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模妞妞網絡事件:有條件的母愛 讓人憤怒和困惑

2020-12-20 網易親子

(原標題:童模妞妞網絡事件:有條件的母愛,讓人憤怒和困惑)



最近,許多人在疼惜一個可愛漂亮的3歲小女孩——妞妞。因為做童模,拍攝時出了一點小狀況,媽媽氣得飛起一腳踢向女兒,這個瞬間被人拍成視頻放在了網上。

網友們異常氣憤,「一邊靠女兒賺錢,一邊隨時上腳教訓。太過分了!」妞妞媽媽覺得委屈,又迫於壓力向公眾解釋說,妞妞是親生女兒,平時關愛有加,不會虐待。

為了證明媽媽對這個女孩不好,網友繼續上傳了以前偶然拍攝到的妞妞媽媽「教訓」妞妞的畫面。這場口水仗在各方力量的推動下持續進行。

看著媒體採訪的視頻中,妞妞甜甜地依偎在媽媽懷裡的樣子,和其他被母親疼愛的小女孩毫無二致。妞妞媽媽說自己親生的孩子,怎麼會不愛,就像生活中會打罵孩子也會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關愛孩子的媽媽一樣。只是令人迷惑和難過的是,在這個視頻裡,妞妞告訴記者,自己並不喜歡拍攝,也不喜歡穿那些新衣服,而人們更是對妞妞媽媽揚起的手、指著孩子的衣架、飛起的腳記憶尤深。

是虐待嗎?是愛嗎?這種感覺,就像毛不易的歌曲《無問》裡寫的一樣矛盾:

你問風為什麼託著候鳥飛翔,

卻又吹得讓他慌張。

你問雨為什麼滋養萬物生長,

卻也溼透他的衣裳。

相信對於每一個正常的媽媽來說,生下一個可愛漂亮的孩子都會疼愛有加。只是,當這個孩子放在了與金錢、情緒、疲勞相對應的天平另一端,如何愛這個孩子,就變得困難和具有挑戰性。

根據一些描述童模工作情況的資料顯示,做童模收入頗豐,一些父母甚至因此辭職,做孩子的經紀人。但是,錢從來不會好賺,做童模就像其他模特一樣,工作壓力非常大。一位接受採訪的童模媽媽告訴記者,她的孩子今年5歲,已經月入過萬,孩子在2歲10個月開始接受模特訓練,平日各種拍攝的訂單頗多。這位媽媽表示,做童模,除了要長得好看,還得脾氣好,因為工作量很大,一定要能堅持,願意聽話,能馬上領悟攝影師的要求。每次拍攝都要提前化妝、試衣、根據客戶需求拍不同姿勢。她的孩子曾經一個上午連續拍了60套衣服,而每一套衣服又要分別拍攝正面、側面和背面,工作量很大。這哪裡是一個3-5歲的兒童可以承受的呢?當其他孩子還在自由自在地玩遊戲、走路累了還要撒嬌讓爸爸媽媽背的時候,這些童模已經像一個大人一樣,連續幾個小時按照要求擺弄和被擺弄自己的身體,忍受無聊枯燥、身體的酸痛和來自大人的高壓。如果沒有這些來自父母的懲罰、警告以及勸說和賄賂,很難想像這些小孩子是如何忍受這份工作帶來的壓力。

童模生涯,將父母與孩子之間有條件的愛這一部分無限地強調了出來——這哪裡是孩子,這就是賺錢的工具。被當作賺錢工具使用的小女孩,在媽媽心中仍然是被疼愛的孩子。媽媽愛你,但是你要夠乖,要夠聽話,要夠忍耐,要表現得好,否則你就不是好孩子,我會懲罰你。這就是母愛的條件。

有條件的愛是很難真正滋養一個孩子的成長的。「在心理諮詢中,我們會遇到一些社會功能良好的人,他們表示自己很抑鬱、孤獨,覺得生活毫無意義,希望能做真實的自己,但是卻不知道真正的自己是什麼樣的。」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橙子說,這樣的孩子是因為長時間生活在有條件的愛裡,童年感受不到來自父母的理解和同情,父母的對待讓孩子覺得自己的需要沒有別人的需要重要,或者覺得真實的自己是不會被人喜歡和欣賞的,他們要表現完美,要滿足別人的需要,這樣才會有安全感。「許多人終其一生都在尋找認同和肯定,卻總也找不到。這是因為他們感受到的父母之愛,是有條件的。」

