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山海奇觀:嶗山的「雕刻師」是誰?

2020-12-15 湘湘愛旅行

關於嶗山的「雕刻師」是誰這個問題,半個多世紀以來,一代又一代的地質學家在艱難地尋找和求證。

近日,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開展了一系列關於青島市的城市地質調查工作。青島市城市地質調查是貫徹落實原國土資源部與中國地質調查局戰略合作協議的重要舉措。在2018-2020年,以部-省-市合作、中央和地方聯合的方式,開展了青島市城市地質調查工作。其中,服務於自然資源綜合管理是城市地質調查重要工作任務之一,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通過野外調查、資料收集與整理的方式,系統梳理了青島嶗山的自然地理特徵與形成過程。

據悉,嶗山位於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海拔1132.7米,是中國大陸海岸上最高的山,有著海上「第一仙山」之稱。經歷了漫長歲月的滄桑巨變,嶗山是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刻而成的「山海奇觀」。

一萬年前嶗山形成現在風貌

每一座山都有它獨特的風景。關於嶗山的誕生和形成,據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嶽保靜介紹,「嶗山的孕育始于震旦紀的呂梁運動,距今2500百萬年-1800百萬年,當時中國及周邊地區出現大規模的板塊活動,板塊之間碰撞,嚴重的地方形成了山,不太嚴重的地方被擠得變形,嶗山的山體在震旦紀還只是復背褶皺,並沒有突出地面。這個古老的基底層——前震旦變質巖系,在嶗山灣沿海一帶陸續出現,從埡口以東向東南延伸至八仙墩處沒入海中,其巖質為灰綠、灰褐色等雜色的沉積變質巖,是嶗山之底。」

「現今我們看到的這塊巨大的花崗巖體則是嶗山一帶在第二次較大規模地殼運動形成的。在白堊紀的燕山運動晚期,也就是距今130百萬年-80百萬年,嶗山一帶地下火山活動頻繁,從地殼深處上湧的熾熱熔融的巖漿,在地面以下幾千米的地方冷凝結晶,形成質密堅硬、結晶程度高的嶗山花崗巖,但此時並沒有露出地面,直到距今6800萬年,地殼抬升,上面覆蓋著的巖石和泥土被風霜雨雪和經久的流水剝蝕衝刷,使花崗巖露出地面,嶗山隨之進一步抬升。」嶽保靜表示,「到新生代中期(距今200萬年),地球開始變冷,經過多次海侵海退和外力的再造,逐步形成現在的地質輪廓,主體為嶗山花崗巖,古老的基底被嶗山地下猛烈突出的花崗巖頂翻擠走而成為嶗山主體的雜巖裙邊。此後,大自然仍一刻不停地在改造著嶗山的原始面貌,在距今1萬年前,嶗山形成了現在的樣子。」

嶗山的「雕刻師」為古冰川作用

根據城市地質調查顯示,嶗山地區的花崗巖地貌別具一格,其特色為劍峰千仞、山巒巍峨,崖懸壁峭,山深谷狹,若干秀峰奇石,構成了嶗山的這種雄偉、奇特的地貌形態。嶗山地貌按高度大致可分為上、下兩層,上層為犬齒交錯的山峰,山峰奇特,峭壁陡險,海拔近1000米,下層花崗巖地貌,在海拔400米以上存在較新的「U」形谷和石柱、石蛋、巨礫等各種造型的奇石景觀。

巨峰有林立的山峰、刃脊、門、崮和大大小小的冰臼,大小不一的古冰川疊架的石洞、冰鬥、U形谷;上清宮周圍有巨型冰磧礫石分布。有青島市民用10年爬遍嶗山,拍了千張象形石並出版了嶗山石頭集,足以看出嶗山象形石之多之趣。

關於嶗山的「雕刻師」是誰這個問題,半個多世紀以來,一代又一代的地質學家在艱難地尋找和求證。漫山遍野的巨石或位於山丘之巔,或置於谷澗之中,小石頭馱著大石頭屹立於山間,有人說是冰川造就,有人說是洪水、泥石流、河流搬運而來,有人說是飛來石……以李乃勝和郭良等專家為先,開啟了嶗山冰川研究的先河。如今。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它們是古冰川的遺留物,塑造嶗山特殊自然景觀的基本動力就是古冰川作用。

