來首次下滑,五個大區中只有史泰登島(Staten Island)人口數小幅增加,其他四個大區的居民人數均呈淨流出。

數據顯示,從2017年7月1日至2018年7月1日的一年間,紐約市的常住人口同比下跌0.47%至840萬人。而從2016年7月1日至2017年7月1日的一年間,官方原本預期紐約市人口增加7000人,今日下修為減少了3.8萬人或同比下降了0.45%。因此,紐約市人口數算是兩年連跌。

造成全球這一金融、商業和藝術中心人口外流的因素,除了更多常住人口搬遷到其他城市或州居住,也與國際移民的流入量緩慢減少有關。美國人口普查局此前預計,2010到2017年間成為紐約市居民的國際移民年均增量7.8萬人,但修訂後的數據為年均增量5.4萬人。

根據紐約州稅收和金融部在2017年底的定義,符合「居民」(resident)身份向紐約州繳稅的條件是,儘管住所不在紐約州,但一年中超過11個月都在紐約州擁有一個永久居住地址,並且一個納稅年度內在紐約州停留了至少184天。這表明,外國人在紐約合法長住也屬於「居民」類別。

同時,更多美國人離開紐約市去別處定居。紐約市的「人口淨遷移量」最近幾年不斷下滑,表明流出的人口數大於流入的人數。紐約市城市規劃部的官員稱,2011年紐約市的淨遷移人口曾增加了1.43萬,逆轉了過去數十年的下降趨勢,但這一數據從2013年起再度下跌。

上述部門的首席人口統計學家Joseph Salvo指出,以往由新的年輕居民推動城市人口增長趨勢「在不可避免的放緩」。彭博社也援引美國人口普查局的數據稱,紐約市從2016年以來共損失了7.7228萬常住人口,令截至2018年7月的總居民數跌回到了2013年的水平。

英國《金融時報》指出,人們離開紐約可能出於經濟考慮。在線房地產信息聚合機構StreetEasy統計發現,紐約市五大區中的曼哈頓、布魯克林和皇后區在今年一季度的公寓租金均創歷史最高,其中曼哈頓的房租漲幅是2016年以來最快,中位數租金漲3.3%至3400美元,布魯克林的房租中位數漲5.5%至2900美元,皇后區漲4.8%至2800美元。

該網站的高級經濟學家Grant Long表示,剛剛過去的冬天租房季呈現了不同尋常的激烈競爭態勢,很多租客發現議價能力明顯減弱,預計今年春季租房的緊張程度也不容樂觀。曼哈頓一季度新籤訂的房租數量增長21.4%、待租房屋庫存下跌10.3%,空置率和上市公寓的待租時間均小幅下跌。

除了紐約以外,美國其他的主要都市區人口也在不斷流失。洛杉磯都市區去年人口下滑0.1%,芝加哥下滑0.2%,「鐵鏽地帶」的中心城市匹茲堡和克利夫蘭也出現了類似的下降趨勢。而美國南部和西部城市吸引了更多的人口流入,包括德克薩斯州的達拉斯、沃斯堡(Fort Worth)和阿靈頓。

《芝加哥論壇報》指出,大芝加哥地區的常住人口已經連續四年下滑,將威脅到未來按照人口核算的聯邦資金撥款、當地稅收和經濟繁榮程度。彭博社也指出,如果紐約市人口繼續萎縮,可能2020年全國人口普查之後,該州在美國眾議院的議員席位數將被削減,不失為一種政治損失。

華爾街見聞曾提到,大城市常住人口減少除了生活壓力和經濟壓力,也與城市資源不足導致無家可歸者數量激增,進而令居住環境變差有關。美國NBC報導稱,洛杉磯與舊金山灣區的無家可歸者數量已僅次於紐約,排在全美第二和第三位:

隨之而來是城市公共衛生糟糕。福布斯雜誌本周報導稱,在過去的8年裡,舊金山市政府共累計收到超過11萬份關於人類街頭糞便的報告,且數量每年都創新高。這很難想像是一座每年接待2500萬遊人的世界級城市所應有的衛生狀況。

據《西雅圖時報》統計,62%的西雅圖居民認為城市管理者因效率低下而在浪費資金;53%的西雅圖居民則支持針對無家可歸者零容忍。美國財經作者Michael Snyder悲觀表示,沉重的稅收負擔、令人失望的營商環境不接地氣的城市掌權者,正在將舊金山、洛杉磯、西雅圖等美好的城市吞蝕。

