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孫同學微遊榆陽第十七站—四館一中心:觀文化展館感歷史變遷

2020-08-28 榆林新媒體


歲月承載濃鬱,場館盡藏經典

如果想要真正了解一座城市就去當地博物館走走吧那是一座城市的靈魂所在在那裡可以穿過時空

俯瞰歷史風雨,並與之對話


回首往昔,歷史的長河

如今匯聚於城市一隅

保存在玻璃櫃之中、牆壁之上

每天默然傾聽著世人的讚美之辭

迎接著遊客好奇的目光與閃爍的鏡頭

看著往來的人群與匆忙的腳步

不禁遙想那些屬於歷史的印記



這些歷經歲月洗禮的物品

只有真正了解歷史,細細品味

才能慢慢接觸到它原有的面目

使其重新綻放芳華

散發出久遠濃鬱的氣息

然後靜靜地流通在時光之中



今天,孫同學將帶您走進

『夫子廟「四館一中心」』

一起去見證古城榆林的歷史變遷

品味陝北文化的魅力



01


走出家鄉的榆林人

山川秀麗,人文薈萃。榆林人傑地靈,文化底蘊深厚。黃天厚土,養育出毓秀精靈,勾勒出人間萬象。演繹天地風雲,書寫時代篇章,謳歌美好生活,展現多姿多彩。

他們是時代的見證者,也是偉大的記錄者,他們用如椽巨筆和最美樂符,奏響著鼓舞榆林再創輝煌的最強音。

「樹高百丈連著根,水流千裡終有源。」他們,是奮鬥在外的榆林人,但榆林,是故土,更是他們的根。

當踏進展館時,一張張照片映入眼帘,不禁讓人心生沉默,我們羨慕他們可以被世人所熟識,可是又有誰知道在那廣闊的天地中,是他們留下一串串艱辛的腳印,是他們流下了一滴滴辛勞的汗水,是他們創造了一段段流傳千古的佳話……他們的故事將化作鮮活厚重的力量,激勵著後代們不斷向前,努力奮進。


02


陝北民俗博物館


時光,如彈指揮間,仿若歲月的輪迴,進入「陝北民俗博物館」之後,眼前的場景讓人不由身心一震。

從翻地的鋤頭到鮮豔的刺繡、從質樸的方言到熱鬧的秧歌、從精美的石雕到多變的剪紙、從老榆林到新中國成立、從72行手工產品到代表社會發展的器物通通在展館裡一一展示……這是包含了多少不同年代人們的回憶,這一切地一切仿佛都在靜靜地訴說著榆林的過往。

每一種工藝都代表了匠心的堅守,每一道工序都彰顯著歷史文化的傳承。這不僅代表了榆林文化多元的融合,更體現出時代發展的深深烙印,領略陝北文化的魅力,這處打卡地必不可少。


03


陝北紅色展品陳列館

榆林是一塊紅色的土地,是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見證地,走進「陝北紅色展品陳列館」中,目光所及猶如一幅巨型史料捲軸鋪展開來,陝北革命歷史的記憶被慢慢撥開。

展館內豐富詳實的歷史資料、形式多樣的實物展品、飽經風霜的書籍資料及精心製作的影片宣講,均以鮮活新穎的呈現方式,真實再現了歷史場景,將人拉回到那波瀾壯闊的崢嶸歲月。

歲月悠悠,潮起潮落。歷史,是過去與現在的橋梁,我們應銘記紅色光輝革命歷史,傳承紅色基因,品讀紅色書籍,收藏紅色記憶,將紅色精神繼續傳承發揚!


