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六世紀,人類就憑藉智慧修建了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巴比倫空中花園」,雖然我們不曾望見它那美輪美奐的盛景,但是由它所引發的關於空中花園的飄逸浪漫的想像卻植根於我們的腦海。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開始建造各式各樣的摩天大樓,實現直入雲天的空中庭院的夢想,日本的梅田藍天大廈空中庭院展望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作為大阪的地標建築,梅田新城的一部分——藍天大廈於1993年竣工,由兩座40層的大廈連接而成,整座大廈高173米 ,頂層環形的空中庭院展望臺可以俯瞰大阪全貌。
英國《泰晤士報》曾將梅田藍天大廈與帕提農神廟、泰姬陵、聖家族教堂一起評選為「世界建築TOP20(Top 20 buildings around the world)」,堪稱日本建築的典範之作。
來梅田藍天大廈欣賞美景的小夥伴,不妨也關注一下建築本身的魅力。
梅田藍天大廈的設計師原廣司畢業於東京大學工學部建築系,是日本建築界的傑出代表人物,曾設計了田崎美術館、 飯田市美術博物館等榮獲日本建築界大獎的作品,梅田藍天大廈及京都JR站大樓更是他的巔峰之作。
在建造梅田藍天大廈時,原廣司大膽採用了「連通型超高層摩天大廈」的嶄新建築形態,讓兩棟超高層大廈在最頂層的部分互相連接,並將頂層設計為圓形的高空展望臺。
原廣司曾回憶說「在空中庭院的設計中,圓孔的設計是最中心的課題」。
在他的創作初衷裡圓孔是指火山噴口或月球表面的圓孔,也有宇宙飛船從這飛走的痕跡之意。
在圓型的展望臺下面原廣司還設計了擂缽狀的鏡面,讓人們可以看見被天空圍繞的自己,形成天人合一的夢幻景觀。
人們登上這座空中庭院展望臺,沿著通道繞上一圈,一定會被它前衛的設計所震撼。
除了令人嘆為觀止的大膽設計,原廣司也考慮到了摩天大樓的安全性,這種連通型超高摩天大廈,不僅在抗震方面具有卓越的性能,在結構力學方面也極具優越性。
在建造這座空中庭院展望臺時,也選用了具有開創性的建築方式,重達1040噸的空中庭院,是通過4臺起重機,以每分鐘35公分的速度,花了約7小時的時間,升至150米的高空安裝而成的,連接35層至39層的高空扶梯也是同樣在地面組裝完成後進行提升安裝的。
所以當我們今天走在這座高空展望臺上時,不得不驚嘆於人類的智慧。
草木枯了又繁榮,河流旱季乾枯又雨季靈動,建築立於天地之間,任憑滄海桑田,為風景注入人文的靈魂。
旅行的途中人們一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建築,他們有的似老者浸染歷史的風霜,有的如同熱血青年朝氣蓬勃,以各種姿態震撼著你我。
停下腳步,除了欣賞風景,也去了解一下建築背後的故事吧。
讓建築也成為你的旅行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