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部分學校不再提供清真餐,穆斯林學生只能吃配菜了

2020-12-20 界面新聞

圖片來源: BSIP/UIG via Getty Images

阿伊莎·塔巴希(Aïcha Tabbakhe)是一名護士,法國人,住在巴黎外的小城。最近她在填寫孩子的校餐選擇表時遇到了問題,她往常都要勾選的「穆斯林學生不吃豬肉」選項不見了。「我覺得很奇怪,所以打電話去市政廳詢問。市政廳的人很直接地跟我說:『從現在開始就是沒有那個選項了。』」她說,「要麼吃豬肉,要麼就別吃了。」

爭論頭巾(法國嚴禁在公共場所佩戴明顯的宗教標誌,包括伊斯蘭的頭巾)已經是過去式了,現在法國關於民族認同以及伊斯蘭教地位的爭論主戰場已經變成了「豬肉」。法國右翼政治家們不斷強調,是法國人就應該把培根和香腸當作校餐。此舉已經引起了許多反對者的法律上訴以及政治抗議,他們擔心該爭議性十足的變更校餐菜單行為無異於在告訴那些穆斯林或者猶太孩子們:如果想成為一個真正的法國人,就必須要吃烤豬肉。政治家們關於豬肉在校餐菜單上是否該佔據一席之位的這些唇槍舌戰,實際上是在爭論法國的政教分離(指宗教權力和國家、政府統治權力的分割)原則以及探討在《查理周刊》恐怖襲擊發生之後這一原則是不是被過分誇大扭曲了。

塔巴希生活的小城希利馬札蘭位於L』Essonne地區,北接奧利機場,南接巴黎,共有2萬人口。最近在新市長的命令下,為了實現政教分離,將把「不吃豬肉」選項從校餐菜單上去掉。在過去的30年裡,希利馬札蘭一直給穆斯林和猶太學生提供「不吃豬肉」選項,但從11月起,這一選項將不復存在。到時校餐菜單上將會是芥末烤豬肉配焗烤西葫蘆或斯特拉斯堡香腸配有機扁豆亦或是烤火腿麵包,而那些因為家裡信教而不能吃豬肉的學生只能吃些配菜了。新市長約翰-保羅·貝納通(Jean-Paul Beneytou)來自尼古拉斯·薩科齊(Nicolas Sarkozy)領導的右翼共和黨,他稱此舉只是為了保持政府公共部門在宗教上的「中立」。但許多家長、老師以及左翼政治家們認為這是對伊斯蘭教赤裸裸的歧視,在校餐上玩政治把戲對學生來說真是太殘忍了。

「這會對孩子們產生很深的影響。」塔巴希說,「我女兒才4歲,她根本不懂為什麼她不能吃豬肉,這不是她這個年齡層要了解的事,我們也不會談論到這件事。而現在我該怎麼對她說呢?我們試著直接告訴她在家裡我們不吃豬肉,但是她覺得豬肉是一種甜點。她說:『對啊,我吃豬肉,豬肉很好吃。』如果不是現在這種情況的話其實這還蠻好笑的。她注意到現在不對勁的氛圍而且覺得很困擾,她在學校大哭,不願意去食堂吃飯。我兒子才9歲,他現在卻在和家長協會一起挨家挨戶敲門請願對抗這一切,他們得到了許多非穆斯林家庭的籤名,就連他們也覺得這非常令人氣憤。我兒子跟我說:『別擔心媽媽,我不會吃豬肉的。』他本不應該為這些事情操心,學校是生活和學習的地方,不是用來搞這些的。可是現在他開始問我:『為什麼我和別人不一樣?』」

塔巴希每天去上班前會把頭巾摘掉,因為法國法律規定,在公共部門——包括醫院上班的員工,必須要看上去(在服裝上)中立,不得穿戴任何透露出宗教象徵的裝扮。「這是法律,我必須遵守。但那(指上文中的事件)可不是法律。」塔巴希說。

