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消息】從8848.13米到8844.43米再到8848.86米!珠峰高度...

2021-01-12 網易

  最值得關注和星標的地理科普備考資源庫

  

  2020年12月8日,中尼共同宣布珠穆朗瑪峰最新高程——8848.86米。

  對珠穆朗瑪峰高程的測量是人類認識地球、了解自然的過程,從8848.13米到8844.43米再到8848.86米,對珠峰高程的一次次的追問,是我國測量技術不斷創新突破的發展史,同時這更是我國一代代測繪人和登山隊員不懈堅持和無私奉獻的奮鬥史!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珠峰高度如何測量。

  8848.86米!12月8日,中尼雙方共同宣布了珠峰的「新身高」。從1960年到2020年,這是我國第三次完成對世界最高峰的身高測量。

  

  珠峰現在有多高?

  答案可能和你知道的不一樣

  4月30日15時,2020珠峰高程測量首場新聞發布會在珠峰大本營召開。2020珠峰高程測量正式啟動。此次測量的核心是精確測定珠峰高度。目前,由國測一大隊和中國登山隊共同組成的測量登山隊,正在開展登山適應性訓練和高海拔地區測量技能操練,計劃在5月份開展登頂測量。今年是人類首次從北坡成功登頂珠峰60周年、中國首次精確測定並公布珠峰高程45周年,開展此次珠峰高程測量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

  

  

  1975年珠峰高程測量,我國首次將測量覘標矗立於珠峰之巔,並精確測得珠峰海拔高程為8848.13米。2005年珠峰高程複測,採用了傳統大地測量與衛星測量結合的技術方法,並首次在珠峰峰頂測量中利用冰雪雷達探測儀測量冰雪厚度,經過嚴密計算,獲得珠穆朗瑪峰峰頂巖石面海拔高程8844.43米。不同時期以不同方式測量珠峰,以及對珠峰高程的多次測量,反映了人類對自然的求知探索精神,已成為人類了解和認識地球的一個重要標誌。

  為何要重測身高?

  為什麼要給珠峰重測身高,一是因為珠峰的身高隨時在變化(原因見下文),二是珠峰測量技術有了大的飛躍,新技術可以明顯提升珠峰測量精度。。

  地殼抬升

  珠峰位於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交界處,處消亡邊界帶上,還在隆起抬升。長期來看,珠峰以每年4.4毫米的速度緩慢升高,這就意味著10年會升高4釐米左右,30年升高13釐米多。

  

  地震活動

  地震對珠峰高度也會有影響。

  1934年,尼泊爾發生了一次8.2級的地震,離珠峰大概只有9.5公裡。這次地震就影響了珠峰的高度,海拔降了半米有餘。2015年的尼泊爾大地震,也可能會影響到珠峰的高度。

  風化侵蝕

  在長達4000萬年的造山過程裡,喜馬拉雅山區巖石的最大抬升高度約有20~25千米,被降雨和冰川等各種外力作用風化侵蝕掉的巖石則有至少12千米。

  在當代,珠峰南面的喜馬拉雅山南坡仍然保持著很高的風化速率,每年仍能損失2~5mm的地表巖石。

  全球變暖

  全球變暖,導致海平面上升、峰頂積雪融化,海拔的數值必然會產生變化。

  在專業測繪科技工作者眼中,珠穆朗瑪峰的高程並不是只有一個,而是有「雪面海拔高」「雪面正常高」「巖石面海拔高」「雪面大地高」……

  你是不是也和小編一樣,蒙圈了呢?

  

  自然資源部大地測量數據處理中心負責2020珠峰高程測量內業數據綜合處理的小夥伴解釋說:受地殼板塊運動和地震等因素的影響,珠峰高程一直在發生長期性與隨機性的變化,如何得到最精準的珠峰高度,需要綜合運用各種測量手段和數據處理方法。外業採集到的各類相關數據,是未經改正與歸算的原始觀測數據。數據處理需要綜合運用全球導航衛星系統測量、水準測量、三角測量、雪深雷達測量、重力測量、似大地水準面精化等多種傳統和現代測繪技術,經過一整套科學嚴謹的數據解算,才能獲得國際公認的精確可靠的珠峰高度。

  

  鑑於小編差點把頭撓禿了,咱們技術人員給小編打了個比方:

  這就好比我們要打磨一塊質地堅硬的寶石,首先需要採集到一塊稀世璞玉,然後用各種手段進行深入細緻的雕琢,最終得到精美的成品。

  為了讓大家更直觀地了解珠峰高程測量和計算的一些知識,數據處理中心的小夥伴還為大家畫了一張圖,請把手機橫過來看吧。

  

  專業詞彙解釋

  (1)參考橢球面:處理大地測量成果採用的與地球大小、形狀接近並進行了定位的橢球體表面。

  (2)大地水準面:與平均海水面重合併延伸到大陸內部的封閉重力等位面,因地球表面起伏不平和地球內部質量分布不勻,故大地水準面是一個略有起伏的不規則曲面,大地水準面確定涉及到地球內部密度,無法通過地面測量數據直接確定。

