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廣西新聞11月22日電(黃勤)「靈種傳聞出越裳,何人提挈上蠻航。他年我若修花史,列作人間第一香。」這首宋朝詩人江奎的代表作《茉莉》,如今正題在廣西南寧市橫縣中華茉莉園大門門廊上。
橫縣是我國的茉莉之鄉,也被國際花園中心協會授予 「世界茉莉花都」的稱號,曾連續承辦10屆全國茉莉花茶交易博覽會及首屆世界茉莉花大會,第二屆世界茉莉花大會已獲納入第17屆東協博覽會,將於11月28日-30日在南寧、橫縣兩地舉辦。
一朵朵清新雋永的茉莉花,撐起的不僅是茉莉花產業,更帶動了橫縣電子商務、先進設備製造、農副產業加工、文化旅遊等產業的快速發展。
橫縣茉莉花品牌影響力大幅提升
橫縣種植茉莉花有六七百年歷史,20世紀70年代末期至今,橫縣成為全國茉莉花的核心產區,其茉莉花產量佔全國的80%,全世界的60%,俗稱「世界上10朵茉莉花,有6朵來自廣西橫縣」。以往橫縣茉莉花產量雖多,但多是提供原材料、為其他企業代加工,缺少知名品牌,也沒有形成大產業鏈。近幾年,橫縣通過創建特色示範園區、推進產業標準建設、提高區域品牌影響力、完善服務性配套產業、營造良好營商環境等舉措,打造了一個欣欣向榮的本地化茉莉花產業。
橫縣建有茉莉花茶博物館展覽館、中華茉莉園及全國最大的茉莉花和花茶原料市場——西南茶城,西南茶城被中國茶葉流通協會認定為「中國茶葉市場四強」。連續8年來,橫縣茉莉花和茉莉花茶價格成為全國價格「風向標」。橫縣茉莉花和茉莉花茶先後獲批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橫縣茉莉花茶獲批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獲評為「全國優秀茶葉區域公用品牌」,並成為「中-歐100+100」地理標誌互認互保產品。如今,橫縣茉莉花綜合品牌價值達202.97億元,蟬聯廣西最具價值農產品品牌。
全縣現有60多個茉莉花茶本土品牌,其中橫縣「金花」、「順來」、「大森」等本土茶企躋身中國茉莉花茶十大品牌企業,2018年5月,橫縣大森茶業的「森茗雪芯」獲第二屆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金獎。
「電商+產業+扶貧」模式,橫縣電子商務迅猛發展
2016年、2020年橫縣先後2次獲批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以此為契機,橫縣打造了「電商+產業+扶貧」模式,把支持農產品上行作為主攻方向,搭建了完善的電商公共服務和物流服務體系,其茉莉花(茶)等主要的農特產品已經通過網絡銷售到全國各地。
為了推進電商發展,縣委、縣政府專門成立了「橫縣電子商務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形成了縣鎮村「三級書記」抓電商的格局,因地制宜,創建一個功能齊全的電商孵化基地——橫縣電子商務產業園孵化中心。孵化中心現可容納60多家電商創業團隊和200名個人入駐創業,入駐企業和個人均享受免租金、免水電、免網絡「三免」政策,每年可為創業者降低創業成本近200萬元。該孵化中心於2019年入選農業農村部「全國農村創新創業孵化實訓基地」推介名單,2020年獲得「自治區級創業孵化示範基地」稱號。
為支持電商企業下沉服務,橫縣通過「產業引領、基地帶動」等方式與貧困村結對幫扶,目前已建立了8個「電商+基地」扶貧示範園。如大森茶業與那陽鎮貧困村政華村合作建立了建設120畝有機茶葉種植示範園,擬覆蓋全村貧困戶45%以上,預計帶動政華村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年5萬元以上。
目前橫縣網商數量近5000家,帶動就業創業1.62萬人,其中貧困人口3118人。2020年1—10月全縣電子商務交易額達37.46億元,其中網絡零售額達12.6億元,同比增長20.1%,累計幫助貧困村銷售農產品超過3000萬元。
推動茉莉文旅融合發展
按照「串珠成鏈、連線成片」的發展思路,橫縣以中華茉莉園為支點,撬動「花山水瀑」旅遊資源,對中華茉莉園、西津國家溼地公園、寶華山風景區、九龍瀑布群國家森林公園等核心景區進行整合開發,推進茉莉花生態公園和茉莉小鎮文旅項目,打造「茉莉聞香之旅」旅遊品牌。2019年全縣茉莉主題旅遊人次達502.21萬人次,消費總收入44.28億元,橫縣入選自治區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2019中國茶旅融合十強示範縣。
此外,橫縣特別重視鄉村文化旅遊發展,按照「保護與發展並重」的方針把校椅鎮榃僧村打造為該縣特色民俗文化的一張名片。榃僧村是壯族特色村落,傳統民居建築保存完好,至今還保留了比較完整的壯族民俗風情及美食製作工藝、手工藝等,其中壯歌歌圩、簸箕粉榮獲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馬蹄糕、壯錦編織榮獲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19年,榃僧村獲得第三批「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稱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