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崆峒山的丹霞地貌及旅遊資源

2020-09-05 崆峒仙山

崆峒山在六盤山東側,為隴東黃土高原西部的石質山地,林木蔥鬱,被涇河及其上遊支流胭脂水所圍,南北寬二到三公裡。崆峒水庫1980年建成,位於崆峒山南麓前峽(即彈箏峽,史稱軒轅谷),壩高63.8米,壩長400米,面積113.6萬平方米,壩址在原「涇渡石虹」處。胭脂水在崆峒山北坡後峽,由西北向南東流入涇河。崆峒山是我國史志記載最早的名山之一,傳說黃帝在此問道廣成子,秦始皇稱帝後第二年曾西巡到崆峒山(公元前220年),稱其為「西來第一山」,《史記·秦始皇本紀》載:「二十七年,(始皇)巡隴西、北地,出雞頭山,過回中。」平涼當時屬秦朝北地郡,「雞頭山」即「崆峒山」。崆峒山古稱有空同、空桐、雞頭山、笄頭山、薄落山、牽屯山等,唐代始有崆峒。《五經正義》載:「笄頭山名崆峒山,在高平縣西百裡,有涇谷,涇水出焉」。

崆峒山位於平涼市城西約十五公裡,最高峰海拔2123米,北北西走向,林木蔥鬱,是一道天然的綠色屏障,故名翠屏山(又名香山)。主峰馬鬃山之巔稱絕頂,海拔2038米,上天梯的三百七十八級石砌臺階是登臨絕頂的險道,唐代仁智和尚負責修築,西側置鐵柱索鏈供人攀扶。馬鬃山與翠屏山之間有兩座山峰,東西、南北向排列,是古代兵家重要的戰略要地——笄頭山。遠觀馬鬃山似貴婦人的頭。而這兩座山峰像其發笄,因而稱笄頭山。它是六盤山道未開通前,平涼通向西域絲綢之路的古「笄頭道」,由崆峒山前峽經寧夏涇源的北面河翻越六盤山至莊浪、天水。崆峒山今有直達中臺的登山公路,沿崆峒水庫北側便道經月石峽有上山小道通中臺,中臺崆峒大寺旁立有胡耀邦視察平涼時所書《崆峒山》石碑,名人與名山同在,以志對耀邦同志的懷念。

崆峒山人文景觀豐富,最古的建築是唐代的問道宮、軒轅宮、滹沱寺和上天梯四處,距今已一千三百餘年。宋、元、明、清均有建築,特別是明萬曆、嘉靖年間,平涼韓王太妃大興土木。歷代共有四十餘處建築群,號稱九宮、八臺、十二院。八臺為東、西、南、北、中「五臺」加上天台、插香臺、靈龜臺,與四嶺(鳳凰嶺、獅子嶺、蒼松嶺、棋盤嶺)二峰(蠟燭峰、雷聲峰)及眾多傳奇的洞穴、峭壁、深淵,挺立在隴東黃土高原上。平涼市境內屬溫帶半溼潤氣候,西南崆峒山、太統山(海拔2234米)相對高差700米左右,陰溼多雨,林木蔥鬱,是天然次生林分布區,屬闊葉落葉林,有各類植物七百餘種,是隴東黃土高原上罕見的天然植物園。崆峒山秀水環繞,林木蔥鬱,歷代人文景觀薈萃其間,風景遊覽區十四平方公裡,是隴東明珠,難得的一處旅遊勝地,1983年被甘肅省列為「省級風景名勝區」當之無愧,1994年已批准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崆峒山自然景觀的雄奇險峻,主要是由其所處特殊的構造部位及組成該山紫紅色礫巖地層形成的奇險秀美的丹霞地貌所造成。1990年7月黃進考察後,首先確認其為丹霞地貌。1992年10月筆者有緣考察了崆峒山,它確實是隴東黃土高原上一處不可多得發育典型的丹霞地貌。