  (3)似大地水準面:在海洋面上與大地水準面重合,在大陸地區與大地水準面接近但不完全重合,用於計算的輔助面,通過地面測量數據可直接確定。

  (4)大地高:地面點沿參考橢球面法線到參考橢球面的距離。

  (5)正高(海拔高):地面點沿垂線方向到大地水準面的距離。

  (6)正常高:地面點沿垂線方向到似大地水準面的距離。

  (7)高程異常:似大地水準面與參考橢球面之間的高差。

  (8)大地水準面差距: 大地水準面與參考橢球面之間的高差。

  (9)GNSS觀測: 通過全球導航衛星系統獲取地球表面或近地空間任何地點三維坐標、速度以及時間信息的觀測方式。

  (10)三角高程觀測: 通過觀測兩個控制點的水平距離和天頂距(或高度角)求定兩點間高差的測量方法。

  (11)水準觀測: 用水準儀和水準尺測定地面上兩點間高差的測量方法。

  (12)重力觀測: 利用與重力有關的物理現象,獲取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值的觀測方法。

  (13)雪深雷達觀測: 利用天線發射和接收高頻電磁波來探測地面雪深的一種地球物理方法。

  (14)似大地水準面精化: 綜合利用重力資料、地形資料、重力場模型與GNSS/水準成果,採用物理大地測量理論與方法,應用移去-恢復技術確定精密似大地水準面,即高程異常。

  

  不知道上面這些名詞解釋大家看懂了沒有,反正以小編251的超高智商好像可能差不多有一點點懂了! 那麼最終發布的珠峰高程是怎麼計算出來的呢? 請看!

  
珠峰高程測算過程簡要解析

  (1)採用現代GNSS觀測與傳統三角高程觀測相結合的方式,測算獲得珠峰峰頂雪面大地高。

  (2)基於珠峰區域重力、地形、GNSS、水準觀測數據和似大地水準面精化技術,解算珠峰區域似大地水準面模型,即該區域高程異常格網模型。

  (3)利用珠峰區域似大地水準面模型將珠峰峰頂雪面大地高換算成正常高。

  (4)結合重力、地形資料利用地球物理嚴密算法,將珠峰峰頂雪面正常高改算成正高,即珠峰峰頂雪面海拔高。

  (5)通過雪深雷達觀測獲得珠峰峰頂冰雪層厚度,並將其從珠峰峰頂雪面海拔高中扣除,即獲得珠峰峰頂巖石面海拔高,也就是俗稱的「珠峰高程」。

  珠峰的精確「身高」意義非凡

  珠峰位於中國與尼泊爾邊界的東段,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在過去數十年間,珠峰的海拔高度被世界公認為8848米。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測繪工作者已對珠峰進行過6次大規模的測繪和科考工作,並先後於1975年和2005年兩次成功測定並公布珠峰高程。

  1975年,我國首次將測量覘標矗立於珠峰之巔,精確測得珠峰海拔高程為8848.13米。2005年珠峰高程複測,我國測量隊採用了傳統大地測量與衛星測量結合的技術方法,並首次在珠峰峰頂測量中利用冰雪雷達探測儀測量冰雪厚度,經過嚴密計算,測得珠峰頂巖石面海拔高程8844.43米。

  這一數據成為我國行政管理、新聞傳播、對外交流等活動及公開出版的地圖和教材中使用的權威數據。

  海拔0米在哪裡?

  測量高度,首先需確定水準原點,也就是說海拔為0的起始點,我國採用設立在青島市的驗潮站所確定的平均海面作為水準基面。

  但由於驗潮測得的平均海水面無法直接觀測,也不方便保護,最終水準原點選擇建設在觀象山頂上(高程為72.2604米),而沒有建在海邊。

  水準原點設在青島一是因為青島位於中緯度地區,更能代表全國的平均海水面,便於向外傳遞高程;二是由於青島海域是有代表性的半日潮汐,驗潮站所在的膠州灣風浪小,海面穩定,便於驗潮;三是青島地質結構穩定;四是青島早在一百年前就有驗潮資料,幾乎從未間斷,具備天文、海洋、氣象、驗潮等多種科學資料,因此更有利於精確確定全國平均海水面。

  「27日13時22分,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歷經兩個小時,各項測量工作已經完成,8名勇士開始下山返回!」

  

  至此,讓人無盡期待的是:珠峰又長高了嗎?同時,一大堆為什麼會不會在您腦海中閃過?為什麼不能馬上就有精準數字返回呢?為什麼一定要人工測量呢?好不容易上去了,隊員們為什麼不能在山頂多待一會呢?......

