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素愛禮尚往來。春節期間,人們無論是回家過年,還是走親訪友,都會帶上一份禮品,來表達對親友的祝福。這個春節也不例外。
記者了解到,不少市民已經早早地備好了新年禮品。只是,在「禁酒令」和厲行節約風的帶動下,今年的禮品市場有一些不同於往年的新變化:酒類禮品不再受熱寵,而有機蔬菜、五穀雜糧等主打健康的產品非常受歡迎;禮品盒的包裝方面也不似往年辦勁刮豪華奢靡風,而是紛紛瘦身,包裝更加簡約化;同時簡約的還有禮品的形式,不少人不再手提大包小包的禮品,而是用一張禮品券或者購物卡代替。
年貨變身「小清新」
在節儉新風的倡導下,今年的年貨市場舊貌換新顏,過去精心修飾的禮盒、禮籃都脫掉繁複的衣飾,變身簡約派的「小清新」。
日前,記者在高德置地廣場的幾間茶葉專賣店見到,富有春節味的茶包裝搶佔了茶店的顯著位置。木盒、紙盒包裝是今年春節的主流。而跟往年相比,包裝更簡約、精巧是今年的一大特色,大部分茶品的外包裝容量都不高於半斤。
店員表示,簡約是今年茶包裝的主旋律。儘管商家在木盒、紙盒包裝中融入了蛇的元素,但主要還是以簡潔大方為主。消費者們不像過去那樣注重太精美的外包裝了,更看重實在的內容。
沃爾瑪大賣場的年貨銷售區裡,各種包裝精美的禮盒讓人目不暇接,記者觀察發現,大多數糖果、糕點、乾貨等年貨禮盒,外包裝都顯得很「簡約」,許多商品只是在顏色和款式上做文章,外包裝的材質與平常差別不大,主要以紙質和塑料材質為主。
採訪中有市民表示,過度的包裝不僅給消費者帶來負擔,也會帶來嚴重的浪費。大家觀念改變過來就好了,不管是禮尚往來,收禮的人和送禮的人都不去計較這個就好了。
食品年貨虛擬化
雖然眾口難調,但是食品每個人都會喜歡,尤其是各種蔬菜、水果。不過記者了解到,不少人今年送食品果蔬類的禮品,不再大包小包,而是換成了農產品禮品卡。攜帶方便、訂購方便、轉送也方便,這類卡不論是送客戶還是發福利,肯定不會受埋怨。在一個針對禮品採購的隨機調查中,50個人的採購清單,雖然低的人均採購額僅有150元,高的人均採購額達到3500元,但是無一例外,採購的全是食品。
比起往年,今年超市裡一車一車裝滿食物年貨的消費者明顯變少,因為今年的食品年貨比過去可輕便多了。不少人都反映,今年收到了各種各樣的食物禮品卡。市民張小姐在越秀區一家公共服務機構上班,她用了「五花八門」這個詞來形容今年收到的卡。「過去收到卡的話,都是商場、超市的購物卡,今年不一樣了,我自己收到和看別人收到的就有換金龍魚油的卡、換大米的卡、上網買保健食品的卡、山珍黑木耳的配送卡、水果禮籃卡、牛奶提貨券、酒水提貨券……好多種,我跟朋友們也討論了這事。」
或許是受到蟹券的啟發,記者發現,今年金龍魚、福臨門、歐麗薇蘭等知名食用油品牌,以及徐福記、好想你等零食大牌都紛紛推出了提貨券或禮品卡。持卡的消費者只需打通客服電話報上卡號和密碼,再約定收貨地址和時間便可在家等著年貨自己上門,簡便輕鬆。
不光大品牌熱衷「辦卡」,私人商戶也同樣趕潮流。市民林女士告訴記者,她在一家位於天河北的精品水果專銷店買了水果卡送親戚,「我在要送的人家附近的店買卡送人,這樣我也方便,收禮的人也很方便。這是今年同事教我的新招。」
據了解,這家水果精品店平時就是批發進口水果和國內的優質水果,元旦前就開始經營起銷售禮品水果卡的生意。店主透露,現在做禮品卡的水果店、精品蔬菜店和糧油店都有,禮品卡的價格比直接購買相應的水果價格略貴一點,但消費者們接受度很高。「主要是因為方便,這樣我們也能稍微多賺一點。」
綠色食品成香餑餑
除了食品類,以往酒類也是送禮的熱門之選。不過記者了解到,在「禁酒令」和「厲行節約」等風向的影響下,今年酒類禮品的行情大不如前。東興南路多家酒類商行的老闆告訴記者,往年這個時候很多人會來訂購高端白酒、洋酒等做送禮之用,同時酒類的收購生意也不錯,但今年人氣明顯少了。
「今年光是農莊收的有機高腳菜心我都已經收了兩大包了,」在越秀區工作的巫先生說,這幾年自己收了不少土雞、無公害蔬菜、農家土蛋之類綠色食品年貨「大禮」,現代都市人整天都吃不安心,綠色食品這樣的年禮真的很貼心。
今年網絡上出現了不少專門銷售有機食品的網站、網店,都生意紅火。以「某果網」為例,銷售的商品有精美、健康、品味、時尚的有機食品禮品卡和禮品套餐,所有禮品均為有機食品,價位從48-1280元不等。有機食品的種類包括水果、乾果、蔬菜、米、面、雜糧、山珍食用菌、休閒食品、酒、土特產品、橄欖油、亞麻籽油、葡萄籽油等高級食用油。目前訂購行情火爆,購買者中不乏企業團購客戶。
為了採購真正的綠色年貨,上周末,10多名市民組團來到清遠一處農莊,以每斤26元的價格購買了不少土豬肉。此外,他們還買了茄子、水果黃瓜、西紅柿等綠色蔬菜。一位市民說,從農莊購買這些年貨,價錢不便宜,但就是圖個是「綠色」,吃著放心。
