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我們介紹了「和平之都」日內瓦:瑞士第二大城市,世界著名的聯合國城市,今天我們把目光從西方文明的發源地歐洲,從歐洲內陸山地國家瑞士,向東南方向翻越阿爾卑斯山脈、經過地中海、西亞地區、南亞印度半島,來到位於北印度洋上的島嶼國家「斯裡蘭卡」,來介紹城市系列的第四十二篇:「寶石之城」拉特納普勒:斯裡蘭卡最大寶石產地,地處中部山區。
「寶石之城」拉特納普勒
斯裡蘭卡是南亞地區最大的島嶼國家,主要的國土組成為斯裡蘭卡島,總面積約為6.56萬平方千米,差不多是我國兩個海南島的面積略小一些,人口數量約為2144萬人,首都為科倫坡,斯裡蘭卡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程度較低。斯裡蘭卡是一個佛教國家,全國超過70%的人口信奉佛教,又由於斯裡蘭卡島的形狀為水滴形,所以被稱為「佛主的眼淚」。
拉特納普勒位置圖
但是,也有人認為斯裡蘭卡島的形狀不是「水滴」,而是一顆巨大的寶石,寓意著斯裡蘭卡是「寶石王國」。斯裡蘭卡、南非、巴西、緬甸和泰國一起被稱為世界五大寶石之國,而斯裡蘭卡是世界上寶石種類最多的國家之一,在美國國家博物館中有超過80%的高檔寶石都來自斯裡蘭卡。為什麼斯裡蘭卡會有這麼多的寶石呢?斯裡蘭卡的基巖經過了億萬年的地殼運動,從而在巖層中形成了數量眾多的寶石。
斯裡蘭卡寶石
後來,這些含有寶石的巖層出露到了斯裡蘭卡地表,並被外力風化侵蝕,變得破碎,河流把寶石衝到了平原地區,並沉積了下來,形成含寶石的底層。在斯裡蘭卡,大約90%的國土上都分布有寶石。位於首都科倫坡東南部大約64千米的山地地形中的「拉特納普勒」是寶石的主要產區,面積大約為2000平方千米。在當地的僧加羅語當中「拉特納普勒」就是「寶石城」的意思。
拉特納普勒地形圖
拉特納普勒的經緯度位置大約為北緯6.5°,東經80.5°左右,位於斯裡蘭卡西南部山區,地處卡魯河谷,四周在群山環繞之中,處於一個山間盆地之中,就像是一個「聚寶盆」。從城市規模和人口數量來看,拉特納普勒是一座不折不扣的小城,人口數量不足10萬人,不過拉特納普勒的著名之處在於「寶石」,這裡盛產紅寶石、藍寶石、綠寶石等各類寶石,同時也是整個斯裡蘭卡的寶石集散地。
拉特納普勒的一處酒店
流經拉特納普勒的卡魯河的古河床中蘊藏著斯裡蘭卡三分之一的寶石資源,這裡也是亞洲最大的寶石礦區,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藍寶石「印度之星」和第三大的藍寶石「斯裡蘭卡之星」都是這裡出產的,其中「印度之星」收藏在紐約自然博物館,而「斯裡蘭卡之星」收藏在科倫坡的斯裡蘭卡國家博物館。隨著,斯裡蘭卡的寶石資源逐步趨向枯竭,近幾年當地政府已經開始對某些河段進行管制,以實現寶石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拉特納普勒寶石礦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