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祭大禹陵在即 讓我們重溫一下《大禹紀念歌》

2020-12-21 浙江在線

2017-04-19 09:49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朱銀燕

2017公祭大禹陵典禮,將於4月20日隆重舉行。在典禮舉行前,讓我們重溫下《大禹紀念歌》。

古越城、大禹陵、一群唱著紀念歌的學生……這是《大禹紀念歌》中出現的畫面,這首歌,也在去年的夏日,在朋友圈「升溫」。2016年,這首68年前的老歌,再次搬上了螢屏,用現代的元素賦予了它新的生命。

紹興文理學院音樂學院的黨總支書記周柳萍,向記者講述了紀念歌錄製背後的故事。2015年4月15日左右,紹興文理學院接到了這首歌曲,那時候他們還在排練《大禹頌》,當時拿到的譜子還是手抄版的照片,然後拿去列印,同學們雖然拿著不清晰的譜子,但都唱得很用心。一拿到這首歌,大家就唱了下,感覺這首紀念歌旋律非常莊重肅穆,有聖歌的感覺,歌曲充分展現了大禹治水的決心和憂國憂民的偉大情懷,讓人心生敬重之情。

這首歌很好地傳達了大禹精神,每一句歌詞都寫得精煉而且寓意滿滿。第一句「我思古人,伊彼大禹,洪水滔天,神州無淨土」,就寫出了對大禹的追思和懷念;還有「左準繩,右規矩,聲為律,身為度」、「薄衣食,卑宮宇,排淮泗,決漢汝」,這短短兩句歌詞,就讚美了大禹的美好品德以及奉獻精神、創業精神、律已精神、治法精神等等。

周柳萍說,學校對合唱團參演工作非常重視,自接到任務就開始了緊鑼密鼓的工作:選拔隊員、曲目排練、確定服裝、後勤服務等。由於時間緊,曲目確定時間遲,為了在典禮現場能完美演繹全新的公祭歌曲,合唱團的指導老師及同學們主動犧牲休息時間,在課餘和周末緊張地開展排練。公祭當天,合唱團與伴舞及舞旗的舞蹈演員配合默契,作為公祭壓軸演出節目表演出色,將這首紀念歌的感恩之情和恢宏氣勢展現得淋漓盡致,獲得在場觀禮人員的好評。

前年4月20日那天公祭大禹陵典禮的時候,雨很大天氣也很冷,合唱團的同學冒著雨面帶微笑完成了這首歌曲。當時有一個女生是生理期,她痛得整個人都蜷縮在一起,但她還是堅持完成了排練和正式演出,因為100個人的大合唱,每個位置都是導演安排好了的,缺一個人都不行。

周柳萍說,錄製這首《大禹紀念歌》是為了傳播、傳揚大禹精神,也讓更多人去聽《大禹紀念歌》,讓更多的人去唱《大禹紀念歌》,讓更多人了解大禹精神,學習大禹精神,實踐大禹精神,也和省委省政府「五水共治」的戰略部署相契合,錄製這首歌曲可以讓大禹精神從無聲到有聲。通過錄製,從一紙歌譜到一首有血有肉的歌曲,經過同學們的演唱,是用一種特殊的方式祭奠、懷念大禹,詮釋、傳揚大禹精神,很有紀念意義。

