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城檔口是很多餐飲人的開店首選。前期投資少,客流聚集,又有品類保護。餐椅公用,不受面積限制,餐具統一管理,不用招聘洗碗人員。深受初次開店的餐飲人喜愛。
美食城檔口該怎麼選址呢?
美食城吸客能力強,理論上來說,貌似選在哪都一樣,但實際上是有跡可循的。
1.看人流。在美食城開店,要知道客流是從哪裡來的。也就是要了解顧客通常在哪個門進來,他的行走動線是怎樣的,這樣才能避免在死角開店。
門口位置人流量大,開店就一定好嗎?
理論上,門口位置在裡外都容易看到,對於品牌傳播來說,一定是好的。但也要考慮到,很多美食城都需要換卡才能消費,換卡位置有的在門口,有的在美食城中央。就顧客的習慣來說,除非他帶有明確的目的,比如只想吃麵過來的,否則,肯定更願意在美食城轉一圈。還有,大家都有一種「估計裡面的更好吃」的心理,因此,門口位置的優勢就被大大削弱了。
但你可能會說了,我看的這家美食城是可以直接掃碼消費的,那在門口開店怎麼樣?店之家認為,這樣就要看你開的店鋪屬於什麼品類了。比如做炸串、烤冷麵等方便帶走的小吃品類,那就非常不錯。而如果你做的是蓋飯這樣的正餐,顧客大部分是要去裡面吃的,就不是很合適了。
除門口外,有的美食城還設有步行梯、直梯或者扶梯,臨近這些位置同樣人流量大。在這裡選址時,同樣具有門口效應。此外,有些商場會為了設備維護,每隔一段時間對扶梯進行上下輪換,這點也要在選址時打聽清楚。關於具體哪個門、哪條路徑流量最好,此處有一個小竅門,就是可以觀察一下外賣小哥的路線,他們選擇的一般最近,人們最愛走。
洗手間門口雖然人流也很大,但是有點常識的都會謹慎選擇,尤其是衛生比較差的美食城。不過,如果衛生間有廣告位的話,可以考慮參與哦!
2.可見性。店之家建議大家在選址時,從不同角度看看你想租的店,看有沒有柱子或者別人的宣傳牌遮擋,能看見的角度越多越好。
3.可接近性。要保證你的檔口位置方便顧客接近。比如,你的店雖然從四面八方都能看到,但是走過去要七拐八拐;或者你做的是湯麵,就一定要考慮檔口和座位之間的距離,畢竟誰都不願意端著易灑的東西走太遠。
4.留意上家撤店原因。當然,檔口選址時大多數情況是好的位置都被佔了,可選的餘地不太大,這樣在有限的位置選擇時,就要留意上一家老闆撤店的原因。可以參考大眾點評等網站的數據,如果是因為個人經營問題,那就可以放心接店,如果是因為品類不受歡迎,那你做相同品類的話就是踩雷了。
選址會遇到什麼問題?
說到踩雷,店之家還得多囉嗦幾句。現在很多招商人員打著什麼幾萬就能開店的幌子吸引了不少老闆,實際上背後水很深。選址前,有以下幾點需要搞清楚:
1.有沒有進場費?進場費過高會增大投入負擔。
2.營業額有沒有保底要求?一般都有保底要求,達不到有清退風險。
3.管理費多少錢、裝修費多少錢?大部分檔口不需要裝修,但也會產生一些類似燈光改造、加裝展示電視等費用。
4.收扣點還是租金?有沒有階梯扣點?現在收扣點的比較普遍,扣點一般20%-35%,部分高流水項目會收階梯扣點,營業額上升扣點下降。
5.有沒有品類保護,同一品類門店限制幾個?大部分正規美食城都有品類保護。
6.外賣流水是否計入營業額扣點?外賣平臺有抽成,流水再計入營業額扣點,雙重抽成最後利潤剩多少?
7.結算周期是多久?一般是月結,周期太長會影響現金流。
上面這些都是在美食城檔口選址時必須搞清楚的問題,大家一定要根據實際情況做好資金預算。最後嘮叨一點,有想在美食城開飲品店的,基本上可以放棄了,飲品店毛利高,又屬於剛需,一般都被美食城自家壟斷了。不過如果你找到一家沒有飲品的美食城,那可就太完美咯!
店之家關於美食城檔口選址的問題就介紹到這裡,如果你對開店有什麼疑問,歡迎給我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