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點臺灣腔:從臺灣網紅登陸,看兩岸年輕人之間的親近感

2020-12-14 人民日報海外網

來源:海外網

「2020首屆海峽兩岸青年網紅主播大賽」自8月29日啟動以來,已有上百位兩岸青年主播報名,其中有許多來自臺灣的青年。一位「臺青」說:「希望借大賽的東風,在直播電商領域闖出一片天地。」

在B站、微博、抖音等平臺上活躍的臺灣網紅不少,其中新浪微博是臺灣青年使用最多的大陸社交媒體平臺,註冊用戶數超過500萬,月活躍人數上百萬。他們中有的是在島內闖出名氣之後「登陸」,有的則是在大陸的平臺揚名。

網紅「登陸」,不但為臺灣新媒體經濟的發展帶來機遇,也是兩岸年輕人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對於臺灣網紅來說,大陸新媒體經濟的規模效應與新穎的商業形式,讓他們得到了一展才華的機會;對於大陸觀眾來說,也多了一個從臺灣同齡人角度了解兩岸交流的渠道。這一方式吸引力十足,也別有一番意義。

「臺灣網紅趴趴走」這一欄目,內容圍繞臺灣網紅在大陸旅遊展開。讓大陸觀眾看到臺灣年輕人是如何領略祖國山河風光,旅遊過程中又有怎樣的經歷。節目趣味盎然,形式不拘泥於傳統,娛樂受眾的同時,也增進了兩岸年輕人之間的了解。辭職後隨家人來廈門創業的臺商二代白雨潔,在直播電商領域講述自己的經歷,她娛樂聊天+帶貨,開播僅9天,已有1萬多名粉絲。看到臺灣的年輕創業者勇敢闖蕩大陸,大陸觀眾也不吝嗇鼓勵和大賞。臺灣網紅之所以在大陸市場獲得成功,大陸觀眾對同胞的親切感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當今,兩岸的年輕人比以前有更多的機會交流往來,網絡也更利於他們拉近彼此間的心理距離。從臺灣網紅「登陸」中可以看出,同文同種的親近感,是任誰都無法割斷的。