大自然鬼斧神工鑄就「千面石」

古冰川作用是如何雕刻嶗山的呢?「科學家們認為我們的星球經歷過一些時期,期間地表大面積凍結,厚厚的冰川覆蓋大地,形成冰蓋,就像現在的極地,經歷冰川作用的時期就是冰期,兩次冰期之間相對溫暖時期,稱為間冰期。」嶽保靜告訴記者,「通過冰川在地球上留下的痕跡推測,在地球的歷史長河中,主要經歷過多次冰期,最近一次是第四紀冰期。嶗山頂的花崗巖巖峰地貌就是一萬多年前末次冰期時形成的,而下層奇石地貌則是一萬年來冰後期形成的。」

「在冰期盛行時期,海拔100米以上的丘陵山區,大都被厚重的積雪所覆蓋,形成冰蓋,嶗山的最高處一帶是巨厚的冰帽,這個時期日夜之間、冬夏之間溫差很大,冰川在白天會局部融化,水滲入巖石縫隙,夜晚又重新凍結,水變成冰體積增大,把巖石撐裂成碎塊。冰蓋從山巔最高處開始,向山體下部滑移時,冰川就像推土機鏟土一樣,一路將花崗巖凍裂崩碎的巖石帶走,冰川底部攜帶的石塊在冰川運動過程中,像銼刀一樣不斷磨蝕著底部的基巖,形成各種冰川侵蝕地貌,例如各種有著刀刃一般鋒利稜角的山峰(刃脊、角峰),冰川侵蝕成的U形山谷,冰蝕盆地、窪地等。」據嶽保靜介紹,嶗山上的冰蓋,不斷得到雪花的補充而積累加厚,在達到一定的重量壓力時,冰蓋開始由山巔高處向溝川低谷滑移,這就是固體的河流冰川。冰川搬運的物質稱為「冰磧物」,冰川在前進過程中可以將底部的巖石和落入冰川表面的巖石一併凍結帶走,這些大石塊就像坐在傳送帶上,隨著冰川一起翻山越嶺,這些被冰川搬運的巨大巖塊叫作冰川漂礫。

「冰期嶗山上冰蓋的表層,由於一年季節氣候的轉換,氣溫明顯不同於下部的恆溫,在溫暖季節上部冰層消融,融冰水由裂隙處向下部基巖流淌的時候,會形成旋轉激流,在某處固定的基巖或漂礫石上反覆衝擊,如果伴有凍裂的碎石共同旋轉劃刻堅石,時日久之,便磨蝕『加工』出一些類似搗蒜石臼的石窩。這些由冰川水天然造就的大大小小、深淺不一的凹坑,被冰川地質界形象的命名為『冰臼』。」嶽保靜告訴記者,「冰川這條固體的冰河在由高峰向低谷的重力滑移運動中,底部的碎屑石碴和所經過的山體基巖發生摩擦和刮削,或遇到巖石陡坎斷裂跌落,形成千奇百怪的象形石;冰雪或冰雪融水進入巖石裂隙後,一旦結冰,就會產生膨脹作用,經過長期的重複進行,使巨礫發生斷裂,形成劈石。當冰後期到來,大海回歸,質地均勻的花崗巖被雨水和植物由表及裡一層層剝離,一些早期崩落的巨大巖塊,或原來沒動的巖石經球狀風化,就會形成一個球形巨石。」

呼籲保護嶗山巨石自然風貌

漫長的冰磧海岸、星羅棋布的冰磧小島,大大小小的冰磧堆積物和漂礫散布於海灘河流溝谷之間,形成一道亮麗的冰川磧石和漂礫石風景線。

嶗山景區內,有很多世世代代居住在這裡的居民。隨著經濟的發展,依山建成了很多樓房,而建造這些樓房的地基和圍牆的石材,很多都是就地取材,導致很多冰川遺蹟被破壞了,很多漂礫被打碎搬走了,非常可惜。對此,青島市民李知生老先生對嶗山的漂礫和巨石風貌尤為關注,他曾經呼籲市民保護嶗山巨石的自然風貌。自然景觀,地質地貌,一旦毀壞就無法再修復了,和原汁原味的自然地貌和平共處,才能世世代代共賞嶗山最美的山海景觀。