04


古代碑刻藝術博物館

歷史縱然遠去,滄桑碑石猶存。「碑刻」作為一種傳統而古老的藝術,具有獨特的文史資料價值、審美價值、實用價值,是我國古代燦爛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碑刻」看似兩個生硬的漢字,似乎與現代生活毫無相關,只是靜靜躺在博物館裡,記載著它曾度過的歷史,但它卻在弘揚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

歲月不語,唯石能言。走進「古代碑刻博物館」,從北魏、隋唐至近代百餘塊碑刻,都鐫刻著歲月的滄桑,這些見證了歷史的碑刻,值得細細欣賞、領略、品味和解讀它們不同尋常、歷久彌堅的韻味。


05


榆陽區文化藝術中心

離開「古代碑刻藝術博物館」之後,走進「榆陽區文化藝術中心」,穿過一條掛滿畫作、書法的長廊,讓人仿佛置身時空隧道一般。

生機勃勃的山水畫、栩栩如生的花鳥畫、筆墨橫姿的楷書、遒勁有力的隸書、古色古香的篆書、還有攝影展,一切的一切,無一不展現著藝術的獨特魅力。

魯迅曾說:「中國的書法藝術是東方的明珠瑰寶,它不是詩卻有詩的韻味,它不是畫卻有畫的美感,它不是舞卻有舞的節奏,它不是歌卻有歌的旋律。」在鬧市中,尋一片靜心之地,沉浸在文化和藝術的殿堂,盡情領略藝術魅力,感受文化力量。


人生海海,不過百年耳。

風雨過後,歷史中的花朵早已凋落成泥。

唯有舊時建築房屋、民俗經典、文字雕刻、詩詞篇章、革命精神……可供後人誦讀品味,永不漫漶。

若得閒,在「夫子廟四館一中心」去尋找那屬於歷史的秘鑰吧。

孫同學的腳步仍在繼續……


小貼士

地址:榆林市榆陽區賈盤石巷與長城南路交叉口東北100米

路線:榆林汽車站客運北站—迎賓大道—長城北路—靈秀街—新樓下巷—榆林市夫子廟商業步行街

開放時間:每周二至周日

冬季:09:00—17:00(16:30停止入館)

夏季:09:00—18:00(17:30停止入館)

