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十萬人火把創紀錄,2018中國·布拖彝族火把節,精彩升級!

2021-02-19 四川新聞網

激情七月,浪漫布拖。

火把原鄉,燃情阿都。

7月18日一早8點,小編一行5人從成都出發,驅車10小時來到火把原鄉,浪漫的布拖縣。

首先,進到布拖縣有一個非常漂亮的銀色牌坊,給大家看看我們的航拍視頻

 

到達布拖縣城裡,已經是四處充滿了火把節的氣氛。

7月20日上午,彝族布拖火把節盛大開幕。

伴隨著領導的致辭和激昂的現場音樂,文藝表演也隨即開始,火把節的現場座無虛席,場面也是十分壯觀,表演臺上表演者們都身著各類具有彝族特色的服裝進行著精彩繽紛的表演,著實是上演了一場視覺的盛宴,小編在現場也是接連感嘆彝族文化的獨特魅力~

我們主播也在現場進行了高清直播,六個機位的噢!

全方位給到不了場的網友們實時報導

火把節的節目和環節也是環環相扣,緊接著當天下午1點,布拖火把節廣場便又開始了火把節中精彩絢爛的選美比賽,一眼望去幾乎全都是彝族姑娘們,她們身穿彩色精美服裝,大家都對彝族姑娘的美麗和魅力嘖嘖稱讚。

姑娘們手中轉動著黃油傘,耀眼的陽光和旋轉的黃油傘融為一體,也是形成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小姐姐超多的!話不多說,上圖

到了傍晚,小編看到當地人一個個都點著火把,全都朝火把廣場走去參與盛大的點火儀式和篝火晚會,看得出來每個參與者都很期待和激動。

天色慢慢暗下來,接近夜晚啦。每一個小的火把都十分耀眼,小編突然看到遠處山上慢慢出現很多人都舉著火把揮動著,真心是超激動了!

我們視線從小山上轉移到火把廣場,因為此時火把廣場點火儀式正式開始並且緊接著便是最壯觀最激動人心的篝火狂歡啦~大家手舉火把迫不及待要去點燃廣場上擺放著的柴火,連小編也迫不及待想要上去嘗試一番啦~

大家一起點燃篝火,很有默契地將手牽在一起,不管是當地人還是前來的遊客,真是其樂融融,在歡聲笑語中手舞足蹈~超級有感染力~

對彝族同胞而言,火是生命之火,是神聖之火,圍繞著火把跳舞,是最開心的事,小編也忍不住上前和他們一起「蹦迪」。

當然,這麼重要的時刻離不開我們的主播,四川新聞網直播全程直播了點火儀式,記錄了美好時刻,截至目前為止,20日開幕式、選美比賽和點火儀式累計觀看人數達到了1000萬人次!

