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賀州市「一城五鎮兩廊」建設步伐加快,越來越多的粵港澳大灣區遊客旅遊的第一站就選擇了賀州,中國首個「全域長壽市」「世界長壽市」賀州正全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康養旅遊首選地。據了解,賀州市接待來自粵港澳大灣區的遊客約佔全市遊客接待總量的75%以上。
壽城基因孕育養生「後花園」
中國首個「全域長壽市」「世界長壽市」、廣西東融先行示範區、首批國家級醫養結合試點市、中國十大養生城市……這是賀州響亮的名片,賀州要成為大灣區康養旅遊首選地,將如何打造?
紮實推進「一城五鎮兩廊」建設,打造「天養、食養、康養、醫養、頤養」的「五養融合」,發展全域壽鄉,這是賀州市建設大灣區康養旅遊首選地的主要思路。
一城就是建設全域旅遊中心城,五鎮就是建設以休閒康養為核心的姑婆山生態特色養生小鎮、以文旅融合為核心的黃姚古鎮旅遊文化特色小鎮、以溫泉康養為核心的南鄉西溪森林溫泉特色養生小鎮、以森林康養為核心的大桂山水森林頤養特色小鎮、以慢生活為核心的富川國際慢城養生特色小鎮。兩廊就是以溫泉康養為主線,打造桂東粵西康養經濟走廊;以生態休閒為主線,打造東融西合休閒旅遊廊道。
△ 黃姚古鎮一角
黃姚古鎮是「五鎮」建設的重要一環,走進由嶺南文旅打造的標杆項目賀州黃姚古鎮·龍門街可以看到,流水潺潺、鮮花盛開,傳承黃姚古鎮山環水繞的建築精髓令人嚮往。
「項目現在正在進行緊張的開業籌備階段,民宿、餐飲、零售類籤約商鋪正按計劃進行全面裝修,部分連鎖品牌餐飲店已進行試業。」龍門街招商負責人李梁幸子說,這裡將圍繞「鮮花古鎮,夜黃姚」定位概念,打造區域內唯一鮮花IP小鎮。
該項目佔地面積78.3畝,總投資達16億元,建成後將實現古鎮擴容升級,新增數千就業崗位,極大提高當地居民收入水平與城鎮化發展水平,黃姚商業,正以嶺南式的姿態華麗蛻變。
生態資源是賀州最好的財富、最大的優勢、最亮的品牌,在賀州在市區就能找到理想的養老居地。以此看來,發展壯大醫藥醫療產業、健康養老產業,打造多元化頤養服務體系,是對賀州人民與外來遊客最好的福利牌。
△「賀壽園」內環境舒適的餐廳
「這裡是一個溫暖的家,每個人都是我的家人,在這裡我們一起醫養,一起生活,過得很開心!」2018年,龍世月來到了賀州頤養中心(賀壽園),來之前他還在擔心周圍的環境和氛圍,到了之後醫護人員非常熱情,和其他的老人相處的也很和諧。
賀州頤養中心(賀壽園)建立已兩年多,這裡成為了賀州市老年群體醫療養生的首選之地。目前,園區匯集了享譽專業護理師、高級營養師等近100位,致力於做好醫養結合的全國試點,園內除擁有先進的醫療設備和星級的住宿配套以外,還設有茶療、禪修、書畫、閱讀、球館、棋牌、舞蹈、KTV等身心康樂的服務項目。
賀州的自然稟賦,造就了長壽基因。賀州市現有百歲老人474名,是中國第一個「長壽之鄉」縣域全覆蓋的設區市。
產業集群開闢群眾「致富路」
姑婆山產業區順峰溫泉康養旅遊開發、大桂山國際頤養小鎮、南鄉西溪森林溫泉度假邨、正威康養……一批投資規模大、市場輻射帶動強的大項目正在建設,賀州市大健康和文旅產業集群發展步履愈加堅定。
△ 賀州西溪森林溫泉度假區 楊峭峰 攝
今年,賀州市實施大健康和文旅產業集群項目75個,總投資553.9億元。項目建成後,旅遊業態將更豐富、康養要素將更集中,世界長壽市的魅力將更突顯。
大健康和文旅產業集群發展也讓賀州市「沉睡」的綠色資源「甦醒」了過來,群眾在家門口吃上了「旅遊飯」,助力脫貧攻堅,推動鄉村振興。
富川瑤族自治縣朝東鎮岔山村是歷史悠久的古村落,曾經是貧困村。幾年的時間,岔山村通過發展旅遊,2019年全村貧困人口全部摘帽,年人均收入達到1.5萬元,該村從「牛屎街」「空殼街」變成了遠近聞名的美食「網紅村」。
蓬勃發展的鄉村旅遊更是讓村民們在家門口吃上「旅遊飯」。村民何桂金是2017年脫貧的貧困戶,現在在村裡經營著一家油茶館。過去,她家靠務農勉強維持一家人的生活,現在她開起了油茶店,不僅很快脫了貧,還建了新房買了車,日子是越過越紅火, 一年收入達10萬元。
△ 粵港澳大灣區高層次人才到賀州市考察
岔山村第一書記梁瑋告訴記者,從2016年開始,當地大力發展鄉村生態休閒旅遊,打造了「網際網路+古街+美食」的發展模式,通過旅遊帶動了脫貧。現在從村頭到村尾,幾乎家家戶戶都經營著油茶館和農家樂,「瀟賀古道入桂第一村」品牌全面打響。
目前,賀州市探索出了「景區帶村」「旅遊線路輻射」「網際網路+旅遊」「企業+農戶」「合作社+農戶」「旅遊扶貧招商推介」6種賀州旅遊扶貧新模式,打造了10條集休閒、運動、體驗、康養、民宿、歷史、觀賞等業態於一體的精品鄉村旅遊路線。
特色產業鼓起土瑤群眾「錢袋子」
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康養旅遊首選地,賀州市土瑤聚居深貧地區「錢」景闊。賀州市6個土瑤聚居深貧地區,有著美麗的森林、田園和水上風光,同時蘊含著豐富的民族元素,具有較大的開發潛力。
△ 平桂區沙田鎮獅東村大衝瑤寨新貌
9月25日晚,一場盛大的森林之夜音樂會在平桂區鵝塘鎮槽碓村舉行,吸引了數千名來自各地的遊客前來觀看。
原本只是一個貧窮的土瑤小山村,如今瑤山面貌實現華麗轉身。槽碓村遊客接待中心、瑤繡扶貧車間拔地而起,林間雜亂無章的小道,被錯落有致的林間步道所取代,小洋樓直映眼帘。
「以前根本沒想過,我們村裡還能迎來城裡人來住宿。」站在自家門口,看著不遠處的木屋民宿、星空屋,平桂區槽碓村村支書趙轉貴感慨道。
槽碓村已提前完成整村脫貧摘帽任務,目前正依託土瑤原始完整的生態資源和神秘多彩的民俗風情和賀州「世界長壽市」金字招牌,規劃實施以康養為主題的「秀美槽碓,幸福土瑤家」文旅宜居區。
賀州市還依託「土瑤特色」,積極做好土瑤茶工藝品、竹編、刺繡等文創產品的研發,有效探索出了管長遠、出長效的「竹編包裝+土瑤茶種,管、採、養」的全產業鏈,將生態資源、文化資源轉化為經濟來源,切實鞏固好土瑤地區脫貧成果,防止「窮根」再發芽、「脫帽」群眾再「戴帽」。
記者:龍麗萍
編輯校對:陳灝
審核:葉思遠
總監製:郭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