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中國企業將對英國投資數十億英鎊​,無懼疫情脫歐

2020-12-10 騰訊網

疫情也好,其他因素也罷,2020年對很多人來說,都是極艱難的一年。

尤其是留學生、海外華人、以及生計跟國際旅行、貿易密切相關的群體,其個人和企業的計劃可能被嚴重打亂,未來發展也增加了許多的不確定性。

因此這個時候,國家方面的官方表態,就顯得格外重要,它們會奠定國家層面未來關係發展的基調,也能為個人發展創造空間和土壤。

中英之間,就率先交出了這份答卷。

官宣,中國企業將對英國投資數十億英鎊,無懼疫情脫歐

英國時間11月25日,中國駐英國大使館、英國國際貿易部,以及英國中國商會(CCCUK)成功舉辦了第三屆中英經貿論壇暨《2020英國中資企業發展報告》的線上發布會,觀看人數高達26萬。

這場線上會議不但發布了乾貨滿滿的中企在英發展報告(下面會詳細解讀),還公布了一些重要數據和觀點。

根據英國中國商會(CCCUK)對75家在英中國企業的調查,超過80%在英中國企業希望繼續發展在英國的業務,包括中國銀行、華為、中興等公司。

調查還顯示,雖然英國正面臨疫情衝擊,且未來可能遭遇脫歐不確定性,但幾乎所有在英中資企業都將英國視為其全球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

更重要的是,約半數受訪者表示,即便英國無協議脫歐,也不會影響他們在英國的投資計劃。

在英國成功脫歐後,中資企業還將繼續對英國投資數十億英鎊,並在未來幾年於英國創造數千個工作機會。

這一官宣也得到了英國《每日電訊報》的重點報導,並其被刊上標題。

《每日電訊報》:中國企業將對脫歐後的英國投資數十億英鎊

另根據英國中國商會發布的數據,截至目前,800家在英中資企業每年在英國創造了超過900億英鎊的總收入,並提供了約7萬個工作機會。

除此之外,還有多位重量級官員在會上致辭,發表了他們對中英未來關係的看法。

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就強調,中英雙方應對中英經貿合作充滿信心,把握雙方都要邁入新時期和新階段的機遇。

倫敦金融城市長威廉·拉塞爾(Alderman William Russell)則稱:中英雙方在可持續發展和創新領域的合作將是戰勝疫情、恢復經濟的最佳策略。

全球經濟恢復需要國際合作,我們將會一如既往的支持在倫敦的中資企業

英國國際貿易部貿易使節吳僑文(John Edwards)也表達了相同的觀點,表示英國對中國的投資政策將始終保持不變,英中兩國將一如既往地保持溝通與交流,並創造更多的工作機會和財富。

我們相信兩國間的合作將持續向好,共創發展與繁榮。

英國中國商會會長、中國銀行倫敦分行行長方文建也在歡迎致辭中說:「積極的、開放的對話交流和戰略協作對中英關係極其重要。」

「中國企業對英國市場的承諾從未改變,對推動中英關係發展的決心也從未動搖…希望中英雙方能夠更緊密地合作,促進一個更加開放和穩定的商業環境。」

《2020英國中資企業發展報告》重點解讀

聽完官方對中英關係未來的表態,接下來我再來幫大家解讀一下這份剛剛出爐的重磅報告——《2020英國中資企業發展報告》,都講了什麼重要內容:

1)中英雙邊貿易近年來持續增長

根據英國下議院於2020年7月14日發布的《中英貿易統計》數據,2019年英國對華商品和服務出口額為307億英鎊( 251億英鎊的商品和55億英鎊的服務),創下歷史新高,且連續四年有所增長。

進口量方面,2019年,英國對華商品和服務的進口額為490億英鎊(469億英鎊的商品和21億英鎊的服務),自1999年以來每年都有所增長。

而在英國的所有對外的出口量中,中國市場佔了4.4%,在所有對外的進口量中,中國佔了6.8%

除歐盟外,中國是英國第二大進出口市場(僅次於美國)

