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三體-小遙
在漫長的探索之旅中,人類對外星文明的存在問題十分好奇,畢竟已經有說法聲稱,生命在宇宙中具有普遍性,人類只是眾多智慧生命體中的一員。然而現實表明,人類目前無法到達太陽系外進行深入的探索,只能停留在太陽系內,甚至短期內連探測器都無法對太陽系邊緣的天體展開探索。
放眼整個太陽系,在人們的普遍認知中,符合生命生存條件的天體可能也只有地球了,但是最近有科學家認為,木衛二或許能夠孕育生命。
在此之前,科學家們推測金星可能具備孕育生命的條件,因為金星與地球同處於宜居帶,數億年前擁有比地球更加優越的環境。然而科學家們發現,這裡的溫度高達數百攝氏度,探測器可能會被直接融化,更不要說孕育智慧生命體了,恐怕簡單的微生物都無法生存。
目前科學家們認為,火星最符合人類移居的標註,一度將火星作為人類未來的家園。但是科學家們在探索後發現,火星表面沒有足夠厚的大氣層,很難有充足的氧氣供應,人類移居後不得不在封閉的空間中生存。
隨著探索的不斷深入,人們將目光轉向太陽系邊緣地區,木衛二成功引起了科學家們的關注。根據相關資料,木衛二擁有足夠厚的大氣層,並且氧氣含量較高,其表面還擁有大量冰層,內部可能存在液態水……
上述信息已經足夠誘惑,並且有人推測木衛二可能已經孕育出了生命。假如技術條件允許,木衛二可能成為繼月球和火星以後第三顆被人類深入探索的系內天體,然而有科學家們卻表示,人類可能永遠都無法登陸木衛二。
根據相關研究,木衛二表面可能孕育生命,因為地球某些極端環境中仍然有一部分微生物存活,木衛二雖然溫度較低,但是有望孕育出低級生物。
至於人類為何無法登陸木衛二,科學家們認為是受到了地形限制。作為木星的衛星之一,木衛二距離遙遠,冰層並不是完整平滑的,反而布滿了大量齒列冰錐,探測器一旦靠近,可能就會直接被摧毀。
總之,人類短時間內不具備登陸木衛二的條件,我們只能遺憾轉為探索其他星球。面對浩瀚無邊的宇宙,發展先進的科技才是硬道理,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不再受限於各種條件,更快地找到宜居星球,從而探索外星生命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