妞妞正處於3歲這個兒童發展的關鍵期。在知名心理學家瑪格麗特·馬勒看來,一個孩子在這個階段正處於逐漸恆定母親形象的階段,這個母親的形象最終影響了孩子認識自己和看待世界。足夠好的母親要讓孩子覺得身心舒適、自由自在,她接納孩子的依賴,也允許孩子成為她自己。媽媽愛你,不是因為你長得漂亮、能掙錢、說話可愛,不是因為你能滿足爸爸媽媽的需要,無論是面子還是金錢,不是因為你拍照時脾氣好、能迅速領會攝影師叔叔阿姨的意圖,不是因為你堅持拍攝到晚上10點鐘,而是因為你這個人是獨一無二的生命。充分的認可,意味著即使你有些做法、有些態度是我不接受的,但是我仍然認為你是一個值得珍惜的人,這在任何條件下都不會改變;無條件的愛,意味著在我的心裡,你永遠可以得到支持和鼓勵。只有這樣的母親,才會讓一個人在心底形成一種堅定的信念:無論怎樣,都有人會接受我、鼓勵我和支持我。

沒有體會過這樣無條件的愛和充分的認可,二十年後,就算美如天仙、賺錢像天天中彩票,內心又會怎麼看待自己和這個世界呢?