  「沒有什麼能夠阻擋,人們對珠穆朗瑪的嚮往。」

  要了解珠峰身高的情況,我們先來追尋珠峰測高的歷程。

  ?8840、8882之說

  1852年,印度測量局和英國測量隊先後用大地測量的方法測出珠穆朗瑪峰高度為8840米。首次確定珠峰為世界最高峰。20世紀初期,國外曾採用氣壓測定的8882米作為珠峰高程,中國也採用過。

  ?8848、8848.13之說

  1954年,印度地理學家以珠峰南側不同位置為基準測量,得出海拔8848米的結果。1975年,中國首次在珠峰設置3.5米的覘標,通過6000米以上的6個測繪點,測定珠峰高程為8848.13米。7月23日,中國向全球宣布:中國測繪工作者精確測得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海拔高度為8848.13米,這一數據得到了全世界的認可。

  ?8846.10、8850之說

  1992年5月和10月間,美國、義大利分別採用GPS技術和光電測距儀技術,重新測定珠峰高程,數據為8846.10米。1999年,美國全國地理學會運用當時全球衛星定位系統測量,在對測量數據進行分析後,計算出珠峰的海拔高度為8850米。

  ?8844.43之說

  2005年10月9日,中國國家測繪局應用3S及現代地球物理技術,正式宣布2005珠峰高程測量獲得的新數據為:峰頂巖石面海拔高程8844.43米。參數:珠穆朗瑪峰峰頂巖石面高程測量精度±0.21米;峰頂冰雪深度3.50米。這項結果獲得世界各國的承認。這是對珠峰進行的首次巖面海拔高度測量,比1975年測量的高度8848.13米矮了3.7米。

  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2005年珠峰高程測量採用了全球衛星定位測量等先進測繪技術手段,顯著提高了測量精度; 二是首次精確測定了峰頂冰雪層厚度——珠峰峰頂冰雪層厚度會因氣候變化而變化,8844.43米是珠峰峰頂巖石面海拔高程,不含峰頂冰雪層厚度; 三是珠峰地區1975年至2005年間地殼運動引起珠峰高度的變化。

  相對於目前公認的8844.43米,時間又過去了15年。 這一次測量,精準數字將是什麼? 非常值得期待!

  

  不能馬上公布測量結果嗎?

  這個真不能,真的不像我們給自己測量身高那麼簡單。因為登頂測量成功只意味著取得了一手的測量數據,但並沒有得到珠峰的精確高程。

  在對數據分析、處理的基礎上,還要進行理論研究、嚴密計算和反覆驗證,才能確定珠峰精確高程。

  此外,溫度、氣壓、折光環境等因素都會對測量產生影響,科學家需要通過複雜的計算消除誤差,得到精確的珠峰高程。這是一個系統工程,大概需要2到3個月時間。

  是不是,場景越複雜,數據分析越重要?結合場景的數據分析才更有意義。

  那麼大的山身高也會變?

  簡單講,地殼一直在運動,海平面一直在變化,珠峰身高會受到影響。

  看看這樣的資料:2015年6月15日,國家測繪地信局稱,尼泊爾地震導致珠峰地區向西南方向移動3釐米,高程方向基本沒變化。同時,2005年至2015年10年間,珠峰地區以每年約4釐米的速度向東北方向移動,以每年約0.3釐米的速度上升,10年位移40釐米、上升3釐米。

  看來,變是肯定的,具體變了多少,這次測量會給出答案。

  一定要人工測量?飛機、遙感呢?

  2020珠峰高程測量技術協調組組長黨亞民介紹,衛星遙感精度不夠,並且也只能測得雪面高度。另外,峰頂空間較小,直升機無法降落,螺旋槳引起的風還可能引發冰雪崩塌。據悉,峰頂空間在20平方米左右,寬度在2-3米,或許還沒有您家的客廳大。

  好不容易上去,不能在峰頂多待一會嗎?

  登山隊員登頂後要立覘標、衛星定位接收機測量峰頂的位置和高層、測雪深,時間寶貴得很,能多停留一會意義都很重大。

  以往隊員在峰頂上待的時間都比較短,原計劃這次待一個半小時已經是極限了。主要考慮到帶的氧氣、人在峰頂的承受能力等。因為風非常大,氣溫比較低。

  

  但是,這一次我們又突破了極限。 在此次登頂測量中,隊員在峰頂停留了150分鐘,創造了中國人在珠峰峰頂停留時長新紀錄。

  登山隊員選擇凌晨開始衝頂?

  是的,這和珠峰的氣候條件是有關係的。一般來說中午11點之前就要下撤,因為下午以後,峰頂上風特別大,特別危險。登珠峰,到了下午一點,不管登到什麼位置都必須返回。 這一次珠峰測量,還要在峰頂進行測量工作,所以早上七八點之前,儘量就登頂,所以要在凌晨出發。

  

  選擇凌晨還有一個重要原因: 凌晨雪不粘腳。 登山運動員穿的靴子有四斤多重,如果雪再粘在上面也是很危險的。 運動員都有頭燈,可以照十幾米距離,不存在看不見的問題。

  既然這麼困難,為何一定要精確測定?