2)在歐洲國家中,英國是中國對外直接投資金額最大的國家

在2000和2019年之間,英國是歐洲國家中,中國對外直接投資金額最大的國家,累計獲得了503億歐元,幾乎是德國的兩倍(227億歐元)

儘管2019年中國對歐盟的直接投資總額有所收縮,但是英國仍然是中國外國直接投資量第二大的接受國,也是單筆交易數量最高的國家

3)疫情、脫歐、政治三因素下,中資企業仍對未來發展保持樂觀

當今年年初疫情在中國爆發時,許多英國公司在華工廠的供應鏈和客戶渠道都受到了嚴重的影響,而且,等中國疫情控制下去後,歐洲又迎來了二波全國封鎖。

在這樣的環境下,中國英國商會(CCCUK)對會員企業(在英中資企業)進行了年度調查,結果顯示,雖然部分受訪公司對疫情、脫歐、以及不斷變化的地緣政治格局表示擔憂,但大部分企業都對自身的發展前景以及他們應對危機的能力充滿信心對中英未來關係保持謹慎樂觀的態度

4)中國企業對英國市場勢在必得

而在接受問卷查詢的中國企業中,有64%的中國公司已經在英國經營了5年以上(中國銀行最長,已經經營了91年),82.67%的中資企業把英國總部定在倫敦。

其中,有超過90%的受訪中資企業表示,他們都將英國視為其全球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並希望一直在英國不斷創造新的就業機會。

在英國還不清楚是無協議還是有協議脫歐的背景下,79% 受訪的中國公司表示過去兩年自己的經營並未收到影響/甚至有所改善74% 的公司把其英國全部/大部分收益重新投入英國。

即使是面對無協議脫歐的情況下,沒有任何一家中國公司打算將其英國公司搬回中國,只有2.67%的公司打算將英國總部搬到歐洲去。

當英國脫歐後,所有受訪的中國公司都相信英國能加強其貿易和投資政策的穩定性,保持市場的開放性,減少貿易壁壘並繼續鼓勵外國直接投資。

同時還有44%的公司表示不受脫歐結果的影響,有18.67%的公司則是還要加大在英投資

68%的公司認為英國未來兩年總體的投資大環境不會有任何/或正面的變化,並有信心繼續在英進行數十億英鎊的投資。

2020年,中國企業都在英國做了哪些大手筆投資?

文章最後,也是正值2020還有一個月就要結束之際,我們也特別整理了今年中國企業對英投資清單,具體如下,按時間順序排序:

2020年1月11日,中渝置地主席、有「重慶李嘉誠」之稱的張松橋再次出手倫敦,收購了一處位於倫敦騎士橋地區、毗鄰海德公園的超級豪宅2-8a Rutland Gate。

中國富商為該房產付出了近2.1億英鎊,換算過來差不多是20億人民幣。

這一金額打破了英國單棟住宅交易的成交紀錄,是英國史上最大的單筆住宅投資。

2-8a Rutland Gate豪宅外觀

2. 廣州雪松買下英國鋼鐵貿易巨頭Stemcor

2020年1月22日,總部位於廣州的雪松控股(Cedar Holdings)斥資1.15億英鎊(約1.5億美元,10億人民幣),成功收購了英國鋼鐵貿易巨頭Stemcor。

Stemcor總部位於英國倫敦,是全球最大的鋼鐵貿易商之一,不直接生產鋼鐵,屬於買家和賣家之間的中間方,主要提供鋼鐵貿易和分銷服務,也提供物流、鋼鐵庫存管理、鋼價管理、大宗商品交易等服務。