過去的8個月裡,在法國前總統薩科齊的全力支持下,很多右翼市長都做出了在校餐菜單上去掉「不吃豬肉」選項的決定。這激起了群眾的怒火,他們不斷請願、上訴。法國的學校食堂是直接由當地市政廳管轄的,所以市政廳可以作出任何關於食堂的決定。和英國不同,法國公立學校不提供清真食物或潔肉(符合猶太教規屠殺的動物的肉)。那些在學校吃飯的穆斯林或者猶太學生吃的肉和其他學生一樣,不過很多學校(在市政廳的規定下)在提供豬肉的同時,也提供很多豬肉的替代品,比如在香腸裡放的是火雞肉,也有一些食堂將豬肉換成蔬菜。而且在法國從來沒有爆發過任何大型運動去要求學校食堂提供清真食物或潔肉,那些只吃清真食物或潔肉的學生要麼回家吃飯,要麼就只能去私人教會學校。不過現在,關於這一切的論戰已經席捲了法國。

當食堂當天提供的只有豬肉時,那些不吃豬肉的學生就沒有主菜吃了。
Photograph: Jacques LOIC/Photononstop/Corbis 

這場豬肉之爭的核心是為了弄明白法國的政教分離原則是否已經被一些政治上的利益所扭曲利用了。法國的共和政體建立在政治和宗教完全分離的基礎上,這種完全分離意在令所有私人信仰皆處於平等地位。所以理論上,法國政府在宗教方面是持中立態度的,並允許在不妨礙到公共秩序的前提下,每一個公民都有遵守、執行自身宗教信仰教規的自由。但自從1月份部分伊斯蘭教極端分子在《查理周刊》大樓以及巴黎一個潔食超市進行了恐怖掃射活動,導致17人身亡之後,各政黨不斷強調並主張「政教分離」,好像這是所有社會問題的萬能解藥似的。就在襲擊發生之後,法國總理曼努埃爾·瓦爾斯(Manuel Valls)就稱實現政教分離是「目前最重要的問題。」。從這之後,「政教分離」這個詞就成了政客和政府的口頭禪,一些語言學專家最近甚至將其票選為「年度詞彙」。

再一次,政教分離已經成為了法國右派政黨打壓左派政黨的口號,甚至像國家陣線黨這種過去曾經反對一切在他們眼中的「非法國」事物,尤其主張將伊斯蘭教排出公共領域的極右政黨都參與到了這場民族認同大混戰中。政教分離原則本是為了保護社會多元化,社會學家弗朗索瓦·度貝(François Dubet)已經給出了警告:「現在政教分離已經成為將法國變成一個白人基督徒社會的手段,到時所有人都有著相同的價值觀以及傳統習俗,已經成為了我們排斥穆斯林的的手段。」

政教分離觀檢所所長珍-路易斯·比安科(Jean-Louis Bianco)也提醒我們將「不吃豬肉」從校餐選項中剔除是政治家們用「政教分離」來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的「典型」例子。「為什麼沒事找事呢?」他問道。

「法國政教分離原則從來不是去要求所有的人吃得一樣,穿得一樣,喝得一樣。」來自巴黎高等研究實踐學院的宗教與國際關係歷史學家瓦倫汀·珠伯(Valentine Zuber)說道,「這是對政教分離原則的扭曲。」她還提到了政教分離原則已經成為了法國文化融合的阻礙。「政教分離原則現在已經完全不是其最開始所意味的那樣了。」

在希利馬札蘭你很少感受到社會壓力,這裡的市政廳修得很漂亮,街道也很安靜,保障性住房的比例少於百分之二十。這裡的很大一部分人口是隨二戰結束法國結束自己在北非的殖民時跟隨過來的。由於城市的獨特地理位置——通往巴黎的高速公路從中央橫跨該城,許多人在建設熱潮中找了工作,這裡的居民們也大多過得平穩快樂。但去年,當地前社會黨派(左派)市長在競選中被共和黨候選人擊敗,當地體育館外的宣傳柱上也被刷上國民陣線黨的宣傳海報,上面寫著「這是我們的國家」。該「提醒」來自反移民政黨國民陣線黨領導人馬琳·勒龐(Marine Le Pen),她也因強硬的政治語調收穫了不少選票。

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當地校長告訴我們:「政教分離與豬肉無關,它是為了尊重他人的宗教信仰,而不是大肆宣揚「禁止宗教信仰」。將「不吃豬肉」從校餐菜單中划去對我和我們學校的老師們都造成了很大的困擾。學校是教育學生尊重他們,求同存異的地方。而這些行為無異是在打我們的臉。」