註:請大家攜帶身份證入館,並文明參觀。

相關焦點

  • 跟著孫同學微遊榆陽 第七站 白舍牛灘——遊美麗鄉村,品田園風韻
    厭倦了城市的喧囂期待一方寧靜跟著孫同學一起來白舍牛灘吧這裡沒有步履匆匆沒有喧囂浮躁有的只是湛藍的天空靜謐的環境還有詩和遠方在白舍牛灘的鄉野田園裡,一幅幅別開生面的自然美景,寫滿了人間最委婉的人文風情,給塞北的榆林大地上增添了一顆璀璨明珠,是一個全新的農牧文化田園美麗鄉村。夏天的風正暖暖的吹過,騎一輛觀光自行車,獨自徜徉在童話的世界裡。漫步在田園之中,嗅花草芬芳,品自然風韻。
  • 跟著孫同學微遊榆陽 第十三站-懸空寺:紅雲繞山間,古寺半空懸
    時光如水,過往又匆匆歲月斑駁了痕跡這一站跟著孫同學來到懸空寺感受佇立千年的時光傾聽講述久遠的往事在河神廟不遠處,一座寫著「紅雲勝境」四個大字的牌樓映入眼帘進入寺院,廟宇與崖壁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有一種與世無爭的低調感,清幽之境,結構巧妙,院內瀰漫著濃濃的香火味。
  • 跟著孫同學微遊榆陽 第十四站—府城隍廟:古寺禪音長 悠悠越百年
    今天,跟著孫同學的腳步讓我們一起走進悠悠古寺而按民間傳統,唯歷史上做出重大貢獻,生前受百姓及將士愛戴與擁護者才有可能成為城隍神,並且有著級別體系如都城隍、府城隍、縣城隍等。「賞迴廊通幽人傑地靈,觀玉宇瓊宮鬼斧神工
  • 跟著孫同學微遊榆陽 第六站 麻黃梁——鬼斧神工下的人間奇景
    每一段豐富多彩的旅行都是抓住生活的每一朵浪花然後在回憶裡串成最美的記憶照耀日後荒蕪的歲月踏遍千山萬水,邂逅無數風景我懂得了旅行的意義跟著孫同學即便身體不能在路上心靈也可以隨之去遠航帶你去領略壯闊的美景當我站在這片黃土地上,風輕輕從耳邊拂過,我不禁熱淚盈眶,麻黃梁不僅擁有著大自然的魅力,也富有著神秘的色彩。@崔凌峰旅行的奇妙之處就在於當你以為錯過了什麼,卻在不經意間得到了另一份美好!
  • 跟著孫同學微遊榆陽 第九站 木華黎墓:一個埋葬英雄的地方
    空山蒼翠,綠野彌望歲月的時光裡有太多的故事滄桑的背後還有更多的神秘今天跟著孫同學一起去探訪一個埋葬英雄的地方——木華黎墓鐵木真的驍勇善戰忽必烈的英明神武嘎達梅林的有勇有謀……歷史上有太多的蒙古英雄深入人心讓人心生敬佩其中也包括攻金統帥木華黎
  • 武漢展館|聽歷史回聲,感楚文化精髓
    門票:遊客可憑本人二代身份證,通過湖北省博物館微信號在線預約入館,門票及中文講解服務,持港澳臺通行證、軍官證、學生證等其他證件遊客,暫不支持網上預約。️入館預約流程:每日入館人流量進行限流。8月31日以前,每日限額8000人,其中網上預約限額5000人,未預約人工通道限額3000人;從8月31日開始,每日限額1萬人,遊客入館實行全預約,不再接待散客。
  • 跟著孫同學微遊榆陽 第十一站——鎮川陳家坡:尋回一抹鄉愁
    當這些元素集合在一起便是夏天納涼休閒的絕佳選擇快跟著孫同學一起陝北風味的裝飾,磨盤、碾盤、石頭藝術展現出的鄉村之美別有情調,「厚德載物」四個大字站在橋上,我和山水便成了朋友,波光粼粼的湖面裡倒映著連綿的山巒,我好似置身在一幅山水畫中。
  • 鹽山慶雲鎮歷史文化展館揭牌
    古街道「鳴珂街改造工程」開工建設本報訊(記者齊斐斐通訊員趙悅帆)10月10日,鹽山縣第一個鄉鎮歷史文化展館——慶雲鎮歷史文化館舉行開館揭牌暨《卿雲慶雲》圖書發放儀式。同日,慶雲鎮「鳴珂街改造工程」開工興建。「慶雲歷史文化展」分為九個部分:引言、慶雲簡介、古城文化、名人文化、詩詞文化、民間文化、紅色文化、未來發展、結束語。
  • 跟著孫同學微遊榆陽 第十五站—河濱公園 清風拂垂柳,人在畫中遊
    暖陽沐浴日光舒綠樹陰濃夏日長給自己淺淺的半日時光跟著孫同學一起去逛河濱公園傾聽鳥語花香感受河畔微風站在公園的堤岸從南走到北或從北走到南,在公園之中,每一處都有每一處的意境,每一處都有每一處的精彩,無論是歷史文化休閒區
  • 國家博物館改革開放四十年展覽可網上觀展 附3D展館入口
    (結束時間暫未公布)  開放時間:周一至周日8:30-18:00(16:30停止入場,有特殊活動安排時除外)  展覽門票:免費,無紙質門票  展覽內容:  展覽的主體部分為六個內容展區,分別是開篇視頻《偉大的變革》和《壯美篇章》《關鍵抉擇》《歷史巨變
  • 留住運河歷史 嘉興運河文化展示館開館
    2014年6月,中國大運河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嘉興市擁有了首個世界文化遺產。嘉興作為京杭大運河流經地,曾在嘉興船文化博物館三樓設立「嘉興運河文化展示館」,以臨時應對申遺之要求。為加強運河保護宣傳管理工作,發揮文保單位服務社會的能力,提升城市文化形象,嘉興利用文生修道院現有建築建設嘉興運河文化展示館。
