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時,我們煮過小吊梨湯。
寒冬裡,再來煮一鍋紅酒梨吧。
灶上開著小火,鍋裡咕嘟咕嘟冒著泡泡,廚房逐漸氤氳滿了膨脹後的酒氣,帶著梨子的清甜,和肉桂的香。
於是,冰涼的夜晚變和煦了,寂寥的燈火也溫暖起來。
先來盤一盤原料
01 |梨
紅酒梨,重點在梨。
建議選用個頭偏小、肉質細膩、果芯細小的品種。
煮小吊梨湯時,我們比較過黃冠梨、豐水梨、碭山梨、沙糖梨和水晶梨,結論是黃冠梨最好。但若是紅酒煮梨,這五種中,還是水晶梨更合適。
這回,我們還試了秋月梨、南果梨和比利時啤梨。
與紅酒最般配的,莫過於自帶酒香的南果梨。
南果梨產自遼寧,南方並不多見。
成熟的南果梨果皮金黃,泛著紅暈,果肉細膩,汁多味濃。若是多放幾天,口感會更加綿軟,酒香也更加馥鬱。
南果梨非常小,一口奶鍋能同時煮下七八個,不用放很多酒,就很入味。
比利時啤梨也不錯,果芯細小,軟糯香甜,很好入味。紅酒啤梨本身就是一道法式甜點。
02 | 紅酒
紅酒不用很講究,之前剩下的就好。若是新開一瓶,不妨再煮一鍋熱紅酒(戳這裡)。
03 | 其他
肉桂棒半根就夠,畢竟酒少。當然喜歡的話放一整根也OK。
冰糖最好用老冰糖。至於用量,就和炒菜放鹽一樣,先放一點嘗嘗,不夠再加。
檸檬是錦上添花之物,削幾片檸檬皮,再擠一點檸檬汁,不僅提味,還可以延長儲(xiang)藏(yong)時間。沒有也無妨,可以換成橙皮和橙汁,或者乾脆不放。
來,動手煮梨吧!
Step1. 南果梨洗淨削皮,不用去核去蒂。
南果梨的皮很薄,若是成熟度非常高的梨子,可以直接捏起一角順勢撕去。
Step2.梨子放入鍋中,加紅酒,直至沒過梨子的一半,放入肉桂和檸檬皮,擠點檸檬汁,開蓋小火煮15分鐘,最後加入冰糖,攪一攪,煮到完全溶解,就可以關火了。當然,煮得越久越入味,只要不把酒煮幹,煮三四十分鐘也OK。
煮的過程中要記得適當攪拌和翻面,讓梨子的每個角落都浸到紅酒。成熟度很高很軟的梨子,翻面時一定要小心,別戳爛了。
Step3. 喜歡熱乎乎的,這時候就可以趁熱吃了。拎起一隻梨子,澆上些許紅酒汁,嘖嘖,感覺自己是米其林大廚呢~
如果耐的住這香甜的酒氣,不妨忍一忍,蓋上鍋蓋放涼,連紅酒汁一起裝入密封罐,放在冰箱冷藏一夜(或五六個小時)。
放入冰箱前還是忍不住舀了一勺紅酒汁,醉甜醉甜的,帶著肉桂的香。
第二天迫不及待地拿出來,捉住把兒,把梨子一隻一隻拎出來,也別拿刀切用勺挖了,直接一口一口吃掉,盡情享受這份冰涼甜蜜的微醺之美。
啤梨沒法這般豪爽,煮好的梨子浸飽了酒汁,軟嫩到拎不起來,最好是放在盤中,慢慢享用。
如果用水晶梨或秋月梨,口感會更加脆爽。最好是切成片,碼在盤中,用來招待親朋好友,絕對可以發一波朋友圈。
當然,最愜意的,還是窩在沙發裡,拿一柄小勺,刮一塊紅酒梨,抿一口紅酒汁,伴一部好電影,享受專屬於自己的慵懶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