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費十數載之功,集結大師技藝精華,日本建築文化經典之作《日本營造之美》日前由世紀文景聯合上海人民出版社推出第一輯。這套書在日本暢銷多年,此次出版是簡體中文版的首度問世。
出版方介紹,《日本營造之美》共十冊,精選八處富有代表性的日本古代建築(群),由日本建築插畫泰鬥穗積和夫親自操刀,創作近千幅手繪圖,生動地還原了歷史現場與建造過程。此書文字部分的創作則由日本國寶級宮殿木匠、建築學家、歷史學家、考古學家等9位專家聯手打造。
套系中的每一本各有側重,從經典建築的結構與美學特質、城市的規劃和歷史變遷、庶民生活與文化等角度切入,以深入淺出的講述方式、生動的插圖,帶領讀者在紙上雲遊東瀛,探尋日本空間美學觀念,直抵日本人的精神世界。此次率先出版的第一輯五本囊括四個主題:日本國寶級木造建築——法隆寺,日本庭園美學的代表——桂離宮,日本獨創的陵墓形式——巨大古墳,以及國際大都市東京的前身——江戶町的建成與發展。
第一本《法隆寺》介紹了擁有上千年歷史的法隆寺,它是世界最古老的木造建築之一,也是日本第一個登記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國寶級文物,其獨創的建築樣式,至今仍影響著日本的寺院建築。這本書由曾參與法隆寺「昭和大修理」、有「日本最後的宮殿木匠」之稱的西岡常一與建築史專家宮上茂隆聯手打造,以一手權威資料還原法隆寺完整建造過程,並透過手繪插圖剖析建築結構。
桂離宮作為日本庭園美學代表而為人所熟知,它還是《源氏物語》故事發生的舞臺,它不僅對日本後世庭園建築產生了深遠影響,還得到了勒·柯布西耶等西方現代主義建築大師的一致推崇。然而,多年來桂離宮高貴神秘的建造工法一直是一個秘密。在《桂離宮》一書中,曾參與桂離宮「昭和大修理」工程的建築學家齋藤英俊,以其珍貴的一手資料揭開了它神秘的面紗。
《巨大古墳》作者是考古學家森浩一教授,他長年鑽研前方後圓墳,在書中,他生動剖析了巨大古墳營造的技術面與文化觀,讀者可由此窺見日本古墳時代的面貌。
在《江戶町(上、下)》中,長年從事日本都市史和日本建築史研究的內藤昌教授講述了國際大都市東京的前身江戶町是如何建成與發展的。
在《日本營造之美》的後記中,西岡常一指出,活用自然的生命、超越名利地埋首於工作正是古老技藝的根源,「不論是泥土、木材還是石頭,使用任何建材,都要把自己當作泥土、木材或石頭來做事」「本領固然重要,技術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面對工作的心態。」
據《信息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