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習俗】吃一碗酥油紅糖糯米飯

2021-02-17 梅裡故事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我國民間重要的節日,兼具自然與人文的雙重內涵。古人稱此日「陰陽之至,陽氣始生,日南之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所謂「至」,是極點、頂點、之最的意思。《事物原會》載:「《孝經》說鬥指子為冬至。至有三義:一者陰極之至,二者陽氣始至,三者日行南至,故謂之至。」 即在冬至這天,陰森嚴寒的氣候到達極點,陽氣初萌,太陽到達最南端,幾乎直射南回歸線,對於北半球而言是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故稱「冬至」。此後,白晝時間漸長,日長一分,故有「冬至一陽生」的說法。冬至又稱「履長節」(因一陽上舒、日晷初長而得名)、「長至節」(因日影極長)、「天長節」,又因晝短之至,或稱「短至節」、「短日節「。

自冬至起天地陽氣漸強,代表下一個循環開始,所以古時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人們在這一天祭祖賀冬,慶祝新一年的到來。在北方,餃子是冬至的「標配」冬天天寒,容易凍著耳朵,而餃子形如「耳朵」人們覺得吃餃子可以保護耳朵。南方人喜歡在冬至這天闔家團聚、圍爐夜坐吃上一碗熱氣騰騰的湯圓其樂融融、團團圓圓。德欽藏族人在冬至節這天也有自己的標配食物,冬至的早晨大家圍坐在火爐旁細品酥油紅糖糯米飯。

冬至節,是德欽古城民俗裡的一個重要節日。藏語:「དགུན་ཉི་ལྡོག」,冬天的日子到了,也就是「冬至」了。酥油,被稱為「液體黃金」,以犛牛奶製作的純正酥油最受青睞,營養豐富,味道獨特。糯米,過去每到冬至節前,會有被稱為「嘉絨貢巴」(指燕門、巴迪一帶)的人來賣。現在交通發達,市場繁榮,紅糖、糯米,都可以買到從麗江大理拉來的。

酥油紅糖糯米飯

蒸熟的糯米舀在碗裡,把切好的新鮮酥油放在上面,加上紅糖或者白砂糖

在冬至節前一天晚上,就要用冷水把糯米泡好。冬至節拂曉,把糯米飯蒸熟。然後,在大碗裡添滿糯米飯,放上切好的新鮮酥油,加上紅糖,就做成了「酥油紅糖糯米飯」。喝著噴香的酥油茶,吃著香甜的糯米飯,吃飽喝足,就能夠更好的抵禦冬至後的寒冷天氣,吃著這樣做出的糯米飯,喝著酥油茶,會令人感到熱量倍增,寒冷頓減。      

酥油茶與酥油白糖糯米飯

冬至節早晨,按傳統的民俗,要先在神龕前點上酥油燈,敬香,擺上淨水,再供上冬至節的糯米飯、酥油茶。然後,再捧上一碗熱氣騰騰的糯米飯,趁熱先送給親戚中年長的老人家,以示孝敬。這個傳統源遠流長,已經幾輩子人一直保持著。

德欽古城民居裡的神龕

冬至節裡德欽古城的民俗,不僅讓人們在寒冷的冬季增添了熱量,防寒保暖,增強體力。而且,彰顯著尊老敬老、鄰裡和睦的淳樸善良的民風,薰陶著一代又代的德欽人。

酥油茶與糯米飯

進入德欽電視臺公眾號

或梅裡故事公眾號

點擊下方的[七彩雲]菜單 

微信公眾號 

梅裡故事(meiligushi12345)

電 視

德欽自辦節目[德欽新聞]