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記者 李倚慰

【來源:青島財經日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山海奇觀 —嶗山(圖)
    嶗山風景名勝區位於青島市區以東的黃海之濱,面積為446平方公裡,「三圍大海,背負平川」,山海相連,水氣嵐光,變幻無窮,靈秀清幽。最高峰叫「巨峰」,俗稱「嶗頂」,海拔1132.7米,是我國萬裏海岸線上的第一峰。海上仙山風景殊,山海奇觀天下無。  仙山嶗山到底名在何方、奇在何處呢?讓我先給大家來個粗線條的素描。
  • 遊青島嶗山,體驗山海奇觀
    遊青島嶗山,體驗山海奇觀嶗山是令人神往的道教名山,古往今來,皆以「山海奇觀」稱頌嶗山。到了青島不到嶗山等於沒到過青島,嶗山是要去看看的。嶗山景區很大,分南線的太清宮,東線的仰口,中線的九水、西線的華樓,北線的鶴山,中部的巨峰這些景區,各具特色。我一日遊選擇了背山面海的南部陽線太清宮景區,以著名的的太清宮命名。
  • 去青島看嶗山
    嶗山這個名字,是中學時代從一本詩集中得知的,但起初並不知它在何處。前年去青島玩,親戚說可以去嶗山轉轉,我才知道嶗山在青島。親戚沒有和我們一起上去,但提前提示我們,山很大,很高,但不陡峭,不過爬上去也會比較累。
  • 「天上人間,海上嶗山」——細數嶗山「十二景」
    花崗巖地貌獨具特色,象形石千姿百態,比比皆是,被人們譽為「天然雕塑公園」;山海結合處,岬角、巖礁、灘灣交錯分布,形成山海奇觀。嶗山有一句古語說:「泰山雖雲高,不如東海嶗。」嶗山有「十二景」,分別是巨峰旭照、龍潭噴雨、明霞散綺、太清水月、海嶠仙墩、那羅佛窟、雲洞蟠松、 獅嶺橫雲
  • 「海上第一仙山」嶗山近日出現雲海奇觀
    「海上第一仙山」嶗山5月19日至20日出現雲海奇觀,霧氣繚繞,籠罩著山峰,與遠處的大海交相呼應,宛若童話世界。青島嶗山是山東半島的主要山脈,最高峰為巨峰(嶗頂),是中國海岸線第一高峰,山海相連、山光海色是嶗山風景的特色。
  • 青島旅遊、打卡嶗山
    不僅因為嶗山山勢雄峻,萬裏海疆卓然獨立,有「山海奇觀」之稱,更因為嶗山的宗教源遠流長而聞名。作為青島唯一的國家5A級旅遊景區,嶗山風景名勝區總面積446平方公裡,主要由巨峰遊覽區、太清遊覽區、華嚴遊覽區、仰口遊覽區、九水遊覽區組成,遊覽景點共有200餘處,是我國大陸漫長海岸線上唯一的一座高度在千米以上的山峰,因而嶗山又被稱為「近海名山」。
  • 山海之間,仙居嶗山
    青島的山跟別處的不同,它們由海孕育而出,是海的一部分,比如嶗山。人們依山而建,面海而居,與山海和諧自然地融為一體。這裡的民宿就彰顯著它無與倫比的自然氣質!5月22日下午,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開展的「好客山東·精品民宿」媒體採風活動來到第五站:青島!
  • 嶗山北九水開啟「冰凌模式」 現冰掛奇觀
    半島全媒體記者 陸金星12月18日,島城近日迎來了降溫,氣溫低至零下,嶗山北九水景區潮音瀑等景點形成了冰瀑奇觀。昔日小溪內的潺潺流水,化成琉璃世界,玉樹瓊枝、晶瑩剔透,美不勝收。潮音瀑瀑布兩側已形成冰掛,流水順中間流下,落入一汪碧潭,四水俱化潭、七水冷翠峽等地也是冰掛裝扮,令人流連忘返。
  • 【遊記】#遇見魅力秋天#法顯歸來處,青島嶗山華嚴寺
    1/華嚴寺簡介 華嚴寺在嶗山之上一直以來道教為盛,其實之前也有過佛道之爭,這裡面的歷史故事我就不多說了,說也是上網去搜。現在華嚴寺為嶗山中唯一佛寺,應該說名氣也不算大。
  • 遊嶗山風景區,看嶗山日出,太清水月,如人間仙境!
