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鳳凰網讀書)
書名:反語
ISBN:9787300138534
著者:林沛理
出版時間:2011年8月
定價:36.00元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作者簡介
林沛理,香港資深文化評論人,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副總編輯。《亞洲周刊》、《信報》、《明報》及《南方都市報》專欄作家,香港電臺個人意見節目《講東講西》嘉賓主持。著有《影像的邏輯與思維》、《香港,你還剩下多少》、《能說「不」的秘密》、《破謬.思維》、《精彩的偏見》、《英文玩家》及《OnceaHero》。
內容簡介
本書為香港著名評論家林沛理雜文集,分為五部分,談及香港、政治、經濟、民主、教育、80後、媒體、電影、文化名人、明星等。文章風格獨特,邏輯嚴明,持之以據,主旨鮮明,論述簡潔有力。
編輯推薦
林沛理博覽西哲經典,出版多本評論集、評論作品都是一種智力探索,無畏現實的利害,瀟灑地遊走於政治、普及文化、嚴肅文學之間。可與本雅明和蘇珊·桑塔格相提並論。
毫無疑問,林沛理是那種非常容易得罪人的人。作為一個堅持冷靜判斷、客觀思考和質疑精神的評論家、權威人士,首先提出的口號就是「質疑權威」,進而鼓勵大家「通過樹立自己的標準、培植自己的觀點」,最終成為權威。在他看來,於這個信息爆炸、觀點肆虐橫行的時代,只有穩住自己的陣腳,才能真正談及創意。
林沛理有一種堅持的勇氣,更重要的,是他從西方學術和文化傳統中學會了理性批判,以及在深思熟慮之後提出異議。在林沛理的心目中,知識就是尋找和發掘真相的裝備。林沛理得罪人的胃口,其實就是他追求真相的熱情。
在香港的藝術和文化批評界,林沛理是一位獨特人物。身處現代前沿而不乏歷史的眼光和認識,既完全置身香港,又有開闊的國際視野,在這追逐新潮、講究時尚的地方,卻堅守理性,發表獨立特性的見解,文風明晰平實,文筆犀利而不尖刻,這就是林沛理作為批評家的意義和價值。
名家推薦
林沛理一直是一個說話「帶骨」的人。廣東話「帶骨」就是話中帶刺,永遠用一種批評的角度。我希望,他這本書,能夠帶給大家一種衝擊,因為那種「帶骨」的表達,其實是需要很深厚的功力的。--閭丘露薇
在香港文化界﹐林沛理自成一派﹐卓立獨行﹐很有自己的一套。以《反語》月旦文章,需要有交手對象﹐他幾乎跟我所有尊敬的前輩都曾交手﹐可見其勇氣。在重視讀者詮釋的社會,真正與文本對話的,往往是讀者而非作者。我們都在光影中瞻前顧後,林沛理卻能樂在光影,不止自我陶醉,更令讀者都沉醉起來了。--沈旭暉
香港少數的文化精英。--羅大佑
除了林沛理,實在想不到香港有另一個作者,可以同樣精彩地寫李安怎樣出賣張愛玲。--《亞洲周刊》
林沛理是香港少有敢於批評龍應臺的評論家。--張翠容(記者、作家)
香港罕見具批判力的評論家。--李歐梵
林沛理是目前香港少數能不跟隨潮流,有自己看法又能對事直言不諱的作者。反權威容易、佔一塊道德高地容易、跟隨大眾言談起鬨更容易,但願意每個問題都有自己的思考,不連群結黨、不怕提出即使是少數人的意見,卻需要勇氣、需要有修養而來的自信。--也斯(香港嶺南大學中文系比較文學講座教授)
過去幾年,每星期讀林沛理的評論文章,每篇都要慢慢咀嚼……怎樣成為一個對得住自己和他人的評論家……要讀林沛理的文章。--蔡東豪(香港著名作家)
在我看過的評論裡面,他的評價最精彩。我沒有辦法達到他那樣的高度,這一位文化觀察家就是林沛理。--何亮亮(鳳凰衛視《時事亮亮點》主持)
林沛理註定要在他口中這個有嚴重學習障礙的山海關,年中午休地寂寞守望。……我會拿出林氏的溫馨提示作為營養棒咀嚼。兩屆花甲之年,活在這裡,還得重新學習做人。--甘國亮(創作人)
在暗淡窒息的香港評論界,幸有林沛理一夫當關凜風抵雨的吭歌高唱!--彭志銘(次文化堂社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