崆峒山是賀蘭山褶帶南延部分。位於東部店窪——太統山——大臺子復背斜、西部小黃峁山——三關口——沙南復背斜之間的古城——崆峒山——宋莊復向斜中,該褶帶一直往南延續到景福山附近,是祁呂巨型山字型構造的脊柱,後由於隴西帚狀的構造(燕山期產生,喜山期完成)的影響而歸入隴西帚狀構造六盤山旋迴褶帶中,因而崆峒山山體呈北北西向展布。崆峒山地層由三疊系上統延長群下亞群(T3yn1)紫紅色礫巖及白堊系下統三橋組(K1s)紫紅色礫巖角礫巖組成,二者之間接觸關係為角度不整合,T3yn1傾角18°,K1s基本水平,印支運動後的燕山運動、喜山運動影響巨大,由於處於復向斜中,其主要表現以塊狀斷裂為主;相互平行的階梯狀斷層清晰可見,陡崖深淵相對高度可達700米左右,垂直節理髮育,給崆峒山丹霞地貌的發育準備了基本的巖性構造條件,其丹霞地貌主要處於壯年期,陡崖到處可見,老年期的殘峰雖有,但極少。崖面分布的洞穴初步觀察有兩種成因,一為斷層錯動幾組節理交錯使巖塊鬆動脫落而成;另一類主要為礫石塊脫落。由於洞穴出露於崖壁,位置奇特,如玄鶴洞、鑽羊洞、朝陽洞,此外還有崆峒洞、金銀洞、打兒窩、蜘蛛洞等。崆峒山處於溫帶半溼潤氣候區,丹霞地貌發育特點與溼潤區相似,屬溼潤區丹霞地貌中壯年期發育階段(老年期有零星出露),以近水平丹霞地貌為主,緩傾斜丹霞地貌出露在山體下部。基巖基本裸露,雖有薄層黃土復蓋,但並不控制丹霞地貌的發育,屬典型的丹霞地貌。由於山體上部白堊系下統三橋組(K1s)基本水平,因而丹霞地貌「頂平——身陡——麓緩」的基本特點明顯,「身陡」則更為突出——奇險。「頂平」、「麓緩」處林木蔥鬱,各類古建築群,人文景觀隱現於綠蔭深處,相得益彰——秀美,「奇險秀美」丹霞地貌的內涵在崆峒山得到充分顯露,因而是隴東黃土高原上一處不可多得的旅遊勝景。

崆峒山三疊系上統延長群下亞群(T3yn1)是陝甘寧盆地延長群湖盆邊緣的濱湖相沉積,碎屑巖以紫紅色礫巖為主,偶夾薄層砂巖,下部為礫巖與砂巖互層,礫巖層厚一般在1—2米,礫石成分多為石英、石英巖、灰巖,其次為砂巖及變質巖,圓度好,多呈渾圓或橢圓狀,分選差,一般礫徑5一lO釐米,大者也可達0.5米,鐵質膠結,砂質充填。白堊系下統三橋組(K1s)為紫紅色礫巖、角礫巖,鈣質膠結,大部矽化,層理難辯,巖性堅硬,屬山麓堆積,礫石成份主要有灰巖、白雲質灰巖、白雲巖及石英巖等。由於白堊紀前已成熟隆起的賀蘭山褶帶在三關口以南白堊紀沉積時為水下潛山,太統山的水下潛山位置最高,三橋組僅僅3米,崆峒山偏西北,水下潛山位置較深,沉積了數百米的礫巖角礫巖。這兩套地層構成了崆峒山向斜的核部及東翼,燕山運動晚期隴西帚狀構造六盤山旋迴褶帶開始形成,波及賀蘭山褶帶南段,崆峒山就歸入了隴西系六盤山旋迴褶帶的小關山旋迴層中。由於古城——崆峒山——宋莊復向斜是賀蘭山褶帶南段相對凹陷地區,崆峒山向斜巖層傾角較緩,最高峰香山(2123.2米)附近殘留的平臺也在這時形成,它是崆峒山最古老的夷平面。喜山運動至今,隴西系右旋壓扭運動並未停止,六盤山旋迴褶帶發生多次強度不等的地震就是證明,同時也使崆峒山強度不等的間歇性抬升,形成皇城(2038米)及以中臺為中心的五臺(1870—1920米)兩個夷平面和涇河、胭脂川二個深谷。在南北寬2—3公裡的範圍內,平均每公裡有500米的落差,順高角度的斷層和垂直節理強烈切割侵蝕,形成溝谷,引起溝壁的崩塌後退,從而產生奇險秀美的丹霞地貌,它是崆峒山風景名勝區的基礎。