收購完成後,廣州雪松控股將持有英國Stemcor公司100%股權。

3. 2825萬英鎊,遠東發展集團買下倫敦金絲雀碼頭寫字樓Ensign House

2020年2月12日,港交所上市公司遠東發展集團(Far East Consortium)發布公告稱,已斥資2825萬英鎊(約合2.5億人民幣,2.8億港幣),買下了位於倫敦金絲雀碼頭(Canary Wharf)金融城的寫字樓Ensign House

如下圖所示,香港遠東全資收購了紅線以內的物業及土地,成功圈地倫敦新金融城。

根據公告,遠東收購的寫字樓Engisn House還帶有一處露天停車場,共佔地4,572平方米(約合5萬平方英尺),停車場的上方是DLR輕軌軌道。

從圖片來看,Engisn House寫字樓已經非常老舊。

遠東表示,未來將原地拆除Ensign House寫字樓和停車場,並將其重新打造成一個以住宅為主的綜合開發項目。

4.遠東發展集團重建白教堂廣場地塊

2020年2月22日,港交所上市公司遠東發展集團(Far East Consortium)再次宣布,將與英國超市零售巨頭Sainsbury's聯手,共同開發重建位於東倫敦的Whitechapel Square(白教堂廣場)地塊。

5.劉鑾鴻出手5012.6萬英鎊,收購英國商業地產公司Land Securities的股票

2020年5月23日,劉鑾鴻通過其控制的香港利福國際集團(Lifestyle Intenational),大量收購了英國大型商業地產公司Land Securities的股票。

根據公告,利福國際集團將以每股8.84英鎊的價格,共收購567.2萬股Landsec股份,約佔Landsec發行股份的1.25%,總代價約為5012.6萬英鎊(約合5.08億港幣,4.3億人民幣)。

Land Securities簡稱Landsec,總部位於倫敦,在倫交所主板上市,屬於富時100指數成分股。

Landsec也是英國最大的房地產投資信託(REIT),在英國境內持有大量寫字樓、商場等商業地產。

6.香港天海集團以1.21億英鎊買下倫敦金融城寫字樓20 Farrington Street

2020年6月3日,香港天海集團時隔兩年後再次買入英國。

據悉,香港天海集團創始人兼執行長王祖安的私人家族辦公室,以1.21億英鎊(約合11.8億港幣,10.8億人民幣)的價格,從HB Reavis手中買下了其位於倫敦金融城寫字樓20 Farrington Street。

這也是英國出現新冠疫情以來,數額最高的一筆寫字樓交易。

20 Farringdon Street大樓外觀

7.香港領展斥資3.8億英鎊,正式買下倫敦金絲雀碼頭The Cabot寫字樓

2020年7月26日,來自中國香港的房地產信託領展(Link REIT)正式發布公告稱,已全資買下位於倫敦金絲雀碼頭核心區的寫字樓The Cabot。

根據公告,該樓最終售價為3.714億英鎊,約33億人民幣。

The Cabot賣家是美國房地產基金Hines,按照3.9億英鎊價格計算的話,年租金收益為4.75%。

The Cabot大樓的地址是25 Cabot Square,位於金絲雀碼頭CBD核心區,具體方位如下。

大樓屬於永久產權物業,佔地1.7英畝,目前是滿租狀態。

其中一部分被出租給摩根斯坦利(Morgan Stanley),租約持續到2029年。

另外的空間則租給英國政府部門,英國公平競爭和市場管理局(CMA) 、以及英國鐵路和道路辦公室(ORR)。

大樓每年的租金收入約為1880萬英鎊。

8.李寧通過萊恩資本買下英國老牌鞋企Clarks

2020年11月5日,註冊在中國香港的投資基金——萊恩資本(Lion Rock Capital)宣布已斥資1億英鎊,正式收購了英國老牌鞋企Clarks(中文名:其樂)的大多數股權。

