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中,西遊記與三國演義動漫都很火,為何另外兩個做不到

2021-01-20 動漫腦洞家

導語:四大名著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的文學著作,無論男女老少,對於這些作品的內容都了解了不少。當然,在動漫領域也能夠看到四大名著的影子。就比如《西遊記》就在孩子們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可以這麼說,一個人從小到大,可能最先接觸的四大名著之一的作品就是《西遊記》,因為它的內容有很強的視覺衝擊感,最容易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而且根據《西遊記》所改編的動漫作品也有不少,比如動畫版的《西遊記》,就是大家的童年回憶之一。除了《西遊記》以外,《三國演義》也是一部精彩的作品,雖然相比《西遊記》來說它受孩子們的喜愛程度更低一些。但是《三國演義》和《西遊記》都有動畫改編作品。可是反觀四大名著的另外兩部作品,《紅樓夢》和《水滸傳》卻很少有動漫改編,即便有也不會很火,其受歡迎程度遠遠不如前面兩部作品。

其實它們之間有如此的差別,是它們的內容所導致的。《西遊記》屬於古代神話志怪小說,裡面講述的一些神仙打架,降妖除怪的情節看上去刺激而又輕鬆,可以很大程度上滿足人們好奇的心理。正是因為如此,《西遊記》最容易被孩童們接受,首先在初次看《西遊記》的時候都是覺得像在冒險一樣,而且沒有多少懸疑也不用費腦。

此外,《西遊記》和《三國演義》還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傳遞的正能量比較多。雖然在這兩部名著裡面也有一些陰暗的東西,但是都非常隱晦。對於小孩子來說更容易在裡面看到一些正直勇敢的精神和永不言輸的品質。這些東西都是一個人成長道路上不可或缺的。正因為如此,大人們也比較願意讓孩子們接受這些思想的灌輸。

有句話叫做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如果說三國是在弘揚積極上進的一面,體現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志向,那麼水滸則更多的表現的一種粗暴。雖然在《水滸傳》當中也有一些俠義精神,但它往往使人更加衝動,甚至在裡面還有一些世俗陰暗的東西表現得比較明顯。因此《水滸傳》沒有比較火熱的動漫也是出於對孩童的心靈保護。

而《紅樓夢》則更不適合改編成動漫了,畢竟《紅樓夢》所講述的東西很多小朋友不一定看得懂。可以說很多人最後才讀懂的四大名著作品就是《紅樓夢》。而且《紅樓夢》雖然文學造詣很高,但是裡面沒有宣揚太多積極上進的東西,反而帶有一種多愁善感的氛圍。

再加上裡面的故事背景大多趨向於日常生活,一部動漫,如果裡面沒有打戲,是無法吸引觀眾的。比如秦時明月講述了許多諸子百家的故事,原本這些人物都是不會武功的,但是編劇硬生生在裡面加入一些打鬥情節就讓故事的發展精彩了許多。不過《水滸傳》改編為動漫也是可取的,可以按照秦時明月的方式進行大量改編也會很受歡迎。

