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下聯你怎麼對?

2021-02-08 光明日報


樂者,天地之和也;禮者,天地之序也。中國是一個講究禮樂文化的國家,今天,光明日報就與您一起學習那些聞名千古的樂器文化,講述「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背後的故事……

《禮記·樂記》說:「樂者,天地之和也;禮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別。」《禮記·樂記》又說:「大樂與天地同和,大禮與天地同節」。


今年3月20日起施行的《博物館條例》,把博物館的教育職能提升到了首位,並倡導博物館開展社會教育和服務活動。最近一年多來,湖北省博物館舉辦了152場「禮樂學堂」的相關活動,成為湖北省博物館乃至全國文博系統社教活動的品牌欄目。

提到禮樂,有一個關於樂器對聯的小故事。

1900年,八國聯軍侵佔北京後,在一間陳設華麗的大廳裡舉行所謂的「議和會議」。


會前,一個自以為「中國通」的洋人傲慢地說出一幅對聯。上聯是:「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利用了我國漢字部首的特點,同時包含中國樂器琵琶和琴瑟的名稱,寓意八國聯軍「八大王」「王王在上」。


面對帝國主義者的猖狂,中國代表團的一名工作人員從容應對:「魑魅魍魎四個小鬼鬼鬼犯邊!」


魑魅和魍魎都是傳說中的怪物名字,合起來常是比喻各種各樣的壞人,而它們的偏旁都是「鬼」。「鬼」是我國人民對外來侵略者憎恨而用的稱呼,藉此怒斥了八國聯軍是「四小鬼」「鬼鬼犯邊」。 應對完畢,侵略者個個瞠(chēng)目結舌,啞口無言。

說了這麼多,光明君想問問大家,中國傳統樂器您了解多少?一起瞧瞧這些神奇的傳統樂器吧!

磬的造型古樸,製作精美。在遠古母系氏族社會,曾被稱為「石」和「鳴球」。

當時人們以漁獵為生,勞動之後敲擊著石頭,裝扮成各種野獸的形象跳舞娛樂。這種敲擊的石頭就被逐漸演變為後來的打擊樂器謦。

謦可以分為特磬和編磬兩種:特磬是皇帝祭祀天地和祖先時演奏的樂器;編磬是若干個磬編成一組,掛在木架上演奏,主要用於宮廷音樂。2000多年前的戰國時期,楚地的編謦製造工藝達到了較高水平。

口弦是中國樂器中體積較小的一種,也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少數民族樂器。據說,早在公元前40世紀的原始社會,人們就開始用口弦演奏音樂。

根據製作材料的不同,有竹製和金屬制的兩種口弦;根據簧片數量的不同,有單片弦和多片弦;根據演奏方法的不同,又有用手指彈撥和用絲線抻動的兩種口弦。


(曾侯乙編鐘,現藏武漢市的湖北省博物館。這套編鐘為青銅鑄造,共65件,重2500多公斤,設計精巧,造型壯觀。雖然在地下埋藏了2400多年,但它的音質還是很好。)

編鐘是中國古代重要的打擊樂器,早在3500年前的商代就已出現。

按照中國古史書的說法,皇家和貴族的樂隊叫作「鐘鼓之樂」,「鍾」是編鐘,「鼓」就是建鼓。這是一個高等貴族才能擁有的樂隊,享受美妙的音樂是其次的,更重要的是展現權力和威嚴。

古時,編鐘使用有著非常嚴格的規定:天子享受四面之樂叫「宮懸」;第二等級的諸侯享受「軒懸」,就是三面之樂。曾侯乙就屬這一階層;大夫可欣賞兩面之樂;士是最低一級的,享受一面之樂。

箜篌是中國古老的彈撥樂器,據考證,流傳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中國古代流傳的箜篌是臥式箜篌和立式豎箜篌。

中國盛唐時期,箜篌演奏藝術也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先後傳入日本、朝鮮等鄰國。在日本東良大寺的寺院中,至今還保存著兩架唐代箜篌殘品。

但是,這件古老的樂器,從十四世紀後期便不再流行,以致慢慢消失了,人們只能在以前的壁畫和浮雕上看到一些箜篌的圖樣。

古箏又名漢箏、秦箏、瑤箏、鸞箏,是漢族民族傳統樂器中的箏樂器,屬於彈撥樂器。早在公元前5世紀至公元前3世紀的戰國時代已廣泛流傳。

箏的形制為長方形木質音箱,最早以25弦箏為最多(分瑟為箏),唐宋時有13根弦,後增至16弦、18弦、21弦等,目前最常用的規格為21弦。

火不思是一種古老的彈撥樂器,又叫「好比斯」、"和必思"或"琥珀詞"等,都是「琴」的意思。公元前一世紀初,中國北方民族參考古箏和箜篌等漢族樂器,創製出這種新型樂器。