  珠峰高程的精確測定,可以結束國際上珠峰高程不統一的混亂局面,為世界地球科學研究作出貢獻,其社會效益和科學意義是十分巨大的。

  同時,隨著科學技術進步,如GPS技術、雷達測深技術、大地水準面精化、絕對重力測量技術、氣象探測技術、登山裝備技術及地學理論方法的完善,也為更加精確地測量珠峰高程創造了條件。

  從地質的角度來說,青藏高原在近代一直都是國際上研究的熱點。

  因此,2020年4月30日,2020珠峰高程測量在珠峰大本營正式啟動。此次測量的核心是精確測定珠峰高度。測量工作重點在以下方面實現技術創新和突破:一是依託北鬥衛星導航系統開展測量;二是國產測繪儀器裝備全面擔綱測量任務;三是應用航空重力技術提升測量精度;四是利用實景三維技術展示珠峰自然資源狀況;五是獲取可靠測量數據。

  5月27日13時22分,登山隊員成功完成任務,正式下山返回。

  代表著世界第三極的標誌性數字將是什麼?在接下來的2-3個月裡,數據分析將擔當重任!

  為何選擇五月測量?

  10月到第二年的3、4月份:是珠峰的季風期。在8000米高空,季候風沒有遮擋,非常強勁。

  珠峰為何風大?

  在珠穆朗瑪峰所在緯度,有全球著名的西風急流——副熱帶急流。

  在冬半年,正常西風速度可以達到40米/秒(12級以上),這個風速已經超過颱風的風速。

  

  △南支槽主要來源即西風急流的副熱帶急流

  春季後,受夏季風影響幹擾,副熱帶西風急流北退,當副熱帶西風急流躍動到青藏高原上空、雨季又還沒有開始的這一時段,海拔高度七千至九千米的高空風較小、降水也不大,最宜於攀登珠峰。

  6月到9月:珠峰的雨季。由於印度洋暖溼氣流沿山谷而上,易凝結成雲雨,所以多出現雨雪交加或大風雪天氣,變化也非常快。

  5月風季和雨季交替,風雪較小,會出現短暫的適宜攀登珠峰進行測量的好時機。

  登頂測量有什麼困難?

  極寒缺氧低壓

  珠穆朗瑪峰頂上,氣溫常年在-30℃~-40℃,空氣稀薄,氧氣含量不到平原地區的1/4,大氣壓強降低到約370百帕。

  大風

  如前文所述,珠峰位於西風急流中的副熱帶急流位置,風力強勁。

  在北坡海拔7400米至7500米之間,需要穿越有名的「大風口」。因為「狹管效應」,這裡最大風速能把人吹跑,還容易造成失溫和凍傷。

  旗雲的指示作用

  在天氣晴朗時,珠峰頂常飄浮著形似旗幟的乳白色煙雲,這就是珠峰旗雲。

  旗雲是怎麼形成的呢?科學家們發現,在7000米高原以下的珠峰,表面都被冰雪覆蓋;從7000米以上到峰頂,反而是碎石坡面。太陽出來後,碎石坡面很快被烤熱,熱空氣沿坡面上升,大約上升到峰頂的高度附近開始凝結成雲,當雲高出峰頂時,就立刻被強烈的西風吹向東方,於是一面「雲旗」就高高飄揚在峰頂了。

  

  △珠峰旗雲

  一般情況下,高原上空刮的是強西風,旗雲的方向就會指向東方;若旗雲指向北方,預示很快就要下大雪了;旗雲如炊煙那樣嫋嫋上升,也預示天氣要變壞。如果旗雲飄動的位置越向上掀,說明高空風越小,越向下傾,風力越大;若和峰頂平齊,風力約有九級。因此,珠峰旗雲又有「世界上最高的風向標」之稱。

  冰崩、雪崩

  在北坳險陡的巖坡上,堆積著深不可測的萬年冰雪,潛伏著無數冰崩和雪崩結構,成為珠穆朗瑪峰中最危險的冰崩和雪崩地區。

  

  △《珠穆朗瑪峰科學考察報告:氣象與環境》指出,「由於喜馬拉雅山脈的屏障作用,從珠峰南坡登頂的主要危險是大雪和雪崩,從珠峰北坡登頂的主要威協則是大風及其帶來的凍傷。」

  地形複雜

  地形在兩段最複雜。一是北坳,北坳頂部海拔7028米,最大坡度有70度,個別地段甚至垂直。二是第二臺階,在海拔8570米到8600米之間,是一道平均坡度六七十度左右的巖壁,陡峭而光滑,被稱為「不可逾越的『第二臺階』」。

  

  如何給珠峰量身高

  測量珠峰山腳的海拔高度

  根據前文,珠穆朗瑪峰高出青島黃海平均海平面的高程,即珠穆朗瑪峰的海拔高度。但直接在青島測量珠峰高度是不可行。

  但我國已通過早期的國家重大測繪專項建立了覆蓋全國的高程基準。通俗來說,就是在全國布設了許多高程基準點,相當於參照點。這次測量,就是從日喀則的國家深層基巖水準點開始複測。