崆峒山的丹霞地貌是目前國內已知地層時代最老的一處,山勢險峻雄奇秀美,自古以來就是國內名山之一,平涼八景中的「崆峒玄鶴」即指該山。平涼城西七華裡的龍隱寺,寺內有泉四眼,泉水被巖所阻,激散成珠滴入潭中,被譽為「龍泉滴珠」。東關寶塔梁上大明磚塔,已有470餘年厲史,七層八面高33.5米,塔頂傘形,頂端立有與主塔相似的小鐵塔一座,「寶塔夕照」即為此塔。城北柳湖為隴東著名園林,陽春三月柳絮飛舞,揚落如雪,被譽為「柳湖晴雪」。城西十公裡有溫泉一處,水溫30—36℃,有待開發。

平涼是古絲路北道進入甘肅的第二站(第一站為涇川),寶中鐵路經過華亭、平涼,通車後交通條件會更好。涇川距平涼約七十公裡,涇川溫泉已經開發,城西回山是西王母發祥地,回山的王母宮是祖廟所在,已吸引海外遊子前來尋根訪祖。城東羅漢洞,南石窟寺與王母宮一樣均以丹霞地貌為依託開掘的石窟。分流西安的遊客到涇川、平涼的旅遊路線已經開通,其它北與中衛、銀川;南由華亭(上關鄉石泓寺石窟,新店子即河西石佛群)、莊浪(石橋鄉雲崖寺)、秦安(五營鄉大地灣遺址)、天水(麥積山石窟等)更是一路風光,丹霞地貌與石窟藝術、宗教文化風景名勝點布其間。在崆峒山批准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後,其旅遊價值將更高,對隴東老區的經濟發展更能有所促進。

崆峒山之行,僅對是否存在三疊系上統延長群的丹霞地貌作了考察,回答是肯定的。

本文對其形成過程及旅遊資源開發略作論述。不到之處,望批評指正。

(作者:陳致均 曾任蘭州大學地質系教授,中國丹霞地貌研究會理事)

