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3年張婉婷正式萌生為房道龍拍攝一部電影,到2015年《三城記》上映,時間過去了十多年,當年70歲依舊健壯的房道龍卻沒有等到自己的故事搬上銀幕。其間成龍還曾經幫張婉婷找過投資,"他有時候也會替我去問問,有沒有人有興趣,也真的去找了一些人,但是總是那個預算他們算不過來。"
網易娛樂8月31日報導 (文/企小鵝)《三城記》是一部標準的港式文藝片配置。從家國情懷到亂世浮生的浪漫定位,搭配上劉青雲、湯唯的文藝組合,又有香港文藝片黃金搭檔張婉婷、羅啟銳操刀,簡直文藝的不能再文藝。所以《三城記》一路走來,也經歷了文藝片都會經歷的悲觀宿命,漫長的創作過程,艱難的投資之路,寥落的票房收益……在這個"極盡癲狂,極盡過火"的時代裡,張婉婷一般的電影人也猶如《三城記》的主人公一樣,逃不開命運的翻雲覆雨手。然而張婉婷還是說,"人總要堅持一下吧,要堅持自己的理想吧。"
講故事:和成龍一起飛到澳洲"聽爸爸的話"
2000年左右,張婉婷接到了成龍的一個電話,電話裡成龍問她,"我爸準備告訴我身世,你有沒興趣來拍一下?"
此時張婉婷已經認識成龍"很久了","在導演會,我們有一些聚會吧,所有的導演會在那邊吃飯啦,有時候聯誼這樣的。"其實早在1988年,張婉婷的老公羅啟銳就曾經拍攝過以成龍一班師兄弟為原型的電影《七小福》,當時的主演是成龍的大師兄洪金寶,但成龍本人並沒有出演這部電影。
在接到成龍的電話之前,張婉婷從未拍攝過紀錄片,但她還是答應了成龍。在此之前,成龍也沒有聽爸爸講過過去的事,而房道龍決心將故事講出來,是因為"他說他年紀大了,馬上要告訴兒子他的故事,不然有一天如果他不在了,那麼這個故事就沒人知道了。"
當時的房道龍老先生已經移民澳洲安度晚年,張婉婷是和成龍一道從香港飛過去聽故事。張婉婷清晰的記得動身前往澳洲是在一個農曆新年,"我說蠻好的,新年我跟成龍一塊去聽故事,就是像過年一樣。"
彼時張婉婷見到的房道龍"還很壯健","不說話的時候你覺得他很兇,但是其實,他心靈是很浪漫的一個人,很溫柔,很暖男。""他很聰明的,因為他其實沒有怎麼讀書,因為他搗蛋,但是他學東西很快,他又能拉二胡、京胡。最重要的就是,他這個人的適應能力很強,他其實一生人都沒有煮過飯的,但是到香港以後他覺得,嗯,當廚師薪水比較高,所以他去學一下。"事實上,成龍小的時候,爸爸就是在香港的法國大使館做廚師。
後來,張婉婷憑著拍《宋家王朝》的感覺按故事片的結構將這部關于成龍身世的紀錄片《龍的深處―失落的拼圖》拍了出來,該片成為了第53屆柏林電影節紀錄片單元的開幕片。作為這部紀錄片的導演,張婉婷到此時已經算是功德圓滿,但和她房道龍老先生的友誼卻並未止步於此。
同樣是2003年,張婉婷的母親過世。"我覺得所有的子女都覺得他的爸爸媽媽是永遠在的,你不會覺得有一天他會離開的,所以我就沒有去細心的去聽她講故事,所以很遺憾。她去世以後,我就特別對老人家,包括成龍的爸爸在內都覺得很親的感覺,都喜歡聽他們的故事。因為我覺得不要讓自己有一天遺憾了。"
之後張婉婷就常常到房道龍家陪老人喝酒聊天,房道龍嗜酒,"他是很喜歡喝酒的,每天都要喝的,所以就聽了他很多有趣的故事。從那時候就覺得,哇,這個人很傳奇,所以就覺得應該替他拍一個故事。"
從2003年張婉婷正式萌生為房道龍拍攝一部電影,到2015年《三城記》上映,時間過去了十多年,當年70歲依舊健壯的房道龍卻沒有等到自己的故事搬上銀幕。
找投資:沒有《歲月神偷》就沒有《三城記》
製片人韓小凌記得在多年前,她曾經為了一個合作找張婉婷與羅啟銳夫婦吃飯,當時,張婉婷與羅啟銳就曾經說起過《三城記》的故事,還說已經去安徽看過景,但之後不出韓小凌所料,"那個投資就黃了。"
這個片段只是《三城記》尋找投資的漫漫長路上的一個縮影。張婉婷曾不止一次的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很難找錢,因為這個故事比較困難,找了很久。"
這不是張婉婷第一次遇到投資上的問題。1998年,她導演《宋家王朝》,主演雲集張曼玉、楊紫瓊、鄔君梅、姜文、趙文瑄等一眾大牌。"《宋家皇朝》也是很貴,那時候也是找了很久才可以找到錢。如果這樣算起來,那個比這個更貴呢,那個年代已經拍了5000萬。20年前,5000萬肯定是現在的1億之上了,而且也還是一個,也不是武打片,是一個,反正是講三個姐妹的感情的一個戲。所以我就知道,要堅持要拍自己喜歡的東西,而且是如果那個預算這麼貴的話,是肯定會遇到這樣的情況。"