保育員阿米娜·本·布澤翁(Amina Ben Bouzian)說:「我8歲的兒子跟我說,『媽媽,校長讓我們吃豬肉。』」而市長貝納通則堅稱此舉不會對孩子們造成任何負面影響。「我們一個月提供三次豬肉餐食,我覺得這對一個孩子的健康沒有任何影響。」他還稱之所以下這個決定是為了讓孩子們適應「團體生活」,他認為「團體生活」裡每個人吃得一樣是至關重要的,不應該因吃不同的肉而被區分開來。

在沙隆舉行的一場關於終止提供「不吃豬肉」選項的市議會現場。
Photograph: Jean-Philippe Ksiazek/AFP/Getty Images 

今年早些時候,在沙隆地區勃艮第市,同樣是薩科齊陣營的當地市長吉爾斯·帕萊特(Gilles Platret)也作出了取消「不吃豬肉」選項的決定,隨後被穆斯林司法保護聯盟告上了法庭。該聯盟的律師卡裡姆·阿舒伊(Karim Achoui)說道:「當你把豬肉片硬塞給一個從小就被告知豬肉是禁止食用的孩子時,這會對他精神上造成很大傷害。」該聯盟的第一次上訴以敗訴告終,不過他們已經提起了第二次上訴,二訴將在當地時間10月19號開庭。

「我不是反對宗教信仰,宗教信仰是私人性質的,但是公共服務應該是非宗教性、中立的。」帕萊特市長說道,「我們對所有的學生都敞開大門,我們也不會強迫他們吃自己不想吃的食物,我們不會強迫任何穆斯林學生去吃豬肉。當一個學生因為宗教或其他原因而不能吃一道菜時,食堂工作人員會給這個孩子其他他可以吃的食物,比如開胃菜或者一些蔬菜,讓他們不至於餓肚子。」帕萊特在《查理周刊》恐怖襲擊發生後被晉升為了法國市長協會的副主席,他還說道:「關於豬肉的問題是有象徵意義的,但是現在它所代表的已經不止這些了。」他認為政教分離將會成為法國2017年總統大選的關鍵因素,因為法國社會正在「尋找出路」以及「尋求將移民人口融入國家的辦法。」

為了在2017年總統大選勝出,法國前總薩科齊把極右選民們拉入了自己的陣營,因此他打著政教分離的名義全力支持將「不吃豬肉」選項從校餐菜單中去除。「如果你希望你孩子的飲食習慣是根據信什麼教而來的話,請讓他們去私人教會學校。」他在法國電視節目上說道。但不幸的是,他所在的政黨內部也正在分崩離析。拉奇達·達蒂(Rachida Dati原薩科齊內閣紅人)是法國史上第一位擔任政府要職的穆斯林女性,她在沙隆郊區長大。達蒂譴責該舉「將會使法國產生一條巨大的鴻溝。」右翼議員弗朗索瓦·古吉吉(François Grosdidier)也給出了警告:「當你強迫孩子去吃違反他們教義的食物時,孩子是不會吃的。你這麼做是在剝奪一個孩子的進食權利,僅僅是為了政治利益。」社會黨成員法國教育部部長納賈特·維劉德-貝勒克塞姆(Najat Vallaud-Belkacem)在四歲移民到法國前一直生活在摩洛哥鄉下的一個穆斯林家庭,他公開抨擊該舉為「禁止某些學生進入餐廳的手段」。

拉奇達•達蒂 Photograph: Magali Delporte/Guardian

其實這已經不是豬肉第一次登上法國的政治舞臺了。在2010年的時候,就有過爭議關於極右組織試圖在穆斯林們做禮拜的地方附近舉行「豬肉配紅酒」活動,不過該活動後來被當局禁止了。該活動也被戲稱為「共和黨品酒會」,極右組織在巴黎中心擺上裝滿(豬肉)香腸和紅酒的桌子,大肆宣揚他們為了保衛政教分離原則反對潔肉的主張。

上個月古爾邦節(又稱宰牲節,當天穆斯林們會宰牲獻祭)期間,莫澤爾省艾昂格市市長(國民陣線黨派成員)法比安·恩格爾曼(Fabien Engelmann)在Twitter上貼了一張自己撫摸一隻山羊的照片。他稱這隻山羊是從古爾邦節上救下來的,會把它送去動物保護所。

