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牛肉界」有一個傳奇,大家都知道:日本神戶牛,據說是聽著音樂、喝著啤酒、按摩著長大的。其經典部位的肉質,最為明顯的特徵是脂肪均勻分布,呈現雪花紋理。
身為美食之都,杭州的日本料理店自然不少,很多也拿這「神戶牛肉」說事:150克裝盤,薄薄七八片,售價大約在500元左右。算下來,每500克的價格就在1500元上下。
神戶牛肉代表檔次和品位,而食客們也往往能一筷入口,陶醉地說出幾句「油花細嫩」、「肉質清甜」的形容評價。
可有點黑色幽默的是,有讀者報料說,自從2001年日本爆發狂牛症以來,中國就不再從「疫區」日本進口牛肉。
記者昨天從浙江省檢驗檢疫局證實,確實不能進口,至今沒有解禁。那麼,目前市場上這些一筷子就要上百元的「神戶牛肉」都出自何處?
料理店的「神戶牛肉」
一筷子就是上百元
除了魚類刺身,牛肉是日本料理店不可缺少的一種食材,牛舌,牛展(前後腿肉),西冷(上腰部的脊肉),眼肉(牛脊中段兩側)以及三角牛腩,各有用武之地。
一塊好牛肉是不少食客來日本料理店的追求。
世貿君瀾的納思比日本料理在杭州素以高端大氣上檔次著稱,按大眾點評網統計,人均消費在400元以上。其中,「神戶牛肉」是其推薦菜之一。
服務員說,他們的「神戶牛肉」分高檔和中檔,主要是跟牛肉的產出部位有關。高檔的630元一份,中檔的400元一份,每份都是150克的量,一般的吃法是用鐵板烤製成牛排,仔細算下來,一筷子下去就是上百元。
當被問及牛肉是從哪裡來的時候,服務員一開始非常謹慎,最後透露說是「長期從日本進貨」的。
友好飯店的「十千花前」日本料理,菜單上沒有標註「神戶牛肉」,服務員倒是很爽快,他們店的牛肉不是神戶牛肉,用的是大連的雪龍黑牛,這種牛與日本神戶牛有一定淵源,也分300元和600元兩檔價格。
相比之下,山禾鐵板燒料理的價位算親民了,70克70元,服務員說他們家的牛肉是國產的,可以生吃,也可以烤。
杭州餐館牛肉的
三個主要來源
既然杭州根本不存在正宗的「神戶牛肉」,那麼,餐館裡的牛肉究竟從何而來?
在採訪中,我們了解到,現在市場上號稱「神戶牛肉」的來源基本有三種:
一種是澳洲和紐西蘭的牛肉。這兩個國家是世界上至今未有一例狂牛症例的牛肉大國,也是我國僅允的兩個牛肉進口國。不過真正的澳洲牛肉價格也不便宜。
另一種就是國產牛肉。
還有一種就是冒牌貨了:在普通牛肉中注射脂肪,讓這塊牛肉看起來有了雪花牛肉的效果。
記者聯繫了澳洲肉類及畜牧業協會中國區代表唐雪虹,她說,澳洲每年有200萬噸牛肉出口到全球各地,根據2012年的統計數據,進口到中國的牛肉一年約3萬噸。
唐雪虹說, 澳洲牛的種類總體分為和牛、谷飼牛、草飼牛三大類,每頭牛的肉又按照不同部位分為20多個價格檔次,其中,和牛因為精貴的飼養過程肉價堪比黃金(神戶牛就屬於和牛品種),價格最便宜的是草飼牛,出口到中國,有的比國產牛肉還便宜。
採訪中熟識的餐館老闆透露,杭州餐館用的牛肉大多從勾莊農副物流中心的冷凍品市場裡進貨。
記者來到該市場逛了好大一圈,發現市場裡100多家批發牛羊肉的攤位中,只有零星幾家牛肉批發商在兼售進口牛肉,價格大約是20元/斤,基本與國產牛肉價格持平。市場管理方表示,澳洲和紐西蘭的牛肉只是偶而有進庫,量非常少,市場也沒做過統計。
在市場裡賣東北牛肉的小夥子張先生說:「我們賣了三年多牛肉,從來沒有進過進口牛肉。我的客戶主要是賓館、飯店、學校等單位,杭州城裡的日本料理店、燒烤店來進貨的也不少。」
當然,國產牛肉也不能直接和低品質劃等號,比如肉質也能呈現雪花點的大連雪龍黑牛(屬和牛品種)。
大連雪龍黑牛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高品種肉牛的養殖和生產龍頭企業,雪龍黑牛曾經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2010年上海世博會都供應過牛肉。