策劃/牛寧

文案/鄭雲天

主播/鄭雲天

後期/趙壹晨

相關焦點

  • 聊點臺灣腔:臺灣腔為什麼是「醬紫」?
    來源:海外網提起臺灣腔,大陸人或多或少都覺得,說起來「嗲嗲」的。其實我們平常說的臺灣腔,指的是臺灣同胞說所謂「國語」時的腔調,也就是臺灣版的普通話。而兩岸對普通話的定義基本相同,大陸的普通話是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臺灣也規定「京音即國音」。
  • 聊點臺灣腔:臺灣最美的風景,如今是什麼?
    從清朝開始,臺灣就是中國東南旅遊的勝地之一。除卻自然風光,臺灣的文化旅遊資產也讓人印象深刻。此外,臺灣的旅遊景觀對於臺灣同胞來說,從來不只是簡單的自然觀光,內中同樣有一份民族文化情感。以清朝的臺灣八景為例,旅遊不分古今,想去哪兒玩都要先列一個「必去清單」。清朝時的臺灣八景也相當「文青」:安平晚渡、沙鯤漁火、鹿耳春潮、雞籠積雪、東溟曉日、西嶼落霞、斐亭聽濤、澄臺觀海。
  • 聊點臺灣腔:「在飯店裡實現兩岸少數民族融合」
    來源:海外網臺灣阿美人歌手楊品驊近日登上海峽論壇大會,講述了自己在北京的創業經歷。楊品驊的登陸之旅,讓人看出兩岸少數民族相親相近的情感,體現了臺灣少數民族同胞對祖國的認同。楊品驊開辦了大陸第一家臺灣少數民族特色餐飲,以文創形式將高山族文化行銷大陸。據說,楊品驊的餐廳開業後,一直堅持臺灣部落員工和大陸少數民族員工結合。這樣一來,不只來京的臺灣少數民族將之視為歇腳地,彝族、藏族、苗族、蒙古族等大陸少數民族的夥伴也來來往往,交織無數的歡樂時光,甚至共同扶持度過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寒冬。
  • 聊點臺灣腔:大陸籃球賽場上的臺灣身影
    來源:海外網近日,在美國大學籃球聯賽(NCAA)效力的中國臺北隊主力後衛林庭謙宣布,報名2020年的中國職業籃球聯賽(CBA)選秀。除球員之外,一些臺灣籍籃球教練也活躍在大陸籃壇,山西隊、福建隊都請過臺籍教頭。甚至,曾經還有臺灣球隊在大陸打過比賽。2001年,臺灣新浪獅籃球隊登陸,徵戰當時的大陸男籃甲A聯賽。雖然身高略吃虧,但是這支寶島球隊打法非常有魅力,又快又好看,在大陸收割了大波球迷。但好景不長,2003年,這支球隊不再被臺當局允許來大陸參加比賽,這讓很多球迷唏噓不已。
  • 聊點臺灣腔:兩岸故宮,遠隔滄海卻同出一脈
    來源:海外網近日,2020海峽青年雲上峰會在福州舉行,吸引超過10萬兩岸青年關注。其中,「北漂」臺灣青年楊品驊與原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的對話,尤其讓人動容。單霽翔講述故宮文創故事並寄語「臺青」,希望兩岸青年多多交流。
  • 聊點臺灣腔:你聽過臺灣的相聲嗎?
    來源:海外網相聲作為中華傳統曲藝形式,廣受兩岸同胞歡迎。相聲在臺灣的發展,要從1949年說起。號稱「人間國寶」的吳兆南等北京相聲演員隨國民黨當局退至臺灣,開始在中國廣播公司、警察廣播電臺主持相聲節目,讓相聲進入了臺灣人的生活。
  • 聊點臺灣腔:如出一轍!臺灣學生也要上補習班
    來源:海外網中考難,高考難,大陸學生課業負擔大,學習苦不堪言。其實,海峽對岸的臺灣學生也是一樣。臺灣學生有多苦?從補習班的數量可見一斑。據了解,現今臺灣註冊的補習班有將近2萬家。根據臺教育部門的數據,2018年臺灣小學生中平均每10位就有7人參加補習,周中放學之後參與補習的每10人中則有5人。為何剛上小學補習就那麼多?因為競爭太過激烈。從1954年到2001年,臺灣的大學入學考試一直實行「一考定終身」的大學聯考制度,錄取率很低。臺當局看到這種情況,也希望為學生減負。
  • 聊點臺灣腔:兩岸旅遊一家親,同胞見面三分情
    來源:海外網最近,在2020臺北夏季旅展上,海旅會辦事處設立的大陸景點展區「大排人龍」。儘管疫情嚴峻,臺灣遊客仍熱衷於到大陸旅遊。自從上世紀80年代,兩岸交流解禁,臺灣民眾就來大陸探親、遊覽。剛來大陸的臺灣民眾,常對名山大川頗有感觸,因為那是臺灣同胞從小在教科書上學過、見過,身不能至,然心嚮往之的地方。
  • 聊點臺灣腔:兩岸旅遊一家親,同胞見面三分情
    來源:海外網最近,在2020臺北夏季旅展上,海旅會辦事處設立的大陸景點展區「大排人龍」。儘管疫情嚴峻,臺灣遊客仍熱衷於到大陸旅遊。自從上世紀80年代,兩岸交流解禁,臺灣民眾就來大陸探親、遊覽。剛來大陸的臺灣民眾,常對名山大川頗有感觸,因為那是臺灣同胞從小在教科書上學過、見過,身不能至,然心嚮往之的地方。近年來,來到大陸的臺灣遊客更多體會到大陸的現代化,驚嘆於大陸的發展速度。可以說,臺胞來大陸旅遊,既是兩岸文化交流的先聲,也是臺灣民眾了解祖國大陸的最佳渠道。對大陸來說,也是一樣。
  • 聊點臺灣腔:兩岸經濟有來往,臺灣福氣又安康
    來源:海外網2020兩岸企業家峰會近日在臺北、廈門以視頻連線方式舉行。今年,臺灣經濟發展遭遇了不少挑戰,臺灣產業界人士難免擔憂。疫情以來,島內民生問題凸顯。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連續10個月同比下降,反映了臺灣民眾的消費不振。根據臺當局統計部門的數據,臺灣放無薪假的職工人數自從疫情暴發就一直居高不下,工資收入得不到保障,有錢的人不敢花,沒錢的人沒法花,消費需求自然下降。與此同時,疫情中臺灣的股市、房價不但沒有下降,反而上漲了。
