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山東網9月21日訊總展覽面積近10萬平米、設置11大展區、2500餘家參展商、37個國家和地區及國內2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組團參展……首屆中國國際文化旅遊博覽會(以下簡稱「首屆中國文旅博覽會」)於9月17日至21日在濟南山東國際會展中心舉辦,盛況空前。
圓滿成功
2500餘家展商近10萬平方米
9月21日下午,首屆中國文旅博覽會閉幕。據了解,本屆博覽會以「促文旅融合 展全面小康」為主題,由中國文化產業協會、中國旅遊協會主辦,山東省文化產業發展協會、山東省旅遊行業協會承辦,設11個線下展區與11個線上展區,室內外總展覽面積近10萬平米,參展商2500餘家,共計折合國際標準展位3500餘個,37個國家和地區及國內2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組團參展,參展企業達到2500餘家。
本屆博覽會設立分會場14個,組織開展系列群眾文化活動39項。為打造網上博覽會,突出「文化旅遊+網際網路」「展會+網際網路」特色,本屆博覽會充分發揮新媒體、大數據、雲平臺等信息技術優勢,建設文旅博覽會網上宣傳推廣平臺、交易交流平臺、「雙招雙引」平臺、展商服務平臺,實現線上、線下雙向互動,打造永不落幕的「線上博覽會」。
特色突出
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獻禮
今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山東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之年,本屆博覽會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重要歷史節點,集中展示全省文化和旅遊產業融合發展成就,打造我省文化旅遊精品走廊,展望未來文化旅遊發展新趨勢,樹立加快推進全省高質量發展的強大信心。
本屆博覽會特設沿黃文旅展區,以精品旅遊開發、文化創意和傳統文化展示為載體,著重展示沿黃9省(區)文化旅遊產業融合創新成果。促進沿黃河區域文化旅遊交流合作,推進「沿黃文旅產業帶」系列活動。
此外,本屆博覽會設立「一帶一路」展區,德國、俄羅斯、法國、英國、日本等34個國家的駐國內代表企業參展,圍繞落實「一帶一路」倡議,加大海內外招商力度,集中展示一批有影響力的海內外知名企業和產品,增進海內外文化旅遊交流與合作,促進民心相通,推動文明互鑑。
本屆博覽會設立鄉村文化旅遊振興展區,展現特色文化旅遊小鎮、農業旅遊示範點、旅遊強鄉鎮、旅遊特色村及省市對口扶貧單位的鄉村旅遊資源和特色產品等。廣泛開展博覽會進高校、進社區、進企業、進鄉村等豐富多彩的群眾活動,滿足人民美好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齊風魯韻
創新科技與傳統文化交融
記者了解到,首屆中國文旅博覽會堅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通過成果展示、產品交易、項目推介、主題論壇、文化展演等方式,弘揚齊魯優秀文化,豐富「好客山東」品牌內涵。期間,齊魯文化區域特色貫穿於展會展示、論壇和文化活動各板塊,表現在展區設計和展品展示的各方面,既有儒家文化、黃河文化、海洋文化、紅色文化、泉水文化,也有民間藝術展示;既有傳統工藝現場展演和製作,也有新興業態、現代科技以及發展成果的呈現。
本屆博覽會聚焦新舊動能轉換,集中展示文化創意產業、精品旅遊產業與農業、工業、教育、科技、體育、醫養健康等產業融合發展,特別是與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5G、VR/AR、量子通訊等新科技、新業態的深度融合發展成果,拓展優化文化旅遊產業鏈。設立「文旅+」展區,推介一批文化旅遊領域的龍頭企業、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以及重點文旅產業園區、基地和項目。
另據了解,為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等多項保障工作,本屆博覽會成立了由濟南市衛健委、市疾控中心、市急救中心、市衛生監督所等單位組成的衛生保障工作領導小組,並下設疫情防控組、醫療救治組、衛生監督組、應急處置組,確保博覽會安全有序開展。展會期間,市民群眾文明程度明顯提升,為展會成功舉辦提供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