本文來源:澎湃新聞 責任編輯:王一土_NBJS7909

相關焦點

  • 童模妞妞網絡事件:有條件的母愛,讓人憤怒和困惑
    童模妞妞網絡事件:有條件的母愛,讓人憤怒和困惑 澎湃新聞記者 尹琳 2019-04-12 13:35 來源:澎湃新聞
  • 納瓦羅「困惑」了:美國人的憤怒為何不轉向中國
    他在接受福克斯新聞採訪時稱自己感到「困惑」:為什麼美國民眾不將怒火發洩到中國頭上,反而責怪同胞呢?不過,如此荒腔走板的發言,即便在持保守派立場的福克斯新聞下,也引來讀者的諸多批評。隨後,當主持人比爾·海默向納瓦羅詢問,美國衛生部長阿扎前往臺灣,是想釋放什麼信息時,納瓦羅沒有回答這一問題,反而又開始胡攪蠻纏:「8個月之後,這件事仍讓我感到很困惑。我們都知道,中國用這種病毒『感染』了美國,然而我們的社會仍看起來很分裂,互相對抗。(民眾)所有對疫情的憤怒,並沒有指向中國,而是發洩在(美國社會中)其他身上。」
  • 手機沒有網絡,微信和支付寶也可以進行支付,但是有條件!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網絡的普及,手機已經逐漸取代了我們生活中很多事物。購物,通過手機可以包郵送到家;買票,可以通過手機輕鬆搶到票;吃喝玩樂,可以通過手機快捷完成支付。這些我們都得感謝馬雲,是他帶動了電子商務的發展和推動了中國數字經濟的誕生與繁榮,讓我們購物、支付更加便捷。
  • 對日本人買春事件 憤怒的同時要理智
    憤怒不是沒有道理的。對於中國人來說,「9.18」是不可以忘卻的日子。然而,恰恰在這一段時間裡,曾經給中國人民造成難以言狀之苦難的日本民族中的某些人卻成群結隊地來到中國,行為不端,有傷大雅。這是應該遭到譴責的。  不過,憤怒歸憤怒,理智不可少,從某種意義上說,理智更重要。
  • 《鋼琴教師》:現實版「母愛的羈絆」,演繹窒息母愛下的變態人生
    我們今天要講的電影,就是現實版「母愛的羈絆」,影片中女兒的種種隱秘且扭曲的心理,都跟母親密不透風且專制的愛,脫不了干係。下面我將用書中相關理論,來深度解讀該影片,來看看扭曲的母愛是如何一步步將人摧毀的。
  • 鴨媽媽為小鴨報仇,這是母親的憤怒,它告訴我們:有種無私叫母愛
    母親生養孩子的確是很辛苦,她們一心一意為了孩子付出,可以說媽媽們身上散發出的母愛的光輝真的很偉大。母愛的偉大,無關物種任何母親對孩子的愛都是偉大無私的,當然,任何物種也是。鴨媽媽的憤怒情緒實在是很強烈,以至於海鷗用盡全力掙扎也沒有能飛走,最後被溺死在水中,鴨媽媽最終也替小鴨子報了仇。網友的評論也確實表達出一個道理:女子雖弱,為母則剛。只有真正做了母親的人才會明白為什麼母愛是偉大的,那種對孩子無條件的愛是真的可以為了他們付出一切。
  • 推薦十部關於偉大母愛的電影,每一部都是滿滿的母愛!
    母愛是世上最偉大的愛,是無私和偉大,也是文學作品和影視作品中的常見題材。下面大家一起看一下十部滿滿都是愛的母愛電影。1·《中國媽媽》《中國媽媽》是1995年上映的中國劇情電影,由黃健中執導,李克純,馬明威等主演。
  • 母愛讓人窒息,孩子為反抗押上人生,這部電影的母子關係讓人警醒
    歌頌母愛無私的電影有過太多,但反思家庭中母親和孩子之間關係的國產電影,則相對稀少,近日在視頻平臺上線的電影《春潮》就是其中一部。電影《春潮》通過郭建波(郝蕾飾)、郭建波的媽媽紀明嵐(金燕玲飾),郭建波的女兒郭婉婷三代人的互動,描摹出的都是現實生活中的小事,但也正是這種幾乎發生在每個人身邊的小事,才會讓人在電影之後讓人警醒,更加深刻地去思考母親和孩子之間的關係。在這個三代人的家庭之中,斥責和沉默,強勢的控制和無聲的反抗幾乎成為了唯一的溝通方式。
  • 湖南1男子砍死堂弟砍傷妻子,這些『真相』令人憤怒!
    實事隨感|網絡的時代,我們一直在探索真相的路上,真相到底是什麼?作為一個新媒體人,說實話很多時候我是困惑的,畢竟許多事情我們無法親眼所見,不過是看著網絡上的一些媒體機構或者網際網路達人轉發些不盡完善的視頻加以解說而已。這樣的事件,該不該相信?
  • 「覺得他是鬼不是人」母親餵奶時摔死親生兒子,荒唐理由令人憤怒
    本文由母嬰育兒寶原創,版權所有,侵權必究生活中,我們常常歌頌母愛,在大多數人眼中,母親是世上最深愛孩子的人,當危險來臨,母親捨身護子的例子不在少數,這是一種出於本能的保護和犧牲。然而凡事總有例外,也有一些母親並沒有一顆強大而柔軟的愛子之心,她們用自己的無知和狠辣,親手將自己的孩子推進了深淵……「覺得他是鬼不是人!」母親餵奶時親手摔死兒子,理由令人憤怒在雲南曲靖,一名寶媽在醫院裡順利誕下了二胎,小兒子很健康,全家人都很欣慰。
  • 在杭州下城區又發生了一起事件,引起了人們的憤怒和無助