其間成龍還曾經幫張婉婷找過投資,"他有時候也會替我去問問,有沒有人有興趣,也真的去找了一些人,但是總是那個預算他們算不過來。"
再投資屢屢受挫的情況下,張婉婷和羅啟銳決定先拍《歲月神偷》。"後來我們就說,找不到投資那就先拍一個《歲月神偷》吧,因為《歲月神偷》比較便宜,《歲月神偷》起碼就是一個小品。"後來《歲月神偷》大獲成功,不僅在金像獎上斬獲最佳編劇、最佳男主角、最佳新演員等多項大獎,並創下了3000多萬的票房紀錄,在2010年的華語影壇成為現象級的電影。《歲月神偷》的成功,讓《三城記》又顯曙光,"有一些人就覺得蠻好的,就投你下一個吧,總是這樣的,人都是看你上一部,然後投你下一部。"
張婉婷總結說,如果沒有《歲月神偷》,就沒有《三城記》了。
後來是製片人施南生看到了《三城記》的劇本,"她就覺得那個愛情故事特別的感人。"於是施南生成了《三城記》的監製,"後來她就替我們找錢,她找錢特別厲害的。"張婉婷不忘補充一句,"而我們總是找不到錢。"
房道龍生前,張婉婷就曾經跟老爺子開玩笑,"我也告訴過他很貴,所以找不到錢,所以他也無所謂,反正他沒有想過有一天真的會拍成一個電影。"張婉婷自己也想過,如果《三城記》一直找不到投資,"拍不成,就拍《歲月神偷》這類的吧。但是人總要堅持一下吧,堅持自己的理想吧"
論票房:王中磊怒斥偷票房
除了幫忙找過投資還沒找到之外,成龍並沒有更多的參與到《三城記》的創作當中,"因為他太忙了"張婉婷如是說。只有一次片子,片子在香港拍攝的時候,成龍去探了一回班。"在拍那個領事館,就是道龍在美國領事館切火雞那場,劉青雲切了一整天,把那個腳都麻了。"成龍來了,"也沒有說什麼,就是送了很多麵包給我們。"後來電影拍完了,公司試片請了成龍過來,當天張婉婷不在,但聽說"成龍從頭哭到尾",回家還找到了戲裡提到過的那塊玉佩。
成龍的首肯無疑給了導演和片方信心,但卻不能抵消票房的壓力。這不是張婉婷第一次面對文藝片的市場挑戰,在拍《歲月神偷》的時候,張婉婷就曾經擔心會賠本,對於票房心理預期只有200萬,後來影片大賣,張婉婷曾在慶功的時候開心的表示,"拍這部戲時,好多工作人員都沒有吃好,現在真是可以吃完再吃!""然而時過境遷,眼下的電影市場對於這樣傳統而又嚴肅的電影似乎有些苛刻。從《黃金時代》再到《太平輪》,老一輩香港導演努力表達著自己對於電影和人生嚴肅的態度,卻不能打動電影市場中真正的主力消費者。
對於《三城記》,張婉婷還是抱有一絲樂觀的心態,"我覺得這個是愛情故事嘛,所有人都喜歡的吧。""我覺得年輕的觀眾跟我們從前是一模一樣的。他們追求韓星的那些熱情,跟我們以前追求那些英美樂隊的熱情是一樣的。我覺得越年輕,越對愛情有一個希望,就是有一個期盼。他們因為是很純很純的一個純愛的追求,人大了反而是比較複雜了,要看有沒有車、有沒有樓、有沒有房子,學歷怎麼樣。但是我覺得年輕人真的是很純粹的要追求一種真愛跟浪漫。所以你們快來看吧,這不是年代戲,這是愛情故事。"
然而市場並沒有回應張婉婷的美好願景,在《百團大戰》與《終結者5》的重壓之下,同時上映的三部電影中,主打懸疑犯罪的《烈日灼心》憑藉上海電影節的三座影帝獎盃和重口味的宣傳策略,首日斬獲近六千萬票房;令侯孝賢摘得坎城電影節最佳導演桂冠的《俠客聶隱娘》,也靠著高逼格兒的定位在兩極分化的口碑中票房衝破兩千萬大關,而此時的《三城記》只卻只拿到了全國4%的排片比例,首日票房不到500萬。
更為詭異的是,上映首日,出品方華誼兄弟總裁王中磊在微博上曬出兩張截圖,圖中顯示在其它影片隨上映時間票房增長的同時,《三城記》的票房不漲反跌,王中磊怒斥"票房去哪了?請拿開髒手!"而於此同時,《烈日灼心》片方、《聶隱娘》片方也紛紛曬出被偷票房的證據,一時間銀幕外的"羅生門"比銀幕上的大電影還要更加吸引眼球。
但不管怎樣,《三城記》在大銀幕上的徵程,已經註定無法向電影中的愛情故事那樣畫下圓滿的句號,張婉婷十年的夙願如此謝幕,總讓人有些唏噓。但就像《三城記》講述的是大時代下小人物的命運一樣,任何人與任何事,也都不逃不開時代的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