1492566596000

相關焦點

  • 大禹陵景區煥然一新 公祭大禹市民可參加「雲祭祀」
    近日,記者來到紹興大禹陵景區祭禹廣場,看到水上祭壇、鍾亭、鼓亭、洛書臺、圖騰柱等已建設一新,廣場氣勢壯闊,目前,景區提升項目一期工程已經完工。據了解,今年的公祭大禹典禮將在4月19日舉行,人們將看到氣勢宏偉的大禹陵雙重「樓閣式」牌樓、浮雕牆、十二華夏柱等大禹文化「地標」。
  • 2019年公祭大禹陵典禮在浙江紹興舉行
    4月20日是農曆穀雨,2019年公祭大禹陵典禮在浙江紹興大禹陵祭祀廣場舉行,來自海內外的5000多嘉賓共聚會稽山下,追思先賢,傳頌大禹美德。  大禹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治水英雄。紹興是大禹生前的重要活動地,他死後也葬於紹興會稽山。祭禹之典,發端於夏王啟,公元前2059年左右,大禹之子夏王啟,祭會稽大禹陵,首創祭禹祀典之先例。
  • 2020年網上公祭大禹陵典禮舉行
    2020年網上公祭大禹陵典禮舉行 2020-04-19 12: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紹興大禹陵風景區,國家4a級旅遊景區,大禹陵是大禹的葬地
    紹興大禹陵風景區大禹陵風景區裡面的雕像紹興大禹陵風景區大禹陵風景區紹興大禹陵風景區大禹陵風景區入口大禹陵風景區裡面的石碑,上面寫著禹定九州大禹紀念歌大禹陵風景區大禹陵風景區裡面的石碑
  • 謁大禹陵(文學原創)
    手機拍照到紹興的最初幾天,本打算遊了沈園,第二天就去會稽山,拜謁大禹陵。可惜的是,正趕上大禹陵公祭大典的日子,位於會稽山脈石帆山麓的大禹陵,謝絕遊客參觀。遠有始皇帝從鹹陽千裡迢迢來會稽山祭拜,近有大清的康熙大帝和乾隆大帝多次南巡到大禹陵祀禹,如今社會各界年年前來紹興拜謁大禹陵,更是不可勝數。身為華夏子孫,到了紹興,都應該去會稽山拜謁大禹陵。公祭大典結束的次日,趁著這次難得的機會,我們在酒店吃過早飯,便迫不及待地乘車來到了會稽山腳下。
  • 禹祭四千年——寫在2020年網上公祭大禹陵之際
    1994年12月15日,中共紹興市委、紹興市人民政府向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呈送《關於舉行『95浙江公祭大禹陵活動的請示》。同年12月22日,中共浙江省委召開專題會議,決定於1995年4月20日(農曆三月廿一,穀雨),在大禹陵舉行「1995年浙江省暨紹興市各界公祭大禹陵」活動。
  • 大禹陵景區恢弘亮相
    根據紹興晚報的報導:大禹陵景區提升項目一期工程日前已基本完工。今年公祭大禹陵典禮時,人們將看到氣勢宏偉的大禹陵雙重「樓閣式」牌樓、可容納萬人的祭禹廣場、展現大禹治水的浮雕牆和十二華夏柱等獨特的大禹文化。
  • 這還是你認識的紹興大禹陵景區嗎?
    4月9日,記者無人機航拍紹興大禹陵祭祀場地。據悉,大禹陵景區祭祀場地改造提升工程於去年8月29日開工,經過220多天的建設改造,目前已基本完工。施工單位和廣大建設者,克服疫情期間的種種困難,加班加點不停工,保質保量按期安全完成了工程,確保4月19日公祭大禹陵典禮如期舉行。記者了解到,此次改造提升工程新建擴建了大禹陵牌坊、九龍壇、神道、遊客中心、祭禹館、祭禹廣場等。
  • 紹興大禹陵景區碑園碑文書法公開徵集通知
    大禹陵景區為更好地彰顯大禹陵深厚的碑刻文化,弘揚祭祀大禹陵的時代精神,特開展本次大禹陵景區(公祭典禮)提升項目一期碑園碑文書法公開徵集活動
  • 雙重樓閣式牌樓、萬人祭禹廣場,大禹陵景區恢弘亮相!
    大禹陵景區提升項目,一期工程日前已基本完工。今年公祭大禹陵典禮時,人們將看到氣勢宏偉的大禹陵雙重「樓閣式」牌樓、可容納萬人的祭禹廣場、展現大禹治水的浮雕牆和十二華夏柱等獨特的大禹文化。大禹陵景區提升項目完成後,大禹陵景區將展示紹興會稽山文化的新魅力,成為紹興文化的新地標,成為海內外華夏兒女追思民族先祖的聖地。
  • 大禹陵如何成為中國歷史文化的地標?
