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曾是中國婦女的常服,就是說,無論什麼時候,也無論你的身材是什麼樣的,都可穿。旗袍的興起首先適應中國人普遍的骨骼特徵,即扁平型,再次,旗袍即適應上流社會,也適應普通民眾,在旗袍上鑲金嶔玉者有之,不加任何雕琢煊染者亦有之。
高檔旗袍
記得我的小學老師,是胖胖的女性,她給我至今難忘的,就是她的藍色棉布大褂,她當時已經是五,六十歲的年紀,體形是可想而之,哪還有什麼腰身,可是,她穿那件藍布大褂,比穿什麼都好看。端莊,大氣,一點不失她的威嚴。大褂在當時還有一個優點,就是省材料,前後兩片布,夠身長就行了。穿一件長衫就比穿兩件省料,且體面,孔乙己是穿長衫站著喝酒的窮酸,可見,在當時即使是落魄之人還可以穿得起長衫,而且長衫相對短打扮的做苦力的人來說,還是給了如孔乙已這樣的窮知識分子留下些許的尊嚴。
白色旗袍
現在的旗袍已經完全超脫實用的意義,一般的用於特定的時間,環境,如婚慶禮儀等場面,特別是有些要做婆婆,丈母娘的中老年女性,在這個時刻,旗袍應是首選,千萬不要被體重,身高,體形所困擾,這個年齡的女性,體形發胖是普遍的,穿什麼都會有問題,相比之下,穿旗袍是最適宜的,既正式,符合禮儀規範,又能迴避一些問題,當然,要在領型,袖型上做些變動,同時 ,可以外搭長絲巾,或披肩,小上衣。室外,一定要外加大衣或風衣,在色繫上,要做統一設計,不可以濫用顏色,現在的旗袍顏色實在是太炫了,開衩也太高了,對於婆婆和丈母娘要控制一下尺寸喲。
白色旗袍
總之,只要在顏色,尺寸上把控好,稍加些小政動,無論你身高體重如何,旗袍都會給你加分,相信我說的,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