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回的信不少 本報記者 張弦 攝 |
陝西省圖書館找廠家印製了五萬餘元的信封,使用時卻被郵局告知不能使用。他們又從附近商店購買了兩批信封,寄出700多封信後,這幾天連續收到郵局退回的信件。省圖的工作人員感到困惑:究竟哪個信封能用?
200多封信被退回
7月初,省圖書館物業管理科從附近的商店購買了400多個信封,辦公室向各省市發出200多份「圖書館動態」文件,還沒等剩下的信郵寄出去,物業科就收到了郵局退回的信件,退回理由欄內寫著「請通知寄件人使用標準信封」。
7月中旬,物業科工作人員重新購進了300個信封,除辦公室外,特藏文獻部也用這批信封向各地發出開會邀請。可是令他們不解的是,郵局工作人員說購買的可以使用,可他們還是收到退信,退信原因沒變。到7月31日為止,兩次退回的信共計200多封。
10餘人為信封忙碌
說起信封的事,物業科科長周弘憋了一肚子的氣。他說他們專門負責採購。
在省圖物業科辦公室桌上,擺滿了許多已填寫好的信封。周弘說,除了200多個退回的信件外,工作人員用了整整兩天時間,寫了500多個信封也不能用,700多個廢棄信封看著都很可惜。7天以來,10多個工作人員整天填、拆、發信,辦公室和特藏文獻部的人都對他們物業科有怨氣。體育場對面的郵政所工作人員告訴他,郵電局監製的不能使用,郵政局的可用。可省圖印製和第二批購買的全都是郵政局監製的,還是被退回。
誰家印的才是標準信封
7月31日下午,記者隨周弘來到小寨郵局,周弘拿出單位購買的和印製的信封讓工作人員分辨,工作人員看著信封后的印製和監製單位說:「郵政局監製的可以用,但戶縣印刷的不能用。」當周弘將退回的郵政局監製的信封拿出來時,工作人員稱不是本郵局蓋的退回章,她也不清楚。
郵政局、郵電局、郵電管理局,信封背面的監製單位各不相同,但省圖在近期卻收到很多經過小寨郵局寄來的「郵電管理局監製」的信封。其實,郵局所稱不能使用的信封,郵寄到省圖書館時,卻全部可以收到。
工作人員最後告訴周弘,櫃檯上貼著6個生產廠家的名字,只有這6家印刷的信封才是合格的。可在2003年4月9日印發的郵政局文件「具有信封生產資格的廠家名址」內,記者卻看到戶縣一家彩印公司的名稱,這和開始所說的「戶縣印刷的不能使用」的解釋恰好相反。
周弘與西安市郵政局法規處聯繫時,一位姓李的男子說,只有市郵政局辦公室頒發的文件上明確標明的6家有生產資格,其餘的都是盜版,至於省圖書館自找廠家印刷的信封,屬省圖沒有找對廠家,所有的損失只能由省圖自己承擔。但問及怎樣才知道哪些是合法的生產廠家時,李回答說按文件上的廠家名單就行了。
群眾怎樣才能避免買到不合格信封,信封使用量大的單位怎樣才能認清信封印製廠家的資質?本報將進一步關注。本報記者 王秦
轉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