如此震撼的火把節活動

不知道有沒有成功引起你們的注意~

反正小編是按耐不住內心的喜悅和激動啦~

想要繼續關注2018中國·布拖彝族火把節,

請繼續關注四川新聞網噢~

來源:四川新聞網

相關焦點

  • 2019涼山布拖彝族火把節來了!
    「火把原鄉·燃情阿都」2019中國·布拖彝族火把節將於2019年7月19日-22日在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布拖縣舉行。7月1日,布拖縣委宣傳部在西昌市召開布拖火把節媒體通氣會。彝族火把節是彝族的傳統節日,享有「中國民族風情第一節」「東方狂歡夜」的美譽。在彝族地區,布拖的彝族火把節以活動原生態、參與自發性為代表和特色,千百年來布拖人民對火的崇敬已經融注於布拖人的血脈之中,揮之不去,難以割捨。
  • 布拖彝族火把節:「眼睛的節日」,最美的「阿米子」全來啦
    中國彝族火把節是彝族地區的傳統節日,彝族火把節已有上千年的歷史,流傳於四川、雲南、貴州等彝族地區,是彝族和十多種兄弟民族共同的節日,在涼山彝區,火把節又被稱為「眼睛的節日」。布拖是彝族傳統文化保存最完善的地方,同時也是彝族火把節的發源地,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彝族火把節之鄉」。
  • 布拖彝族火把節:「眼睛的節日」,最美的「阿米子」全來啦
    中國彝族火把節是彝族地區的傳統節日,彝族火把節已有上千年的歷史,流傳於四川、雲南、貴州等彝族地區,是彝族和十多種兄弟民族共同的節日,在涼山彝區,火把節又被稱為「眼睛的節日」。布拖是彝族傳統文化保存最完善的地方,同時也是彝族火把節的發源地,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彝族火把節之鄉」。
  • 有一種狂歡,叫2019涼山彝族傳統火把節!
    涼山彝族火把節是中國首批公布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一,是中國十大民俗節日和四川十大名節,201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審批項目」。(以上三圖)西昌發布 | 來源西昌火把節部分資料來源於涼山日報、西昌發布布拖買銳 | 攝7月20日至22日,「火把原鄉·燃情阿都」2019中國布拖彝族火把節在布拖縣火把廣場盛大啟幕
  • 【直播】「2018涼山彝族傳統火把節」
    中國對美國約600億美元進口商品加徵關稅●【國際】土耳其內閣發布「百天行動計劃」●【直播】「2018涼山彝族傳統火把節」●【交通】注意啦!火把節期間,這些地方要交通管制!●【交通】通了!西昌這幾條路終於通了!比以前寬敞通暢多了!
  • 火把節——特別的2020:特別的火把節,同樣看火把節晚會
    火把節,史稱「星回節」,是中國西南彝族人民心中最為隆重和盛大的民族傳統節日,類似於漢族的春節,至今已傳承了2000多年。據《路南(今石林縣)州志》記載:「六月二十四日夜,束薪為燎,以腥肉為牲,互相饋贈,謂之星回節,俗稱火把節。」完整的記載始見於元代李京的《雲南志 略》:「六月二十四日通夕以高竿縛火炬照明。」
  • 4地燃火把 各有各特色 2017「涼山彝族火把節」最全活動攻略
    此外,西昌火把節的配套活動也豐富多彩,開海節、龍舟表演、古城文化節、安哈民俗文化節、美食文化節、葡萄採摘節……讓遊客過足眼癮和嘴癮。   去火把之鄉普格過火把節,將讓你感受濃鬱的火文化。據說,彝族第一個火把節的火把,就在普格縣日都迪薩點燃。7月15日,在西洛洛烏火把廣場,西洛民間火把節拉開序幕。
  • 今年彝族「火把節」,讓我們共同點亮這超炫酷火把
    彝族,是生命的舞者。彝人,是閃爍的火花。彝語稱火為"莫都",考究起來,反映了對火的認識過程。"莫"意為"雷","都"為燃、引燃之意,"莫都"即火是雷引生、燃起的東西。彝族又稱雷為"莫子",意即"響的火"。遠古時候,雷電是最原始的、也是唯一的火源。
  • 重磅消息|2019涼山彝族火把節吉祥物「火娃」誕生了
    據了解,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涼山彝族火把節是涼山最盛大的節日,且在國內外都頗具盛名,但一直以來卻沒有代表這一文化特色的文旅產品。對此,西昌市旅投公司在今年專門設計、製作涼山彝族火把節吉祥物「火娃」。「火娃」是一個勇敢、樂觀的男孩子。他擁有健康的小麥色皮膚,雙目炯炯有神,機靈可愛。
  • 4地燃火把 各有各特色 2017「涼山彝族火把節」最全活動攻略
