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黃河以北將納入中心城區
13日,濟南市規劃局的負責人面對面答覆濟南市人大代表、濟陽縣住建委副主任王長勝(左一)的議案。本報記者 王媛 攝
濟北新城空間結構圖。 本報記者 王媛 攝
濟南市今年將全面啟動濟北新城總體規劃。13日,濟南市規劃局有關負責人透露,目前《北跨與濟北新城發展戰略研究報告》已經過濟南市規委會研究通過,確定了黃河以北地區為研究範圍,包括濟陽縣、商河縣全域及天橋區桑梓店鎮、大橋鎮,總面積約2250平方公裡。
本報記者 喻雯 王光營 劉雅菲
黃河北目前無法
納入濟南總規劃
13日,在人大代表面復會上,濟南市人大代表、濟陽縣住建委副主任王長勝提出,北跨戰略提出多年,但至今還沒有形成具有法律效力的"北跨"區域城市總體規劃,濟陽縣城的規劃與全市總體規劃還沒有完全融為一體。"建議儘快出臺濟南北跨總體規劃,以高起點、高標準的規劃引領北跨產業發展區的建設。"
對此,濟南市規劃局有關負責人表示,2013年濟南市編制完成了《濟南市北跨與濟北新城發展戰略研究》,戰略研究是北跨規劃出臺前必須要做的工作,但是這個研究目前還不具備法律效力。
"經過大量的前期準備工作,今年將全面啟動濟北新城總體規劃。"該負責人說,根據國務院批覆的《濟南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年)》,濟南中心城區建設用地規模控制在410平方公裡以內。根據相關規劃,目前北部新城區的相關區域並不在410平方公裡以內。"受規模限制,410平方公裡的範圍黃河以南已經飽和。"該負責人說,受用地規模指標的限制,黃河北規劃目前不能納入到濟南城市總體規劃中。
"濟南城市總體規劃一般是15年為一個修編期,目前濟南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已經上報國務院等待批覆。"該負責人說,在批覆之前,規劃部門先做一些前期的準備工作。如果下一輪城市總體規劃中,中心城區建設用地範圍涵蓋了濟北新城,濟北新城總體規劃也自然可以納入到城市總體規劃中。
北跨重點區將成
濟南中心城區
雖然濟北新城總體規劃還未出臺,但是《濟南市北跨與濟北新城發展戰略研究》(以下簡稱戰略研究)目前已經通過濟南市規委會的研究。 記者了解到,"戰略研究"以濟南市黃河以北地區為研究範圍,包括濟陽縣、商河縣全域及天橋區桑梓店鎮、大橋鎮,總面積約2250平方公裡。研究確定了濟南北跨的重點區域,即黃河以北、濟陽縣城以南的範圍,未來將成為濟南中心城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根據研究範圍,規劃部門又對北部新城區的規劃範圍做了明確。綜合考慮與黃河以南濟南中心城區的聯繫、黃河行洪區的影響、現狀主要交通幹線的走向、已有重大項目布局及用地建設適宜性評價等因素,確定新城區的規劃控制範圍主要為沿黃河西南--東北走向的帶狀區域。
北部到濟陽縣城規劃區控制邊界,向南向東到達黃河沿岸,西至市域行政邊界,西北到孫耿-濟陽公路。新城區主要包括現狀鵲山龍湖地區、濟南化工產業園區、濟陽縣城、崔寨、濟陽鎮用地及孫耿鎮部分用地。
濟北新城未來
達100萬人規模
今年將啟動濟北新城總體規劃。目前的戰略研究中,對此是如何定位的?
戰略研究指出,根據前期對自然承載能力的分析,預測黃河北地區整體人口容量為180萬人,考慮到濟北新城在產業發展及生活服務方面的絕對優勢,預測可吸引約55%的人口,即遠景人口規模約為100萬人。
用地選擇上,新城方案建設用地面積約110平方公裡,人均建設用地110平方米。
在發展定位上,濟北新城定義為產業轉型升級先導區、交通樞紐經濟示範區、全程跨越發展引擎區、濟北優質生活領域區。以新材料研發和生產、旅遊康體休閒產業為龍頭,以綜合交通樞紐經濟為支撐,設發展集團公共服務、生活居住、商業文娛為一體的現代化新城。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81695000,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
@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