對法國右翼政治家們來說,「肉」是可以大做政治文章的東西。在2012年總統大選薩科齊敗陣社會黨候選人弗朗瓦索·奧朗德(François Hollande)之前,他曾誇大其實鼓吹自己對於國家餐食伊斯蘭化的恐懼。還強調了Le Pen(法國極右政治家國民陣線黨創始人)引起的關於是否應該在一般的超市向普通群眾出售潔肉的爭論,Le Pen曾說巴黎地區所有的肉都是潔肉,此番錯誤的言論最後引起了該爭論。

薩科齊試圖分裂國家的政治手段可不止這一種,他最近說「根據政教分離原則」,大學學生不得穿戴穆斯林頭巾,此言論再次在共和黨內激起了一片罵聲。2004年起,法國規定公立學校的女學生上學時不得戴面紗,但是最近多起女學生因穿黑色長裙而被禁止進入教室的案例已經激起了關於歧視各種爭論。今年早些時候,沙勒維爾-梅濟耶爾市一名15歲的女孩因穿黑色長裙而被兩次禁止進入教室,校方給出的原因是「宗教因素太明顯」,該事件也導致話題# JePorteMaJupeCommeJeVeux(我穿我喜歡的裙子我樂意)刷爆了網絡。

法國前總統尼古拉斯·薩科齊,全力支持去除「不吃豬肉」選項。
Photograph: Keystone USA-Zuma/Rex Features

根據CCIF恐伊斯蘭教檢查會統計,從2014年至今,最少有130名學生因穿得太具宗教性而被禁止進入教室(主要是黑色長裙)。CCIF的發言人亞西爾·露亞奇說:「這顯示出了對穆斯林的病態針對,對於整個社會來說這並不是件好事。」在談到「豬肉事件」時,他說:「這是右翼政治家為了在法國國民認同議題裡佔據輿論上風搞的把戲,我在法國出生長大,活了這麼久我還是第一次聽說提供不同的餐食給不吃豬肉的穆斯林和猶太學生是有問題的。」

最後讓我們再回到希利馬札蘭,從英國尼斯移民到這裡的建築工人安華·布希起(Anouar Briki)正發愁該怎麼向他6歲和9歲的女兒說明該怎麼應對校餐不再提供不含豬肉餐食。「我必須要解釋清楚這一切而且還不能嚇到她們。」他說,「在這之前,她們一直都是很普通地和朋友一起吃飯,但是現在,她們必須舉起雙手說:『不,我們不能跟你們吃同樣的東西了。』我們甚至不要求吃的必須是潔食,我們這些做父母的只是希望我們的孩子能吃到豬肉以外的肉。」

為什麼他覺得這些關於豬肉的種種爭論是小題大做呢?「也許因為政治家們認為法國的民族認同問題與豬肉有關,但是與這個問題有關的多了去了可不止豬肉啊。再說了,據調查,法國人最愛的食物是「古斯古斯」(一種用杜蘭小麥製成的外形有點兒類似小米的食物),所以,讓我們不要再在食物上沒事找事,產生隔閡好嗎?」

 

翻譯:葉青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想要獲取更多有意思的內容,請移步界面網站首頁(http://www.jiemian.com/),並在微博上和我們互動,調戲萌萌噠歪樓菌→【歪樓-Viral】(請猛戳這裡)。

你也可以關注樂趣頻道的微信公眾號【歪樓】:esay1414

 