    此外,西昌火把節的配套活動也豐富多彩,開海節、龍舟表演、古城文化節、安哈民俗文化節、美食文化節、葡萄採摘節……讓遊客過足眼癮和嘴癮。   去火把之鄉普格過火把節,將讓你感受濃鬱的火文化。據說,彝族第一個火把節的火把,就在普格縣日都迪薩點燃。7月15日,在西洛洛烏火把廣場,西洛民間火把節拉開序幕。
  • 火把節——特別的2020:特別的火把節,同樣看火把節晚會
    火把節,史稱「星回節」,是中國西南彝族人民心中最為隆重和盛大的民族傳統節日,類似於漢族的春節,至今已傳承了2000多年。據《路南(今石林縣)州志》記載:「六月二十四日夜,束薪為燎,以腥肉為牲,互相饋贈,謂之星回節,俗稱火把節。」完整的記載始見於元代李京的《雲南志 略》:「六月二十四日通夕以高竿縛火炬照明。」1889年,法國傳教士保祿·維亞爾在其有關石林彝族風情的《彝族人的一場競技》一文中,以親歷者的眼光, 記述了火把節的情況。
  • 原標題:大美布拖:千人「朵洛荷」演繹濃鬱阿都風情
    「火把原鄉·燃情阿都」2019中國布拖彝族火把節開幕。&nbsp&nbsp&nbsp&nbsp火把照亮脫貧路,火把點燃致富路。7月20日,布拖縣舉行「火把原鄉·燃情阿都」2019中國布拖彝族火把節開幕活動。
  • 彝族火把節民族風情濃
    彝族火把節民族風情濃     農曆六月廿四的火把節是彝族最隆重、盛大的節日。    火把節的由來雖有多種說法,但其本源當與火的自然崇拜有最直接的關係,它的目的是期望用火驅蟲除害,保護莊稼生長。火把節在涼山彝語中稱為「都則」即「祭火」的意思。    火把節一般歷時三天三夜,第一天為迎火。這一天,村村寨寨都會宰牛殺豬,以酒肉迎接火神,祭祖,婦女還要趕製蕎饃,在外的人都要回家吃團圓飯,一起圍著火塘喝自釀的酒,吃坨坨肉,共同分享歡樂和幸福。
  • 2013中國西昌涼山彝族火把節火把狂歡夜時間確定
    中國網7月26日訊 7月24日,2013中國-西昌涼山彝族火把節籌備工作推進會召開。會上,各職能組及部門圍繞狂歡夜時間調整匯報了工作應對計劃。據悉,2013中國-西昌涼山彝族火把節將於7月31日拉開帷幕,整個火把節,將帶領遊客暢享激情,並持續到8月30日。
  • 火把燃燒 異彩紛呈——盤縣彝族火把節
    盤縣彝族發展淵源據《彝族史稿》記載, 古代洪水泛濫時期,彝族人蔦慕騎著馬,趕著羊,遷到樂宜山,經祿勸、會澤、四川會理和金沙江畔的雪落山,娶了3個妻子,生下慕雅枯、慕雅切、慕雅熱、慕雅臥、慕克克、慕齊齊6個兒子(史稱六祖),形成武、乍、糯、恆、布、前6個部落。
  • 火把燃燒異彩紛呈——盤縣彝族火把節
    盤縣彝族發展淵源據《彝族史稿》記載, 古代洪水泛濫時期,彝族人慕騎著馬,趕著羊,遷到樂宜山,經祿勸、會澤、四川會理和金沙江畔的雪落山,娶了3個妻子,生下慕雅枯、慕雅切、慕雅熱、慕雅臥、慕克克、慕齊齊6個兒子(史稱六祖),形成武、乍、糯、恆、布、前6個部落。
  • 四川涼山彝族火把節開幕 民眾與火為舞雨夜狂歡
    >   中新網涼山8月8日電 (付敬懿 高寒)「雨夜的西昌,火把將這座彝族城市照得通紅。」8月8日,是中國農曆六月二十四,素有「東方狂歡節」之稱的彝族火把節在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舉行,來自各地的遊客與彝族民眾在夜雨中共赴「火」的盛典。  當日恰逢周末,傳統火把節吸引了大批遊客的目光,大江南北的民眾匯聚西昌。一大早,濃濃的節日氣氛在整座城市蔓延,彝族民眾穿起節日盛裝,男戴紅纓鬥笠,女子著黃油布傘,三五成群聚在一起。  「火是靈魂、生命,是崇拜的圖騰。」
  • 傳承彝族風俗:鹽邊縣彝族火把節的由來
    在中國同樣有這樣的節日,每年,巨大的遊行隊伍身著各類少數民族服裝,舞蹈、歡唱、一片歡聲笑語圍繞在熊熊燃燒的火堆旁,這就是四川省鹽邊縣當地被稱為「東方的狂歡夜」充滿彝族風俗與本土風情的傳統節日——火把節。
  • 傳承彝族風俗:鹽邊縣彝族火把節的由來
    在中國同樣有這樣的節日,每年,巨大的遊行隊伍身著各類少數民族服裝,舞蹈、歡唱、一片歡聲笑語圍繞在熊熊燃燒的火堆旁,這就是四川省鹽邊縣當地被稱為「東方的狂歡夜」充滿彝族風俗與本土風情的傳統節日——火把節。
  • 火力全開,2018雲南彝族火把節最全攻略
    火把節的節慶活動豐富多彩,主要包括鬥牛、鬥羊、鬥雞、賽馬、摔跤、歌舞表演、選美等,而節日的流程,以最具代表性的涼山彝族國際火把節為例,一般歷時三天三夜,分為迎火、玩火、送火三個階段。火把節第一天:祭火  這一天,村村寨寨都會宰牛殺羊,集體分享,並備酒肉祭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