首播時間:20:00

重播時間:當晚:22:00  

次日 8:00/12:30/18:00

相關焦點

  • 冬至來一碗熱氣騰騰的赤豆糯米飯,香氣撲鼻,吃完後胃也暖暖的
    民間自古就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陸遊《辛酉冬至》詩有:「家貧輕過節,身老怯增年。」可見古人已將冬至視為添加年歲的重要節日。冬至是中國農曆中的一個重要節氣,在我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冬至之後又有小寒、大寒和數九接踵而至,預示著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即將到來,而冬至是數九天的第一天。
  • 冬至美食,紅豆糯米飯,加上它才真正適合冬至吃
    冬至,北方人自是對餃子情有獨鍾。但南方人似乎更青睞於糯米。至於餡料南北卻極為統一,那就是禦寒。一切可以禦寒的食物,都拿來抵禦隨冬至一起到來的,一年中最冷的時節。在這寒冷的季節在紅豆糯米飯上加入些許的紅糖,它的味道會得到很好的提升,還可以幫人們抵禦冬至的寒冷。冬至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的日子。因為陰氣已經到了最盛,從而由盛轉衰,陽氣也隨之慢慢生發。所以在飲食上也以溫補為宜。紅糖,具有益氣養血,健脾暖胃,驅風散寒,活血化瘀之效。
  • 吉祥 • 素善《紅糖糯米飯》
    ♪點上方播放鍵,一起來聆聽素廚的內心獨白吧~攬一縷流年的風,掬一捧時光之雨懷抱歲月底色,記憶常溫,美好長存飽滿的糯米,清甜的紅棗,融入紅糖隔水蒸製,香糯誘人,甜入心扉紅塵漫漫紅糖糯米飯,傳統美食補血益氣,一碗不過癮煙雨遲遲,流水依依繁花疏影,裁剪冰綃於指尖繾綣,素箋上芬芳浣月炊雲斜,暮色暖年華與流年共影,讓歲月永恆
  • 冬至來一碗熱氣騰騰的赤豆糯米飯,香氣撲鼻,吃完後胃也暖暖的
    民間自古就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陸遊《辛酉冬至》詩有:「家貧輕過節,身老怯增年。」可見古人已將冬至視為添加年歲的重要節日。冬至是中國農曆中的一個重要節氣,在我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冬至之後又有小寒、大寒和數九接踵而至,預示著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即將到來,而冬至是數九天的第一天。
  • 冬至吃餃子還是吃湯圓 冬至節氣南北方各地的飲食習俗盤點
    冬至日吃餃子的習俗就這樣一代一代流傳下來。  南方吃湯圓  古有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冬至吃湯圓,是我國的傳統習俗,在江南尤為盛行,民間便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湯圓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於互贈親朋,還代表團圓之意。  吃湯圓在明、清時期已經約定俗成。在冬至這天,要「作粉圓」或「粉糯米為丸」。
  • 明日冬至,吃什麼好?4個適合冬至吃的食物,快準備起來吧!
    明日冬至,吃什麼好?4個適合冬至吃的食物,快準備起來吧!冬至是中國24節氣之一,也是中國農曆中最重要的節氣,冬至為「冬節」,所以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那麼每年冬至是吃什麼食物最好呢?
  • 冬至大如年,北方吃餃子,南方吃餛飩、赤豆糯米飯,為什麼?
    這天吃什麼,南北有差異,不同的地區不同的習俗決定了他們這一天吃什麼,當然這後面都有一個關於該習俗的傳說,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簡單說一說。北方人冬至這天吃餃子,是為了懷念張仲景,至於這裡面的故事,小編有一篇文章專門有介紹,在這裡就不多贅言了。說說餛飩和赤豆糯米飯吧。
  • 冬至吃哪些傳統食物 南方冬至節習俗是什麼
    冬至吃什麼好二、冬至面有諺語說「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冬至過後就是數九寒天,在滴水成冰的寒冬,吃一碗熱騰騰的冬至面,才算是過了一個冬至。現在生活都好了,面哪天都可以吃,但是冬至這天吃麵意義非凡。冬至吃什麼好三、餃子「北吃餃子,已經是流傳了千年的歷史。
  • 福建冬至吃什麼 福建各地冬至習俗飲食風俗介紹
    泉州人吃丸,稱元宵丸為「頭丸(圓)」,冬節為「尾丸(圓)」,這樣頭尾都圓,是意味著全家人整年從頭到尾一切圓滿。》》冬至是什麼意思冬至的由來傳說 廈門人對鴨可以說是情有獨鍾,一年四季都在吃鴨,鹽鴨、醬鴨、烤鴨、四物燉鴨,冬至吃薑母鴨。
  • 冬至吃啥?冬至吃啥這些各地習俗你了解多少
    冬至吃啥?冬至吃啥這些各地習俗你了解多少時間:2020-12-21 13:43   來源:遊俠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冬至吃啥?冬至吃啥這些各地習俗你了解多少 冬至吃啥?冬至吃什麼,各地風俗不同吃什麼,就有所不同的,那麼大家是不是想知道冬至其他地區吃什麼,想知道大家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冬至吃碌鵝 牛吃糯米糕【圖】
