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與孩子既是一輩子的牽絆,有時也是冤家,最近火爆的青春偶像劇《少年派》中,編劇六六開始聚焦少年的成長與煩惱,劇中穿插了很多值得玩味的教育思考,比如中年老母親與青春期孩子之間的矛盾、如何同孩子談人生,家長如何同孩子一起成長,等等問題。
劇中溫吞的暖男老爸林大為,控制欲和行動力極強的嘮叨老媽王勝男,以及渴望獨立、自由的青春期女孩林妙妙,構成了一個普通的家庭場景,也讓很多網友感同身受,開始對父母、子女多一份理解。
家長也要和孩子一起長大
很多青春期孩子都會抱怨自己的父母不可理喻,相信他們的愛是真的,但煩也是真的。
都說中年婦女的世界沒有自己,只有娃,電視劇中的老母親王勝男把對孩子的依戀化為嘮叨和責備,也帶給女兒林妙妙難以喘息的壓力。
林妙妙問她:「媽,我爸都有自己的業餘愛好,你咋都沒有呢?」眼裡只有寶貝女兒的王勝男不假思索地告訴女兒:「我的愛好就是你,其樂無窮。」接著,她又向女兒開啟苦口婆心的嘮叨模式:「你的事情就是媽的事情,你的年齡小,還不具備獨立自主的能力……」
這就是很多家庭的常態,尤其是以學業為第一的高中時期,孩子們渴望著長大,逃出家庭的束縛,而大人卻還是把他們當孩子,總覺得需要自己的照顧,總覺得離開了自己他們會很無助,但其實無助的是大人自己。
在學校寄宿的林妙妙,一到周末與母親喜相逢,感人的戲碼還沒有5分鐘,便會火星撞地球,相看生厭。
而妙妙的父親更是精闢總結:等到妙妙回學校,兩人又會依依惜別了啊!
這種場景是不是非常熟悉,很多觀眾都驚呼太有代入感了,仿佛回到了高中三年最緊張的時期,見不到媽媽想念,見到了又忍不住發火。
而林妙妙的媽媽王勝男離開娃的日子,真的像魚離開了水,變得魂不守舍。
劇中林妙妙對爸媽說出了一句耐人尋味的話:「你們大人啊,得學會自立,不許總依賴孩子!」
劇中王勝男身上,也映射出中國成千上萬全職媽媽的困境,孩子大了,自己的空虛焦慮無法填補,一下子沒有了寄託,也迷失了生活的方向,無意中丟了自己。
我們常說「可憐天下父母心」,但父母一廂情願地控制孩子,覺得自己在「偉大的付出」,並不在乎孩子的感受,難道不是一種自私嗎?
父親如何同孩子談人生
在林妙妙與母親鬧得很不愉快,想要大學離家越遠越好時,父親林大為給女兒林妙妙做了一道算術題。
林大為在紙上畫了900個格子,人這一輩子按平均壽命75來算,一生也就活900個月,也就這麼多格子。
林大為給林妙妙算了一筆人生帳:「我和你媽媽今年都46歲了,已經活過了552個月,這些日子都沒了,就剩下邊這點了。按照你說的考上大學離家越遠越好,遠到你媽的手夠不著你,那麼你上大學四年,每年也就回家兩趟,一年按三個月算,四年也就陪我們12個小方格。日子不算多,人這一輩子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但一家人朝夕相處的日子,其實並不多。爸爸媽媽都很珍惜,你高三了,與其說是我們陪你,不如說是讓你多陪陪我們。」
林妙妙被嚇到了:「你夠狠!我以為你要跟我講情分,沒想到你在這裡跟我算壽命,真服了你!」
但是顯然她聽進去了,也知道雖然人生很長,但陪伴父母的日子真的不多了。
而林大為的900個人生格子一出來,也得到了網友熱議,很多人都想到了自己的父母,都在計算還有多長時間能夠陪伴父母度過。有的人想到離開的親人,後悔當初沒有時間盡孝。
父母是隔著我們與死亡之間的帘子,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好父母要懂得放手
《少年派》折射的很多教育話題,是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不僅僅是女兒林妙妙在成長,爸爸林大為與媽媽王勝男也在成長,他們就像我們每個人一樣,都是第一次做父母,和第一次做子女,都在學習如何更好的相處,如何成為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而我們要明確的是,真正的教育,不是扼殺孩子的天性,而是如何更好的激發孩子的獨立思考,更好地引導孩子朝著正確的方向努力,家長不能萬事包辦,也不能過於鬆懈。
真正的好父母會更關心孩子的心智成長,而不是只看重學習成績,會成為孩子堅強的依靠,還會懂得適時放手,給孩子更廣闊的空間,更自由的選擇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