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起三國時期最為傳奇的美人,大家第一反應或許是引發父子之爭的貂蟬。但實際上比起存在著明顯杜撰之嫌的貂蟬,顯然曹魏的"洛神"甄宓才配得上最為傳奇的稱號。在撲朔迷離的宮廷秘史當中,這位曹丕的前皇后卻和曹操、曹植有著諸多的傳聞。當然這些來自南北朝的傳聞,大多存在不可考據的水分。但是在老百姓的眼中,甄妃的存在確實深刻地影響過曹家三代人。從曹操的野史,到和曹丕的愛恨情仇之中,最後這位美人的容顏成為兒子魏明帝一生魂牽夢繞的心結。這位從袁家過繼而來的妃子,確實在漫長的一生中成為曹魏宮廷之中最傳奇的那一位。
過繼妃子,甄妃的坎坷之路
官渡之戰之後,袁紹苦心經營多年的河北大地,在一瞬間盡數向曹操倒戈。袁紹任憑怎樣也想不明白,自己是三公之後、諸侯盟主,卻最後輸給兒時被自己呼來喚去的玩伴曹操。不過對袁紹來說最為侮辱的事情,莫過於曹操的兒子曹丕居然搶走自己的兒媳婦。
《世說新語》:太祖下鄴,文帝先入袁尚府,有婦人被發垢面,垂涕立紹妻劉後,文帝問之,劉答"是熙妻",顧閴髮髻,以巾拭面,姿貌絕倫。遂見納,有寵。"
公元204年,曹操大破袁紹鄴城盡數家眷收為曹氏俘虜。時任五官中郎將的曹丕潛入袁府,將傾國傾城的甄宓納入到自己的懷中。曹丕納甄宓為妻的故事當中,實際上存在著許多野史對此評頭論足。許多人認為身居五官中郎將的曹丕,是搶先一步搶走曹操的心頭所愛,以捷足先登逼迫曹操放棄納甄宓為妻。但是曹操是否喜愛甄宓,史料之中都並沒有顯現出跡象可言。不過曹丕納甄妃為妻,更多的也是出於政治上的考慮。
甄妃家中聲名顯赫,父系一派為西漢末年名臣太保甄邯之後,又和山東孔子之後的孔光有著血緣聯繫。作為中山國的傳統地方豪強,甄氏一族的實力和聲望可謂是十足的顯赫。接納甄妃為妻,是河北豪強放棄袁紹一族的權力,轉投於曹操帳下的一個轉變信號。舊臣換新主,和親納妾是最好顯現聯合的方式。
嫁入曹氏一族之後,甄宓對於曹家內飾確實展現出主母應有的大氣。她勸誡曹丕廣納妻妾,興旺曹氏後代子孫才能使得家族強盛。面對忤逆曹丕的任夫人,自己更是親自向曹丕苦諫希望其放棄廢除之事。上對曹丕生母卞夫人,可謂是尊敬有加。無論大小事務操持,都給足卞夫人身為內宮統率應有的面子。如此賢明的甄妃,在曹家大臣眼中將會是最合格的開國皇后。可惜從小被人斷言大才之女的甄妃,並沒有坐穩皇后的寶座。
離奇去世,曹丕的人生汙點
照理來說,這樣一位對下賢明、對上尊崇的妃子,將會是曹丕稱帝之後最為重要的後宮基石。但是對於曹丕來說,甄皇后的嘮叨昔日年輕貌美尚可一聽,年老色衰之後便沒有任何的意義和價值。相較於終日操勞後宮之事的甄皇后,每日規勸他以賢明立德為本的甄宓,年輕貌美的郭夫人非常符合帝王曹丕的胃口。
《三國志·方技傳》:文帝問宣曰:"吾夢殿屋兩瓦墮地,化為雙鴛鴦,此何謂也?"宣對曰:"後宮當有暴死者……是時,帝已遣使賜甄后璽書,聞宣言而悔之,遣人追使者不及。
曹丕最後在選後立妃一事上,決定拋棄任勞任怨操持多年的甄妃,轉而立新納入的郭夫人為皇后。這並不讓人感到意外,曹丕作為曹魏的當家人,有權利決定任何一項權力調動的變換。但是和大多數廢后立妃的皇帝一樣,曹丕的絕情已經早已經超越常人的思維方式。他將甄氏賜死於宮中,讓年幼的太子曹叡親眼看著母后被賜死。曹丕的本意,後人推測仍舊是他的權術之道。
對於立郭夫人為後一事,曹丕的態度是十分的堅決。但是如何保障皇后的權威,在自己死後仍舊能夠得以延續下去。除非將曹叡罷黜,轉立郭夫人之子為皇太子,才能夠保障她的皇后寶座不可能會被動搖。但是曹丕本人對於曹叡十分看好,魏明帝早年抱負經論、心有大志向,對政務也有非凡的治理能力。雖說喜愛男寵,但是還稱不上大問題。曹家的文學素養和政治能力,都能夠在曹叡的身上看到延續的跡象。再加上繼承問題的相爭,在三國時期可謂是軍閥崩盤的關鍵原因。
曹丕深知其中的權謀之道,不可能會讓曹魏重蹈覆轍上演劉表、袁紹的悲劇。必須立曹叡為皇太子,就必須要將其母甄氏賜死。只有心存妒忌的甄氏去世,自己立下的皇后在法理、權威的層面上來看,便沒有任何理由能夠被廢除。當然這只是一種推測,對於母親的喜愛和對父親的仇恨,使得對於郭皇后的出現始終曹叡報以敵意。最後他賜死高高在上多年的郭太后,以從前父親殺害母親的方式,重新複製粘貼在郭太后身上。出於對母親的懷念,讓司馬懿心生畏懼的雄主曹叡,卻表現出對甄氏一族極大程度的寬容。
總結
甄氏的舊族,在魏明帝執政時期得到極大程度的提拔。這種提拔的程度,遠遠高出曹丕對於甄氏一族的補償行為。邑千戶侯追封甄氏之父甄逸,授予其孫的甄像繼任爵位;並以國葬規格善待甄氏之母敬候夫人張氏,以周禮驅群臣行送葬之儀。
對甄像之子甄暢更是寵愛有加,屢次升遷就任高位。曹叡對於九族的寬容大度,可謂是前所未有的帝王行為。並且對於自己母親的懷念,以大興土木建設深表懷念之情。甄妃即便是慘死於宮中,卻依舊為自己中山一族贏得極大程度的利益和待遇。隨著司馬家的崛起,甄氏一族也隨之衰敗,歷史的車輪又向全新的方向駛去。
參考文獻:《三國志》、《世說新語》、《魏國將相大臣年表》
圖片部分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本文系小劉在煽情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繫授權,侵權必究!歡迎評論分享轉發關注,您的支持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