    ,獨樹一幟,在山東省沒有比得上的,更是中華道教的聖地,千百年道家文化傳承能讓嶗山顯得神秘,這裡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有靈氣,曾經在山中偶然遇到過出家的道士,嘴笨。  嶗山旅遊景點在青島東部,以前被稱為「牢山」,山由於海的氣勢,歷史和文化都很長,所以現在被稱為「海上第一仙山」,自古以來就有12座山,其中最有名的是海拔千百多米的「巨峰」,當地人俗稱「勞頂」。
  • 尋味嶗山 | 這風味,很嶗山!
    既能欣賞到國內獨一無二的山海奇觀,又能在嶗山獨具特色的當地美食。作為「國際海洋美食之都」,在經歷了數月的休漁期後,9月1日,青島迎來盛大的開海季,在品嘗美食的同時,感受嶗山全域旅遊與風土人情的的獨特魅力。
  • 嶗山風景區,邀您體驗山海之間的酷夏清涼
    嶗山風景區,青島市的國家5A級旅遊景區,那裡不僅有海、有風,更有大山和密林,擁有30萬畝的廣闊森林植被,成為青島這個「綠色城市」名副其實的「後花園」。在這裡,不僅可以讓您感受到太清宮內千年古剎、道教文化的濃鬱氛圍,進而欣賞名木、古樹的偉岸雄姿;還可以乘坐太清遊船,遊歷秀美如畫的海岸線,細細欣賞那「山海同框」的奇觀異景。
  • 國慶FUN攻略 | 有山有海有詩意,共赴一場嶗山健康之旅
    ,山海間放肆「森」呼吸,吸一口負氧離子含量豐富的清新空氣,看秋日嶗山層林盡然,沉醉在「天然氧吧」,是國慶旅行不可錯過的出遊目的地。登臨巨峰的途中,秀峰幽谷看不盡,奇石澗流賞不完,將嶗山的文脈與道場,表達的淋漓盡致。
  • 嶗山綠茶好在哪裡
    所謂山海之靈氣。嶗山「中國沿海最高山」,「中國第一海上仙山」;另外嶗山道士名聲在外,據說有穿牆神技。嶗山產茶歷史據說是全真教丘處機開始的。雖說沒有硬性實物證據,總算是有來路。今天我們主要從環境角度來論述嶗山茶狀態。
  • 隱奢而小眾,嶗山邀你於山海間縱享春日清歡
    海陸空全景遊嶗山嶗山,自然景觀奇特,人文景觀薈萃,自古就有「仙山聖境」、「洞天福地」的美譽。春日暖陽,嶗山風景區內的花朵也都爭相綻放,無論是唯美的太清索道、仰口的櫻花大道、巨峰的山櫻花,都是這個春天值得打卡的最美賞花地。嶗山不斷解鎖新玩法,海陸空讓你全景暢遊。山中有鄉村山外有碧海,山、海、鄉村合為一體的仰口遊覽區位於嶗山東北部,最高海拔約400米。
  • 詩意青島嶗山,山海有茶,充滿人情味的嶗山詩意生活等你來體驗
    這是一段關於一座山、一片海,一方小城,一段飄著茶香味的生活故事。山與海之間,是匝匝密的霧,夢一般的霧靄;海與天之間,是柔柔輕的雲,謎一般的雲彩;天與山之間,是蔭蔭翠的茶,詩一般的生活。,沐浴大海朝陽,浸潤海霧紫氣,生就了「葉片厚、滋味濃、香氣高、耐衝泡」的氣質。
  • 每一個雕刻師都是內涵師!
    每一個雕刻師都是內涵師!
  • 海上仙山,嶗山總想把最美的留給你
    嶗山以其山海秀麗、雲霧繚繞的美景被稱為「海上仙山」,山幽海闊,生機盎然,是靈秀之地,吸引著眾多人來此觀賞山海美景。嶗山九水十八潭,北九水處於巨峰之陰,溫度較低,素有「小關東」之稱,水乾淨清涼。澗水在谷嶺澗峽中穿行,或聚或散,時急時緩,凌空形成瀑布,恰逢今夏雨水多,瀑布以排山倒海之勢傾入灣中,水沫飛濺,有如細雨
  • 雕刻一件玉需要啥成本?玉雕師這樣說……
    每一個玩玉、愛玉之人,都希望自己能擁有一件上好的原材料,然後請一名優秀的玉雕師,為自己量身定做一件完全符合自我意願的玉雕作品。然而很少有人會認真思考一下加工過程中所需的各種費用。
  • 全域旅遊在嶗山(試住福利)丨左邊是山,右邊是海,在【右海】與你的理想生活不期而遇
    ,沿嶗山旅遊專用路前行,不到一小時的光景,便能在流清河的左手邊看見這家名為【右海】的民宿。有山有海,有情有人,再配上美酒和地道的嶗山特色菜,讓這裡,成為嶗山深度遊的美好開始。【視頻時常一分半,請連接WIFI】坐落在流清河沿岸的【右海】,臨街而立,依山傍海,醒目的招牌不難以讓人發現。走在出入嶗山的必經之路上,左手是優雅的村莊,右手是壯觀的大海,【右海】因此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