相關焦點

  • 紐約人口833萬 60年來移民人口首都大於遷出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有「世界中心」之稱的紐約市長布隆伯格引述人口普查局14日公布的數據,宣布紐約市人口已經達到8,336,697人,歷史最高紀錄。60年來,移民到紐約市的人口第一次超過了搬離紐約市的人口。自2010年4月至2012年7月,從外國移民至紐約市的人口多達151,431人,這是自上個世紀50年代以來,這座美國大都市首次出現人口遷入大於遷出。
  • 人口負增長!日本2019年人口減少51萬,為何卻嚴格限制移民?
    日本是亞洲老齡化最嚴重的國家,人口數量早已經開始負增長,根據厚生勞動省的數據,2019年日本新生嬰兒86.5萬人,出生率1.36,是4年來的最低值。死亡人數138萬,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死亡人數最多的一年,2019年日本人口減少了51.5萬人。
  • 波蘭人口6年來首現負增長
    新華網華沙9月15日專電(記者 高帆)據波蘭《日報》15日報導,波蘭中央統計局最近公布的人口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波蘭人口出現6年來的首次負增長。
  • 60年來首現人口負增長 香港背後浮現社會危機
    8月13日,據香港政府統計處公布,2020年年中人口臨時數字為7,509,200人,相比較於2019年年底人口的7,520,800人,香港人口60年來首次下跌,據港媒分析,這背後的影響主要有三個原因,移民離港、出生率低和內地新移民減少。有專家明言,人口下跌絕非好事,將產生至少三個影響:人口老化、勞動力削弱、影響整體經濟。
  • 美國移民政策緊縮 紐約人口逾10年來首度減少
    中新網4月19日電 據「中央社」報導,當地時間4月18日,美國人口調查與統計局最新統計顯示,隨著美國總統川普政府緊縮移民政策,全美最大城紐約市人口逾10年來首次減少。除紐約外,洛杉磯、芝加哥等大型都會區也在流失人口。
  • 日本人口負增長很厲害,為啥不放開移民?
    日本人口老齡化和少子化問題,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突出。6月5日,日本厚生勞動省發布數據,2019年新生兒童86.5萬人,出生率1.36,這是4年來的最低值。同時,日本當年的死亡138萬人,是二戰以來的最高值,2019年日本人口總數減少了51.5萬人。
  • 韓國首次出現人口負增長,人口問題引關注,放開移民可行嗎?
    人口問題一直是各國所關注的問題,最近,韓國政府公布了一則數據,數據顯示2020年韓國死亡人數超過新生人數,這也就意味著韓國首次出現了人口負增長。其實這樣的情況在日本已經持續了多年。很多人因此開始好奇中國的人口增長情況如何。
  • 不愛生孩子的東亞國家:日韓人口負增長,中國怎麼辦?
    文丨宗威又一鄰國人口呈負增長了。韓國政府最近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韓國死亡人數超過新生人數,首次出現人口負增長。而一衣帶水的日本則已連續11年人口負增長,且減少的人口數量和降幅不斷創歷史新高。
  • 人口「警報」拉響,韓國、臺灣首次出現負增長,日本人口減少超50萬...
    近些年來人口出生率問題一直備受重視,特別是在東亞,人口「警報」已經拉響。本周,東亞各個國家和地區相繼發布人口數據,日本出生人口創新低,韓國、臺灣首次出現負增長。韓國人口首現負增長韓國行政安全部日前發布的人口統計結果顯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韓國的出生人口為27.5815萬人,與2019年相比下降了約10個百分點。
  • 令和元年挑戰重重!日本人口負增長13年,少子化危機凸顯
    今年是日本令和元年,安倍曾表示要與國民開拓充滿希望的一年。然而,人口負增長進入第13年,為日本的經濟活力和社會保障體系帶來了嚴峻的挑戰。日本2019年的人口自然負增長情況加劇 (數據:日本厚生勞動省)事實上,日本並不是唯一一個面臨少子化問題的國家——韓國的出生率才是世界最低,美國和中國也同樣試圖解決低出生率帶來的問題。但日本的老齡化嚴重程度無法比擬——65歲以上的居民佔總人口近三成(28%)。
  • 美國人口增長最快和最慢的是這些州
    2016年,美國人口增長了220萬人。其中大部分增長來自新生人口,其餘的則來自移民。然而,人口增長並未遍及整個美國。儘管美國南部和西部的人口在2016年增長了1.1%,但東北部和中西部的人口只增長了0.1%。甚至有8個位於東北部和中西部的州,人口減少了。影響美國移民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生活環境、生活成本和生活質量等。