  複測要經過拉孜縣、定日縣和聶拉木縣,構建最新的一等水準網,然後以一等水準網為基準,對珠峰地區進行二等水準測量,一直推進到珠峰大本營的水準基點。在從這裡,使用三等水準測量,推進到珠峰腳下6個峰頂交會點,測出它們的精確海拔高度。

  

  測量珠峰身高

  第一種方法:對珠峰本峰進行高程交會測量

  登山隊在山頂放一個覘標,再從6個點上用調至水平的經緯儀測出仰角α和距離r,再通過直角三角形計算公式,得到h就是山高。這6個山高數據一平均,珠峰高度有了。

  

  為何不能用RS或GPS直接測量?

  珠峰高度,一般指珠峰頂部基巖的海拔高度,要除去積雪的深度。

  遙感(RS)在高程方向的精度大約2米,且只能測到雪面高度,精確度低。

  GPS也只能測量積雪之上的高度,直接採用定位數據,精度不夠。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

  此次珠峰高程測量首次運用了我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提供的數據。2005年我國對珠峰高程進行測量時,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衛星測量主要依賴美國的GPS系統。而此次測量,將同時參考中國北鬥、美國GPS、歐洲伽利略、俄羅斯格洛納斯四大全球導航衛星系統,並且以北鬥的數據為主。

  第二種方法:衛星導航定位技術

  覘標頂端固定有衛星定位設備,接收衛星信號進行高精度定位。

  數據校正

  測量中,大氣折射、地球重力、天氣因素,各種問題都會影響測量結果。測量人員登珠峰時的必須完成測量積雪深度、測量重力任務,用於後期對數據的校正。

  交會點和覘標是測量關鍵

  第一步是高精度的海拔高程起算面的確定。首先,將黃海高程基準(中國海拔高程的起算面),從青島用水準測量方法一步一步傳到珠峰地區;其次,進行珠峰地區大量的前期和後續的測量工作,如在珠峰地區的GNSS(全球衛星定位)測量、水準測量、重力測量等,精確地將這個海拔高程起算面延伸到珠峰下面。也就是說,先要知道珠峰的0米起點究竟在哪。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整理

  第二步是峰頂「會戰」測量。主要包括3項工作:通過高精度GNSS定位方法,測量出珠峰雪頂的位置;在海拔6000米左右,利用三角高程和交會方法,測量峰頂覘標,確定珠峰高度;通過冰雪雷達探測儀,測量峰頂一定範圍內雪面到巖石面的距離。

  最後一步是珠峰海拔高確定。通過嚴密計算,將峰頂的GNSS測量成果、三角高程和交會測量成果歸算到海拔高,包括雪面高和巖面高。

  在這過程中,6個交會點的確定和在珠峰頂插上覘標是關鍵步驟。

  給珠峰量身高有何意思

  科研價值

  珠峰高程的精確測定,可以結束國際上珠峰高程不統一的混亂局面,為世界地球科學研究作出貢獻,其社會效益和科學意義是十分巨大的。

  生態價值

  精確的峰頂雪深、氣象、風速等數據,將為冰川監測、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研究提供第一手資料。

  

  △珠峰腳下

  防災價值

  根據珠峰及鄰近地區地殼水平和垂直運動速率變化,揭示印度洋板塊與歐亞板塊相互作用力存在著不均勻強弱的變化,而這種強弱變化是引起我國大陸周期性地震活動的源動力。這些研究成果將對我國今後地震預報和減災、防災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

  精神價值

  作為全球最高峰,對珠峰高度的重新定義,是中國人不畏艱險勇於攀登的象徵,是中國力量、中國精神的生動寫照。

  

  為何6個月後公布測量結果

  5月27日,測量登山隊員成功登頂珠峰完成測量任務。為何直到12月,珠峰高程測量結果才最終公布?那是因為登頂測量只是完成了最重要的測量數據,但最終的珠峰高程,還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數據處理和反覆檢核計算。

  獲得初步的珠峰高程結果後,還要完成院、局兩級檢查,聯合尼泊爾方面、中科院以及專家學者團隊,進行珠峰高程綜合確定,組織開展成果驗收。

  8848.86米,它是宣示,這是中國新高度! 也是世界新高度!

  更是藍色星球上永不停歇的生長之力,6500萬年以來,活躍的板塊運動塑造了它無與倫比的造山事件,即受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碰撞擠壓,喜馬拉雅山脈在緩慢抬升,珠峰也隨之長高啦!

  8848.86米,它是紀念,紀念幾代中國登山隊員的不畏艱險、勇攀高峰、不斷探索、求質求真的精神!

  從1966年,新中國首次珠峰高程測量8849.75m到1975年的8848.13m;到2005年的8844.43m(巖面高程),再到2020年的8848.86m,50餘年彈指一揮間,是中國測繪科技的進步,也是中國人探索精神的傳承!

