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希望出國留學嗎?在你心中,出國留學的日子是不是一定充滿了幸福和快樂?在出國留學之前,你是否期待著學習外國文化,接受先進教育,品嘗不同國家的美食和結交許多新朋友?這些期待在你心中一定是充實的、自由的、美好的和有趣的,對吧?
但是,期待中的美好只存在於期待中,現實中的留學生活也許跟你想像的根本不一樣。出國留學是一條艱難的道路,只有你自己經歷了才能理解。
當我第一次來到德國時,我對一切都很新奇。儘管德國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的不同,讓我感到不適應,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逐漸習慣了這裡的生活。如果你在德國學習,你還記得你第一次來德國的時候嗎?在過去的幾年裡,留學給你帶來了什麼變化?出國留學和你預期的一樣嗎?
你還記得來德國之前,你能做的就是西紅柿炒雞蛋和煮方便麵嗎?
來到這裡以後,什麼蒸、炒、煮、烤,什麼冷盤、熱盤,就沒有我不會的了,飢餓使我爆發了小宇宙。你可別不信,如果找幾個同時在德國待了三年以上的中國人,完全可以在回家後一起開一個深夜食堂了。
你還記得來德國之前,洗碗、拖地或給飲水機換個水,都會覺得自己簡直太棒了嗎?
來到這裡以後,這些都是非常基本的技能!油漆工、管道工甚至鎖匠我都基本可以勝任了。面對獨自生活,即使是小公舉也會成為男人婆。在這裡沒有家人,全都依靠自己。
你還記得來德國之前,想成為最靚的仔,隨時找Tony老師來一個獨特的髮型的時尚達人嗎?
來到這裡以後,價格貴到我以為不是理髮是整容,而且土耳其小老弟的水平真的應該向村頭王師傅學習一下,所以我都不記得我上次出去理髮是什麼時候了。不過後來,我成為了一個自學成才的Tony老師,可以在鏡子前從容地拿著剪刀在頭上揮斥方遒。德國同學們,如果你想剪個殺馬特,請記住來找Tony老師我哦。
你還記得來德國之前,每天有飯局、10個朋友圈連發霸屏的社交狂魔嗎?
來到這裡以後,為了和同學交流,最常用的是Facebook、WhatsApp,即便這樣,班上學生議論的點,你還是Get不到。電視上的春節晚會在倒數迎接新的一年,我卻急匆匆地吃了香腸和薯條,在冷清的路上趕著去上課。在朋友圈裡,你們曬領證、曬婚禮甚至曬娃,我只能自己看看韓劇換換老公。
你還記得來德國之前,最喜歡小資的西餐,時不時就牛排披薩打打牙祭嗎?
來到這裡以後,一有機會我會毫不猶豫地乘火車穿越幾個城市去吃火鍋,吃一頓簡單的豆漿油條都好比吃了米其林,吃一碗正宗蘭州拉麵都飽含熱淚。最重要的是,我真的很想很想吃我媽媽做的飯,隨便什麼都好。
你還記得來德國之前,那個內向、靦腆總是安安靜靜的你嗎?
來到這裡以後,突然願意與其他人交流您所聽到的、見到的、理解或不理解的東西,甚至是這個東西的單詞拼都拼不出來。在討論中,與來自世界各國的同學交換意見。在實踐中,指出外國同學的流程是錯誤的。在演講臺上,雖然很膽小,但仍然努力保持著自信。
你還記得來德國之前,那個想哭時哭,想笑時笑,喜怒形於色的你嗎?
來到這裡以後,無論我有多難過,只要連上了微信,我都會立刻笑起來,為了使親人放心,我不會表現出一點讓他們擔心的情緒。
以上這些不是我性格的突然改變,我知道這一切都取決於我自己為改變所做的努力,生活迫使我變得開朗,變得會看向遠方。其實我比以前更喜歡自己了,我可以為自己發聲,可以為自己變得強大。留學給了我很多的重擔,但我也更加自信和堅強了!
還記得那些第一次來德國時的蠢樣子嗎?現在看來,似乎都是生活給的歷練!
慢慢地,不再感到無助,習慣一個人生活。慢慢地,不再抱怨寂寞,與孤獨做朋友。慢慢地,敞開心扉,看向未來。慢慢地,放棄了懶覺,習慣了通宵寫論文。慢慢地,也就長大了!
也許你的朋友已經結婚,甚至在朋友圈中成為「曬娃狂魔」,而你還沒有試著愛過。也許在放假回家的日子裡,發現和朋友聊天的話題不在同一個頻道上,結帳時只有你掏出了現金。也許在漆黑的夜晚,你問自己:留學的原因到底是什麼?你放棄了什麼?又得到了什麼?
也許出國留學的光環不會改變你的生活,但是它為你提供了一個改變自我的機會,一個從快速成熟的機會,一個你不親身體會就不知道什麼是奮不顧身的機會。
也許這就是出國留學的真正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