相關焦點

  • 封神演義與明代四大名著相比,到底差在哪?
    按理說,封神演義要氣勢有氣勢,要文化底蘊也不差,其中包含的詩詞遠多於三國和水滸。其故事情節也波瀾壯闊,場面也恢弘無比,想像力也十分空前。在明代,是一部極其前衛的仙俠小說。 那《封神演義》對比明代四大名著,到底差在哪?致使其歷史地位難以望四大名著的項背,幾乎就成了一本民俗文化作品。
  • 這四部國產動漫都和西遊記有關,各有特色,都是國產動漫的良心
    諸位朋友們大家好,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玩過日本的三國策略題材遊戲,我自己是挺喜歡玩的,對於這些遊戲,國人經常感慨,明明是我們的傳統文化、四大名著,卻被日本人拿去玩出了新花樣,據說一些歐美朋友都是通過日本的動漫、遊戲了解三國文化的,每每看到這樣的消息,我都感覺既有點高興,又有點心酸。
  • 流行語:四大名著譯名趣談
    我國文學史上的「四大名著」包括: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滸傳》、明初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明代吳承恩的《西遊記》、清代曹雪芹的《紅樓夢》。   這四部古典長篇小說,是我國古代小說的巔峰之作,其對中國文學乃至文化的影響非常深遠。四大名著影響國人的同時,也逐漸走出國門。通過翻譯,四大名著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和喜愛。那麼,它們在其它國家中叫什麼名字呢?
  • 街機遊戲中的四大名著,三國演義聲名遠播,玩紅樓夢的都是老司機
    四大名著作為我國傳統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份瑰寶,其背後蘊藏的價值自然也吸引了不少行業的目光。除了改編成電視劇、電影之外,遊戲廠商們自然也不會放過這樣一個吸引中國玩家的好機會。
  • 《封神演義》中為什麼很多人都把四大天王和魔家四將混為一談?
    最近由羅晉和王麗坤主演的《封神演義》熱播,偶爾刷帖的時候看到很多關於四大天王和魔家四將的說法。尤其是很多人都認為他們是一體的。其實,我們這是受了《封神演義》的蠱惑。追本溯源,《封神演義》是明代許仲琳(作者有爭議)創作的一本長篇小說。而其情節是融合了歷史和神話人物,人妖神組合在一起,情節虛實交錯,充滿了玄幻色彩。
  •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四大名著開篇詞幾乎都不是作者自己寫的
    弇州先生是指王世貞,他認為四大奇書是《史記》、《莊子》、《水滸》、《西廂》;馮猶龍就是馮夢龍 ,他說四大奇書是:《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和《金瓶梅》。為什麼二人都沒有選紅樓夢呢?因為....今天我們說的四大名著中,紅樓夢代替了金瓶梅。
  • 古代名著作者有疑點,《西遊記》到底是不是吳承恩寫的?
    少到學術界都無法確定他究竟是不是的《西遊記》的作者。《西遊記》裡有一段真假美猴王,關於這本小說本身也存在真假《西遊記》的爭議,什麼意思?說明代、清代的刻本《西遊記》作者署名就各不相同,其中有一個居然叫「丘處機」,但沒有一個叫吳承恩。直到20世紀20年代才出現了署名吳承恩的《西遊記》。
  • 三國,戲三國,遊戲中的三國,演義中的三國
    三國這段歷史,相信沒有人會陌生。作為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把三國這段歷史推向了一個高潮,公元200年的歷史故事在眼前翻開了眾多篇章。記得配圖中的人麼?他們陪伴了我的兒時。曾幾何時三國演義成為了大多數人口中的歷史,用以表達對三國的愛。草船借箭,三顧茅廬,桃園三結義,煮酒論英雄,三英戰呂布,一幕幕的故事,真真假假,卻耳熟能詳。在那個時代的背景下,還是孩子的我在網吧中認識到一款遊戲(偷摸進網吧,別告訴別人)——三國群英傳2還記得各種絕招的作弊碼麼?
  • 四大名著開篇詞,西遊最直接,紅樓最感人,水滸最江湖
    這些著作中,哪本書最好,無從定論,若論最出名的,還當數四大名著了。關於四大名著的版本,歷來說法不一,但如今公論的則是《西遊記》、《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可以看出,這四本名著都是小說,屬於通俗文學,這一文學體裁,能夠以通俗易懂的故事情節,起到巨大的教化作用,就像馮夢龍說的那般「通俗演義一種,遂足以佐經書史傳之窮」。
  • 京劇貓和四大名著淵源,瞳瞳和西門對應哪些角色?白糖:我是大聖
    導語:京劇貓看多了,你就會發現在動漫裡的中國文化遠不止京劇這麼簡單而已,在京劇貓中我們看到了許多中國歷史傳統上的東西,甚至我們還看到了對《四大名著》的致敬。多次致敬西遊自從大話西遊以來,柚子覺得影視行業特別喜歡對西遊記進行改編,一方面是因為西遊的故事很吸引人,另一方面也是因為西遊記具有非常高的藝術造詣。京劇貓中也致敬過西遊記,柚子昨天的文章中就談到了星羅班師徒四人和西遊記取經隊伍的對比,基本上是可以一一對應的,而在那個隊伍裏白糖很像孫大聖。