  8848.86米,它是致敬,從「沃野千裡」的東北平原到「魚米之鄉」長江中下遊平原,從四川盆地到準噶爾盆地,從黃土高原到雲貴高原,從「大漠孤煙直」的西北內陸,到海南島的天涯海角; 從「世界屋脊」的雪域高原,到「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塞北高原,從黃河流域到長江流域,再到珠江流域,祖國的大江南北,甚至世界各地的同胞們,一起向中國之巔、世界之巔——珠峰——致敬!

  

  

  

  

  

  

  試題連結

  1.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見圖7。

  

  圖7

  材料二 2005年,我國國家測繪局公布珠穆朗瑪峰新高程為8 844.43米,原1975年公布的高程數據8 848.13米停止使用。

  

  圖8

  材料三 圖K12­9為珠穆朗瑪峰景觀圖。

  

  圖9

  (1)簡述喜馬拉雅山的形成原因。

  (2)從2005年與1975年兩次測量的珠穆朗瑪峰的高程數據看,其海拔高度下降了3.7米。若不考慮測量技術與手段等方面的誤差,許多學者認為珠穆朗瑪峰實際上是「巖升雪降」。請你說明珠穆朗瑪峰「巖升雪降」的主要原因。

  (3)珠穆朗瑪峰的外形酷似尖尖的金字塔,形成這種外形的主要地質作用是(  )

  A.火山噴發  B.冰川作用

  C.流水作用  D.風力侵蝕

  【答案】(1)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碰撞擠壓,印度洋板塊前緣隆起抬升,形成山脈。

  (2)珠穆朗瑪峰山體巖層由於地殼運動(印度洋板塊向北移動)不斷以微小的速度在升高,但全球氣候變暖導致其冰雪層融化,雪面下降,所以其整體高度在下降。

  (3)B

  2.珠穆朗瑪峰旅遊景區擁有獨特的生物資源、壯麗的自然景民族文化。珠穆朗瑪峰也是研究高原生態、板塊運動的寶貴基地,科學價值無法估量。1988年珠穆朗瑪建立,1994年成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18耘峰管理局發布公告,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進入珠穆級自然保護區絨布寺以上核心區域旅遊。

  

  分析珠穆朗瑪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絨布寺以上核心區域禁止旅遊的原因。

  【答案】為了保存完好的天然狀態的生態系統以及珍稀、瀕危動植、物的集中分布地;(3分)遊客在旅遊活動中,產生了大量垃圾,破壞自然環境;(2分)珠穆朗瑪峰地區自然環境惡劣,生態脆弱,容易遭受人類活動破壞;(3分)有利於實現生態保護和旅遊經濟的協調發展。(2分)

  雲沿著山頂飄向一邊,仿佛一面迎風招展的旗幟。珠穆朗瑪峰7500米以下被冰雪覆蓋,7500米以上由於高空風大,山坡陡峭,降雪不易堆積,多為碎石坡面。讀「旗雲」示意圖。

  

  3. 「旗雲」多在

  A.陰雨天出現 B.日出前後出現

  C.晴朗白天出現 D.晴朗夜間出現

  4.下列大氣現象的成因與「旗雲」差異最大的是

  A.山谷風 B.華北季風

  C.湖陸風 D.盛行西風

  5.據圖可知,「旗雲」飄動的位置

  A.越向上掀,高空風越大

  B.越向下傾,高空風越小

  C.與太陽輻射的強弱有關

  D.下傾,不易登山

  【答案】CDD

  2020 年 5 月 27 日,我國登山隊成功登上珠穆朗瑪峰峰頂,開展對珠峰高程新一輪測量。右圖為本次珠峰高程測量擬定登頂線路示意圖。

  

  6.由大本營到甲地的過程中,攀登隊行進在

  A.河谷中

  B.U 形谷中

  C.冰鬥中

  D.V 形谷中

  7.圖中大本營處沉積物具有的特點是

  A.大小均勻

  B.層狀結構

  C.稜角明顯

  D.磨圓度好

  【答案】B C

  【解析】第6題,從圖看,由大本營到甲地行走在谷地中,兩壁陡立,谷底開闊,形如U字,是冰川刨蝕形成的U形谷。

  第7題,冰川沉積物沒有分選性,大小不一,稜角分明,磨圓度差。

  中國登山隊於2020年5月第三次對珠穆朗瑪峰高度進行精確測量。讀珠穆朗瑪峰垂直自然帶分布圖譜(圖中①-⑨為不同的自然帶),完成8-9題。

  

