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威爾斯州阿什菲爾德聖約翰浸信會聖公會教堂的彩色玻璃。
宗教文物
一個人祈禱
無論是在一片吐司上看到耶穌(正如一名婦女在2004年報導的那樣),還是崇拜基督的包皮(是的,真的),人們似乎都需要接近與這位基督教創始人有關的物品。以下是一些在世界各地的教堂和大教堂中佔有一席之地的文物。
真十字架
對基督徒來說,耶穌死在十字架上是一個強有力的象徵,所以說,真正的十字架是一個值得尊敬的對象是有道理的。根據四世紀教會歷史學家蘇格拉底·斯科拉斯提克斯(Socrates Scholasticus)的記載,羅馬皇帝康斯坦丁(Constantine)的母親要求拆除建在基督受難地的教堂,並在下面發現了三個十字架。不管真假,數百塊被奉為真十字架的木頭碎片散布在歐洲各地。法國宗教改革運動的著名神學家約翰·加爾文曾冷淡地提到這些遺物的數量之多。
「簡而言之,如果所有能找到的碎片都被收集在一起,它們將成為一艘大輪船,」加爾文寫道。但福音證明,單一人就能拿得動。
維羅妮卡的紗布
另一塊著名的布,維羅妮卡的面紗應該有耶穌的臉的形象。傳說耶穌在受難前背著十字架,聖維羅妮卡用面紗擦去他額頭上的汗水。神奇的是,基督的臉出現在織物上。
問題是這個傳說直到中世紀才以書面形式出現。在13世紀的羅馬,確實有一塊帶有耶穌頭像的面紗,據說就是那塊面紗,但那塊面紗的歷史並不完整。面紗的複製品直到17世紀才被製造出來,當時教皇禁止進一步複製,並下令銷毀所有現存的複製品。如今,聖彼得大教堂(St. Peter's Basilica)有一塊據說是中世紀時展示的面紗,但它並沒有公開展示。
荊棘之冠
聖經記載,羅馬士兵在耶穌死前把荊棘冠冕戴在他頭上,以此來嘲笑他。今天,這頂王冠據說被收藏在巴黎聖母院大教堂。據聖母大學的官員說,這頂王冠無法被認證,但它仍然備受尊崇。如今,王冠被用金線捆起來,在每個月的第一個星期五以及復活節前的大齋節(Lent)期間的每個星期五,都被供奉給信徒以供朝拜。
奧維耶多的蘇達瑞姆
在西班牙的聖薩爾瓦多大教堂裡,躺著一塊據說是在耶穌死後纏在他頭上的血淋淋的布。蘇達瑞姆裹屍布一年只公開展示三次,人們認為它與都靈裹屍布是同一套,儘管它的真實性還在爭論中。
受難釘子
信徒們爭論是用三顆還是四顆鐵釘釘死耶穌,但是根據天主教百科全書,至少有30顆鐵釘被尊崇為基督死亡的遺物。早期的基督徒西奧多雷特寫道,君士坦丁的母親把「一部分釘子」作為禮物送給他,讓他戴在頭盔上,戴在馬勒上,以保護他免受傷害。據傳,保存在米蘭郊外一座大教堂裡的倫巴第(Lombardy)鐵製王冠是用最早的「聖釘」之一製作的。
聖杯
聖杯是巨蟒劇團和印第安納·瓊斯電影的主題,據說是耶穌死前最後的晚餐上用的聖杯。聖杯傳說的痕跡可以在凱爾特神話中找到,其中偶爾有神奇的坩堝。關於聖杯的第一個書面傳說可以追溯到12世紀,是一首不完整的詩,講述了一個名叫珀西瓦爾的騎士在一次神秘的宴會上看到了聖杯的故事。即使在今天,聖杯仍能激發人們創造性地講述故事:在丹·布朗(Dan Brown)的《達文西密碼》(The Da Vinci Code)中,聖杯是瑪麗·瑪格達萊妮(Mary Magdalene)的遺骸,埋在巴黎羅浮宮的地下。
神聖的包皮
也許最奇怪的聖物是聖包皮,也被稱為聖包皮。猶太傳統會要求耶穌接受割禮,而阿拉伯《嬰兒福音》(the arab嬰兒期福音)中杜撰的文本認為,包皮是保存在雪花石膏盒裡的。在中世紀,包皮「遺物」像兔子一樣大量繁殖,同一時期在歐洲流通的包皮「遺物」多達18個。天主教會顯然對爭議感到厭倦,於1900年宣布,任何談論聖普裡普斯的人都將被逐出教會。據我們所知,世界上已經沒有神聖的包皮了。
都靈的裹屍布
放射性碳年代測定法表明,這塊據稱包裹著受難耶穌基督身體的布不過是中世紀的贗品,是14世紀用來欺騙信徒的。如果說這是一個騙局,那也是一個好騙局:幾個世紀之後,關於都靈裹屍布真偽的爭論仍在激烈進行。這塊布目前保存在義大利都靈聖約翰大教堂的小教堂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