    在杭州下城區發生了一起由憤怒引起的事件。事件是母親血壓上升到260,救護車無法下樓,男子衝進路障。讓我們一起來知道事件。姓顧的人是下城區京都苑社區的所有者。他們做過母親手術,患有高血壓、心臟病和其他疾病。4月24日晚,由於母親高血壓,他急忙給母親服用降壓藥,然後叫了救護車,兒子則打電話保安來幫忙挪車。結果,當救護車趕到時,仍然有一輛車擋不住路,顧先生立刻生氣了。此外,還有三次救護車進不來,顧先生非常生氣,他撿起磚頭,在路上狠狠砸在私家車上。
  • 《燭光裡的媽媽》詞作者李春利新書:反思「中國式母愛」
    原標題:李春利新書反思「中國式母愛」 孩子要不要出國?要不要參加各種競賽?在「拼爹」「拼媽」的社會焦慮中,很多家長都在困惑什麼才是最好的愛。最近面世的新書《不別離,我把世界都給你》中,一位母親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 福建:加快5G網絡建設 逐步向有條件的縣(市)、鄉(鎮)延伸覆蓋
    摘要 【福建:加快5G網絡建設 逐步向有條件的縣(市)、鄉(鎮)延伸覆蓋】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官方微信號8月14日發布《關於印發福建省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的通知》,通知明確,加快建設「5G+寬帶」雙千兆網絡。
  • 早期轟動全服的「穿越裝備」事件,憤怒戒指的來源跟此事也有關!
    傳奇早期的伺服器破損程度是很多人都無法想像的,早期的卡頓和BUG現象也都跟伺服器有關。因為這樣甚至在當時鬧出了許多轟動全服的BUG事件,而且早期只出現過一次的神器憤怒戒指也是跟此事有關。早期傳奇的伺服器如果放在現在基本就已成為了外掛攻擊的日常對象,就算是在早期運行的時候被玩家惡意修改的事情也從未間斷過。
  • 憤怒!廣東揭陽發生一起惡性事件,犯罪嫌疑人已被抓獲,畫面曝光
    現在社會競爭壓力大,很多人常年在外奔波,久而久之心中負面情緒增多,在得不到有效釋放後,做出一些令人憤怒的行為。12月20日在廣東揭陽就發生一起惡性事件,現場情況令人憤怒。據有關媒體爆料,在榕城區梅東大橋上發生一起惡性事件,現場一名男子手中拿著一把砍刀對路過的車輛進行攔截,並且不斷揮動手中的砍刀打砸車輛,男子後面同樣跟著一名手握砍刀的男子,現場車輛通行緩慢,有司機被砍傷。
  • 網絡流行語科普時間到 出離憤怒什麼意思什麼梗?
    網絡流行語科普時間到 出離憤怒什麼意思什麼梗?時間:2019-11-20 15:27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網絡流行語科普時間到 出離憤怒什麼意思什麼梗? 意思是:非常憤怒、憤怒到 。
  • 小學生作文,《母愛》
    兒子上小學四年級,剛剛學習完《麻雀》這一課,寫了一篇關於母愛的作文,不當之處我給他修改了下,下面是正文:母愛但丁說過,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就是母親的呼喚。這是但丁心中的母愛,那麼我心中的母愛是怎麼樣的呢?記得去年的一個夏夜,我發起了高燒,媽媽忙起床給我拿藥,讓我服下。然後又用毛巾給我冷敷額頭。
  • 歷史上母愛典故,第一位母愛永恆,最後這位母愛偉大子孫卻不孝
    在中國的歷史中有很多關於母愛的典故,「百行孝為先」的思想注入了中國人的血液裡,今天小編給大家聊聊古代歷史上母愛典故,第一位母愛永恆,最後這位母愛偉大子孫卻不孝1.孟母三遷小孟子小時候和其它的小朋友們都是很調皮的,作家長的都知道孩子調皮有時候真是沒辦法,用說教或者教訓的方式也是很難改變的。然而孟母是一位知性又有智慧的母親,她嘗試這去改變小孟子的周圍環境,讓他在好的環境裡潛移默化的去成長。
  • 星巴克 VS 央視:憤怒的情緒最容易在微博上傳播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軟體開發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先進網絡分析研究小組(Group of Advanced Network Analysis,GANA)通過對微博的情感分類和波動分析,研究各種情緒在社交網絡上的傳播機制。結果發現:憤怒情緒的相關性最大。也就是說,如果你的微博好友發了一條洩憤的微博,你也更容易跟著憤怒起來。這表明,憤怒情緒更易在社交網絡中傳播。
  • 《行屍走肉》:母愛的光輝
    讓我轉變的原因,源於我對美劇《行屍走肉》中關於母愛的解讀。災難降臨人間,生存面對考驗,末世改變一切,母愛卻始終不變。詮釋母愛的方法有千萬種,不論好壞,都源於愛。洛莉、卡羅爾(卡媽)、阿爾法,她們在殘酷的末世,身為人母的她們,散發出了各自的母愛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