    穀雨時節,紹興大禹陵景區,人們將再次祭祀中華立國始祖大禹。巍巍大禹陵在春風中顯得更加莊嚴肅穆。雙重樓閣式牌樓、十二華夏柱、大禹治水浮雕牆、萬人祭禹廣場和通往大禹陵的神道,人們置身其間,更能表達對大禹的崇敬和思念。昨天,記者再次來到大禹陵景區,在追思民族先祖的聖地,感受大禹陵景區改造提升工程給人帶來的心靈震撼。
  • 稽山街道:大禹後裔 網上祭禹
    2020年公祭大禹陵典禮圓滿完成
  • 在紹興祭拜大禹陵
    「大禹治水」、「禹三過家門而不入」都是中國家喻戶曉的故事,大禹百折不撓、一心為公的精神,已經成為中華民族整個精神傳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清明時節,來到位於浙江紹興的大禹陵,向這位中華民族的偉大先人表達深深的懷念之情。
  • 自駕遊玩指南——紹興大禹陵賞櫻花路線
    大禹陵是我國古代治水英雄、開國聖君——大禹的葬地,位於紹興市東南郊會稽山景區內,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我國東南的一大名勝古蹟。,因為它離紹興城很近,如果從紹興火車站下車,可以坐2路公交車直接到達大禹陵(票價2元),也可以直接坐計程車(費用大約30元)。
  • 故遊憶· 紹興會稽山中華治水英雄大禹陵
    2006年4月18日,從紹興蘭亭徐渭墓出來,移步至附近坐落在會稽山,憑弔中華歷史上治水英雄大禹陵。大禹陵大禹是上古時代一位治水英雄,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的開國之君,被後人尊為「立國之祖」。明太祖洪武年間,大禹陵即被欽定為全國該祭的36座王陵之一。大禹陵為何會在紹興,想必有人思考過這個問題,其實,紹興和大禹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關於大禹和紹興的不解之緣,得從大禹治水說起。
  • 會稽山下紹興大禹陵遊玩攻略,一殿一廟一祠一銅像
    其中最久遠最名勝的莫過於會稽山,此處有大禹陵。本文就給大家講一講大禹陵的遊玩攻略。大禹陵整個景區布局大禹陵是會稽山景區中重要的名勝古蹟之一,位於紹興市越城區會稽山麓。大禹陵景區主要有祭禹廣場、享殿、禹祠、禹廟、碑廊、鹹若古亭、大禹銅像等組成。
  • 大禹:從傳說到現實
    廣為流傳的大禹刻像。出自山東武氏祠漢畫像石。隨著文化認同需求的增長,跟隨「禹跡」,學習研究、考證大禹文化成為高尚的心靈洗禮和文化享受過程。2019年4月,紹興市公祭大禹陵期間,有11個禹裔族姓1600多人開展民祭活動,參祭熱情十分高漲。
  • 四川省汶川縣羌族百姓的禹步,各地方大禹的足跡都是為了紀念大禹
    傳說,大禹在治水過程中因過度操勞而患上了腿疾,無法像正常人一樣行走,為懷念這位偉大的祖先,羌族人將大禹行走的跛步演變出如今的禹步,以世代秉承先祖大禹的治水精神。羌族百姓的禹步在每年的農曆六月初六,羌族人還會在大禹祭壇舉行盛大的祭祀活動,以紀念先祖大禹的誕辰。
  • 北川縣委副書記韓忠明赴紹興考察交流大禹文化建設工作
    1995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和紹興市人民政府聯合舉行了各界公祭大禹典禮。茲後,形成了一年一小祭、五年一大祭的公祭大禹典例。2007年,大禹祭典升格為「國祭」。至此,紹興大禹陵成為人們祭祀、拜謁、瞻仰大禹的聖地,學習、效法、弘揚大禹精神的殿堂,以緬懷先賢大禹的豐功偉績。
  • 遊紹興東湖及大禹陵
    遊完東湖,再遊大禹陵,大禹陵位於紹興城東南稽山門外會稽山麓,距城區3公裡,大禹是上古時代一位治水英雄,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的開國之君,景區內有禹陵、禹祠、禹王廟三大建築群,這些遺址,都說明了人們對這位上古時期治水英雄的懷念和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