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下二十六度的寒冷氣溫也帶給了我們一個驚喜,霧凇!
興安敖包的海拔1400多米,比阿爾山市區要高几百米,也因為海拔和氣壓等因素這附近的霧凇才如此豐富,掛滿冰霜的樹枝上在藍天月陽光的映襯下格外潔白……
這個雪道是霧凇長廊,從馬路邊可以直接下去,偶爾會有兩三個遊客的身影出現在航拍的鏡頭裡,也給畫面增添生動感。
興安敖包是這裡最大的敖包,最下面一層直徑達9米,每年的五月十三祈福風調雨順,期待有個好收成,七月初三慶祝豐收,會舉行賽馬、射箭、摔跤等娛樂活動,也就是現在那達慕大會,翻譯成漢語就是「玩」「娛樂」的意思。
過了興安敖包就能到達白狼峰,整個大興安嶺以落葉松和白樺為主,白狼峰腳下還有很多黑樺樹,「詩情畫意」是這裡的第一個點兒,以白樺為主,步棧道上可以往深處走走,白色的樺樹幹,湛藍的天說是童話世界一點都不過……
白狼峰景區地處大興安嶺中段、嶺脊南側,白狼鎮東南5公裡處。白狼峰海拔1511米,山高、林密、溝壑縱橫、河流密布,地理類型多樣,生態系統完整,四季景觀獨特,原生態環境保持良好。
穿過第一個小景點,車子在陡峭的冰雪公路上繼續行駛,輪胎壓在雪上咯吱咯吱的響,光線穿過兩邊的白樺打在臉上,也穿透內心,再冷也是值得的。
一路上行,霧凇越來越密集,用手機隨手拍幾張都是一幅極美的畫。潔白的雪鋪在樹林裡,一大團,一大片,有一種想要趴上去的衝動!
到達峰頂,下車迎面而來的是呼呼的冷風,穿戴整齊,裹緊衣服走到景區在峰頂搭建的觀景臺上,對面的山林大氣磅礴的出現在我們面前,莽莽興安,盡收眼底。極目遠望,連綿起伏的群山像波濤洶湧的大海漸漸遠去。
聽導遊說白狼峰頂峰「王冠」部分是獨立的山體,全部由裸露的碎石構成,在自然力的作用下,這些碎石有秩序地堆成陡立狀的崖體,好像人工壘砌過的一樣,高達200米左右。
皚皚的白雪將整個白狼峰包裹得嚴嚴實實,再下幾場雪以後周邊的群峰也會成為一片銀白色世界。扛著寒冷,坐在霧凇樹下拍了一張陽光下的照片,構圖不完美,但是太冷了,就不拍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