傳統的火不思形狀很象一隻飯勺,琴身長90釐米,琴頭彎曲,琴柄筆直。圓形的共鳴箱上蒙著蟒皮,張有三根至四根琴弦。

由於琴杆較長,共鳴箱較小,琴箱蒙有皮膜,音色具有濃厚的北方草原風味。

熱瓦甫是一種彈弦樂器,產生於公元14世紀,深受維吾爾族、塔吉克族和烏孜別克族人民的喜愛 。

熱瓦甫有3根弦、5根弦、6根弦、7根弦、8根弦和9根弦等不同的形制,通常用最外面的一根弦演奏旋律。

維吾爾族、塔吉克族和烏孜別克族三個民族的熱瓦甫在種類和名稱上有所不同。塔吉克族把熱瓦甫稱為「熱布卜」;維吾爾族的分為喀什熱瓦甫、新型熱瓦甫、多朗熱瓦甫和牧羊人熱瓦甫等;烏孜別克族熱瓦甫雖然和喀什熱瓦甫的外形近似,但是音量和音色卻有所區別。

歷經千年的吸收、創造、淘汰和更新,到了明、清時,中國民間樂器隊伍基本成熟。人們按照演奏的方法將其分為四種類型:以二胡、京胡、高胡等為代表的拉弦樂器;以琴、琵琶、揚琴等為代表的彈撥樂器;以笛子、簫、笙、嗩吶等為代表的吹管樂器;以堂鼓、銅鼓、排鼓、鈸等為代表的打擊樂器。



文章來源:光明日報8月26日10版(作者:楊理勝)