除了城裡人到農村置辦年貨,一些企事業單位也到鄉下採購年貨,作為福利發給員工。有多位經營私人農莊的老闆都告訴記者,今年有不少企業都選擇了向農莊採購員工年貨福利。
某機構對2013年和2010年人們春節禮品選擇的對比結果也印證了這一趨勢,春節期間互相贈送菸酒的行為下降了1.8%,而贈送「保健品或營養品」的比例增長了1.0%。
流行數碼電子產品熱銷
在年會經濟的刺激下,以iPad mini、iPhone5、三星Note2為代表的數碼電子產品成為了各企業年會和客戶答謝的熱門禮品。也有不少人將這類數碼電子產品作為贈送親友的熱門禮品。
「老爸一直很節儉,手機還是用了多年的鍵盤式的非智能機。他經常說鄰居章叔叔經常給他看他兒子發來的孫子的彩信,羨慕得不得了。所以我打算送一臺三星手機作為新年禮物,也讓老爸趕一下時髦。」林先生如是告訴記者。記者登錄趕集網、58同城等網站看到,轉手和求購電子數碼產品的帖子較平時有了明顯增加。有不少人表示轉讓的是自己收到的新年禮品,或者為送親友而求購電子數碼產品。
這些都反映出,今年新年禮品的電子化趨勢已很明顯。蘇寧發布的一項《節前禮品選購白皮書》調查顯示,61.5%的受訪者希望收到時尚電子禮品,這其中9.5成的受訪者希望收到最新款的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單眼相機等。
調查顯示,目前年貨禮品市場的消費結構發生巨大變化,從最初糧油等副食品轉為時尚數碼產品。這導致企業年底採購禮品時的選擇也有了較大變化。2008年之前,企業為員工選購新年禮品時,更傾向於糧油、菸酒副食類等商品,家電類佔比僅為18%;目前企業節前購禮品類中時尚、健康類的電器佔比持續攀升,已高達70%。
數碼電子產品成為消費者鍾情的年貨,這讓商家發現了新賣點。業界人士預計,蛇年春節前的禮品市場主導商品從單價500-2000元的生活電器,正變為單價2000-5000元的中高端數碼電子產品,商品單價明顯提升。
對此,有業內人士分析,這類電子產品之所以成為熱門禮品是因為其關注度高、價格不菲且價格認知度很高,既可以拿來撐場面又很實用。實在不喜歡可以賣掉,折現率非常高。
迷你金條熱銷,禮品更注重升值性
在賀年禮品中,賀歲金條和生肖題材的紀念型黃金製品因其意頭好,又能保值增值一直是熱門產品。目前,各大銀行、金店的蛇年賀歲產品已經陸續上市,記者從部分珠寶黃金銷售門店了解到,蛇元素的黃金製品的銷售沒有龍年產品銷售那麼火爆,但是隨著節日禮品市場需求的增加,不少造型精美的蛇年賀歲產品也開始熱銷。
準備在年底購置金條的陳先生比較了一番,還是決定購置一款賀歲金條。「市面發行的蛇年賀歲金條是在國際實時金價基礎上加上了加工費,所以售價比國際金價要高出幾十甚至僅百元。如果自己買的話我會選投資金條,但送人還是選賀歲金條好。」
除了價值比較高的賀歲金條,一些2克重左右的迷你金條也很搶手。準備在春節期間探望剛添丁的大學同學的肖小姐就在一家金店購置了一根迷你金條,並用了紅錦緞的賀歲紅包包裝好。「送現金沒新意,送嬰幼兒產品又怕人家挑品牌不合用,但是送這類小金條好。既有好意頭,價格基本在千元以內,將來還有升值空間,多體面的禮物呀!」
近八成人在實體店購置年貨
■相關
日前,速途研究院發布的一項春節禮品選購調查研究從多方面剖析了消費者的新年禮品選購。首先,從選購渠道上來看,多數網友還是更注重實體店的購買體驗,有6107人選擇了「實體店購買」,佔總投票人數的77.8%。也有22.2%的網友開始主要從網絡上選購年禮。
調查還顯示,從禮品網站購買年禮的網友佔參與調查人數的近1/3,主要是因為在禮品網購物更加方便、省錢,以及禮品網較實體商店更為及時的新年促銷活動。
選購禮品,男女有別
在購買禮品類型的調查中,男性網友和女性網友的選擇有所不同。26.4%的男性選擇了春節走親訪友時會送「錢、紅包等」,其次是「菸酒類」禮品,佔比21.3%。而女性首選的禮物是「保健品或營養品」,佔比24.6%,「錢、紅包等」列在第二位,佔比21.7%。
通過調查內容對比發現,男性比女性更加傾向於送紅包、菸酒、電子產品以及特產和自製食品;而女性則更注意選擇「保健品或營養品」,並照顧「親友之前提到的需求」。值得一提的是,男性選擇電子產品為禮物的人數是女性的15倍,體現了男性對電子產品更高的興趣。
中年網友熱選肉類等實用年貨
網民春節禮品選擇的年齡分布也傳遞出很有意思的信息。調查顯示,「錢、紅包等」是各年齡段都普遍選擇的禮品,主要是受過年要給壓歲錢的傳統習俗影響。此外,14-33歲的網友在「菸酒類」的投票明顯下降,而「保健品或營養品」則比例較大。34-35歲的網民則比較傾向于贈送「肉類等年貨」,這些有足夠家庭生活經驗的中年人在禮品選擇上更加實用。而51歲以上的網友對菸酒類禮品較為偏愛。
專題統籌:南方日報記者 於冬雪
專題採寫:南方日報記者 於冬雪 周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