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在形成、擴張和延續的過程中,老城區帶著歷史沉澱下來的模樣,是每個城市的縮影。
作為歷史的見證者和文化的承載者,歲月的打磨讓老城區顯得更有味道。
汕頭人的「舊城情結」
總說百年商埠話汕頭,自1860年汕頭開埠設關以後,百載商業樓船萬國,汕頭成為了南粵地區最重要的商貿城市,小公園作為當時最繁華的商業中心和文化中心,成為這座城市的核心地標和文化標識。
汕頭小公園
汕頭小公園開埠區,承載了一代又一代汕頭人的記憶,南生百貨大樓、老媽宮、西洋式騎樓、海關鐘樓等老建築,蘊含著濃鬱的老汕頭文化特色,濃縮了「百載商埠」的往日輝煌,更凝結了千萬海內外潮籍鄉親的故鄉情思。
歷經滄海桑田,今日的小公園早已不見昔日的繁華,現在的街頭巷尾已然看不到當時人潮湧動、萬國來朝的商業初起,不少歷史建築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亟待修繕維護,小公園開埠區的保育活化牽動著社會各界的心。
01
小公園開埠區的修繕工作,成為了全市的焦點。
2016年以來,我市堅持「修舊如舊、修新如舊、建新如舊」,逐步將小公園開埠區建設成為:以商務服務、生活居住、旅遊觀光、文化經營為主,集中體現汕頭開埠文化風貌的歷史文化街區,同時提升開埠區商務文化旅遊功能。
汕頭小公園中山紀念亭修繕
修復後的小公園開埠區發生了巨大變化。幾條主要道路兩側的建築物基本都已修復如舊;部分騎樓的沿街外立面牆體也進行局部「微改造」。同時,和周邊其他文化景觀相協調,同步對街巷內地面進行平整,燈光亮化打造,規範非機動車停放及餐飲等門店經營。
小公園騎樓修繕
如今,承載著百年鄉愁的小公園開埠區煥發新的活力,和以前截然不同了,變化還真蠻大的。
小公園的代表性標誌-中山紀念亭
百貨大樓見證著當時小公園商業圈的繁華
設立了「潮汕文藝人才一條街」
中西結合的商鋪林立
近期,部分老式騎樓的捲簾門部分增設實木門,並噴塗為古木色。部分商鋪也增置復古木門。另外一些小巷也正在新增牌坊。
圖片來源:城視汕頭
未來的兩三年內,小公園開埠區也會聯動萬達廣場商圈,打造現代商務服務組團,立足現有基礎,發展城市綜合體、「網紅」商業景點。
02
小公園開埠區作為來汕旅遊的一張響叮噹的名片,獨特的文化吸引了眾多海內外遊客前來「打卡」。
近年來,相關政府部門也通過各種業態經營、非遺展示、舞臺匯演、文化藝術鑑賞、民俗巡遊等形式多樣的活動,多視角展示地方文化精髓,推進小公園保育活化。
打造小公園專題博物館群。目前,已經完成修繕布展並對外開放的專題博物館有16個,同時對公眾免費開放。
發動旅行社參與開發開埠文化旅遊項目,精心設計小公園開埠區各文化地標的特色旅遊路線,搭建起文化惠民新平臺。
2019年春節的小公園開埠區遊覽攻略及示意圖
(圖片來源:汕頭日報)
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打造特色品牌化「節慶日」活動,給市民遊客帶來娛樂。
2018年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廣東省主場系列活動,集結全省逾2300名民間匠人的非遺盛宴。
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現場
(圖片來源網絡)
2019年春節元宵節期間,開展以「遊歷史街區 賞開埠風採」為主題的迎春系列活動。據統計僅春節期間就接待遊客近90萬人次。
春節期間,人們在小公園開埠區遊覽
(圖片來源:汕頭日報)
近期的「戲亭印象」惠民演出系列活動、「民法典與你同行」法治宣傳活動等都為市民群眾帶來戲曲、歌舞、小品、潮劇的精彩演出。
通過把業態和各種文化融入到小公園的保育活化工作,讓廣大遊客和返鄉過年的海內外潮人感受到賓至如歸的遊玩體驗。
03
小公園開埠區的火爆,是一種歷史與人文的魅力。但熱鬧的背後,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關於「汕頭文創」方面缺失的問題。
文化創意模式在一線城市中早已興起,北京798藝術區、上海新天地、廣州紅磚廠等創意產業園在國內名聲鵲起,而在粵東地區的發展仍然相對遲緩。1860創意園作為粵東地區首個、汕頭唯一的文化創意園,曾經是最能體現潮汕本土文化的地方,如今也已被拆卸。
汕頭1860創意園
其實一直以來潮汕地區的新銳文化都是「不在線上」,比如藝術場館目前仍是空白,DIY手工坊、畫室、工藝品等方面也是零星發展,現有的文創大多數也是「景區必備特色」,受眾主要面向外地遊客。但小公園開埠區目前最大的困境在於,作為最能體現潮汕文化的發源地,目前也是只有零零散散分布的博物館展覽館,旅遊價值並沒有得到完全開發,仍舊是以傳統的景點觀光為主,能讓遊客「留得住」「帶得走」的很有限。
隨著修繕的逐步完善,再加上「三環三線」業態規劃,小公園片區的未來將會迎來旅遊業的另一波漲勢,那麼,該怎麼把「文化+」的業態理念全面轉化為文化生產力。在此拋磚引玉提一點小編自己的想法:
第一:作為潮汕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公園騎樓可以深度融合「潮」味元素,就像廣州騎樓的西關大屋、上海騎樓的石庫門,挖掘自己的特色,做到讓海外潮汕人一走進小公園就有一種「回故鄉住」的情懷,外地遊客一到小公園就有一種「去他鄉住」的嚮往。
第二:打造「IP汕頭埠」。近日的印記汕頭」手信一條街,各式潮汕特色美食、原創手繪、急速卡通畫像就涵蓋了潮汕美食、手工藝品、非遺產品、小公園開埠文化旅遊紀念產品等文化特色,讓更多遊客帶走的文化生活品,讓遊客到了小公園既能留得住,也能帶得走。
最後:
近年來,小公園開埠區逐漸重現往昔繁華,越來越多的老建築得到保護,通過完善展館建設和管理,進一步豐富小公園的活化發展。但是汕頭本土的文化創意發展能否蓬勃發展?這或許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相信,未來的小公園開埠區一定能打造成為一個集華僑文化、商業文化、潮汕文化等多元交匯的歷史文化街區,充分展現潮人精神家園的迷人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