    原標題:冬至吃碌鵝 牛吃糯米糕   大田村至今還保留著冬至吃碌鵝的習俗。   昨日是冬至,中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不少慶賀冬至的習俗一直傳承至今,在白雲區也不例外,甚至家家戶戶的冬至菜式也可能不同。昨日,白雲區文遺辦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江高鎮大田村,至今還保留有冬至吃碌鵝的習俗。   在民間,有「冬過十日又是新曆年」之說。
  • 江西各地冬至習俗大全,冬至快到了,遠方的你要回家吃團圓飯?
    江西的冬至習俗,除了吃餃子,還有吃熱豆腐、吃雞、吃糯米飯、吃湯圓、打麻餈果、打糯米粑等。有沒有流口水?下面一起來看看吧!冬至快到了,遠方的你要回家吃團圓飯?1、撫州:釀腸。撫州人每年的冬至到,天氣轉寒時,開始製作各種當地美食小吃如撫州釀腸、黴豆腐等。冬至日當天,一般家庭會購買比較好的食材,一家人坐在一起,立上一盆火鍋,其樂隆隆。
  • 冬至吃餃子還是吃湯圓 冬至節氣南北方各地的飲食習俗盤點
    吃湯圓在明、清時期已經約定俗成。在冬至這天,要「作粉圓」或「粉糯米為丸」。這些在史料上也有正式的記載,稱「冬至,粉糯米為丸,名『湯圓』」。做好湯圓後要祀神祭祖,而後合家圍吃湯圓,叫做「添歲」。所以,冬至吃湯圓,古而有之。  吃湯圓古人有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冬至吃湯圓,是我國的傳統習俗,在江南尤為盛行,民間便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
  • 冬至話習俗 南方祭祖北方吃餃子
    中國天氣網訊 冬至,是24節氣中第22個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冬至習俗因地域不同又存在差異,比如在我國南方地區有祭祖的習俗,北方地區則有吃餃子的習俗。具體習俗有哪些,一起繼續往下看。1、南方地區偏愛糯米製品。
  • 吃過這一碗腊味姜飯,暖意過冬至
    又稱為冬節的冬至,是華夏二十四節氣之一,並且是最重要的節氣之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的節日,故有「冬至大過年」的說法。冬至不就是每年的12月21日嗎?為什麼今年是12月22日?冬至一般都在公曆的12月21日或22日這兩日。因為冬至沒有固定於特定一日,因此和清明一樣,被稱為「活節」。冬至這天吃什麼?南北方大不同之餘,單獨就廣東來說,廣東的冬至風俗非常多樣。
  • 冬至吃的傳統食物,盤點不同飲食習俗,你的家鄉吃什麼
    冬至,又稱為「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現如今,2018年的冬至馬上要來臨的,小編整理了不同地方冬至的一些飲食習俗,你的家鄉冬至吃什麼呢?歡迎留言!餃子。
  • 冬至當天,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除此之外還有哪些習俗?
    冬至已到,關於吃什麼,南北方的差異還是比較明顯的,最大的一點就是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除此之外,在一些具體區域,會有當地自己的習俗。冬至吃水餃,防止凍耳朵,相信北方的很多朋友都聽過這句話,在北方,到了冬至這天,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會吃餃子,至於吃了之後,能不能防止凍耳朵,這裡就不在過多深入探究,而餃子餡也是多種多種,常見的豬肉蘿蔔、豬肉大蔥、豬肉白菜等,還有牛肉餡、羊肉餡以及素餡的,根據自己的口味進行選擇。
  • 2018年冬至是幾月幾日?2018冬至節氣飲食吃什麼及冬至習俗
    2018年冬至要吃什麼?各地在冬至時有不同的風俗,中國北方多數地方有冬至吃餃子的習俗。冬至經過數千年發展,形成了獨特的節令食文化。吃餃子成為多數中國人冬至的風俗。當然也有例外如在山東省滕州市流行冬至當天喝羊肉湯的習俗,寓意驅除寒冷之意。
  • 冬至可以吃哪些東西 潮汕冬至習俗吃什麼
    潮汕冬至習俗吃什麼1、潮汕冬至習俗:祭拜祖先潮汕民間,在這一天備足豬肉、雞、魚等三牲和果品,上祠堂祭拜祖先,然後家人圍桌共餐,一般都在中午前祭拜完畢,午餐家人團聚。謝神的祭品,除三牲粿品之外,必須還要有冬節丸,人人必須食用以示一家圓圓滿滿,大小平安。
  • 冬至吃什麼?除了南方的湯圓北方的餃子,其實冬至更適合吃這些!
    而南方則是吃湯圓,古諺道:「冬節丸,一食就過年。」可見關於冬至吃什麼?南方人和北方人是各有想法的!那冬至到底應該吃什麼呢?南方吃湯圓、北方吃餃子這是大多數人腦海裡的第一印象,其實吃了湯圓餃子,冬至還適合吃這些!首先第一個就是「羊肉湯」了,冬至吃羊肉的習俗據說是從漢代開始的。相傳,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噲煮的羊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讚不絕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