  8. 每次測量山峰數據都有變化,其原因不包括

  A. 板塊運動 B.氣候變化 C.流水沉積 D.測量技術

  9. 關於珠穆朗瑪峰垂直自然帶的表述,正確的是

  A. ①處的自然帶為溫帶荒漠帶 B.雪線的位置陽坡比陰坡高 C.北坡因緯度高自然帶數量少 D.陽坡為迎風坡導致雪線低

  【答案】C D

  【解析】第8題,珠穆朗瑪峰位於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消亡邊界處,地殼還在抬升中,板塊運動會影響山峰高度,A錯誤。全球氣候變暖,會導致峰頂積雪融化,影響山峰測量的數據,B錯誤。珠峰峰頂冰雪終年覆蓋,沒有流水沉積,C錯誤。不同測量技術精度不同,也會影響測量的數據,D正確。

  第9題,①為南坡基帶,是常綠闊葉林帶,A錯誤。珠峰陽坡為南坡,但南坡是迎風坡,降水多,雪線低,B錯誤D正確(氣溫和降水都會影響雪線高度,但緯度相差不大的山脈,降水影響更明顯)。北坡自然帶數量少,主要原因是相對高度比北坡低,C錯誤。

  聲明:文章素材來源網絡,由譚老師地理工作室(Tan-GeographicStudio)綜合整理,轉載請註明出處,歡迎分享點讚和在看!如涉及侵權請聯繫刪除!點擊閱讀原文獲取更多資源!