  • 百萬好書推薦活動:四大名著全套4本青少年版,青少年必看的名著
    中國古典長篇小說四大名著,簡稱四大名著,是指《水滸傳》、《三國演義》 、《西遊記》 、《紅樓夢》這四部巨著,是中國文學史中的經典作品,是世界寶貴的文化遺產。可謂中國文學史上的四座偉大豐碑。度好貨發起【百萬好書推薦計劃】活動,小編在百萬冊好書中選擇給大家推薦一套【四大名著全套4本青少年版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紅樓夢】,這套書包含四大名著,在此提醒本套是青少年版的四大名著,青少年版的四大名著有什麼好處呢?或者我這樣說吧,它更適合於青少年閱讀,大家都知道原版的四大名著裡面含有很多生僻詞,對於青少年來說字看不懂是一回事,不理解也是一個問題。
  • 後宮動漫「四大名著」是什麼梗?全看過說明被坑了
    「四大名著」本來就是一個梗,任何四部有聯繫的動漫合在一起都能叫「四大名著」。但是後宮動漫界有一個固定的「四大名著」的說法,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又有多少人全看過。梗的來由還是15年1月新番,扎堆上映的四部後宮動漫。
  • 高山仰止的四大名著到底牛在哪兒?
    像張愛玲,蔣方舟,笛安……相對於四大美女,四大天王,四字成語。四大名著對國人的影響才是真正深入骨髓的。時光倒退,當識字的國人還沒有現在這麼普及的時候,四大名著裡的才子佳人英雄故事,已然成為普通的市井小民們認識世界,塑造三觀的重要途徑。作為大眾團的孩子之一,我沒有五歲就讀《紅樓夢》。
  • 四大名著習題練習之《西遊記》(含答案)
    後在化龍池中得復原身,盤繞在大雷音寺的_____________上。   10.「東勝神州海外有一國土,名曰傲來國。海中有一名山,山上有一仙石,受日月精華,遂有靈通之意。內遇仙胎,一日迸裂,……」這段名著出自四大名著之一的<>,本書中你最喜歡的一具情節是:_______________。   11.
  • 日本有搞笑日和漫畫,我們有Q版三國,原來我們的童年是這樣幽默
    而這部動漫既然是叫做《Q版三國》,那麼毫無疑問,題材就是取材於《三國演義》這部文學名著,每當我們提起這些文學名著的時候,總是會不由自主的以非常嚴肅的態度來對待,更不用說《三國演義》還是四大名著之一,可是在我看來,這種以動漫的形式,以誇張幽默的手法所表現的傳統故事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我們自然是要清楚歷史與演義的區別,本質上《三國演義》也是一本小說,而不是真正的歷史
  • 建國後,為什麼要把六大名著變成四大名著?被刪掉兩本家喻戶曉
    提起四大名著我相信很多人都可以說是耳熟能詳,從小學課本開始我們就開始學習了四大名著,因為對於青少年來說,學習中國古典名著也是認識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過程,而四大名著恰好可以讓年幼的青少年們對中國古代歷史和文化有一個初步的了解。
  • 知道四大名著知道四小名著嗎?孫悟空大鬧天宮時託塔李天王的寶塔是...
    如果有人問起我國的「四大名著」,相信不少人都會脫口而出:《西遊記》、《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但如果問起「被改編成美術電影的四小名著」,恐怕絕大多數的人,就要滿臉懵懂的抓耳撓腮了。還記得上世紀八十年代推出的動畫片,孫悟空《大鬧天宮》和《哪吒鬧海》嗎?
  • 苗懷明整理:近年新出四大名著研究論著一覽
    》電視劇面對的五大矛盾三問電影《赤壁》名著改編的幾個問題——以新版《三國》電視劇為例傳播影響「三國文化」概念初探三國文化與巴蜀在「四大名著」中,19世紀英語世界對於《三國演義》的譯介最為重視。」:水滸傳的前世今生》內容簡介「四大名著」的《水滸傳》,是英雄傳奇小說的代表作。
  • 《西遊記》是結束,而《封神演義》是開始
    《封神演義》是一本有趣的書。它在我國古典神魔小說中佔有一席之地。當然,如果從文學的角度衡量,它不能說多麼的成功。它的文筆比起名列神魔小說榜首的《西遊記》來,要差了很大一個檔次。它的故事大多數是乾巴巴的,而且套路化非常嚴重。比如破十絕陣,一個個的。先進一個炮灰,再派一個厲害神仙去破。
  • 為何會有「老不看三國,少不看水滸」地說法?是一種心理暗示?
    在我國古代書籍中大部分都是科考所使用的八股文,或者是那些晦澀難懂文言文。有很多人都夢想著穿越到古代,自己能夠成就一份事業走上人生巔峰。可是這些人大多數不知道其實在不同的時期,古代的語言是不一樣的,他們適應不了古代的生活。不要說走上人生巔峰了,他們連跟古代人說話都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