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蘋果已經確認,今年的WWDC將轉入在線階段,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全新的iOS14也一直在展示碎片,有關蘋果支付將正式支持支付寶的消息也成為許多iPhone用戶關注的話題。甚至在最近,網際網路甚至已經開始流出。蘋果支付整合了支付寶的功能,或將於3月18日與iOS 13.4的用戶見面。
但經核實,我們發現,這張所謂的預熱海報實際上是網友渲染的。目前,一個合理的推論是,蘋果支付將在iOS13.4上擴展支持的流量卡。近日,根據9toMac的相關報導,他們在蘋果的iOS14開發代碼中發現,蘋果支付將正式支持支付寶的相關功能。
事實上,蘋果支付作為2014年秋季新產品發布會的一個功能,到目前為止在國內市場的表現並不好。否則,蘋果將不會啟動自己的信用卡服務,蘋果卡。
根據iResearch去年夏天發布的一份報告,早在2016年2月就進入中國市場的蘋果支付在三年半的時間裡,在國內行動支付市場上仍被列為「其他」,這低於蘇寧支付僅有0.2%的市場份額。當蘋果支付剛剛進入國內市場時,這是一個威脅。蘋果pay只用了一周時間就實現了數千萬DAU的目標。但在此之後,它的表現只能說是適應了。
最初,蘋果支付通過中國銀聯進入國內市場,類似於蘋果與快遞集團的海外合作。銀聯和運通都有發卡機構和支付網絡運營商的身份,都有自己的「發卡功能」和「支付結算功能」,因此也有助於國外支付渠道蘋果支付成功規避一些風險。
當時,蘋果需要蘋果支付改善生態,並找到銀聯幫助其拓展市場。面對支付寶和微信的挑戰,銀聯也希望找到一個有信譽的品牌合作,試圖從競爭對手那裡搶走更多用戶。因此,這也是蘋果支付可能很快進入國內市場的原因之一。
不過,與銀聯雲閃支付不同的是,蘋果支付在國內市場仍採用與海外市場一樣的本地物理隔離的se方式,這種方式的安全性和隱私性都高於銀聯HCE。原則上,有了蘋果的品牌影響力和安全優勢,蘋果支付的情況不應該和今天一樣。然而,由於銀聯在線支付領域的不暢,與銀聯有著深厚淵源的蘋果支付的成功也舉步維艱。
在iResearch發布報告之前,除了指出蘋果支付已經成為其他公司之外,報告還顯示,支付寶的市場份額已經達到53.8%,而騰訊的財富支付了39.9%。兩者都佔據了國內行動支付市場93.7%的份額,真正實現了雙寡頭格局。
在行動支付市場成功的背後,阿里巴巴和騰訊自移動網際網路起步以來,依靠人民網下市場的一個個突破,通過高額補貼的反覆法寶,成功地將「二維碼」媒體推向了數萬用戶。如今,從大型超市到路邊攤位,二維碼支付已廣為流傳。
相比之下,蘋果支付作為一種行動支付方式,並沒有傳統銀行清算系統的巔峰,只是在銀行卡交易中使用「NFC指紋」代替磁條和授權驗證。簡單地說,蘋果支付的行動支付相當於用iPhone或蘋果手錶代替銀行卡。
這使得蘋果支付仍然需要依靠傳統的POS系統,再加上蘋果支付所要求的「快速通行證」的非接觸優勢,進一步提高了POS機的價格,無疑也讓一些小企業望而卻步。更致命的是缺少推手。根據我們以往的經驗,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蘋果支付的最大阻力往往來自收銀員。畢竟,如果他不知道,他會認為POS只能刷卡或插卡,而不是非接觸式支付。
現階段,除了星巴克、麥當勞、肯德基等跨國企業外,當被問及收銀員使用蘋果支付的情況時,很多人常常面無表情地說:「這是什麼?」。當你再次告訴他,雲閃支付不需要插卡,也可能會讓對方成為大敵。在花了很多時間解釋並最終使用之後,也許收銀員會問你,「為什麼不使用支付寶呢?」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蘋果自然需要新的盟友,而事實上,支付寶也有類似的需求。騰訊財富支付10億用戶級微信和QQ兩款全國性社交應用。其市場份額也在逐年增加。面對這樣的攻擊,在疊加轉型升級為數字生活開放平臺的雙重因素影響下,支付寶如何鞏固和擴大用戶規模?答案可能是為用戶提供深度定製的數字生活服務。蘋果支付是蘋果用戶不同於安卓用戶的一種特殊體驗。這對於具有較高商業價值的蘋果用戶留在支付寶顯然意義重大。
當然,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蘋果支付和支付寶的合作代表著前者最終可以使用國內消費者和商家普遍接受的二維碼。但更重要的是,蘋果支付採用了傳統的銀行收款系統,這意味著銀行和發卡機構的市場活動和整合回扣計劃將繼續保留。這可能會給用戶提供羊毛的機會,這可能是蘋果支付在被支付寶推廣後,未來受歡迎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