相關焦點

  • 1975年測高珠峰8848.13米,2005年測高只有8844.43米,珠峰矮了?
    珠珠穆朗瑪峰的高度是8844米,難道它的高度沒有變化嗎,它是在升高還是在降低?在18年2月份時發生了一個比較有趣的新聞事件,說的是中國放棄了珠峰高度8844的說法,轉而支持尼泊爾8848的數據,不過在同年2月10日,中國國家測繪局明確表示珠峰高度是8844.43米!那麼吃瓜群眾問題來了,珠峰高度為什麼會有兩個說法?它的高度會變化嗎?
  • 珠峰新高公布,歷史高度8848.13、8844.43已被註冊商標!
    2020年12月8日,中尼兩國共同宣布珠穆朗瑪峰最新高程——8848.86米。這一官宣結束了長達數十年關於世界最高峰高度的辯論。8848.13米和8844.43米,兩次測量雖然數據不同,但都得到了全世界的認可。
  • 珠穆朗瑪峰新高度:8848.86米
    近日由中國和尼泊爾兩國共同宣布,通過最新測繪技術測得珠穆朗瑪峰最新高度為8848.86米中國歷史上總共有兩次測繪珠峰高度的記錄,分別為8848.13米和8844.43米,今年通過兩國共同努力,也通過最新的技術,甚至使用了中國最新裝備的北鬥導航系統
  • 8848.86米!珠峰新高程公布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立功
    8848.86米!珠峰新高程公布!12 月 8 日消息 根據新華視點的消息,珠穆朗瑪峰最新高程宣布——8848.86 米。隨著「8848.86米!珠峰新高程公布」,很多網友紛紛調侃珠峰長高了。
  • 珠峰高度8844米還是8848米,聽聽專業人士怎麼說
    2020年5月27日11時,中國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傳來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時值人類首次從北坡成功登頂珠峰60周年,五星紅旗再次飄揚於世界之巔,將誕生一個新的「中國高度」。聽到此,相信每個中華兒女內心都澎湃不已,從我們初中開始學習地理起,就對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充滿了無限敬畏。
  • 中國人測繪足跡:珠峰從8848.13到8844.43米(圖)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立即開始對珠峰的測量。當五星紅旗插上世界之巔,我們測出的珠峰身高被世界認同。測繪隊員攀登珠峰的足跡正是我國測繪水平不斷提升的軌跡。  世界最高峰是(珠穆朗瑪峰),高度為()。這是中學地理試卷上經常出現的試題。2005年以前,括號裡的數字為8848.13,現在,正確答案則是8844.43。  當然,您會說這是個常識問題。
  • 8848.86米!珠峰新高程公布歸功北鬥導航
    關於珠穆朗瑪峰的「身高」,不同的人可能有兩個答案——一部分人會說8848米,一部分人說8844.43米。 8848米和8844.43米這兩個數據,其實是我國分別在1975年和2005年得到的測量結果。前一測量結果一直沿用了30年,很多人記憶中珠穆朗瑪峰8848米身高數據就是從這裡來的。
  • 8848.86米
    導讀:據悉,珠峰每年平均長高4毫米。是印度板塊擠壓歐亞板塊的結果。但如果珠峰周圍發生地震,還會令珠峰的高度下降,這曾經在尼泊爾大地震的時候發生過。根據新華視點的12月8日消息,珠穆朗瑪峰最新高程宣布——8848.86 米。珠穆朗瑪峰是喜馬拉雅山脈的主峰,是地球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作為全球最高峰,名字可謂家喻戶曉。
  • 8848.86米!珠峰長高了嗎?
    來源:國是直通車學渣顫抖8日,中國和尼泊爾聯合公布珠穆朗瑪峰最新身高:8848.86米。與2005年官宣的8844.43米相比,這個數字多了4.43米,珠峰長高了嗎?那麼此次公布的8848.86米數據是怎麼得來的?測和算實際上各佔一半。千方百計登上珠峰,測量、收集數據,其實只完成了珠峰高程測量的外業任務,此後,46名內業工作人員馬不停蹄地對數據進行計算和處理。
  • 8848.86米!珠峰「新身高」
    8848.86米!你是世界的高度1975年,中國人首次將覘標帶上峰頂,測出你的冰面高為8848.13米2005年,我們再次登頂,識得你的「淨高」——巖面高為8844.43米今天,中尼雙方共同宣布你的「新身高」,8848.86米!永遠的珠穆朗瑪峰!
  • 中尼共同宣布珠穆朗瑪峰最新高程——8848.86米,網友熱議:8848.86...
    虎撲12月9日訊 近日,中尼共同宣布珠穆朗瑪峰最新高程——8848.86米。新聞發布後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具體內容如下:#珠峰新身高8848.86米#2020年12月8日,中尼共同宣布珠穆朗瑪峰最新高程——8848.86米。
  • 8848.86米!珠峰「身高」是怎麼測出來的
    珠峰「身高」是怎麼測出來的  8848.86米!12月8日,基於全球高程基準的珠穆朗瑪峰最新雪面高程一經發布,旋即引起網友熱議。珠穆朗瑪峰有多高?提及此問,不少國人可能會下意識地直接說出「8848.13」「8844.43」這兩個數字。今天,這一數字又進一步增長,達到「8848.86」。為什麼要在今年重新測量珠峰高度?
  • 8848.86米!世界第一高峰珠峰再創新高,身為工程人,還等什麼?
    近日,世界第一高峰珠峰傳來好消息,那就是它刷新了現在高度,從8848.43米上升到8848.86米,足足長高了43米,是不是不可思議呢?
  • 新高度|8848.86米!關於給珠峰「測身高」,這些知識講給孩子聽→
    8848.86米,這是珠峰最新的「身高」!從1975年的「8848.13」到2005年的「8844.43」再到如今的「8848.86」,珠峰可是「長高」了不少啊。1975年,中國測量隊員首次將覘標帶上珠峰峰頂,測出8848.13米的高度;2005年,中國測量人再次登頂,更新了珠峰的「淨身高」——8844.43米;2020年5月27日,時隔15年,中國測量人又一次登上珠峰峰頂,成功獲得珠峰高程測量的最新數據
  • 8848.86米!珠峰新高程公布,世界最高峰又長高了!
    8848.86米!珠峰新高程公布,世界最高峰又長高了!珠峰新身高8848.86米。12月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同尼泊爾總統班達裡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瑪峰最新高程——8848.86米。
  • 8848.86米,珠峰的新高度
    據新華社消息,12月8日,我國與尼泊爾共同宣布珠穆朗瑪峰的最新高程——8848.86米。珠峰身高就此改寫。珠峰為什麼要靠「人肉」測量?測量珠峰有著怎樣的科研價值,又被賦予了哪些政治意義?在5月27日的這篇文章中,我們做出了解答。第三次衝頂終於成功。
  • 8848.86米 珠峰新高程
    自然資源部供圖核心閱讀1975年,我國測得珠峰海拔高程為8848.13米;2005年,測得珠峰峰頂巖石面的海拔高程為8844.43米;今年,我國測量登山隊隊員再次登頂,測得珠峰的最新高程為8848.86米。什麼是珠峰高程?它是如何測算出來的?本次測高和前兩次又有何不同?珠峰測高的意義何在?8848.86米!
  • 8848.86米,珠峰新高程!中國攀登精神閃耀世界
    新華社消息,12月8日,中國和尼泊爾聯合公布珠穆朗瑪峰的新高程——8848.86米。此前,我國曾兩次測得珠峰「身高」。1975年,中國登山隊首次測得珠峰海拔高度8848.13米。2005年,我國測得珠峰頂巖石面海拔高程8844.43米。作為世界第一高峰,對於整個世界來說,珠峰的意義非同凡響。
  • 8848.86米!珠穆朗瑪峰,世界新高度!
    8848.86米!2020年12月8日珠穆朗瑪峰最新高程公布!我國曾三次測量珠峰高度!>五星紅旗在珠峰絕頂處高高飄揚7月23日中國政府授權新華社向全世界宣布: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海拔高程為8848.13米
  • 珠峰高度8844米,為啥別國人卻認為是8848米?今天算明白了
    珠穆朗瑪峰作為世界上海拔高度最高的一座山峰,就位於我國與尼泊爾的邊界之中,早些年關於這一高峰的歸屬問題,也多有爭議,之後經過兩個國家的多次協商,將珠穆朗瑪峰一分為二,最終其最高點所在的位置位於我國西藏境內,因此很多人將珠穆朗瑪峰看是中國第一高峰,使其不僅成為了想西藏的知名景點,也成為了中國的一大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