相關焦點

  • 隴東丹霞 道源聖地 崆峒山
    丹霞地貌區。 地處陝甘寧盆地的崆峒山地區中生代期間長期接受紅色陸相沉積,發育崆峒山丹霞地貌的地層由三疊系延長群(T3yn)及下白堊統六盤山群三橋組(K1s)紅層構成,以鐵鈣質膠結、次圓化的堅硬紅色砂礫巖為主。
  • 想去甘肅旅遊,甘肅有哪些值得一去的旅遊景區
    甘肅旅遊就像是一塊璞玉,但長期蒙塵,甘肅只是很多遊客去新疆、去西藏的一個中轉站,或乾脆只是路過的一個省區。是金子總會發光的,近幾年,西北遊在逐年升溫,甘肅作為大西北的黃金要道,旅遊也日益火熱,越來越多的甘肅景區出現在國人的視野裡。
  • 中國四個石窟推薦旅遊,甘肅佔據兩個座位,卻旅遊資源豐富
    甘肅省是中國旅遊資源豐富的省份,他有8000多年的歷史,他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出生地之一,中醫藥學的出生地之一,被稱為「河嶽根源、羲軒桑梓」。據說伏羲,女媧和黃帝都出生在甘肅。甘肅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但長期以來,由於交通不便和經濟發展緩慢,許多旅遊景點並不為國人所知,我想介紹一下甘肅最著名的旅遊景點。敦煌莫高窟莫高窟,俗稱千佛洞,位於甘肅省敦煌市東南25公裡外的懸崖上,他是中國世界上存在的內容豐富和寶庫組。
  • 甘肅旅遊必玩的十大景區 西北旅遊優質景點大盤點
    甘肅旅遊體驗的多樣性和旅遊資源的豐富性,都堪稱西北乃至全國之冠:這裡有蒼莽的隔壁、有泛著七色光輝的丹霞地貌、有鬱鬱蔥蔥的森林、也有古韻悠長的名勝古蹟……不論是自然景觀還是文化景點,不論是藝術成就還是民俗特色,亦或是地理奇觀和紅色旅遊景點,甘肅旅遊都堪稱嘆為觀止。
  • 甘肅張掖,七彩丹霞地貌奇觀
    甘肅張掖七彩丹霞地貌,是自然的奇觀,是我國國內惟一的丹霞地貌與彩色丘陵的景觀複合區。甘肅張掖丹霞世界地質公園群峰蜿蜒,面積有536平方公裡,分為七彩丹霞景區、冰溝丹霞景區,其中七彩丹霞景區面積約200餘平方公裡。七彩描繪有奇觀,三分寫意驚心目。
  • 崆峒山——大美甘肅系列之一(平涼市)
    今天,帶領大家到甘肅省平涼市,領略一下美麗甘肅,西北風光。 崆峒山,是道教聖地,位於甘肅省平涼市區西12公裡的大山之中,古代黃帝問道廣成之處。崆峒山被稱為道家第一山,是甘肅六盤山的支脈,丹霞地貌結構,東有八百裡秦川,南有關山,北有蕭關。山勢雄偉,歷代不斷修建,亭臺樓閣,廟宇殿堂,古樹參天,四季美景各不相同。 因為這次去時是冬季,而且剛下過雪,當時走的是步道,整整走了2個多小時,才到了山頂,真正感受了一下崆峒山的氣勢。
  • 盤點甘肅旅遊最值得去的十大經典景點
    甘肅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是古絲綢之路的黃金地段。這裡人文歷史厚重,旅遊資源也眾多,每年都吸引著眾多遊客前往。到甘肅旅遊也被評為一生必去地之一,那麼到甘肅旅遊有哪些經典景點必去呢?甘肅張掖冰溝丹霞莫高窟被稱為「沙漠中的美術館」和「藝術與信仰的精神綠洲
  • 秘魯的丹霞地貌彩虹山,五彩斑斕美不勝收,比甘肅丹霞地貌還美?
    甘肅有中國很漂亮的丹霞地貌,秘魯也有丹霞地貌彩虹山,兩者相比較,你覺得哪裡最美?彩虹山,意思是「彩色泥土的山」,這一奇觀就在秘魯威尼坎加國家公園,很多來到這裡的人都會被這彩色的山給迷住了,五彩斑斕美不勝收,各種各樣的顏色,從山腳處一直延伸到山頂上,真是大自然的神作,一個字:「美」。
  • 甘肅旅遊景點推薦
    很多南方的朋友在初次聽到」甘肅」的時候可能想到的會是落後、貧窮、滿眼黃土、乾旱等詞彙,殊不知真正的甘肅和他們想像中的有千差萬別,作為地道的甘肅人,小編今天就帶大家在這些美景中領略我們甘肅的特有魅力吧。莫高窟的建築、彩塑、壁畫在歷史上有很大的研究價值、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是甘肅乃至全國不得不去的旅遊景點之一。
  • 去甘肅旅遊,麥積山跟平涼崆峒山哪個更值得去?
    甘肅景點很多,作為熱愛文化從探索和旅遊的人來說,去甘肅旅遊,麥積山跟平涼崆峒山哪個更值得去?下面我們來看看!來甘肅旅遊,旅遊景點挺多的,比如說麥積山、平涼崆峒山、嘉峪關、敦煌莫高窟、鳴沙山月牙泉、張掖丹霞地質公園等景區。麥積山和平涼崆峒山相比較的話,各有千秋吧,麥積山和崆峒山的風光不太一樣,如果你喜歡沿著文人墨客的足跡遊玩的話,建議去崆峒山景區,如果你想看獨特的景色的話建議去麥積山。
  • 2019甘肅冬春旅遊推薦:西北旅遊去寧夏?甘肅可能更好些
