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剛出生的孩子可以享受到的第一個福利就是醫保,每年200元,可報銷40%-80%的費用。(新生前三個月買從出生日開始享受醫保)
2、政府免費向公民提供疫苗,從兒童到成人。
3、我國實行9年免費義務教育,部分地區12年義務教育。
4、上學時的蛋奶工程(本人初中時享受過,雖然酸奶不怎麼樣)
5、上小學時學校發放免費衣服(這應該算是捐贈的吧,要感謝捐贈人一下)
6、高中有平困生補助,需要寫申請(幾千元)上大有學助學貸款,沒有利息,不需抵押。(很好的政策)
7、學校越好上學價格並不貴,大學包括清華北大,學費一般是5千左右。這個價格與教學質量,學校支出完全不匹配,依靠的是財政補貼。
8、另外,大學食堂,大學超市也有財政補貼,商品價格比校外低。
9、勵志獎學金,要求貧困,成績也好。國家獎學金,只要求成績好。
10、大學生畢業開始找工作,各大城市對大學生落戶補貼,創業補貼,生活補助……幾萬到幾十萬看地方政策(學歷越高福利越高,這就是為什麼要好好上學的一個原因了)
11、進入工作單位有職工社保,個人只需繳納很少部分,其他大部分為公司和國家補貼。(沒有五險一金的公司最好別去)
12、沒有職工社保的人有居民社保(包含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一年繳納的費用只有幾百塊,國家給補貼。)
13、2020年響應國家號召而且領了《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獨生子女父母,憑證件就可以領取獨生子女父母獎金補貼,還有各種獨生子女相關的補貼。
14、危房改造,農村的破舊的,危險的房屋可以向政府申請危房改造。批准後,重建的資金大概是一兩萬級別,修繕加固的資金大約數千元。
15、農機補貼,購買拖拉機等機械的補貼。
16、家電下鄉,購買電視等家電的補貼。
17、各地扶貧資金政策,比如政府免費提供果樹幼苗,讓農民領取後自行種植,並提供一定的種植指導。避免直接發錢,發食品券這種圈養性,低級扶貧手段。
18、免費圖書館,免費博物館,免費公共廁所,免費社區公園,部分地區的公共場所免費WiFi。(需要財政資金建立並維護)
19、對公共,地鐵,火車等交通工具進行的財政補貼降低了民眾出行費用。(如地鐵,據2016年的報導,中國內地只有北京地鐵4號線、北京地鐵機場線、上海地鐵1號線等少量單線實現了盈利。地鐵項目一般需要財政每年百億級別的補貼。)
20、女性職工產假,常見的計算方式為:98天(產假)+30天(生育假)+15天(難產)+15天(多胞胎每多生一個嬰兒)。地區有差異,其中比較誇張的是西藏自治區定了365天。男性職工的陪產假也有地區差異,約為半個月。
21、當我們老了也有福利。
收養性福利:主要職能是收養無家可歸、無依無靠、無生活來源的孤寡老人。在經濟條件比較好的地區,也開始出現了自費收養。(收養性的福利設施包括養老院、託老院、老年公寓和福利院等。)
娛樂學習性福利:為老年人提供各種文化娛樂性服務,面向所有老年人開放。主要包括老年人大學、老年人活動中心等。
保健服務性福利:為老年人提供一些生活和健康方面的服務,面向全社會的老年人,這類設施主要包括老年人康復中心、老年醫院、老年人諮詢中心、老年人交友中心等。
60歲後辦理老人證,免費坐公交,去公園文化場所遊玩有優待,對老年人優惠或免門票費。
22、所有生命終究會走向死亡,人類也不例外,當退休人員去世後主也有補貼政策(雖然本人領不到了,但勉強算是吧)。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遺屬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
喪葬補助:經過多年的歷史變遷,各地的標準變得千差萬別了。山東省喪葬費標準只有1000元,重慶市是2000元,黑龍江省是4000元,北京市是5000元。公務員有統一的規定是按照兩年上年度的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計算。
撫恤金:在1953年《勞動保險條例實施細則修正草案》中,直系親屬為一人者,發放六個月的本人工資;二人者發放9個月;三人及三人以上者發放12個月。天津、上海等地執行的是這一標準。北京雖然執行這一標準,不過「死者本人工資」按照死亡時全市最低工資標準確定。其他地方差異是非常大的各有不同。
退休人員去世的待遇標準也是千差萬別,如果想了解有關政策,最好還是問一下當地的社保部門,他們會有最明確的規定。
弱勢人群保障:
殘疾人保障,包括殘疾人公共出行免收費用,稅收減免等。殘疾人的補貼,據查,2017年是每人每月800。
低收入者的低保,是城市的最低生活保障線,有城市差異,約每人每月800。有約7000萬人領取了低保。
福利院,孤兒院收養被遺棄的兒童,無親屬的孤兒。
面向愛滋病病人的「四免一關懷」政策。包括免費的抗病毒治療,價值約每人每年數千元的藥物,免費的病毒載量、CD4細胞檢查等。肺結核,麻風等強傳染性疾病也有類似的免費治療政策。
雖然我們總體情況不如發達國家,但福利政策並不少,隨著國家發展未來會越來越好的。
當然還有一些福利政策我並不知道,歡迎大家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