  • 2020年臺灣人口首次負增長:減少41885人
    (觀察者網訊)臺當局內政部門1月8日公布2020年臺灣人口統計資料,去年底臺灣人口數為2356萬1236人,較前年底減少41885人。臺灣人口數首度出現負增長。 臺灣內政部門官員指出,人口分為自然和社會兩項因素,去年自然和社會兩項雙雙出現減少。 去年全年出生人數165249人,新生兒人數創下史上新低。
  • 新加坡《2020年人口簡報》10年來總人口首次出現負增長
    這是新加坡10年來,總人口增長率首次出現負增長。 《2020人口簡報》報告顯示,總人口減少主要是由於非居民人口年比減少2.1%到164萬人。
  • 東北三省人口連續三年負增長,減少總人數接近汕頭一區的人口數!
    東北人口負增長情況如何?負增長是否意味著人口淨流出?東北三省常住人口負增長原因又是什麼?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具體來看,去年黑吉遼三省常住人口比前年分別減少了15.6萬、13.37萬和9.6萬,可見,黑龍江省是東北三省中,人口減少最多的省份,其次是吉林省和遼寧省。筆者順便在網上查閱了2016年和2017年我國各省的人口增長情況,果不其然,東北三省的人口在這兩年間均是處於負增長的情況。
  • 人口普查將揭曉,預測人口2027年負增長
    彭希哲表示,「目前中國人口老齡化的長期趨勢不可逆,十九屆五中全會把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上升為國家戰略,『七普』數據將對未來多項國計民生重大政策的制定產生深遠影響。」人口負增長將更快到來在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公布之前,中國人口總量趨近零增長、將迎來負增長已成為學界共識。
  • 2019中國人口出現負增長,房子建這麼多將來賣給誰?
    隨著2020年的到來,21世紀距離跨過第二個十年的門檻越來越近了。 回首這十年,中國日新月異的發展也帶來了很多社會新問題。就比如,為了減輕社會老齡化和贍養負擔等問題,中國近40年的獨生子女時代結束了。
  • 這一年,中國人口或開始負增長!
    近日,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團隊在《人口與健康》雜誌發表文章《我國「十四五」時期及中長期人口發展態勢分析》。該研究預測,中國總人口在2027年後開始進入負增長。
  • 今年前九個月臺灣人口出現負增長
    中新社臺北11月9日電 據一項最新統計,截至9月,今年臺灣出生人數為129928人,死亡人數達131801人,人口出現負增長。有機構預測,到2050年,臺灣總人口可能不到2000萬人。綜合《聯合晚報》《經濟日報》9日報導,臺當局「發展委員會」每兩年進行一次人口推估,去年8月的最新推估,分別以不同生育率進行高推估、中推估和低推估。其中,中推估預估2020年臺灣死亡人數為18.1萬人,出生人數為17.8萬人,即自然增長率(出生人數較死亡人數增減)由正轉負。若採低推估,則自然增長率將在今年負增長。
  • 疫情引爆澳洲人口問題!專家表態:澳洲是一個移民很重要的國家
    並且2020-21年的增長將是澳洲自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最慢的。而澳洲人口增長大放緩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移民數量的減少。據預測,今明兩年澳洲將出現75年以來,首次淨移民為負的情況。人口、城市和城市基礎設施部長Alan Tudge表示:「由於海外移民的減少,短期內雪梨和墨爾本的人口增長將出現最急劇的下降。」除此之外,疫情還將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全澳人口老齡化速度加快。
  • 2019美國人口增長率創百年來最低 僅增長0.5%
    據報導,該調查顯示2019年全美總人口數達3.28億,然而從2018年至2019年人口僅增長0.5%,約為1500萬人;據布魯金斯研究院(Brookings Institution)首席人口統計學家弗瑞(William Frey)表示,2019年的出生率可比1917年到1918年,歷經二次世界大戰時同樣低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