相關焦點

  • 日本穆斯林訴苦:頭巾不讓帶學校沒有清真餐
    本屆論壇的主題就是「在日本生活的穆斯林家庭兒童」。來自印尼的一名39歲女性作為主講人,介紹了穆斯林家庭的子女在日本學校生活領域遇到的種種不便。 論壇現場,日本部分態度友好的大學還是允許穆斯林女性佩戴頭巾 她在去年11月調查了靜岡縣內居住生活的26個印尼家庭。
  • 紐約市將在齋月期間向穆斯林免費發放50萬份清真餐食
    從星期四開始齋月的穆斯林也不例外。聖月包括從日出到日落的齋戒,慈善和祈禱是一個典型的社區慶祝活動。但由於社會的疏遠,這在今年是不可能的。冠狀病毒如何改變了穆斯林的齋月為了幫助家庭慶祝齋月,特別是那些因為停業而失去收入的家庭,紐約市宣布計劃在齋月期間為穆斯林提供50多萬份清真食品。
  • 法國穆斯林社區抵制「經濟支柱」麥當勞被清真快餐併購
    【文/觀察者網 史雨軒】據法新社9月2日報導稱,法國南部城市馬賽市郊的一家麥當勞,近日成為目前法國關注焦點。該店的77名員工為了保住餐廳和工作崗位奔走抗議,反對另一家清真快餐的併購,因為併購後他們很可能被解僱。
  • 飛機上的清真餐什麼樣?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拉上窗簾,ID:LaCurtain2019】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今天有兩個關於穆斯林的新聞。一個在法國,一名教師因為在課堂上引用穆斯林諷刺漫畫,被一名18歲極端分子當街殺害。
  • 加拿大蒙特婁公立學校因穆斯林禁止豬肉?這是謠言
    真實的豬肉案例儘管穆斯林抗議與市長的回信都是謠言,但公立學校到底有沒有因為地處穆斯林聚居區,擔心引起或已經引起宗教衝突,而禁止豬肉呢?這其實是個值得討論的問題。以上文提到的加拿大Dorval市為例,這個城市的公立學校午餐內容並未公開,不過我們可以在學校網站上查看校歷活動上提供的菜品。
  • 北京牛街清真超市:建設「穆斯林的家」
    在經營面積2400 平方米的清真超市賣場裡,經營單品多達9000多個,其中清真商品4500多種,員工105人,與比鄰的清真美食城相互映襯,銷售連年飆升。  「以清純至真、顧客至上、誠信至高為經營宗旨,竭誠為少數民族消費者提供安全、優質、滿意、周到的商品和服務,被回族消費者譽為穆斯林的家。」
  • 新聞中心清真餐廳迎遠客 穆斯林風味受歡迎(圖)
    距離奧運開幕11天,北京國際新聞中心清真餐廳正式開始供餐。品嘗著色香味俱全的菜品,半島電視臺記者納賽爾豎起大拇指,操著地道京腔兒稱讚:「真是倍兒香!」    綠色餐廳又一順提供全新菜譜    烤羊肉、燒牛肉,中國傳統清真菜品;薩其馬、薑汁叉排,老北京特色小吃;炸魚排、雞肉串,西式中做;甜橙、青蘋果,各樣新鮮水果……7月28日中午,北京國際新聞中心的清真餐廳正式開始供餐。    「我們特別邀請了北京正宗的穆斯林餐廳又一順飯莊來提供周到、個性化的飲食服務。」
  • 韓國穆斯林清真美食之旅
    行程特色:銀川直飛韓國首爾,讓您旅途不再疲憊20人精緻小團,體驗不一樣的韓國之感全程住宿五花特二,高品質住宿體驗全程無自費,免去您的後顧之憂品嘗特色清真美食特別安排:穆斯林認證餐廳和穆斯林祈禱時間酒店: 當地5花特2酒店或同級用餐(清真餐):早中晚交通: 飛機 ,汽車
  • 穆斯林航班引爭議 女乘務員戴頭巾供清真餐
    拉尼亞航空穆斯林友好航班內部。  據英國《每日郵報》12月21日報導,拉亞尼航空(Rayani Air)成為馬來西亞首個適用穆斯林規範的航空公司。周日,拉亞尼航空從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出發,開始了穆斯林航線處女飛。  公司負責人Jaafar Zamhari向馬來西亞《星洲日報》透露:「我們是按照伊斯蘭教義成立的穆斯林友好航空公司,在馬來西亞是首家,這讓我們引以為豪。根據伊斯蘭教義,航班只提供清真食物(動物必須用伊斯蘭規定的程序屠殺,並且不能使用豬肉),並且嚴禁飲酒。女性穆斯林乘務員必須戴頭巾,非穆斯林乘務員也必須衣著得體。」
  • 清真旅行:亞洲如何成為了穆斯林的旅遊聖地?
    這位同事和 Liu 一家兩口都是虔誠的穆斯林,所以認為他們能考慮到自己所關心的一些問題,比如要在旅途中保持清真飲食。一個人去中國的話,他要應對許多艱巨的任務,包括制定線路、找酒店、訂機票、訂車票以及用他不會說的語言尋找清真餐廳。因此,他表示如果 Liu 能幫他處理好這些事情,他願意支付一定的報酬。
  • 清真美食地圖:臺灣穆斯林餐廳大集合(收藏!)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中國清真網美食頻道!文章來源:臺灣自由行穆斯林朋友來臺旅遊時最擔心就是不熟悉臺灣市場,怕不小心碰到「地雷」了吧!不要怕,臺灣自由行為穆斯林朋友做了史上最全的臺灣穆斯林餐廳和穆斯林友好餐廳的大整合,請穆斯林朋友踴躍收藏。
  • 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潛力巨大
