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11月16日訊不久前,有市民向金華日報反映,他們到市區江南高畈菜市場買菜,聽市場經營戶說高畈菜市場要改造了,菜場要搬到五裡牌樓原農貿市場地塊的臨時市場。
他們不知這個消息是否屬實,如果屬實,他們很想知道新菜場是怎麼個樣子,什麼時候能建好。
改造方案8月份就確定了
據了解,高畈菜場創辦於1992年11月,建設單位為婺城區江南街道辦事處。目前這個菜場共有經營戶100多戶,經營糧油、蔬菜、肉、禽、蛋、豆製品、水產、海鮮等商品。菜場輻射範圍北起雙溪西路,南至賓虹路,西起雙龍南街,東至八一南街。由於中村菜場已經停業,現在八一南街以東中村一帶的居民也到高畈菜場買菜。
如果菜場確實要搬遷,對附近居民影響不小。
上周四,記者來到高畈菜場。在入口處的牆上,記者看到一紙通知,上面寫道:高畈菜場將全面提檔改造,10月31日承包期到期後停止經營。改造期間,菜場經營戶臨時搬遷至老農貿市場地塊經營,動遷時間在11月15日左右(提前3天通知);原在雙溪西路上經營的早市暫不搬遷。落款單位是江南街道辦事處,落款時間為11月10日。
市工商局開發區分局市場綜合科科長胡建軍介紹,高畈菜場的改造方案8月份就確定了。菜場改造期間,將租用五裡牌樓老農貿市場原址作為臨時交易點。
在五裡牌樓老農貿市場,記者看到,作為臨時交易點,這裡已鋪好水泥地,搭起了鋼架大棚,臨時經營點的設施已準備就緒。
江南街道分管土管、規劃、建設的黨工委委員、辦事處副主任程金星告訴記者,高畈菜場改造已經完成圖紙設計。按計劃,高畈菜場從15日開始著手實施整體搬遷。原高畈菜場將於春節前推平。經過一年建設工期,新菜場將以嶄新的面目出現(上圖為新菜場效果圖)。
新菜場將全面提檔
市民李志根是最早入住市區江南的居民之一。他說,20多年前,江南剛開發,從他家住的樓房望出去,邊上都是田野。那時,高畈菜場就存在了。從簡易塑料大棚到鋼架大棚,經營戶從少到多,高畈菜場一步步發展壯大。不過,在他的印象中,即使是晴天,高畈菜場的地上也是溼漉漉的,散發出一股異味(見右圖)。
據介紹,新菜場建成後,這種狀況將一去不復返。
負責新高畈菜場圖紙設計的浙江晟元建築設計有限公司總經理、高級工程師張峻告訴記者,他們在設計中兼顧了衛生、消防、停車、顧客休息等要求,並充分考慮周邊住戶的採光等因素。建成後的新高畈菜場肯定會成為市區設施一流的菜場。新菜場實用面積5400多平方米,與舊菜場相比,面積擴大一倍多。新菜場分地上建築和地下建築兩部分,框架結構。地上建築主體為上下兩層菜場,南面東面為商鋪;地下為停車場,可停放近90輛轎車。
張峻說,設計圖完成後還需公示,有可能作進一步修改。
高畈菜場開辦第二年起就在菜場賣豇豆糖的餘大媽,親眼見證了菜場近20年的變遷。她說:「菜場改造得更加高檔,這肯定是好事。」
胡建軍向記者透露,農貿市場提升改造,是一項惠民工程。在中央、省、市財政實行對農貿市場改造提升專項補貼的基礎上,今年起,金華經濟技術開發區財政每年都將安排農貿市場改造提升專項資金。
記者了解到,今年8月24日,金華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辦公室下發了《金華開發區農貿市場整治改造提升實施方案》。《方案》初步確定7家農貿市場將進行改造提升,其中列入商務部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項目的有3家,高畈菜場是其中之一,列入一類改造,改造提升目標是創建省級文明示範市場。
《方案》對農貿市場改造提升有明確的標準、要求,如新建農貿市場配套機動車、非機動車停車場和內部倉庫,停車場佔商業用房面積的20%以上;地面應鋪設防滑地磚,並符合吸水、防滑、易清掃的要求;市場內設置顧客服務休息區,休息區20米內不得經營鮮活禽獸……今後兩三年,開發區範圍內的農貿市場將提升為「環境舒適、購物方便、食品安全的購物場所」。
據了解,婺城區抓住金華市被商務部列為農產品流通綜合試點城市的機遇,今年已將轄區內的22家農貿市場列入升級改造目標,爭取用3年左右的時間完成升級。這意味著市區範圍內的農貿市場目前已全面進入了提檔升級進程。
經營戶顧慮待解
雖說就要搬遷了,但是高畈菜場內秩序井然,經營戶仍不慌不忙地做著生意,似乎沒有搬遷這回事。
據了解,高畈菜場採取私人承包的形式經營,通過公開招標確定承包者。包珠寶從2005年開始承包高畈菜場,3年一輪,他已經承包了兩輪。
包珠寶說,到10月31日,菜場經營戶的承包期已經到,但菜場並沒有關閉,經營戶照常營業。半個月前,他就把菜場要搬遷改造的事通知到每位經營戶。10月31日之後,他已不再向經營戶收取攤位費。原先經營戶每天交的攤位費,多的要兩三百元,少的也要幾十元,現在不收攤位費,生意照樣能做,經營戶當然希望多挨一天是一天。
對於這個即將搬過去的「臨時新家」———老農貿市場臨時交易點,經營戶們頗有想法:老農貿市場邊上有個下官橋菜場,高畈菜場搬到那裡,對方搶生意怎麼辦?雙溪西路改造明年5月才能完工,雙溪西路以南的顧客過馬路不方便,可能會影響生意。還有,老農貿市場臨時菜場設施簡陋,冬天凍死,夏天熱死,到那裡經營肯定有苦頭吃。
程金星說,他們會充分考慮經營戶的顧慮,盡力加以解決。
金華日報 記者 徐楓 文 李建林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