值得注意的是,官方新聞稿裡特別提到,奧運冠軍及李寧公司創始人李寧先生在萊恩資本擔任主席

這意味著,李寧公司實際上才是萊恩資本此次出手收購Clarks的推動者,也是最大的受益方。

9.劉鑾鴻斥資2.35億英鎊買下英國石油總部大樓

2020年11月6日,劉鑾鴻斥資2.35億英鎊(約合24億港幣,20.5億人民幣),通過其控制的香港利福國際集團(Lifestyle Intenational),收購了位於倫敦聖詹姆斯廣場1號(St James’s Square)的英國石油總部大樓

10. 騰訊將拿下英國醫療科技公司Congenica一定份額的股份

2020年11月9日,總部位於英國劍橋的醫療科技公司、頂尖遺傳病臨床基因組學軟體公司——Congenica(康劍尼科)宣布已完成高達3900萬英鎊的C輪融資,投資方包括中國騰訊和英國保險巨頭Legal & General。

藉助本輪融資,騰訊將拿下Congenica一定份額的股份

另外,在2020年夏天,騰訊還收購了英國基因測序公司Oxford Nanopore的股份,英媒稱這一股份數額不小。Oxford Nanopore此前還研發了針對新冠病毒的快速檢測技術。

- End -

*歡迎星標英倫投資客,不錯過每條重要推送

本文原創,版權歸「英倫投資客」所有

相關焦點

  • 官宣,中國企業將對英國投資數十億英鎊,無懼疫情脫歐
    官宣,中國企業將對英國投資數十億英鎊,無懼疫情脫歐英國時間11月25日,中國駐英國大使館、英國國際貿易部,以及英國中國商會(CCCUK)成功舉辦了第三屆中英經貿論壇暨《2020英國中資企業發展報告》的線上發布會,觀看人數高達26萬。這場線上會議不但發布了乾貨滿滿的中企在英發展報告(下面會詳細解讀),還公布了一些重要數據和觀點。
  • 無協議脫歐將對英國和歐盟有什麼影響
    對允許進入歐盟的貨車數量進行限制,這將意味著約三分之二的英國企業根本無法在歐盟運營,除非歐盟給予單方面的豁免。鑑於去年英國43%的出口是對歐盟的,其貿易總值為2940億英鎊,這將產生重大的影響。在世界貿易組織(WTO)的運營模式下,許多成功通過邊境流通的商品將會變得更加昂貴。
  • 疫情&脫歐,英國經濟怎堪如此雙擊
    原標題:疫情&脫歐,英國經濟怎堪如此雙擊   ■ 孫曉玲 楊海若   英國財政大臣蘇納克日前向議會作支出審查報告時說,今年英國經濟或將萎縮11.3%,這將是1709年以來最嚴重的衰退。
  • 英國脫歐有多貴?經濟學家:成本約為每周6億英鎊
    參考消息網4月2日報導 英媒稱,高盛4月1日估計,相比英國2016年年中公投脫歐之前的增長路徑,英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已經損失約2.5%,表現落後於其他發達經濟體。據路透社4月1日報導,高盛分析師團隊在致客戶報告中表示:「英國政界仍苦於兌現那次公投的結果。」
  • 疫情關頭大漲軍費 英國謀求「脫歐」後全球影響力
    疫情關頭大漲軍費 英國謀求「脫歐」後全球影響力  新華社倫敦11月19日電 (國際觀察)疫情關頭大漲軍費 英國謀求「脫歐」後全球影響力  新華社記者張代蕾 楊海若  英國首相詹森19日宣布,儘管面臨新冠疫情帶來的巨大財政困難,英國政府依然計劃在未來4年內對國防部追加總共165億英鎊(約合218
  • 英國脫歐「交卷」在即,愛爾蘭忙吸引中國投資