    面對金融危機,寧夏銀川如何發展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產業?牛年初春,記者採訪了銀川市市長王儒貴。王儒貴說:「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產業潛力巨大。」王儒貴介紹,近年來銀川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清真食品、保健品和穆斯林用品產業的發展,成立了以商務、民族宗教等18個部門為成員的領導小組,為該產業發展提供全方位服務。
  • 廈門國際航空港集團航食公司獲準生產清真餐
    今後,在萬米高空的航班上,也能吃到廈門產的純正的清真餐。  昨(2)日,記者從廈門國際航空港集團獲悉,該集團航食公司已通過廈門市伊斯蘭教協會的審核,獲得「清真食品監製證書」和清真食品生產批文,成為全市唯一獲得清真產品生產許可證的單位。
  • 國外學生營養餐怎麼做?(七)——芬蘭、瑞典、法國的營養餐
    芬蘭免費午餐有三種形式,一是自辦食堂,學校自聘員工;二是地方政府開設中央食堂,按時將所需食品送往各學校;三是政府委託私人公司為學校提供午餐。  芬蘭的免費營養餐計劃不僅提高了學生身體素質,增強了國民體質,也為國家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民族的強盛創造了條件。
  • 法國的穆斯林移民及其與主流社會的互動
    2015年,在法國前總統薩爾科齊的全力支持下,一些右翼市長(如希利馬札蘭市)做出了在學校餐菜單上去掉「不吃豬肉」選項的決定。這些踐行世俗主義的法令因操之過急與缺乏溝通而激起了穆斯林群眾的怒火,他們不斷請願、上訴。 根據法律,法國政府在宗教方面是持中立態度的,允許在不妨礙到公共秩序的前提下,每一個公民都有遵守、執行自身宗教信仰教規的自由。
  • 青海省清理整頓「穆斯林標識」、「清真標識」泛濫問題
    據青海省民宗委網站消息,針對近年來青海省內外一些地方出現「穆斯林標識」、「清真標識」泛化、濫化現象,4月28日,省民宗委下發通知,對全省「穆斯林標識」、「清真標識」使用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清理整頓。省民宗委要求各地高度重視,提高警惕性和敏銳性,妥善應對,主動加強對「穆斯林標識」、「清真標識」的管理工作。 一是開展排查摸底。
  • 法國Crous繼續加大補貼力度,部分學生每餐僅 1 歐!獎學金上漲
    這些學生,連三塊多一頓的學生餐都無法享用。沒有收入,生活開銷卻陡然增加,這讓不少學生捉襟見肘。於是,為了給學生們下一學年的學習提供更多支持,Crous餐廳推出了一項前所未有的重磅福利!法國政府全年共將撥款23億歐元,為學生的生活提供必要的經濟支持,其中就包括下發給Crous的津貼。除此之外,學生每年開學向Crous繳納的91歐CVEC(原學生社會保險的替代項目),也將被用來為有困難的學生購買生活必需品。
  • 拓展穆斯林觀光 全臺首個「清真認證」夜市來了
    華夏經緯網11月30日訊:據臺灣《Ettoday新聞雲》報導,為拓展穆斯林觀光市場,六合觀光夜市首創全臺「清真標章」攤商掛牌,高雄市副市長葉匡時29日晚間出席見證授牌暨掛牌儀式,親自品嘗每一道擁有清真認證的夜市美食,並代表韓國瑜市長祝福六合夜市所有店家生意興隆、財源滾滾。
  • 傾力打造特色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產業
    這些得天獨厚的人才資源和地域優勢,也使得吳忠市成為中國最大的清真食品及穆斯林用品產業基地。2006年以來,吳忠市被國家有關部委命名為:「中國(吳忠)清真食品基地」、「中國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產業基地」、「中國回族建築文化之鄉」、「中國清真美食之鄉」四個「中國號」品牌。   發揮自身優勢 做強特色產業   自元朝以來,吳忠就是「回回」聚居的主要地區。
  • 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迷人眼」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論壇實時要聞 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迷人眼」 中廣網 2012-09-10 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迷人眼」  中廣網銀川9月10日消息(記者許新霞、馬玲豔)今早,中國(寧夏)回商大會啟幕後,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博覽會也在吳忠市伊斯蘭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