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正是現在
隨著紐約疫情發展的減緩、沉寂了一段時間的紐約華埠也開始慢慢的「活過來」開始一點點的恢復往日的繁榮!
新商機
目前,紐約不少華人超市員工、餐館業者和網約車司機等都開始復工,並在工作崗位上裝設能有效隔離病毒的透明防護板。
對此,紐約法拉盛華商者陳先生表示,市面上的防護板已開始供不應求,工廠將優先為警局、診所、餐館等製作防護板,預計此波新需求會一直持續到年底。
陳先生說紐約州州長科莫日前要求商家、教育界研討復工需要的防疫準備,這讓防護板需求量大增,「除了開始復工的華人超市業者外,許多餐館和診所也將在5月底重開」。
他說,不少商家已提前訂購防護板,確保店面重開後能顧及消費者與員工的安全。
不過陳先生也表示,由於美東地區防護板材料多從中國進口,最後一批原料已全數售空,市面上防護板已供不應求,「廠商也預計未來三個月都很難拿到貨源」。
自己有的材料約可製成上千片防護板,因當前人力不足,每日加班趕工,優先為市警、醫療人員等一線防疫供貨。
中餐廳的免費午餐
紐約曼哈頓華埠「46號美食店」老闆陳先生和在華埠出生長大的華裔二代、經理莫先生與志願者們一周7天風雨無阻在店門前派送免費午餐盒飯,為耆老等有需要的社區民眾送上一份熱飯、一杯熱湯。
6日中午之時,陳先生和兩位志願者在店裡分裝飯盒,忙得不亦樂乎,一份份熱騰騰的骨頭湯配西洋菜裝在飯盒裡,裝進塑膠袋再配上紙巾和叉子,就是一份免費午餐飯盒,並再附贈一杯夏枯草茶。
同事們忙碌準備餐食的同時,莫先生坐鎮店中,照顧店裡的來客,讓同事們沒有後顧之憂。當日菜式的火腿是一位住在長島的顧客所贈,為領取免費午餐飯盒的民眾加餐。
陳先生表示,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華埠遭受巨大衝擊,往日熙熙攘攘的街頭連一個行人都沒有。從3月20日起,「46號美食店」開始推出3美元一份的低價午餐並提供送餐上門服務,後來在各方幫助下,通過贊助商,得以從4月20日起發放完全免費的午餐飯盒。
派發午餐飯盒的數量從最開始的100多盒到150盒,再到現在的200多盒,陳先生一人買菜、做菜、採購餐盒,並非廚師出身的他被大家親切地稱為「盒飯大王」。他笑言,除了店門前的免費派送,並視需要向醫院和老人中心送餐,最高記錄是他一個人一天之內做好並送出了625份餐食,連自己都為自身的「廚藝」感到驚訝。
車水馬龍、好不熱鬧
儘管紐約新冠肺炎感染人數仍不斷在增加,但布碌侖(布魯克林)華社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商家重新開門營業,6日布碌侖8大道奶茶店門口甚至出現大排長龍買奶茶情況;各開業商家表示,會積極採取各種防疫措施。
當日雖然陰雨綿綿,但是布碌侖8大道不少華裔經營商鋪已經重開,顧客也源源不斷,街道上也開始車水馬龍。
其中以60街至56街最為熱鬧,一半以上的商鋪已經開始營業,街邊水果和蔬菜小販吆喝聲也不斷。
除了超市、水產店外,中藥材店、手機店、餐館、服裝店也都陸續恢復營業,尤其是8大道交59街的奶茶店,門口開始出現排隊情況,購買一杯奶茶竟然要等待近半小時。
除了僅收信用卡外,該家奶茶店也更改了店內格局,將收銀臺推至店門口,並安裝整面隔離板。
只有在奶茶製作完畢,需要打開抽拉式窗將奶茶遞給顧客,其餘時間店內員工和外界不會有任何接觸。一旁的藥店雖然也重新營業,但拒絕顧客進入店內,門口貼著告示寫著「拿藥請敲門,報出生日、姓名後在門口稍等片刻,或者出去走走再回來。」
其他商鋪也都張貼著必須戴著口罩進入的告示,店內的員工全副武裝,口罩、防護罩、防護衣一樣不缺。
華人超市全開
在4月29日位於賓臣墟區的新世界超市重開後,華商雲集的86街上的一些華人超市也陸續恢復營業。
5日,該街上的金城和甌江兩家華人超市重新開門迎客,當天因店家採取了限制人數的措施,顧客還要在門前排隊。
到了6日,位於86街交25大道的新興超市也恢復了營業。記者中午時分前去查看,發現門前沒人排隊,隨到隨進。
進了店內,顧客也不多,有華人和其他族裔顧客在裡面採購,米、面、水果、蔬菜、蛋奶、肉類、調料、海鮮等等一應俱全,且供應充足。
在顧客結帳的收銀處,該超市也做了改變,為收銀員增加了三面環繞的隔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