公司銷售負責人說,他們的第一代牛種與日本神戶牛有一定淵源。而後在養殖上,也有聽音樂喝啤酒和享受按摩,包括在牧場的選擇上,基本上日本神戶在同一個緯度上,這樣就使得在飼養上溫度和溼度有較大的接近性。
該負責人還透露,杭州市場上不少日本料理店賣的牛肉都是他們家的雪龍黑牛。比如雷迪森等都是老客戶了。
不少雪花牛肉的雪花
都是做出來的
不過在採訪中,記者了解到一個更驚人的事實,不少「雪花牛肉」的「雪花」是做出來的。
比如大連某廠家的銷售人員,記者以進貨為由與他多次聯絡。最後他委婉地「勸」我,你是否可以考慮一下更實惠的品種。
原來,他們養育的牛同樣是吃稻穀長大的(國產谷飼牛),這樣的牛肉與市場上一般的牛肉相比,肉質更鮮美,但不肥,沒有「雪花」(脂肪)。銷售人員坦言,口感跟雪花牛肉無法相比。
所以他們採取了一定的「工藝」—將牛脂肪通過注射加工到牛肉裡面去,流程是採購牛原料—解凍—注射加工—冷凍—包裝,這樣加工而成的肉全名叫「霜降雪花預製調製牛肉」,但是出售時他們往往直接標榜為「雪花牛肉」。
銷售人員說,關鍵是「實惠」,高檔牛肉可能要千把元一公斤,而加工成的牛肉只要一百多一公斤。該公司的牛肉據稱銷售到全國各地,像上海、北京、昆明等等,其中上海賣得最好。
那些料理店中
牛肉的暴利
有意思的是,所謂的「注脂工藝」最早也出自日本,通過在肉纖維粗硬的肉塊中注射一定脂肪,會增強肉塊的香度和潤滑度。在日本這是改善牛肉口感的一種工藝,因為大多數日本人也是吃不起神戶牛肉的。
但是這種工藝,進入我國,在現階段的市場上,大多數被用作了「以假亂真」,亂真的目的就是追逐背後的暴利。
如果料理店用的確實是進口牛肉,比如澳洲安格斯牛(一種穀飼牛的著名品種)的西冷牛肉的售價大約為每500克250元左右,眼肉大約300元,如果是和牛(頂級肉牛品種,日本的神戶牛就是和牛)的話,雪花肉的價格就達到每500克千元左右。
雪龍黑牛的價格也相當透明,他們公司在天貓上開有旗艦店,最好的三角牛腩,其新品促銷價為每500克600元,原價為千元左右。
按照這樣的三角牛腩來算,這些牛肉一旦進了料理店,掛上「神戶牛肉」的招牌,一斤就能賣到1500元左右,利潤起碼能翻上一兩番,如果用的是檔次更低的普通牛肉或是「注脂雪花肉」,那麼售價幾乎就能達到成本的十幾倍。
採訪中,也有料理店貌似神秘地告訴記者,我們的牛肉是通過特殊渠道從日本送來的,意指走私,而實際上,從各地海關截獲的走私牛肉來看,哪怕走私而來的也大多是西冷和眼肉。
神戶牛肉的「李鬼」
該如何處置
正規渠道既沒有開禁,走私渠道又鮮有真貨,料理店為了暴利冒牌神戶牛肉,這個行為該怎麼定性。
浙江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投訴與法律事務部負責人說,誤導消費者,有欺詐嫌疑了。
杭州市工商市場處有關負責人說,在原產地上作假,虛假宣傳是肯定的。比如可以按照廣告法,以宣傳物製作成本的3倍以上來處罰。如果對方僅僅在菜單上如此標註,那處罰力度不大的。
記者搜索發現,類似情況,在福州處罰過,當時工商認定這種誤導消費者的行為,目的就是為了獲取更大利益,其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等有關法規,當時對商家處了1萬元的罰款,並勒令停止繼續違法。
http://business.sohu.com/20130820/n384588538.shtml business.sohu.com false 浙江在線-錢江晚報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3-08/20/c_125204413.htm report 3853 在「牛肉界」有一個傳奇,大家都知道:日本神戶牛,據說是聽著音樂、喝著啤酒、按摩著長大的。其經典部位的肉質,最為明顯的特徵是脂肪均勻分布,呈現雪花紋理。身為美食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