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國慶快樂!
最近幾天高加索地區不太平,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在始終存在爭議的納卡地區發生了軍事衝突,此次衝突非以往的小打小鬧,雙方都宣布了進入戰爭狀態。這兩個國家在哪?為什麼會有爭端?今天我就和大家聊聊。
高加索三國
2016年我騎行絲綢之路的時候,就到過這兩個國家,可能很多朋友都是第一次聽說這兩個國家,甚至他們在哪都不知道,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地處歐亞相接處,高加索地區,北有喬治亞,俄羅斯,南有伊朗,西到土耳其黑海,東隔裏海眺望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可見其地理位置極其重要,四通八達,政治環境也是非常敏感。
亞塞拜然首都巴庫
我在亞塞拜然停留了半個月左右,在亞美尼亞停留了一周。對兩個國家的印象就是很小,小到他倆加起來還沒有遼寧省大,再有就是多山地,有海有湖,百姓熱情對我這個外來人永遠充滿了好奇,好奇中又透著一絲距離感。老掉渣的拉達汽車遍地跑,國內經濟一般般,甚至有點破敗,就像當時的天氣一樣......但亞塞拜然的整體感覺要比亞美尼亞好很多,首都巴庫高樓林立,裏海沿岸生機勃勃,但兩個國家有個共同點就是:一頭濃密長發的美女還挺多的。
亞塞拜然小朋友
咱們言歸正傳,這兩個國家曾經都是蘇聯的加盟共和國,在蘇聯解體以後獨立,在蘇聯解體前,兩國就曾因納卡這片地區有過衝突,蘇聯解體後,情況更加惡化,我當時從伊朗先到亞塞拜然,後經喬治亞南下亞美尼亞,這個順序不是隨意安排的,而是故意為之。因為當時的兩國入境要求是,如果你的護照上已經擁有了亞塞拜然的籤證,那你將很有可能被拒絕入境亞美尼亞,但亞塞拜然一方卻沒有特殊要求,所以我提前在亞美尼亞駐伊朗大使館,申請了亞美尼亞籤證,隨後進入亞塞拜然,最後再進入亞美尼亞,這樣一來,我就不用擔心因為護照上擁有亞塞拜然的籤證而被亞美尼亞一方拒籤。在到達亞塞拜然後,籤證官也只是隨口對我說了一句:你還要去亞美尼亞?我說是的,他也並沒有再說什麼,微笑著幫我辦理好了亞塞拜然籤證。由此可見,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兩國的積怨多深,在兩國旅行期間,為了不引起雙方民眾的不滿,我也儘量不提隨後要去亞美尼亞旅行,也不說我曾到多亞塞拜然,現在想來,還挺有意思的,哈哈哈!
我的亞美尼亞籤證
我的亞塞拜然籤證
亞美尼亞是擁有3000多年歷史的古老民族國家,地跨歐亞兩大洲,就連羅馬人曾經也敗給過亞美尼亞民族,但隨著時間的發展,亞美尼亞逐漸走向衰落甚至滅亡,最終被強大的奧斯曼土耳其統治。因為亞美尼亞人擅長經商,有點像猶太人和歷史上的粟特人,所以很快積累了大量財富,再加上亞美尼亞信仰基督教,所以在奧斯曼土耳其就屬於異教徒,始終被視為二等公民,地位低下,但亞美尼亞人擁有大量財富,所以就更加不受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待見,這很像後來二戰時期猶太人在歐洲的境遇。
騎行在亞美尼亞
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戰爭部長親率大軍進攻俄國高加索地區,結果戰敗,並把戰敗原因歸結到亞美尼亞人頭上,認為亞美尼亞人和俄國人裡應外合,因為他們都是信仰上帝。
亞美尼亞國旗
所以奧斯曼土耳其開始對「叛國」的亞美尼亞人進行了種族滅絕行動,將軍隊政府中的亞美尼亞人全部清洗,又把亞美尼亞學者抓了起來,全部送往集中營強制勞動,勞動致死量很大。1915年,土耳其通過了《驅逐臨時法》,達百萬亞美尼亞人被驅離故土,在此過程中,又對亞美尼亞人進行一系列暴行,最終又150萬人死於暴行。直至今天,土耳其政府也否認種族滅絕的事實。
驅離亞美尼亞人
值得一提的是英語中的「genocide」這個詞,是20世紀才創造出來的,最早就是用於描述土耳其對亞美尼亞的屠殺等事件。
種族滅絕
一戰結束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解體,亞美尼亞共和國成立,並加入蘇聯成為了社會主義國家。本想和蘇聯搞好關係,抱大腿,卻沒想到被蘇聯背地捅了一刀。蘇聯為了在戰後與新成立的土耳其共和國建交,就把亞美尼亞一大片土地移交給了土耳其,其中就有註明的亞拉臘山,亞拉臘山在《聖經》記載為諾亞方舟最終的停靠地。這就好像是把中國的北京故宮劃給了日本。
我和身後的亞拉臘山
隨後亞塞拜然也加入了蘇聯,亞塞拜然人屬於突厥人,說突厥語,和土耳其簡直就是親戚一樣,血脈相連,就像南韓和北韓一樣的。於是土耳其就向蘇聯示好,希望蘇聯對亞塞拜然也同樣照顧,結果蘇聯真的又將一大片亞美尼亞的領土移交給了亞塞拜然,其中就包括今天的納卡地區,自此,亞美尼亞徹底被激怒,亞美尼亞人民抗議收回納卡地區,知道今天納卡地區生活的人民多數都是亞美尼亞人。但蘇聯始終沒有在這個事情上做一個了解, 直到上世紀80年代,蘇聯政局不穩,加盟共和國獨立思想萌發。
騎行在亞塞拜然
1991年蘇聯解體前夕,納卡地區舉行人民公投想要從亞塞拜然獨立出來加入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堅決反對,進行鎮壓,隨後亞美尼亞開始進行支持和反擊,最終在1992年兩國爆發了戰爭,由於雙方參戰士兵都是前蘇聯老兵,亞美尼亞一方的士兵當時多數為蘇聯一線戰鬥部隊,而亞塞拜然的士兵當時多數為蘇聯的工兵,後勤兵,再加上當時流氓海外的亞美尼亞人紛紛回國自願加入戰爭,亞塞拜然隨即被打敗,納卡地區獲得了獨立。
亞美尼亞古老的修道院
後來歐美大國牽頭,組織兩國會談,亞美尼亞支持納卡獨立,並反對亞塞拜然幹預納卡人民的自由選擇權。而亞塞拜然同意納卡自治,但仍然歸屬亞塞拜然,就這樣,兩國在這一地區問題始終不可調和,衝突不斷。
亞塞拜然路邊售賣野子的村民
今天,納卡地區名義上歸屬亞塞拜然,實際上接近獨立狀態,甚至和亞美尼亞更為親近。兩國的爭端為何如此尖銳,有歷史原因,也有宗教原因,亞美尼亞信仰基督教,亞塞拜然信仰伊斯蘭教,再加上近些年兩國極端民族主義抬頭。
巴庫的清真寺
以上就是關於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關於領土爭端的一些問題的探討,希望能幫你解開相關疑問,也希望戰爭儘快結束,世界和平!
我在巴庫,身後是裏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