  • 聊點臺灣腔:美食為媒,品味舌尖上的兩岸味道
    來源:海外網近日,第十屆海峽兩岸美食交流論壇即將在臺北舉行。本屆論壇原定於今年4月在海南博鰲與大家見面,但受疫情影響,活動延宕至8月,選址也改成了臺北。去過臺灣的人,往往都對臺灣美食印象頗深。可以說,臺灣美食是兩岸交流的一個縮影。其實,不少臺灣美食原本都來自大陸。不過,這些美食如何漂洋過海傳到島內?又是如何在臺灣廣為流傳?其中趣事頗多。比如,聞名世界的臺灣川味牛肉麵就是受到大陸美食的影響。歷史上的臺灣並沒有食用牛肉的傳統,但是四川軍眷抵達臺灣之後,難免蓴鱸之思,就把四川的紅燒牛肉在臺灣張羅了起來。
  • 聊點臺灣腔:「陸客不來,臺灣也沒怎樣」?超扯的
    來源:海外網有一名臺灣網友近日在ptt發文稱,陸客這麼久沒來臺灣,臺灣也沒有怎麼樣,「女王頭人潮多到報警,真的沒陸客沒差」。貼文一出引起熱議。有網友回應說,「該倒的都倒光了阿,沒看士林夜市現在慘況」。臺灣觀光發展基金主要來源是機場服務費,單這一項每年收入都在60億元新臺幣左右,可謂財源廣進。儘管受到疫情因素影響,但年初存量仍超過70億,何至於一年不到就花了個乾淨?原因就在於近幾年,民進黨當局為推動島內旅遊,花費巨資進行補助。觀光發展基金應對突發情況的能力早已降低。
  • 【聊點臺灣腔】「陸客不來,臺灣也沒怎樣」?超扯的
    [新聞頁-臺海網]有一名臺灣網友近日在ptt發文稱,陸客這麼久沒來臺灣,臺灣也沒有怎麼樣,「女王頭人潮多到報警,真的沒陸客沒差」。貼文一出引起熱議。有網友回應說,「該倒的都倒光了阿,沒看士林夜市現在慘況」。士林夜市有多慘呢?全盛時期店鋪達2700多家,客流一天超10萬人。
  • 【聊點臺灣腔】臺灣最美的風景,如今是什麼?
    從清朝開始,臺灣就是中國東南旅遊的勝地之一。除卻自然風光,臺灣的文化旅遊資產也讓人印象深刻。此外,臺灣的旅遊景觀對於臺灣同胞來說,從來不只是簡單的自然觀光,內中同樣有一份民族文化情感。以清朝的臺灣八景為例,旅遊不分古今,想去哪兒玩都要先列一個「必去清單」。
  • 我在臺灣過春節(下) - 港臺腔 臺灣新聞 香港新聞 - 海外網
    資料圖片:熱鬧的臺灣春節【編者按】「你生在美麗的寶島,你長在遼闊的中原,我們倆從來沒見過面,卻好像你就在眼前……」兩岸同胞雖然隔著一道海峽兩岸雖然尚未統一,但我們同屬一個國家、同屬一個民族從來沒有改變,也不可能改變。因為我們的血脈裡流動的都是中華民族的血,我們的精神上堅守的都是中華民族的魂。春節期間,港臺腔將帶你走近臺灣,感受海峽兩岸同根同源、同文同宗,心之相系、情之相融。-----------------------------------除夕夜,往往是春節最熱鬧的時候。
  • 臺灣空姐赴大陸就業 「臺灣腔」成航空公司賣點
    臺灣空姐赴大陸就業 「臺灣腔」成航空公司賣點 2017-08-27笑稱待遇比臺灣好  海外網8月27日電 據中時電子報消息,廈門航空首批35位臺灣空姐(大陸稱為乘務員)8月16日正式入職,並正式啟動臺灣青年創業基地,廈門航空為首批臺灣空姐頒發臺港澳人員就業證,同時也準備廈門地圖、隨身包包等禮物。
  • 「滴滴出行」登陸臺灣助推兩岸融合發展
    日前,大陸「滴滴出行」叫車平臺登陸臺灣試運營,將在臺灣推出「滴滴計程車」和「滴滴順風車」兩項服務。「滴滴出行」登陸臺灣,既可以讓臺灣同胞共享大陸發展成果和商機,還將助力助推兩岸融合發展。其實,臺灣的社會氛圍因為政治紛爭的「拼殺」已經完全變了味道,薪酬問題、創業環境、保障服務都讓人感覺到對當下無果、未來無盼,島內各行各業人才和年輕一代紛紛離島登陸,尋求更多更好的機遇和平臺。各項數據也顯示,臺灣同胞對現在和未來的悲觀的信心指數持續下降,對臺灣經濟復甦、發展空間、薪酬保障都感到「無盼無望」。「滴滴出行」方便、快捷、時尚讓人們感受到了現代服務的優越性。
  • 從三立的「北京腔」看臺灣媒體亂象
    該新聞迅速成為臺灣媒體捕抓的焦點,但三立新聞竟以「帶有北京口音」和「自稱記者的男子混入」做成一則假新聞,且不斷地放送,無限上綱抹黑《中國時報》記者,製造兩岸對立。       這則假新聞凸顯了,臺灣民主制度崩壞以及治理能力耗損的元兇之一是惡質化媒體的競爭。
  • 能打敗東北話的,只有臺灣腔
    臺灣腔之所以那麼好辨認,主要是因為他們的口音實在是太嗲、太軟了,就像時時刻刻在跟你撒嬌。不過,臺灣作為中國的一個省份,為何會「無中生有」這種嗲嗲的口音呢?是土生土長還是後天形成呢?為什麼臺灣腔聽起來很怪,在腔調上與大陸普通話有明顯區別呢?
  • 「韓流」登陸再證「兩岸關係好,臺灣才會好」(蕭蕭話兩岸)
    「韓流」登陸再證「兩岸關係好,臺灣才會好」(蕭蕭話兩岸) 2019年03月28日 10:25:00來源:中國臺灣網 深圳是大陸改革開放40年來高速發展的移民城市,有先進的城市管理與發展經濟的經驗,廈門則是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福建省的樣板城市,有著豐富的兩岸交流經驗和較好的合作基礎,這兩個南方城市,對高雄的經濟重振都有著重要的意義,與韓市長說幹就幹的行事風格,也是十分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