    「但(英國脫歐)已成事實,對愛爾蘭政府以及IDA來說,所能做的就是幫助已在愛爾蘭布局的本土企業以及包括中國企業在內的跨國公司應對脫歐的衝擊,將負面影響最小化。」他說。愛爾蘭投資發展局2020年年中聯合滙豐銀行共同發布的《亞洲企業對愛爾蘭投資報告》顯示,2015~2019年期間,中國企業在愛爾蘭投資總額共計達到9.26億美元,並保持持續增長。在愛爾蘭投資的中企中,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等五大銀行悉數到場。此外,華為、騰訊、藥明生物等民企均在愛爾蘭有所布局並在持續加大籌碼。
  • 終於達成貿易協議,英鎊卻未能迎來大漲!脫歐之後英國仍面臨重重...
    在選民分化、新冠疫情衝擊公共財政、蘇格蘭希望獨立的情況下,詹森面臨的下一個挑戰將是證明英國脫離歐盟仍可以欣欣向榮。根據協議,12月31日之後,英國與歐盟將進行零關稅、無配額的商品貿易,但這不適用於服務業或金融服務業。服務業約佔英國經濟的80%。商品出口公司需要為海關和邊境檢查在年末恢復的前景做準備,英國港口可能陷入癱瘓。
  • 外媒:脫歐和疫情讓英國經濟陷困境
    報導稱,英國家庭消費8月曾大幅反彈,但隨著當局實施新隔離措施和進口產品漲價,家庭消費可能會重新受到抑制。據彭博社經濟部估計,無協議脫歐將讓英國的GDP少增長1.5%,另有人估計會少增長2%。相較而言,歐盟國家的經濟增速將只會損失0.3個百分點,當然有些國家受到的影響可能會大一些(愛爾蘭經濟將少增長2%)。
  • 英國脫歐歷史性協議達成 對市場意味著什麼?
    隨著無貿易協議「硬脫歐」的不確定性陰雲散去,英歐雙方出口商所面臨的關稅和成本將遠低於無協議脫歐的悲觀場景,市場也進入「賣事實」階段,英鎊兌美元從兩年半新高1.3624回落,目前至1.3550。不過,儘管協議成功達成,馮德萊恩也表示「歐盟將繼續在所有領域與英國合作」,市場不確定性仍然存在。
  • 入境英國測試新政官宣,學生籤證政策也更新,倫敦市長稱疫情失控
    入境英國的強制新冠檢測令終於在昨晚官宣。乘坐飛機、火車或輪船抵達的人,包括英國國民,在離開所在國之前,必須在72小時內進行測試。交通部長沙普斯說,旅客如果沒有檢測為陰性,就不能登機。即使測試呈陰性,所有從不在政府「旅行走廊」(即豁免檢測國家)名單上的國家抵達的乘客,無論其測試結果如何,也仍必須自我隔離10天。
  • 「脫歐」不確定性影響英國經濟整體表現
    新華社倫敦6月7日電(記者孫曉玲 王慧慧 桂濤)英國市場調查機構IHS馬基特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英國今年5月三個主要行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綜合表現不佳,表明「脫歐」帶來的不確定性正對英國經濟整體表現造成影響。
  • 英財長宣布300億英鎊支出計劃 英鎊短期偏多!
    7月8日(周三),英國財長蘇納克(Rishi Sunak)宣告了300億英鎊(合375億美元)的減稅和額外開銷,以支撐英國脫節疫情的影響,一度提振英鎊上漲。蘇納克此舉是為了提振民眾決心,並保護英國的作業崗位。可是,德國總理默克爾表明,歐盟也應該為2021年的英國無協議脫歐做好預備,英鎊漲幅恐因而受限。
  • 示,英國脫歐協商仍主導英鎊走勢,若出現無協議,英鎊兌美元將暴跌5%...
    道明證券:硬脫歐恐致英鎊兌美元暴跌5%-7%;道明證券表示,英國脫歐協商仍主導英鎊走勢,若出現無協議,英鎊兌美元將暴跌5%-7%,日內消息稱歐盟和英國未能消除他們在國家援助上的分歧,再加上北愛爾蘭懸而未決的一些問題,是雙方似乎分歧最大的問題;歐盟主席馮·德萊恩宣布,歐盟將對英國違反脫歐協議的行為採取法律行動,歐盟已向英國發出正式通知,並要求英國在一個月內作出回應
  • 入境英國隔離時間將正式縮短為10天,英國大有可能無協議脫歐!