圖片來源:光明日報8月26日10版、網絡

本期編輯:孫嘉靖、張永群、蘭亞妮




相關焦點

  • 王昭君並沒有彈過曲頸琵琶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有位現代畫家在看了唐代詩人杜甫的這首詩後靈感突發,畫了一幅《昭君出塞圖》,畫中的王昭君懷裡豎抱著一個現代式樣的曲頸琵琶,很多人都覺得好。但這幅畫是違背歷史的,因為王昭君並沒有彈過曲頸琵琶,王昭君所彈的琵琶與現代的曲頸琵琶有很大的區別,並且漢朝時的琵琶是橫抱而不是豎抱,也不是用手指來彈奏的。宋代詩人歐陽修的《明妃曲》是這樣描寫王昭君彈琵琶的:「身行不過中國人,馬上自作思歸曲。推手為琵卻手琶,胡人共聽亦諮嗟。玉顏流落死天涯,琵琶卻傳來漢家。漢宮爭按新聲譜,遺恨已深聲更苦。
  • 葬場門口的對聯:早來晚來早晚都來,看完下聯服了!
    葬場門口的對聯:早來晚來早晚都來,看完下聯服了文/歷史界知名美少女在中國大地的孕育下,產生了很多優秀的文化,不同時期的文人墨客,更是一代比一代厲害。在他們的業餘生活,有一項很有趣的活動,就是對對聯。在一個晴朗的天氣,約上三五個好友,選一間不錯的茶館,喝杯茶、賞賞遠處的風景,大家對著對聯,好不雅致啊。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關於紀曉嵐的故事,在影視劇中,他與和珅兩個人,就是乾隆身邊的活寶。
  • 嶽陽市琵琶王立交橋交通管制通告
    為確保嶽陽市琵琶王立交橋引橋交通限高廣告牌拆除工程如期完成,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湖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辦法》有關規定,決定對施工路段實行交通管制。一、管制時間1月12日,拆除琵琶王立交橋引橋洞庭大道2塊廣告牌,管制時間為12日21時至13日6時。
  • 金庸武俠中的千古絕對,且看這個對子下聯該如何?
    這一路上遇到「漁樵耕讀」四位一燈大師的守護著,可是給郭、黃二人添加不少困難,好在有黃蓉的聰明才智,將難題一一化解。最有趣就是朱子柳與黃蓉進行對聯比試,兩人都是話裡有話而暗藏玄機。上聯:風擺棕櫚,千手佛搖摺疊扇下聯:霜凋荷葉,獨腳鬼戴逍遙巾這都是朱子柳和黃蓉即時即景所處的上聯和對的下聯,朱子柳通過上聯來描述自己身份高貴,而且此時正在搖著大蒲扇,便不自謙的稱呼自己為
  • 第十四期在嶽陽│花蝴蝶一般的琵琶王立交橋
    琵琶王立交橋位於嶽陽市中心城區巴陵中路、巴陵東路、東環路、北環路、冷水鋪等五條城市幹道交匯處,為湘北地區最大的人機分流、三層彩蝶式全互通立交橋、全國第三座五岔口全互通立交橋。琵琶王立交橋是貫穿城市東西向和南北向的重要交通樞紐,在城市建成區的道路系統中佔據極為重要的位置。◆ ◆ ◆我從這個橋上橋下走了二十年,現在才發現,原來最美的一面要上帝視角才能看見。
  • 上半年八大建築央企各大王:「房建王」中建,「市政王」是誰?
    從上半年新籤合同額來看,各領域冠軍如下:「訂單王」、「房建王」是中國建築;今年上半年中建新籤合同額15101億元,在八大建築央企裡位居第一,2020年全年計劃新籤合同額31000億元,其中業務分部來看,在房建領域的新籤合同額就高達10617億元
  • 李鴻章出訪日本,日方出一上聯羞辱,他對出絕妙下聯,讓日本臉紅
    於是他很快就對出了下聯,並且送了一個外號給日本人,這個外號還流傳到了今天。李鴻章,晚清名臣,處在晚清的一些作為使得他頗有爭議。李鴻章出生於1823年2月15日,他的父親是李文安,那個時候誰也沒有想到這個小小的孩子將來會跟大清的命運相關聯。李文安其實並不算聰明,但是他十分的認真,所以後來科舉成績也還算好。
  • 才女徵婚上聯「王不出頭誰做主」,大才子對出下聯,兩人喜結連理
    事實上,對聯文化的確有些規律和語法,這樣看來似乎也沒有什麼錯誤,但對聯文化如果僅僅局限於此,未免有些呆板迂腐,所對出的下聯也難以列入「名對」的範疇了。其實一副上好的佳對,不僅僅要求對仗工整,平仄押韻,而且要意境高遠,言之有物,這便是對聯文化的精華所在。如果意境不相匹配,上聯說的是風景,下聯對出人物,雖然語法規整,但卻是為了對而對,失去了對聯文化的靈魂了。
  • 全因1900年舞會上的這幅對聯
    接下來小編給你講講這個名字的來歷。原來是在1900年。據說,當時有這麼一件事:日本人來到北京後,非常驕橫傲慢,在一次歌舞宴會上,有一日本人當場拿出一副上聯,並說,我們這有一上聯,不知下聯你們能否對的出?上聯是:「琴瑟琵琶,八大王單戈對伐;」當時清廷的眾多官員,瞠目結舌,面面相覷。
  • 仁王怎麼洗點 仁王洗點方法介紹
    導 讀 《仁王》遊戲中怎麼洗點?
  • 這幾張圖告訴你!
    而日本由「倭寇」變為「鬼子」是怎麼來的呢?有兩個說法,第一個是在甲午戰爭前,李鴻章出使日本談判,在談判會上,日本人突然亮出一個對聯:「騎奇馬,張長弓,琴瑟琵琶,八大王,並肩居頭上,單戈獨戰」,這是日本人炫耀他們軍隊兵強馬壯可以踏平大清,李鴻章毫不示弱的對出下聯:「倭人委,襲龍衣,魑魅魍魎,四小鬼,屈膝跪身旁,合手擒拿」,意思是日本倭寇來偷大清龍衣,但變成了小鬼跪在大清龍衣旁,被大清手到擒拿!
  • 重訪溫州「八大王」:廢除投機倒把罪的親歷者
    他們被稱之為溫州「八大王」。  但在1982年全國開展「嚴厲打擊經濟領域犯罪活動」的運動中,「八大王」被作為經濟犯罪分子受到打擊,有的被收審關押,有的「畏罪」潛逃……是謂「八大王事件」,不僅在溫州甚至在全國影響深遠。  從市場經濟的弄潮兒,到被打擊對象,再到平反後的全國推廣,他們的命運被深深地打上時代烙印,是為中國經濟改革發展過程的一個縮影。
  • 清朝八大鐵帽子王!
    代善,為八大鐵帽子王之首,努爾哈赤之子,皇太極稱帝崇德元年,封和碩禮親王,順治五年64歲的代善病卒,追諡「烈」。 第2位:愛新覺羅?多爾袞,亦是努爾哈赤之子,崇德元年封和碩睿親王,順治七年墜馬受傷而亡,年三十八,追諡「忠」。 第3位:愛新覺羅?濟爾哈朗,努爾哈赤之弟舒爾哈齊第六子,崇德元年封和碩鄭親王。
  • 仁王倫敦塔怎麼出去 仁王逃出倫敦塔方法
    導 讀 《仁王》怎麼出倫敦塔?
  • 仁王洗點方法介紹_仁王怎麼洗點
    導 讀 在遊戲中使用不同的武器對屬性需求也不一樣,那大家知道怎麼洗屬性點嗎?
  • 我國歷史上迄今為止的著名對聯很多,你都知道哪些?
    閒話少說,咱們來看我國歷史上的著名對聯。一、後世對出下聯的清代「絕對」「望江樓,望江流,望江樓上望江流,江樓千古,江流千古。映月井,映月影,映月井裡映月影,月井萬年,月影萬年。」此上聯一處,便使人沉醉於上聯所描繪的景色和意境裡無法自拔,隨同他一起遊玩的人無人能對出稱意的下聯,頓成「稱絕」,只得報憾將上聯書於望江樓上,以待後人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