  • 濰坊科技學院農聖文化展館正式開館
    與會人員參觀農聖文化展館開館儀式結束後,與會人員一起參觀了農聖文化展館,對濰坊科技學院傳承和創新農聖文化,打造以農聖文化為特色的通識教育和文化育人模式,豐富「壽光模式」的文化內涵給予了高度評價。農聖文化展館簡介農聖文化展館位於農聖文化學術交流中心一樓大堂東側,是壽光悠久農耕文化的專題展示館,是集中展示以賈思勰《齊民要術》為載體的農聖文化的主題展示館,是弘揚農聖文化、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專業展示館,是進行家國情懷教育、禮敬先賢的社科教育基地,面積達500多平方米,分為七個展廳:
  • 銅梁高樓鎮:建火龍文化展館 弘揚傳統非遺文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7月17日6時30分訊(特約通訊員 趙武強 通訊員 歐建)一館濃縮百年火龍變遷史。昨(16)日,筆者了解到,重慶銅梁高樓小學建成了銅梁火龍文化展館。在這個館裡,陳列了銅梁火龍近100年來發生發展變遷的實物和文字圖片資料,堪稱銅梁火龍的「百科全書」。
  • 跟著孫同學微遊榆陽 聖都樂園:點亮心中奇夢 綻放童心純真
    童年藏有的小天地不需要多大的空間和華美的裝飾但卻是肆意揮灑青春的樂園當全世界都在盼著我們快點長大只有遊樂場告訴時間慢一點今天,跟著孫同學童心未泯的地方藏著夏天的夢在聖都樂園的時光裡有最珍貴的回憶把它藏進我們的故事裡讓歡樂綻放在心裡孫同學的腳步仍在繼續
  • 2019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參展攻略(時間+門票+展館+交通)
    2019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暨第十七屆北京國際圖書節,當天五次進出展館有效。還可前往諮詢臺(位於南登錄廳)領取《會刊》、《活動手冊》和展場地圖   繪本展:繪本展為BIBF的展中展,位置在西四館(W4),需額外售票進入,分為單人票98元,親子票138元,家庭票188元。
  • 滄州的歷史與變遷,在這裡盡收眼底……
    好新聞 好風景 滄州規劃館是當地市民和遊客打卡的熱門目的地之一,這裡通過先進的布展技術和展示手段,全面集中展示了城市歷史與變遷、城市規劃編制及實施歷程、城市規劃建設成果和城市未來美好前景。
  • 看展新體驗,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VR網上展館上線
    看展新體驗,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VR網上展館上線金羊網  作者:譚錚  2020-11-04 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表示,這意味著僑博信息化建設跨上的一個新臺階
  • 「天下第一泉歷史文化展示館」即將開館
    日前,記者從金山公園獲悉,作為金山一泉文化精髓的凝聚,「天下第一泉歷史文化展示館」歷時兩個多月的緊張施工工作,目前已基本結束
  • 石湖「鄉村記憶文化」展館 傳承文化憶鄉愁
    鄉村文化展館裡看變遷,老物件中憶鄉愁。在蚶江鎮石漁村委會,村史館、檔案室以及「鄉村記憶文化」展館,正融入鄉村人們生活,成為展示鄉村文化、守護鄉村歷史記憶,助力鄉村振興發展的重要平臺。 1 老物件講述老百姓生活變遷 藍藍石湖港、巍巍六勝塔、古老林鑾渡。
  • 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4個展館今起恢復開放
    常報全媒體訊 今天起,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內史良故居、唐荊川紀念館、周有光圖書館、常州盟史館等4個展館恢復開放。各館開放參觀時間為上午9點至11點半,下午1點至5點,下午4點半後停止入館,周一閉館。街區也將確保展館內嚴格落實消毒、清潔工作。展館暫不接受團隊參觀預約、暫不提供人工講解服務,同時各館嚴控參觀人員流量。其中,史良故居最大瞬時承載20人,常州盟史館15人,唐荊川紀念館30人,周有光圖書館30人。 (王楊 周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