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會場地:順義奧林匹克水上公園交付使用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7月28日 18:28 來源:北京晚報
開欄的話
隨著北京奧運日益臨近,各新建、改建奧運場館將陸續竣工。這一個個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建築奇蹟,展示越來越清晰的奧運夢想。今天,我們為您獻上的是來自首批竣工的順義奧林匹克水上公園的報導。
首批新建奧運場館28日上午正式交付
28日上午,首批新建奧運場館——北京射擊館、順義奧林匹克水上公園工程建設經過驗收,正式交付使用。
8時30分,記者坐在北京射擊館決賽館觀眾看臺的第一排,北京2008年奧運會期間,這裡將見證步槍、手槍全部10項比賽金牌的產生。
上午10時許,記者來到奧林匹克水上公園主看臺上,震天的鑼鼓聲中,4艘皮划艇和8艘賽艇在蔚藍的水面上劃出漂亮的水線,工程建設者們興高採烈地看到了精彩的「賽事」,順義奧林匹克水上公園工程正式驗收交付使用了。作為世界上唯一的集靜水場地和激流迴旋場地於一體的比賽場館,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賽艇、皮划艇、馬拉松遊泳共32塊金牌將在這裡產生。
水·細節
記者:順義奧林匹克水上公園是世界上唯一集靜水場地和激流迴旋場地於一體的比賽場館,在當初規劃時是如何考慮的?
順義區奧運場館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張香東:這種設計體現了節儉辦奧運的理念。國外場館有的動靜水賽區相距幾十公裡,這在賽時管理、交通等方面的支出都很大,而且根據國外經驗,賽後往往是動水區比靜水區更吸引遊客,我們將兩個比賽場地建在一處,在節約大量成本的同時,還可以方便市民就近到靜水區開展水上運動,以動水帶動靜水,有利於賽後利用。
記者:北京春天多風沙、雨季帶來的泥沙、秋天的落葉雜草等因素都會對水域造成一定汙染,怎樣保持水質潔淨?
場館總設計師、北京天鴻圓方設計院總建築師李丹:水上項目要求水質達到賽時標準,水上公園安裝了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水體微汙染循環系統。在靜水賽道邊的地下室內設有8個球形過濾罐,清除水中的有害微生物和藻類,防止其大量繁衍。水循環處理站的處理能力為每天7.2萬噸,在全力工作的情況下,35至40天就能把賽區內全部的水循環淨化一次。
在「好運北京」賽事和奧運會前,都會按要求將水循環清潔,為了不影響比賽,比賽進行時,水循環系統將停止工作。
記者:施工過程中沒有運進運出一車土,這是怎麼做到的?
場館項目施工技術負責人張綱:修建賽道時挖出了200萬立方米的沙土,以往從沒碰到這麼大的土方量,我們讓這200萬方土在賽場裡「自產自銷」了。激流迴旋的賽道蜿蜒建在一座「小山」之上,墊起這座近6米高的小山用了77萬立方米沙土;靜水賽道也「消化」了不少沙土,因為賽道對坡度要求十分嚴格,必須是1比6,這樣才能起到消浪作用,其餘的沙土也都化整為零,墊平了整個場館區。
記者:水上公園在節能環保方面採取了哪些新措施?
場館總設計師、北京天鴻圓方設計院總建築師李丹:場館區北側設有尾水處理站,所有汙廢水都被收集,經氧化、過濾、消毒處理後用於澆灌綠化植被,賽時最高處理水量可達每天7.2萬立方米。同時還充分回收利用雨水,以減少賽道水的補水,平均每年雨水利用約72萬立方米,利用率達85%。另外,在特許人員入口及島區內還布設了150盞太陽能路燈,場館建設中也使用了大量綠色節能燈具和節能照明輔助系統。
記者:水上公園面積這麼大,奧運會後將如何維護並充分利用?
順義區奧運場館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張香東:我們目前正在申請奧運會後的賽艇世界級的賽事,2008年後,水上公園還會連續承接世界賽艇大賽,並可能會成為國內賽艇隊的訓練基地。同時,水上公園還將向市民開放,為市民提供一個休閒場所,靜水區可以開展滑冰、賽龍舟、遊泳等運動,動水區會吸引年輕人體驗激流迴旋的刺激和樂趣。
水·鏡頭
「與其說是賽艇比賽場地,不如說是一座水上運動公園更貼切,在所有奧運場館中,這裡的自然生態環境是最美的。」上圖是記者走進順義奧林匹克水上公園後最直觀也最深刻的感受。兩年的時間,昔日1.63平方公裡的荒蕪河灘已變成了一條水景畫廊。
站在靜水賽道西岸的終點塔上,記者看到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縱貫南北2272米長的人工靜水賽區、熱身水區和西南側的動水區波光粼粼,水清如泉,鬱鬱蔥蔥的旱柳、洋槐、白蠟、油松等環繞水域四周,岸邊空地被草坪、彩葉植物和花卉覆蓋,看不到一處裸露的土地,三片相互連通的水面好像三塊美玉鑲嵌在綠毯之上。園內67萬平方米的水面、58萬平方米的綠地和相鄰的6.3萬畝潮白河森林公園將一個天然「大氧吧」呈現在人們面前。
徜徉在靜水賽道東岸,只見岸邊的1.2萬個座席和草坪高坡上的一萬個站席已設置完畢,水面上用紅白浮標標示出9條賽道,靜候8月8日鳴槍開賽的「好運北京」世界賽艇青年錦標賽。
記者在現場看到,分布在水上公園各處的場館以灰色調為主,並採用玻璃、金屬板材搭配裝飾,不僅現代感十足,而且設計也各具特色:靜水賽道西岸的主看臺造型好像一艘船體的側面,動水區旁的激流迴旋賽艇庫的頂棚被設計成波浪狀,既體現了比賽項目的特點,也點綴了整個賽區的景觀。
水·見證
見證人趙萬江
場館路橋施工現場指揮趙萬江,從施工進場第一天開始就沒回過東北老家,兩年來,他「泡」在了施工第一線,經常每天要在施工現場步行近20公裡。
老趙告訴記者,2005年7月剛到現場時看到的是這樣的景象:場館建設之初為了給廣大建設工人提供方便快捷的道路設施,老趙和路橋施工隊24小時不離現場,用了9天時間,鋪設了2.4公裡瀝青路。今年6月,為加快工程進度,老趙和他的同事們一起連續奮戰4晝夜,終於如期完成場館內全部道路最後一遍油麵的鋪設任務。「荒河灘變成了如今美麗的場館,能夠趕上參加奧運工程建設真是我的榮幸!」本報記者杜新達X092
小貼士
順義奧林匹克水上公園
地點:北京順義馬坡鄉潮白河
奧運會期間的用途:賽艇、皮划艇(靜水)、激流迴旋、馬拉松遊泳
帕運會期間的用途:賽艇建築面積:31850平方米
固定座位數:1200個
臨時座位數:25800個
(站席10000個)金牌數量:賽艇-14;
皮划艇/靜水-12;皮划艇/激流-4;馬拉松遊泳-2 (北京晚報/記者孫穎)
責編:陳曦霞