    鮑裡斯回到英國立刻發表講話:「非常有可能無協議脫歐」。 今早,歐盟主席馮德萊恩也面對27國領導人,在歐盟峰會上進行官宣:「雙方仍存在根本分歧,最後無協議的可能性更大」。 首相鮑裡斯今天向全英民眾發出警告:「儘管談判還沒有結束,但英國無協議脫歐的可能性極大——大家要此做好準備了。」
  • 熱點研究|脫歐對決下,英鎊也許已在低點
    大家都知道,當前英鎊匯率的變化主要是由英國的疫情情況和脫歐貿易協議的談判所影響的,而在目前英國疫情已經在上周經歷了一波高峰,且第二輪封鎖已經開始的背景下,疫情方面顯然暫時沒有太多變化,脫歐應該更能觸動市場的心弦。 脫歐與英鎊匯率的關係似乎簡單,有協議脫歐就有利於英鎊強勢,無協議脫歐就會對英鎊形成打壓。
  • 英國央行:如未能達成脫歐協議,英鎊匯率可能會下跌
    英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一致同意維持基準利率在0.1%不變,維持資產購買總規模在8950億英鎊不變。英鎊兌美元短線變動不大,但在決議公布前剛上破1.36關口。疫情讓英國遭受了幾個世紀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崩潰。由於企業再次被迫關閉以控制感染,英國央行預計第四季度GDP將再次萎縮,而且在2022年之前都不會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疫苗的推出給人們帶來了明年生活可以恢復正常的希望,但仍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才能實現全面接種,克服經濟創傷所需的時間還有很長。
  • 英國脫歐貿易談判將恢復 英鎊上漲動能改善
    本周英鎊兌美元寬幅震蕩,不過總體而言,該貨幣對還是上漲了60多點。英國財政大臣蘇納克在講話中,對疫情的影響和經濟前景發表了評述,總體措辭偏向謹慎。此外,他在脫歐談判問題上,仍然保持相對樂觀看法,但也沒有給出具體的確定性前景。
  • 調查顯示若英國無協議脫歐 英鎊將跌至34年低點
    對13家銀行的調查顯示,目前英國有30%的可能在10月份不籤署脫歐協議的情況下退出歐盟。這個概率是2月份類似調查的三倍多。這樣的結果將使英鎊貶值9%以上,至1.10美元,這是34年來最低水平。安本標準投資(Aberdeen Standard Investments)的基金經理盧克-希克莫爾(Luke Hickmore)表示,「市場現在非常認同英國硬退歐風險正在不斷上升。風險當然是貨幣危機的跡象將開始顯現。我不想看到1992年的黑色星期三再次發生。」
  • 英國疫情下,這個中國公司3億賣掉倫敦大樓,是賺是虧?
    2016年7月11日,國銳斥資2778萬英鎊(約2.8億港元,2.4億人民幣)從房地產投資公司Picton手中收購了Boundary House。 縱觀整個流程,Boundary House作為國銳操盤的第一個英國項目投資,收益還是可以的,畢竟每年收到穩定租金的同時,大樓還在脫歐和疫情的雙衝擊下增值了318萬英鎊。 國銳地產是誰?
  • 英國脫歐變數陡增,倫敦樓市還值得投資嗎?
    由此,英國議會將取代內閣主導後續脫歐程序進度,不排除在英國出現「二次公投」,甚至重新選舉的可能。而談判的另一方,歐盟已先於德蕾莎·梅伊發表聲明前,給了掙扎於脫歐泥淖中的英國政府一個「臺階」:歐盟最高法院稱,英國有權撤回根據《裡斯本條約》第50條做出的脫歐決定,且無需其他成員國同意。英國政府推遲脫歐協議投票的消息傳出後,英國資本市場全面告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