    近年來隨著西北旅遊異軍突起,大量遊客湧入甘肅、青海、寧夏等地,只為一覽西北風情,但是很奇怪的是,大部分的西北遊客都往甘肅去,走青甘大小環線,河西走廊,選擇性避開了寧夏,這是什麼原因呢?其實很簡單,因為青甘大小環線是大西北最為經典的古絲綢之路,其跨越高原、大漠,湖泊,戈壁,古城,神泉,飛天,壁畫,最美丹霞地貌,走過這裡就是品鑑一次絢麗的視覺盛宴。另外,甘肅是中國唯一入選全球著名媒體《紐約時報》發布的「2018全球必去的52個目的地」榜單的,其魅力自然無與倫比。
  • 甘肅,亞洲十大旅遊勝地排名第一,第一次來的你,需要這份攻略
    都說甘肅是一個在旅遊上一直被低估的省份,這話我看一點都不錯。甘肅的地形像一塊肉骨頭,兩頭大,中間細長,河西走廊貫穿其中。甘肅的旅遊資源極為豐富,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獨特的地形地貌和多樣的氣候條件,讓甘肅的眾多旅遊景點多樣而又不失獨特。
  • 甘肅小夥伴注意啦!中國最美丹霞地貌之一的張掖七彩丹霞晉級5A啦
    它是中國最美的七大丹霞地貌之一,甘肅張掖七彩丹霞景區晉級5A啦!2020年1月8日,文化和旅遊部發布通知,確定甘肅省張掖市七彩丹霞景區等22家旅遊景區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接下來地理大毛就跟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張掖,甘肅省下轄地級市,2002年成立,河西四郡之一,甘肅省的省名組成部分(甘肅得名甘州和肅州,肅州即今酒泉)。
  • 2019甘肅旅遊十大春遊景點 這份西北旅遊景點排名請拿好
    隨著我國旅遊經濟的崛起,西北旅遊因為優質的旅遊資源和獨特的旅遊體驗成為了近年來遊客旅遊的新寵,越來越多的人,選擇   原標題:2019甘肅旅遊十大春遊景點 這份西北旅遊景點排名請拿好   中國國土面積巨大,各地氣候差異較大,東南沿海和西北地區的環境有著很大的差異。
  • 甘肅旅遊景點推薦大全
    很多南方的朋友在初次聽到」甘肅」的時候可能想到的會是落後、貧窮、滿眼黃土、乾旱等詞彙,殊不知真正的甘肅和他們想像中的有千差萬別,作為地道的甘肅人,小編今天就帶大家在這些美景中領略我們甘肅的特有魅力吧。莫高窟的建築、彩塑、壁畫在歷史上有很大的研究價值、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是甘肅乃至全國不得不去的旅遊景點之一。
  • 10月甘肅旅遊推薦:甘肅這幾個絕美的景點秋季旅遊去剛剛好
    不信,那麼我們就一起來領略一下甘肅在10月金秋季節的魅力吧。10月甘肅旅遊推薦:「仿若仙境」甘肅甘南扎尕那2017年《中國國家地理》雜誌十大「非著名山峰」,扎尕那位於榜單第四位。扎尕那山海拔3970米,位於甘肅省迭部縣益哇鄉境內。
  • 甘肅5A景區增至5家!七彩丹霞上榜!
    甘肅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具有戈壁沙漠、名剎古堡、草原綠洲、佛教聖地、冰川雪山、紅色勝記和民族風情等獨特景觀,截至2020年,共有5家5A級景區。1、平涼市崆峒山風景名勝區 2007年確認崆峒山位於甘肅省平涼市城西12公裡處,是古絲綢之路西出關中的要塞,有「西來第一山」、「西鎮奇觀」、「崆峒山色天下秀」、「雄秀甲於關塞」、「道源所在」等美譽。
  • 2020想去中國甘肅旅遊的景點:嘉峪關,月牙泉,崆峒山,莫高窟
    甘肅旅遊的景點向來以種類多有崆峒山這樣的秀麗山色,有雄渾蒼涼的嘉峪關,也有似鳴沙山、月牙泉這樣的「孿生姐妹」。鳴沙山月牙泉位於敦煌城南五公裡沙漠之中,千百年來亙古不絕,堪稱「沙漠第一泉」,而與之相互依託的鳴沙山更能發出嗡嗡的聲響。優雅的月牙泉和粗獷的沙漠相互交融,奇特的自然現象交織期間,便形成了甘肅獨特的沙漠奇觀。
  • 國內壯觀秀麗的5大丹霞榜單,廣東丹霞山上榜,甘肅張掖丹霞地貌
    再而對於這五個丹霞景區的印象又是如何呢?廣東丹霞山:國內的紅石公園(最佳旅遊季節:四季皆宜)丹霞山是廣東面積最大、以丹霞地貌景觀為主的風景區。丹霞山主要分為丹霞景區、巴寨景區、仙人跡景區、韶石景區與錦江畫廊遊覽區幾大區域。
  • 甘肅旅遊,首選這9個最美景區,千萬不要錯過這些精彩景點
    甘肅曾經被評為亞洲旅遊目的地第一名。主要是因為它其具有各種類型的地貌。特別是具有沙漠、戈壁、冰川、草原、雪山、溶巖、丹霞、雅丹、天池、石窟等旅遊資源。甘肅最優美景區有: 1.甘肅敦煌鳴沙山月牙泉景區。月牙泉因形似一彎新月而得名,因亙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而聞名。主要景點有:鳴沙山、月牙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